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71)
- 2023(12035)
- 2022(9725)
- 2021(8869)
- 2020(7198)
- 2019(16320)
- 2018(15989)
- 2017(31647)
- 2016(17423)
- 2015(19710)
- 2014(19798)
- 2013(19313)
- 2012(17893)
- 2011(16279)
- 2010(16584)
- 2009(15895)
- 2008(15889)
- 2007(14681)
- 2006(13418)
- 2005(12701)
- 学科
- 济(70438)
- 经济(70337)
- 管理(56068)
- 业(51849)
- 企(43045)
- 企业(43045)
- 方法(26420)
- 数学(22865)
- 数学方法(22591)
- 财(21990)
- 中国(21674)
- 农(21534)
- 制(20830)
- 业经(17466)
- 银(14675)
- 银行(14644)
- 贸(14351)
- 贸易(14340)
- 体(14065)
- 行(14002)
- 融(14000)
- 金融(13998)
- 易(13996)
- 学(13375)
- 策(13282)
- 农业(13210)
- 务(12918)
- 财务(12877)
- 财务管理(12847)
- 地方(12667)
- 机构
- 大学(255037)
- 学院(254043)
- 济(110133)
- 经济(107750)
- 管理(94095)
- 研究(91642)
- 理学(78905)
- 理学院(78092)
- 管理学(76832)
- 管理学院(76356)
- 中国(73258)
- 财(57588)
- 京(54238)
- 科学(51676)
- 所(46826)
- 财经(43530)
- 农(42757)
- 中心(41666)
- 研究所(41469)
- 江(41426)
- 经(39430)
- 业大(34843)
- 经济学(34704)
- 北京(34591)
- 农业(33375)
- 院(33050)
- 财经大学(32240)
- 州(32103)
- 范(31202)
- 经济学院(30989)
- 基金
- 项目(158526)
- 科学(125360)
- 研究(117150)
- 基金(116035)
- 家(101187)
- 国家(100323)
- 科学基金(85638)
- 社会(75493)
- 社会科(71586)
- 社会科学(71569)
- 省(60408)
- 基金项目(59097)
- 自然(54336)
- 教育(54066)
- 自然科(53099)
- 自然科学(53081)
- 自然科学基金(52198)
- 划(51553)
- 资助(48914)
- 编号(47041)
- 成果(40572)
- 部(36253)
- 重点(36212)
- 制(34231)
- 发(34152)
- 课题(33949)
- 创(32695)
- 国家社会(31495)
- 教育部(31366)
- 性(31229)
- 期刊
- 济(130709)
- 经济(130709)
- 研究(84984)
- 中国(56434)
- 财(45730)
- 农(40638)
- 管理(39050)
- 学报(38257)
- 科学(35935)
- 融(35282)
- 金融(35282)
- 大学(29959)
- 学学(28215)
- 教育(27651)
- 农业(26501)
- 财经(23188)
- 技术(21211)
- 经济研究(21105)
- 业经(20406)
- 经(19940)
- 问题(17163)
- 贸(15289)
- 国际(14248)
- 业(13471)
- 理论(12742)
- 世界(12676)
- 现代(12158)
- 技术经济(11795)
- 版(11636)
- 实践(11139)
共检索到4103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胡育蓉 范从来
利率双轨制是我国货币政策工具运用时不可忽视的因素。通过构建一个DSGE模型,本文探讨了利率双轨制和利率市场化两种不同利率决定结构对货币政策工具选择的影响。模型的动态模拟结果表明:利率双轨制时期,信贷额度计划和窗口指导的微调效果较好、效应持续性强,上调受抑制的存款利率可减弱通胀压力并促进经济增长,存款准备金率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相比,会引起物价和产出等经济变量更大幅度的波动;利率完全市场化时期,运用信贷计划、存款准备金率等数量型工具并不能带来双轨制时期的调控效果,理想的政策操作是调整遵循泰勒规则的基准利率。
关键词:
货币政策工具 利率双轨制 利率市场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何东 王红林
中国经济目前处于利率双轨制之下:银行体系中被管制的存贷款利率和基本由市场决定的货币和债券市场利率共存。利率双轨制是中国渐进式改革的一部分,也是理解中国货币政策框架的关键。以存款利率上限为核心的利率双轨制决定了中国货币政策中数量与价格工具并存的特点,也意味着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同于发达国家。本文通过一个新的理论模型来解释利率双轨制下的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描述了在不同情形下,货币政策目标如何通过各种政策工具传导至市场利率,并和信贷总规模一起实现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调控。该理论模型的基本思路是:价格管制带来的扭曲需要由数量管制来纠正。实证模型结果显示:首先市场利率对基准存款利率调整最敏感,其次是...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勇 李政军 龚六堂
本文将利率双轨制引入带融资溢价的新凯恩斯DSGE模型,以福利最大化为标准,分析了利率双轨制的效率、利率双轨制的改革以及与利率双轨制相配套的最优货币政策。研究发现,利率双轨制的效率不仅与金融市场的扭曲程度直接相关,更取决于产品市场的扭曲程度。政府应该不断降低产品市场和金融市场的扭曲,直到利率双轨制不再有效率时,再一举取消双轨制才是福利损失最小的。在短期,利率双轨制决定了货币政策主要通过管制利率渠道来传导。溢价比稳态提高时管制利率对溢价偏离做正向反应和溢价比稳态降低时管制利率对溢价偏离做轻微负向反应的相机反应规则,优于单一反应规则。
关键词:
利率双轨制 货币政策 投资的需求效应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郭豫媚 郭俊杰 肖争艳
货币政策逐步弱化产出目标而仅盯住通胀目标已成为越来越多国家政策实践的发展趋势。然而,这种政策框架是否是中国货币政策的最优选择依然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本文在金融加速器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企业异质性,构建了一个具有利率双轨制特征的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了利率双轨制下中国最优货币政策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关注度。研究发现,在利率双轨制下,货币政策冲击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利率和产出的影响均大于国有企业。同时,福利损失分析结果表明,相比经典泰勒规则中货币政策反应系数的设定,货币政策更加关注产出时福利损失会达到最小。基于数值模拟结果,本文认为在利率双轨制下,通货膨胀目标制尚不适合中国,中国的货币政策...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冰冰
推动我国货币政策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轨,利率双轨制是货币政策转型的主要掣肘因素。本文分析了我国利率双轨制的典型特征,运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实证研究了计划轨和市场轨利率对货币政策调控效果的相对有效性。结果发现,我国利率双轨制的典型特征是由基准存贷款利率决定的信贷市场利率(计划轨利率)和基本由市场决定的货币及债券市场利率(市场轨利率)并存,主要原因在于完整的市场利率传导链条并未形成。无论是对产出目标还是对通货膨胀率目标,市场轨利率的调控强度均大于计划轨利率,应选择市场轨利率指标作为中介目标,推动将计划轨与市场轨调控并存转向完全的市场轨调控。我国向价格型货币政策转轨仍面临一定挑战,应加强顶层设计,加快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商业银行、重大体制机制、信贷政策改革的步伐。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金全 石睿柯
基准存贷款利率决定的信贷利率和市场化的货币、债券市场利率并存的利率双轨制是理解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关键。本文从理论层面阐释了利率双轨制特征及其对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的影响机制,基本结论如下:利率双轨制造成资金需求层面软预算约束主体和民营企业融资的"双重双轨制","扭曲"了资金配置效率;价格信号的"扭曲"需要数量型工具予以纠正,市场化的数量型工具既要发挥调节流动性的功能,又承担了引导市场利率的任务;货币总量与经济指标的关联性下降导致数量型工具的调控效果弱化,价格型调控框架尚未形成,降低了传导效率。实证结果显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纪洋 谭语嫣 黄益平
中国经济具有金融双轨制的特点——同时存在正规和非正规两个金融市场,且存在价格和数量管制的双重扭曲。价格管制压低正规利率,使资金供不应求,数量管制应对正规市场的失衡,让部分企业优先融资,将其他企业挤到非正规市场。因此,中国的利率市场化需考虑双轨特点,既要减少价格扭曲,又要改变数量扭曲。本文构建了双轨制下的一般均衡模型并佐以数值模拟,发现利率市场化对不同金融市场具有异质性效果,将提高正规市场的融资成本约3.01—3.69个百分点,降低非正规融资成本约0.85—1.19个百分点。进一步研究发现,单纯的价格改革反而会全面推高利率,只有辅以数量改革,才能降低非正规利率,因此要同步推进数量改革与价格改革。
关键词:
非正规金融市场 信贷配给 利率市场化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高丽 李季刚
利用广义矩估计法(GMM)考察现行双轨制的利率体系下泰勒规则在我国货币政策中的适用性。结合我国的经济数据及实际情况,构建具有利率平滑特征及前瞻性的货币政策反应函数,对管制利率及市场利率两种体系下的泰勒规则进行检验,结论显示存款利率并未根据通胀及产出的变动加以调整,而市场利率及管制较为放松的贷款利率对产出、通胀以及货币供给均能作出反应,对产出及货币供给的反应显著,但是对通货膨胀反应不足,即依据预期通胀、预期产出及货币供给增长率的变化估计的前瞻性泰勒规则尚不具备稳定性,当前不宜将泰勒规则作为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依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高培亮
利率市场化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具有强烈行政指导色彩的贷款规模控制和存贷款利率控制效用的缺失,对存款准备金率的操作次数也会随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深入而减少。本文认为,利率市场化之后,在数量型工具方面,央行会越来越重视定向公开市场操作和再贷款工具的创新;在价格型工具方面,央行会越来越重视再贷款利率和央票发行利率等政策性利率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货币政策工具现状的梳理与其实施效果的实证分析,研究了在利率市场化完成后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库的建立方案,并提出以价格型工具为主、数量型工具为辅的转型方向。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货币政策工具 中央银行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骏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传导机制是否顺畅,以及央行监控经济的中介目标设置是否合理。中介目标对于观测货币政策传导中可能出现的偏差,进而及时调整货币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研究了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理论与实践、利率形成机制与中介目标选择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未来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问题。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戴晓兵
本文运用1996~2012年的季度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的利率与消费、投资、消费物价水平、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全国银行间7天同业拆借利率是消费物价水平的格兰杰原因,而其与真实国内经济产出没有格兰杰因果关系;真实投资增长率是真实贷款利率的格兰杰原因;利率的波动能够影响物价水平的波动,而消费的利率弹性较小。因此,从利率中介目标的适用条件——利率市场化、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对利率的敏感性角度来看,目前尚不具备直接将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条件,而应建立以货币供应量为主,同时监测利率水平的综合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框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陶然 王瑞民
基于对上世纪80年代中国价格双轨制经验与"价格闯关"教训的研究,本文认为,不应在房地产全面泡沫化背景下过快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构筑坚实的金融微观基础并硬化地方政府与上游国有企业预算约束是有效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前提,实体经济改革亦应同步进行。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兆旭 王月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采取双轨制进行:一方面,在正规金融体系边界上引进市场化因素,主要表现为银行间市场利率已经市场化;另一方面,在正规金融体系内部,银行存贷款利率实现了"贷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的阶段性目标。然而,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实现双轨的对接,需要从根本上解决双轨制改革带来的阶段性问题。本文回顾了我国利率市场化双轨制改革的进程,深入分析了信贷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的数量和价格决定关系,明确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阶段性困境,进而提出了扩大市场化利率体系覆盖范围和实现双轨制利率体系对接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双轨制改革 政策建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马亚明 常军 佟淼
本文融合我国取消利率管制初期的利率粘性特征、企业杠杆率差异和影子银行因素,建立DSGE模型研究了不同企业部门杠杆率差异水平下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不同存款利率水平下价格型与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在传导效果上的比较优势。结果表明,当企业杠杆率差异维持在合理区间内,货币政策向主要经济变量传导是有效的,且随着利率实现完全市场化并处于一定区间内,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在实现对经济微调上更具优势,而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则更适于刺激总产出的快速增长。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璐 瞿楠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对一国宏观经济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各个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宏观环境下对选择价格型或数量型中介目标都有不同倾向。在当前全球金融创新和普遍利率市场化及我国价格性目标调控条件尚未成熟的特定时期,要慎重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应继续选择货币供应量目标,调整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