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05)
2023(6769)
2022(5782)
2021(5516)
2020(4401)
2019(9872)
2018(9718)
2017(18780)
2016(9872)
2015(10690)
2014(10142)
2013(9808)
2012(9203)
2011(8327)
2010(8580)
2009(8016)
2008(7881)
2007(7243)
2006(6488)
2005(5728)
作者
(25117)
(20997)
(20741)
(19755)
(13664)
(9806)
(9361)
(7878)
(7830)
(7678)
(7029)
(6881)
(6758)
(6707)
(6504)
(6498)
(6228)
(6172)
(6126)
(5925)
(5276)
(5006)
(4914)
(4899)
(4821)
(4746)
(4666)
(4599)
(4223)
(4023)
学科
管理(35587)
(35522)
(34643)
经济(34615)
(31282)
企业(31282)
技术(15069)
方法(13037)
技术管理(11704)
数学(11052)
中国(11047)
数学方法(10879)
(10784)
(10455)
(9625)
业经(9421)
(8846)
贸易(8838)
(8661)
(8400)
(7868)
银行(7863)
(7552)
地方(7064)
(6943)
金融(6943)
理论(6878)
农业(6756)
(6051)
(6015)
机构
学院(132401)
大学(129488)
(59403)
经济(58168)
管理(55423)
理学(46959)
理学院(46549)
管理学(46000)
管理学院(45721)
研究(43103)
中国(35843)
(29315)
(25854)
科学(22307)
财经(22020)
(21438)
中心(20550)
(20110)
(19947)
经济学(17649)
研究所(17639)
(17063)
北京(16509)
(16251)
财经大学(16211)
师范(16160)
(15780)
经济学院(15734)
商学(15332)
(15303)
基金
项目(83038)
科学(67861)
研究(66270)
基金(60162)
(50315)
国家(49844)
科学基金(44616)
社会(43024)
社会科(40952)
社会科学(40946)
(33632)
基金项目(30980)
教育(30651)
(27562)
自然(27051)
编号(26988)
自然科(26511)
自然科学(26506)
自然科学基金(26100)
(24071)
资助(24026)
成果(22546)
创新(21346)
课题(19553)
(18489)
(18371)
重点(18238)
国家社会(17371)
(17201)
项目编号(16959)
期刊
(68242)
经济(68242)
研究(44898)
中国(29868)
管理(24599)
(21963)
(20446)
金融(20446)
教育(18135)
科学(14504)
(14304)
技术(13342)
学报(12144)
业经(11485)
经济研究(11436)
财经(10740)
大学(10413)
学学(9562)
农业(9490)
(9304)
科技(8547)
(8070)
技术经济(7956)
问题(7913)
国际(7349)
(7233)
论坛(7233)
现代(6705)
(6638)
理论(6491)
共检索到2121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国峰  
货币政策工具创新较好地适应了新常态下经济运行的特点.提高了货币政策调控的前瞻性、灵活性和有效性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民银行货币政策调控主动作出调整,创新推出了一系列货币政策工具。这些工具创新较好地适应了新常态下经济运行的特点,提高了货币政策调控的前瞻性、灵活性和有效性。经济新常态对货币政策调控提出了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三个特点:一是从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国峰  
货币政策工具创新较好地适应了新常态下经济运行的特点.提高了货币政策调控的前瞻性、灵活性和有效性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民银行货币政策调控主动作出调整,创新推出了一系列货币政策工具。这些工具创新较好地适应了新常态下经济运行的特点,提高了货币政策调控的前瞻性、灵活性和有效性。经济新常态对货币政策调控提出了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三个特点:一是从高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孙丹  李宏瑾  
在流动性格局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和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新形势下,我国相继推出了常备借贷便利、中期借贷便利和抵押补充贷款等创新性货币政策工具,极大地增强了中央银行流动性管理能力,有效引导了资金流向,提升了央行调节和引导市场利率的能力。不过,由于我国仍处于转轨时期,现实条件的限制使得创新工具在操作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可能影响中央银行市场利率引导效果,增加货币调控的难度,容易引发套利风险。本文总结了三种创新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特点及政策定位,分析了其实施效果及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就优化创新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进一步完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凌云  
论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完善与创新杨凌云我国中央银行如何完善现有的货币政策工具,并根据经济体制的变革不断培育和创新新的货币政策工具,从而顺利地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这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复杂的问题。笔者不揣冒昧,对此做一点粗浅的探讨。一、西方国家货币政策工具选择...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孙丹  李宏瑾  
近年来常备借贷便利、中期借贷便利和抵押补充贷款等创新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推出,增强了中央银行的流动性管理能力以及对市场利率的引导能力,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创新性货币政策工具能够弥补市场短期流动性缺口,有效对冲外汇占款下降的影响;引导和优化社会资金流向,支持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发展;减小货币市场利率波动,促进国民经济重点领域、薄弱环节融资成本下降。创新性货币政策工具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着市场利率调节和引导渠道不够顺畅、容易引发市场套利风险、增加货币政策调控难度等问题。为此,要明确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利率,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许光建  许坤  卢倩倩  
经济新常态下宏观调控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货币政策由被动型向主动型以及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的过程中,中国人民银行通过调整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补充临时性货币政策工具以及创设定向调控的货币政策工具,有效实现了调节市场流动性、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促进货币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市场化发展等任务。货币政策工具在经济新常态下的创新不是对传统货币政策工具体系的摒弃,而是对传统货币政策工具体系的补充和完善,使之更好地适应经济新常态下宏观经济发展以及宏观调控的要求。未来,货币政策工具创新以及货币政策体系改革的重点是畅通货币政策由工具目标向中介目标以及最终目标的传导过程,同时亦需要坚持完善货币政策目标体系,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推动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水平。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孙丹  李宏瑾  
近年来常备借贷便利、中期借贷便利和抵押补充贷款等创新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推出,增强了中央银行的流动性管理能力以及对市场利率的引导能力,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创新性货币政策工具能够弥补市场短期流动性缺口,有效对冲外汇占款下降的影响;引导和优化社会资金流向,支持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发展;减小货币市场利率波动,促进国民经济重点领域、薄弱环节融资成本下降。创新性货币政策工具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着市场利率调节和引导渠道不够顺畅、容易引发市场套利风险、增加货币政策调控难度等问题。为此,要明确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利率,健全利率走廊机制,提高利率政策操作的透明度,完善宏观审慎评估机制,为货币政策调控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创造条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宏海  
本文在普尔基本模型基础上引入金融创新因素,并对中国货币政策工具选择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依据1999—2014年月度数据,利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优势更趋明显。因此,中国人民银行可以考虑将利率作为今后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从而更好地达到稳定宏观经济的目的。同时,为防止今后中国经济的过分减速,对称和不对称减息都是可取的选择。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温彬  冯柏  
金融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碳减排支持工具的推出意味着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箱的进一步扩容。文章分析介绍了碳减排支持工具出台的背景和主要历程、工具的主要特征,及其在引导金融机构精准支持碳减排领域,降低经营成本、优化业务结构方面的重要作用。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高鸿  赵一鸣  宁昊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为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稳经济质效的作用,中国人民银行创新利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做好“加法”。本文对当前创新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情况进行梳理,探讨其在央行资产负债表的体现,通过分析2018年以来央行资产负债表的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发现创新性货币政策工具在支持经济复苏中起到显著的“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丽英  乐明浚  
本文以常备借贷便利(slf)、中期借贷便利(mlf)、抵押补充贷款(psl)等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为研究对象,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VAR)研究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对中介指标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的投放会使货币供应量增加,使市场利率下降;抵押补充贷款对货币供应量影响最大,常备借贷便利对利率的影响最大,常备借贷便利对利率影响既迅速又强烈;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供应量的作用要大于对利率的作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彭兴韵  
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过程中,美联储吸取了1929~1933年大萧条的教训,积极地通过货币政策来加强危机管理。本文对货币政策危机管理文献及历史经验的简要回顾基础上,系统地总结和分析了美联储这一次危机管理的货币政策操作,及其在维护金融体系流动性方面所创设的诸多货币政策工具,也分析了应对这次危机的货币政策国际协调机制和政策操作,最后对这次危机管理的货币政策操作做了简要评价。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杨春蕾  
2017年以来,中美两国央行皆有收缩资产负债表的行为或计划,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扩张与收缩,会引起市场关于流动性扩张与收缩的猜测,各界对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关注度上升。影响中国与美国央行"缩表"的因素并不相同,但均与金融危机后央行较多使用创新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关,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使用与资产负债表的变化相互关联并且互为印证。结合金融危机后美联储及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运用,以及两国央行资产负债表的相应变化,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工具致使资产负债表大规模扩张,如今的"缩表"计划可视为对量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彭兴韵  张运才  
2015年10月10日,央行宣布,在前期山东、广东省开展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形成可复制经验的基础上,在上海、天津、辽宁、江苏、湖北、四川、陕西、北京、重庆等9省(市)推广试点。试点地区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对辖内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部分贷款企业进行央行内部评级,将符合标准的信贷资产纳入再贷款可接受的合格抵押品范围。央行为什么要推出并扩大信贷资产质押贷款呢?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国国际资本流动的新格局使得中国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胜会  
2007年8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联储针对金融动荡、信贷收缩和经济减速在常规货币政策的基础上采用了一系列诸如TAF、PDCF、TSLF、AMLF等货币政策工具创新,向金融市场注入流动性。这些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和应用对提供额外流动性,稳定市场信心,改善金融市场功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也给其他国家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进行货币政策工具创新提供了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