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56)
2023(12879)
2022(10666)
2021(10058)
2020(8119)
2019(18357)
2018(17439)
2017(33714)
2016(17346)
2015(19125)
2014(18316)
2013(17983)
2012(16485)
2011(15072)
2010(14940)
2009(14191)
2008(13226)
2007(11521)
2006(10352)
2005(9549)
作者
(44985)
(37269)
(37222)
(35657)
(23674)
(17770)
(16735)
(14367)
(14259)
(13233)
(12690)
(12260)
(11875)
(11744)
(11707)
(11526)
(10990)
(10840)
(10785)
(10418)
(9304)
(8884)
(8867)
(8585)
(8460)
(8418)
(8125)
(7961)
(7373)
(7323)
学科
(70123)
经济(70046)
(48345)
管理(48106)
(36748)
企业(36748)
中国(29097)
方法(28927)
(27490)
金融(27489)
数学(26363)
数学方法(26129)
(25597)
银行(25595)
(24868)
(23040)
(20983)
(19042)
贸易(19025)
(18718)
(17400)
业经(15969)
农业(15787)
地方(14089)
(12408)
财务(12378)
财务管理(12361)
(11816)
企业财务(11780)
中国金融(11530)
机构
学院(236850)
大学(233378)
(114083)
经济(112128)
管理(89577)
研究(83139)
理学(76471)
理学院(75763)
管理学(74783)
管理学院(74358)
中国(73694)
(54115)
(47366)
科学(43323)
财经(42592)
中心(40122)
(39798)
(39014)
经济学(38132)
研究所(35734)
经济学院(34562)
(33212)
(32430)
财经大学(31925)
北京(30506)
(29690)
(29165)
(28825)
金融(28683)
师范(28623)
基金
项目(153468)
科学(123647)
研究(118489)
基金(115242)
(98278)
国家(97489)
科学基金(84785)
社会(79935)
社会科(76215)
社会科学(76206)
基金项目(58757)
(56597)
教育(53583)
自然(50316)
自然科(49227)
自然科学(49217)
自然科学基金(48397)
(47768)
资助(47765)
编号(47511)
成果(38759)
(35822)
国家社会(34705)
(34566)
重点(34437)
(33041)
课题(32623)
教育部(31907)
(31297)
中国(31165)
期刊
(122241)
经济(122241)
研究(78803)
中国(46855)
(43732)
金融(43732)
(40001)
管理(33197)
(31241)
科学(29252)
学报(28041)
经济研究(22759)
大学(22693)
教育(22491)
财经(21531)
学学(21520)
农业(20878)
业经(19277)
(18654)
技术(18409)
(16784)
国际(15737)
问题(15706)
世界(13769)
理论(11335)
技术经济(11070)
(10956)
统计(10780)
现代(10499)
商业(10458)
共检索到3682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邝希聪  
以中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2010~2017年调查数据为基础,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和贫困率考察减贫效应,并通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采用哑变量回归法控制片区和县区固定效应实证分析货币政策引导下金融减贫的作用机理、路径以及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交互作用的减贫效果,结果表明,货币政策、金融发展均能有效地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降低贫困发生率;在交互项作用下,货币政策对金融发展减贫的引导作用并不显著,而更多地体现在支持金融发展上;货币政策的减贫作用具有地区差异性,在金融发展更好的地区更能有效惠及贫困人口,减贫效果更加显著。建议完善贫困地区"政府搭台央行主导金融机构唱戏"的普惠金融政策设计,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和金融减贫的针对性。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钱水土  张宇  
文章基于2001-2016年宏观经济季度数据,构建涵盖产出效应、价格效应与结构效应的三组方程,考察了中国金融业双向开放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金融业双向开放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具有显著非对称性。在产出效应方面,对外开放度提高显著强化了利率产出效应,对内和对外开放度提高均弱化了货币供给和汇率变动的产出效应;在价格效应方面,对外开放度提高弱化了利率的价格效应,强化了货币供给和汇率变动的价格效应,而对内开放度提高对货币供给、利率及汇率变动的价格效应影响均不显著;在结构效应方面,对内开放度提高对利率变动结构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钱水土  张宇  
文章基于2001-2016年宏观经济季度数据,构建涵盖产出效应、价格效应与结构效应的三组方程,考察了中国金融业双向开放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金融业双向开放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具有显著非对称性。在产出效应方面,对外开放度提高显著强化了利率产出效应,对内和对外开放度提高均弱化了货币供给和汇率变动的产出效应;在价格效应方面,对外开放度提高弱化了利率的价格效应,强化了货币供给和汇率变动的价格效应,而对内开放度提高对货币供给、利率及汇率变动的价格效应影响均不显著;在结构效应方面,对内开放度提高对利率变动结构效应作用不显著,对内和对外开放度提高均显著强化了货币供给和汇率变动的结构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会玉  苗文龙  
文章在H-P滤波法分析中国金融周期、总结其特征的基础上,建立金融周期变量与货币政策工具变量的VAR模型,采用1953~2006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金融周期中的货币政策效应。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尹雷  
选取1993~2011年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中国金融结构对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金融结构对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产生了显著影响:中国的金融结构弱化了信贷传导、货币供给量传导、汇率传导的效果,但在利率传导与资本市场传导过程中金融结构未起到显著影响。然后在理论与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增强货币政策传导效果以及进一步优化调整目前中国金融结构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兵  
货币政策作为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之一,其作用发挥关键在于传导。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人们将越来越多地参与金融市场并对货币政策冲击作出反应。文章分析了数字金融视角下的货币政策传导的渠道效应差异,并选取2011—2021年中国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金融对货币政策通过信贷渠道和利率渠道的传导效果影响;进一步在稳健性检验中使用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检验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的发展显著畅通了货币政策利率渠道的传导效果,有助于企业资本成本的降低;同时弱化了货币政策银行信贷的传导效果,减少了企业对银行信贷的依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牛卫东  
文章从金融资产结构、市场结构、融资结构等方面详细描述了当前中国金融结构的特点,进一步分析了中国银行主导型的金融结构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选取信贷量与各个宏观经济变量建立了VEC模型,得到了信贷、货币供应量、固定资产投资与GDP之间的协整关系,运用向量自回归的方法实证分析了信贷量与国民经济产出之间的关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刁节文  章虎  李木子  
利用VAR模型构建金融形势指数FCI,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其能够很好地预测通胀率。研究表明,FCI含有通胀的有用信息,中央银行在实施货币政策时,应当考虑其所含变量在货币政策中的信息作用。通过检验含有金融形势指数变量的货币政策反应函数,发现中央银行的利率政策对产出缺口和金融形势的松紧有准确反应,实际利率与通胀率负相关。同时指出,利率平滑行为不再显著是由金融危机爆发后货币当局对市场利率的管制造成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戴国强  张建华  
文章利用VECM模型构建了我国的金融状况指数,并对我国通货膨胀进行预测检验,发现包含资产价格信息的金融状况指数能够在当前金融市场频繁波动、资产价格急剧变化的市场条件下,对通货膨胀做出及时、有效的预测。这表明资产对经济的作用日益增强,中央银行在实施货币政策时,必须考虑到资产价格对货币政策的传导影响。然而,当利用金融状况指数对货币政策的资产传递渠道进行分析时,却发现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资产价格对产出的影响不大。因此,在实施货币政策时,可以关注资产价格变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但由于资产价格在传导过程反应不足,目前还暂不能将资产价格作为货币政策的实际操作指标。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谷慎  汪淑娟  胡耀平  
基于蒙代尔-弗莱明-多恩布什模型和麦克杜加尔模型,文章首先从理论上厘清了美国不同类型货币政策对中国金融稳定的异质性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TVP-SV-FAVAR模型,以中美两国2005年8月至2017年12月的相关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金融稳定有显著影响,其主要通过贸易和资本渠道作用于中国金融稳定,且其影响呈现动态变化特征;(2)美国扩张性货币政策整体上不利于中国金融稳定,其不利影响在政策实施后期逐渐减弱;(3)美国紧缩性货币政策实施前期有利于中国金融稳定,实施后期不利于中国金融稳定,且近年来,美国紧缩性货币政策对中国金融稳定的不利影响逐渐增强。本文对中国如何采取相应对策抵御美国货币政策冲击,进而维护中国金融稳定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尧成   战文清  
本文基于1998Q1-2022Q4时段数据,比较分析不同货币政策冲击下中国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的联动机制。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中国的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总体上呈现反向波动,并在不同频域内交叉领先波动,但在二者的主周期频域内金融周期领先经济周期波动;(2)相较于数量型货币政策,价格型货币政策冲击更能拟合中国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联动性特征;(3)在货币政策冲击引起经济周期波动的过程中,金融周期的部分中介效应是二者联动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效应分别在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冲击下起到了金融加速器和金融减速器作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国喜  
金融工程是在西方国家金融领域出现的一门尖端技术 ,其实施对货币政策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目前 ,金融工程已开始在我国应用 ,认真审视和研究金融工程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尤其是负面效应 ,审时度势地相应调整货币政策 ,对于更好地发挥中央银行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 ,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作者基于金融工程对货币政策的负效应 ,提出了应对措施 :( 1)选择适当的货币政策工具 ;( 2 )完善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 3)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 4 )培育真正的市场微观主体。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孙洪庆  邓瑛  
当前中国股市暴涨暴跌从而偏离宏观经济发展方向的现象正引起人们的关注。中国股票价格与宏观经济及货币政策协整关系的实证结果表明,在中国,股票价格指数与国内生产总值及投资之间完全没有协整关系,与消费支出之间有弱协整关系,与货币供应量之间有强协整关系及格兰杰因果关系,从而检验了近些年来中国股票市场的反经济周期现象和"政策市"现象。中国金融市场的这种反经济周期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中国股票市场存在的缺陷:股票市场规模小、股市的投机色彩浓重、股市微观结构与宏观经济结构相背离。因此,深化金融市场的改革进程成为当务之急,同时对于中央银行来说,可以将一个包含了股市稳定的长期的低通货膨胀目标作为货币政策新的名义锚。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潘伟  
根据美联储数据特征构建LT—TVP—VAR模型,从加息和缩表两个层面实证研究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外溢影响。理论分析和实证结果表明:美联储加息将主要通过流动性供给冲击和跨境资本流动渠道导致我国货币和债券市场利率上行以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贬值,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有限;美联储缩表的目的是回收过剩流动性,并促进货币政策正常化,短期内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有限,其长期外溢效应取决于缩表的速度和力度。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对我国金融市场外溢影响的长期效应,大于短期效应,要积极应对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的外溢效应,提升金融市场应对非预期冲击的能力,防范外部冲击造成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