- 年份
- 2024(2367)
- 2023(3600)
- 2022(3106)
- 2021(2974)
- 2020(2325)
- 2019(5463)
- 2018(5343)
- 2017(10996)
- 2016(6062)
- 2015(6726)
- 2014(6790)
- 2013(6662)
- 2012(6411)
- 2011(5977)
- 2010(6086)
- 2009(5735)
- 2008(5704)
- 2007(5181)
- 2006(4744)
- 2005(4351)
- 学科
- 济(22293)
- 经济(22272)
- 管理(18118)
- 业(16904)
- 企(13645)
- 企业(13645)
- 方法(8950)
- 数学(8032)
- 数学方法(7894)
- 农(7759)
- 财(7540)
- 策(7118)
- 贸(6871)
- 贸易(6867)
- 易(6760)
- 中国(6651)
- 制(5344)
- 及其(5137)
- 政策(5112)
- 业经(4889)
- 银(4729)
- 银行(4729)
- 地方(4604)
- 农业(4583)
- 行(4560)
- 方针(4476)
- 税(4440)
- 述(4423)
- 阐(4423)
- 阐述(4423)
- 机构
- 学院(83186)
- 大学(81301)
- 济(38395)
- 经济(37488)
- 管理(32337)
- 研究(29693)
- 理学(26752)
- 理学院(26504)
- 管理学(26154)
- 管理学院(25983)
- 中国(25434)
- 财(20736)
- 京(16801)
- 财经(15097)
- 科学(14894)
- 所(14598)
- 中心(14201)
- 江(13697)
- 经(13655)
- 研究所(12675)
- 经济学(11502)
- 北京(11037)
- 财经大学(11027)
- 农(10856)
- 州(10830)
- 范(10734)
- 师范(10681)
- 银(10599)
- 院(10583)
- 银行(10314)
- 基金
- 项目(48042)
- 研究(38784)
- 科学(38301)
- 基金(34662)
- 家(28637)
- 国家(28361)
- 科学基金(24609)
- 社会(24162)
- 社会科(22947)
- 社会科学(22945)
- 省(18068)
- 教育(18046)
- 基金项目(16977)
- 编号(16749)
- 资助(15642)
- 划(15426)
- 成果(14983)
- 自然(14863)
- 自然科(14500)
- 自然科学(14497)
- 自然科学基金(14258)
- 课题(12002)
- 部(11369)
- 策(11192)
- 性(10792)
- 重点(10573)
- 发(10534)
- 项目编号(10136)
- 教育部(10024)
- 年(9920)
共检索到1396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姜世明
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2002年货币政策报告,对2002年的货币政策作了回顾,并对2003年进行展望。报告共分五个部分,分别为货币信贷概况、货币政策操作、金融币场运行分析、宏观经济运行分析、预测和分析。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卜振兴 鹿媛媛
分析了关于货币政策透明度利弊之间的分歧和争论;梳理了关于货币政策透明度对通货膨胀、经济增长、金融市场以及整体宏观市场影响的相关研究;对现有文献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货币政策透明度 政策效应 文献解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卜振兴 鹿媛媛
分析了关于货币政策透明度利弊之间的分歧和争论;梳理了关于货币政策透明度对通货膨胀、经济增长、金融市场以及整体宏观市场影响的相关研究;对现有文献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货币政策透明度 政策效应 文献解读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唐宋元
本文将总体货币错配分为两种类型即债权型货币错配和债务型货币错配,并分析了它们对一国经济与金融稳定的不同影响。对新兴市场国家以及日本的实证分析表明,严重的货币错配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居高不下的外汇储备意味着我国的货币错配形势已相当严峻,由此形成的货币政策困境要求货币政策重心转移,即以内部目标取代外部目标。
关键词:
货币错配 货币政策 汇率政策 汇率风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余丰慧
在最新发布的《2014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直陈定向降准的弊端,并直言不宜长期使用。这是对经济规律、市场规律的敬畏和尊重。货币政策属于两大宏观调控工具之一,是最重要的调控手段,一般以总量工具为主。如果有形之手将其肢解分割使用,效果就可能不尽如人意,甚至出现负效应。一个最大的负效应是,定向调控与"市场起决定作用"有冲突。货币信贷是最重要的经济元素,最终决定其流向和去处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彭兴韵
货币政策的调整虽属必要,但它并非解决当下我国宏观经济问题的万能之药,进行以市场为导向的深层次改革才是真正有效的解决办法货币政策:从"稳健中性"回到"稳健"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都强调,宏观调控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在降杠杆与防风险的背景之下,货币与信用双双有所收紧,成为了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直接的外在表现。是故,无论是货币供应量M1和M2增速,还是社会融资规模,均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骏
论货币政策周骏(一)货币政策是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为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而采用各种方式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政策总称,它是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指导货币供应和信贷活动的准则。货币政策是一个国家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它服从于总的经济政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徐鹏 徐文舸
借助2001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构建起一个货币政策取向衡量框架,然后在此基础上,采用有序选择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货币政策的动态调整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区分货币政策目标重要性的模型能较好地刻画中国货币政策取向与产出缺口、通货膨胀缺口之间的动态调整关系;中国货币政策的调控方向和力度会随着宏观经济走势而进行改变,即当通货膨胀缺口为正且较大时,物价稳定便成为政策优先关注的目标,而当产出缺口较小或为负缺口时,经济增长就成为货币政策优先关注的目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马建堂
改革以来,随着具有很强产品经济和自然经济特点的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和商品货币关系的深化,货币、特别是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成为人们用来观测宏观经济走势的重要指标。然而,由于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与物价变动近年来并不存在确定的正相关关系,于是如何认识货币与物价的关系、货币供应量的变动能否成为反映宏观经济走势的准确指标,就成为我国金融界和经济理论界关心和争论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不揣冒昧,就上述问题谈点不成熟的看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俊民 尹月丽
中央银行作为我国重要的宏观调控部门之一,其货币政策制定和执行的结果都集中体现在其资产负债表中。文章以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作为切入点,选取了2002年9月至2015年12月月度数据,对央行资产负债有关项目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目的是透过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数据来解读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目标与最终目标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动态关系,且目前货币政策操作工具中准备金率调整和央行票据操作是相对有效的。
关键词:
中央银行 资产负债表 货币政策 有效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浩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延群
本文运用1994~2008年的季度数据,在VECM模型框架下,实证分析货币供给M1、M2与GDP、CPI、利率等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调整系数,目的在于检验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以及M1和M2,哪个指标更适合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结果显示,在样本期间,央行的货币政策是积极有效的。同时,从可控性和相关性看,M2应当成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此外,本文对央行2007年以来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调整的含义进行了解析。
关键词:
货币供给 中介目标 VECM模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王元 杜飞轮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现行货币政策框架初步建立以来,货币政策操作适应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的需要,与财政政策及其他政策手段共同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通过梳理总结10多年来货币政策框架调整改进和货币政策操作,可以发现我国的货币政策具有采用相机抉择模式、最终目标多元化、工具运用渐趋灵活、注重与财政政策协调搭配等特点。从货币政策机制化及政策有效性要求考虑,当前货币政策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连续性、稳定性与灵活性、应变性之间的平衡机制不健全;政策决策机制及决策信息公开机制有待完善;有效兼顾内外均衡目标的机制尚未建立,且兼顾经济结构优化目标的操作存在负面效应;政策工具运用上对数量型工具的依赖程度偏高;利率、...
关键词:
货币政策调控 机制化 问题 政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分析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