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18)
- 2023(13473)
- 2022(11748)
- 2021(11243)
- 2020(9269)
- 2019(21319)
- 2018(21221)
- 2017(41751)
- 2016(22849)
- 2015(25256)
- 2014(25408)
- 2013(24964)
- 2012(22997)
- 2011(20760)
- 2010(20734)
- 2009(18843)
- 2008(18320)
- 2007(15847)
- 2006(13836)
- 2005(12213)
- 学科
- 济(85670)
- 经济(85569)
- 管理(65468)
- 业(62881)
- 企(52127)
- 企业(52127)
- 方法(40302)
- 数学(35155)
- 数学方法(34709)
- 财(24035)
- 农(23963)
- 中国(22622)
- 业经(19210)
- 学(19044)
- 贸(17115)
- 贸易(17109)
- 地方(16945)
- 易(16683)
- 制(16393)
- 农业(15868)
- 务(15408)
- 财务(15343)
- 财务管理(15317)
- 理论(14782)
- 企业财务(14594)
- 银(14170)
- 银行(14132)
- 技术(13913)
- 策(13865)
- 和(13707)
- 机构
- 大学(317751)
- 学院(316366)
- 管理(126755)
- 济(126527)
- 经济(123687)
- 理学(109885)
- 理学院(108679)
- 研究(107687)
- 管理学(106858)
- 管理学院(106276)
- 中国(80008)
- 京(67086)
- 科学(65783)
- 财(59626)
- 所(54086)
- 农(49873)
- 研究所(49288)
- 中心(48472)
- 财经(47691)
- 业大(46349)
- 江(45388)
- 经(43558)
- 北京(42468)
- 范(42087)
- 师范(41727)
- 院(39311)
- 农业(39108)
- 经济学(37563)
- 州(37059)
- 财经大学(35729)
- 基金
- 项目(217621)
- 科学(171127)
- 研究(160417)
- 基金(158211)
- 家(137461)
- 国家(136281)
- 科学基金(117022)
- 社会(99944)
- 社会科(94695)
- 社会科学(94672)
- 省(83811)
- 基金项目(83684)
- 自然(76610)
- 自然科(74820)
- 自然科学(74803)
- 教育(73592)
- 自然科学基金(73455)
- 划(71085)
- 资助(66004)
- 编号(65552)
- 成果(53985)
- 部(48660)
- 重点(48329)
- 发(45857)
- 课题(45042)
- 创(44965)
- 创新(41854)
- 教育部(41811)
- 科研(41618)
- 大学(40764)
- 期刊
- 济(136351)
- 经济(136351)
- 研究(95600)
- 中国(56803)
- 学报(49008)
- 管理(45700)
- 农(45667)
- 科学(45188)
- 财(43613)
- 大学(37161)
- 教育(36195)
- 学学(34943)
- 农业(32077)
- 融(31980)
- 金融(31980)
- 技术(25985)
- 财经(22755)
- 业经(22097)
- 经济研究(21927)
- 经(19311)
- 问题(17357)
- 业(16271)
- 图书(16236)
- 理论(15911)
- 现代(15211)
- 科技(14972)
- 实践(14682)
- 践(14682)
- 技术经济(14567)
- 贸(14208)
共检索到4604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洁 蔡允革 汪明文
本文通过对日本流动性过剩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货币政策在应对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上缺乏足够的有效性,货币政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流动性,但宽松的货币政策容易制造过剩流动性而紧缩的货币政策却难以吸收过剩流动性,根除流动性过剩仅靠货币政策是不够的,需要进行产业和金融制度的升级和改革。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货币政策 日本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杨小军
本文在对已有研究进行细致考察的基础上,从货币政策的政策工具、中介目标和传导渠道三个方面,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流动性过剩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发挥的影响,并针对我国流动性过剩的特殊性,提出了提高央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货币政策 有效性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红坤
由于国际收支的巨额顺差和人民币升值预期,国际流动性大量进入我国,致使我国出现了严重的流动性过剩。传统的货币政策治标不治本,作用不甚显著。根治流动性过剩的关键在于从源头防范,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效配合。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彭方平 展凯 李琴
当前流动性过剩已成我国经济的重要特征。如何度量流动性过剩?我国是否存在流动性过剩?以及流动性过剩对货币政策有效性有何影响?本文首次应用非线性STSVAR模型进行实证研究,试图对上述问题做出回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以金融机构存贷差为流动性过剩度量指标显示,自2000年以来,我国经济明显处于流动性过剩状态;流动性过剩削弱了央行货币政策对物价水平的调控能力,但货币政策对实际产出的影响能力,反而有所加强。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货币政策 模拟退火 平滑转换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方圆
全球性金融危机使世界各国的经济纷纷陷入困境,我国价格水平也由此发生了巨大的波动。本文首先概括性阐述了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价格波动情况,然后从分析价格波动的原因入手,探讨了货币政策的效果,最后给出了提高货币政策效果的对策建议,以促进经济增长。
关键词:
经济形势 货币政策 价格波动 有效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彭兴韵
本文认为,应当从金融资产的到期日曲线界定流动性更为准确,流动性过剩不在于货币供应与信贷的较快增长,而应当从资产组合理论出发,将流动性过剩理解为,人们持有的短期资产超过了合意的均衡水平,而长期资产不足。这就可以解释流动性过剩下相伴随的资产价格大幅上涨和收益曲线平坦化的两个典型现象。流动性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由于流动性的变化改变了货币政策中介(操作)目标与最终目标之间的相关性,因此,流动性的变化(过剩)可能促使货币政策范式的调整。中国现阶段的流动性管理是非常狭窄的,本文最后提出了改善我国流动性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
流动性 流动性过剩 流动性管理 货币政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守东 孙彦林 刘洋
流动性问题已然成为全球经济体面临的共同难题。由于流动性的去向与货币政策密切相关,因此本文在对流动性问题进行内生化解释的基础上,结合趋势分析,利用非参数贝叶斯框架下的无限区制Dirichlet-VAR模型分析经济变量间的多元时变Granger因果关系,得到考察变量间正向传导与反向倒逼的核心传导结构,据此分析货币政策对流动性的影响路径及流动性去向动态效应。研究发现,"宽货币"将导致通货膨胀,"宽信贷"将导致泡沫堆积;货币政策"新常态"处于渐进"稳态"阶段;被实体经济消化的流动性不是造成房地产市场非理性繁荣的重要原因,未被实体经济消化的流动性也不是股票市场过热的重要原因,但二者均受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流动性去向 动态效应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立平 申建文
流动性管理、保持物价稳定是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职责。在对我国流动性状况进行测度,并分析流动性充裕成因的基础上,利用抵消模型和冲销模型,从货币政策管理流动性视角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货币政策是有效果的,公开市场操作能够有效控制流动性较快增长。最后,在总结和比较英国、日本治理充裕流动性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央银行进一步管理流动性的政策取向。
关键词:
流动性 货币政策 有效性 国际经验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铿
当前经济下滑的基本原因是人民币升值,而人民币升值的主要原因是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和对流动性过剩的估计有偏差。当前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宏观调控政策应定位于平衡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组合。财政应当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努力压减行政支出;货币应当稳定汇率,调整利息,以便引导和控制信贷规模,调整贷款结构。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通货膨胀 宏观调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陆伟刚
流动性过剩往往被看做经济过热的征兆,这种基于有效需求的理论不能用来解释消费、投资不足的金融主导性流动性过剩。与内生性的货币供给不同,这种流动性过剩带有外生性,独立于名义GDP流量变动的存量过剩。有效需求的紧缩政策在消除存量过剩时伴随的将是流量的减缩。本文最后给出了不同于基于有效需求的消除流动性过剩的若干思路。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诊断 货币政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程祖伟
笔者通过拓广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并突破了传统的“三元冲突”汇率制度安排理论的研究路径,考虑引入资本流动性相对强度系数的概念,又在固定汇率制下引入“冲销”干预政策因素,提出了一个在固定和浮动汇率及不同资本流动性制度安排下财政—货币政策有效性指数曲线的新假说,对汇率—资本流动性制度安排对于宏观经济政策(财政—货币政策)综合有效性的影响问题做了一些较为深入的探讨。笔者认为,我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应尽可能地拥有宏观经济政策的自主权,考虑到我国当前金融市场体系尚不够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还存在严重障碍,所以在近期财政政策的权重应大于货币政策,从而在我国汇率制度改革过程中,为保留宏观经济政策的自主权,在加...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吴金友
本文首先从经济周期波动角度,分析归纳了中国货币政策应对经济周期波动四个阶段的不同表现和成效;其次,再对货币政策应对经济周期波动(以国内生产总值、就业率和物价水平衡量)进行实证分析;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考察中国货币政策应对经济周期波动的有效性。
关键词:
货币政策 经济周期 有效性分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丁焕强 陶永诚
文章研究了影响市场流动性的原因,主要包括宏观经济因素、货币政策因素和市场因素。向量自回归(VAR)分析表明,市场因素本身的影响是决定流动性的最主要原因,而宏观经济因素和货币政策因素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宏观经济因素和货币政策因素不但直接影响市场流动性,还通过影响市场收益率和波动性来影响市场流动性。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市场流动性 VAR模型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范志勇
在双顺差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紧缩效果在较短时间内即被外汇占款增长所抵消。名义利率调整滞后于价格水平上涨导致真实利率下降,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抵消了货币当局通过数量工具收缩流动性的效果。在宏观经济存在潜在过热风险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可依据泰勒规则加强对名义利率的调整,避免宏观经济的过度波动。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数量工具 真实利率 泰勒规则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王金明 杨祚
日本作为较早实施非常规货币政策的主要经济体,在长期的经济衰退背景下进行了最激进的货币政策尝试,研究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日本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对后疫情时期全球的货币政策调整策略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基于SE-IVAR模型对日本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不同水平下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的实证分析表明:(1)日本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日本货币政策有效性在短期内存在显著的影响效应,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上升会削弱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的效果;(2)日本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处于高区制时,货币政策对产出、核心通胀、消费和长期利率的刺激作用在短期内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在长期内仅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更明显;(3)日本在2001年后实施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对产出的拉动效果要优于常规货币政策的效果,但非常规货币政策受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程度要高于常规货币政策;(4)日本常规货币政策和非常规货币政策对缓解核心通胀紧缩的效果仅局限于短期,难以在长期内实现核心通胀的温和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