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65)
- 2023(15261)
- 2022(13344)
- 2021(12686)
- 2020(10450)
- 2019(24280)
- 2018(23891)
- 2017(47296)
- 2016(25460)
- 2015(28595)
- 2014(28591)
- 2013(27884)
- 2012(25489)
- 2011(22906)
- 2010(22645)
- 2009(20577)
- 2008(19952)
- 2007(17299)
- 2006(15062)
- 2005(13051)
- 学科
- 济(100357)
- 经济(100253)
- 管理(75837)
- 业(71881)
- 企(59958)
- 企业(59958)
- 方法(48953)
- 数学(43218)
- 数学方法(42632)
- 农(27575)
- 财(26925)
- 中国(25466)
- 业经(22026)
- 贸(19520)
- 贸易(19511)
- 学(19386)
- 地方(19159)
- 易(18971)
- 制(18612)
- 农业(17933)
- 务(17445)
- 财务(17370)
- 财务管理(17335)
- 理论(16978)
- 企业财务(16435)
- 银(16088)
- 银行(16055)
- 技术(15936)
- 融(15489)
- 金融(15487)
- 机构
- 大学(356085)
- 学院(355753)
- 管理(146740)
- 济(146005)
- 经济(142907)
- 理学(127579)
- 理学院(126280)
- 管理学(124062)
- 管理学院(123428)
- 研究(114567)
- 中国(87550)
- 京(74011)
- 科学(68224)
- 财(67932)
- 所(55381)
- 财经(54827)
- 中心(53179)
- 农(52334)
- 业大(50817)
- 江(50579)
- 研究所(50266)
- 经(49998)
- 北京(46460)
- 范(45630)
- 师范(45258)
- 经济学(43748)
- 院(41980)
- 州(41226)
- 财经大学(41069)
- 农业(40751)
- 基金
- 项目(245154)
- 科学(194148)
- 研究(181778)
- 基金(179214)
- 家(154425)
- 国家(153135)
- 科学基金(133381)
- 社会(114483)
- 社会科(108575)
- 社会科学(108548)
- 基金项目(95009)
- 省(94488)
- 自然(87166)
- 自然科(85159)
- 自然科学(85140)
- 教育(84299)
- 自然科学基金(83607)
- 划(79616)
- 编号(74905)
- 资助(74654)
- 成果(59988)
- 部(55003)
- 重点(53998)
- 发(51569)
- 创(50972)
- 课题(50534)
- 教育部(47846)
- 创新(47436)
- 人文(46925)
- 科研(46743)
- 期刊
- 济(154830)
- 经济(154830)
- 研究(105795)
- 中国(61487)
- 管理(53556)
- 财(51443)
- 学报(50815)
- 科学(48424)
- 农(46614)
- 大学(39752)
- 教育(37969)
- 学学(37456)
- 融(35498)
- 金融(35498)
- 农业(32232)
- 技术(31917)
- 财经(26713)
- 业经(25930)
- 经济研究(24799)
- 经(22719)
- 问题(20156)
- 理论(18304)
- 技术经济(17401)
- 图书(17321)
- 实践(16723)
- 践(16723)
- 科技(16210)
- 贸(16145)
- 商业(15984)
- 现代(15955)
共检索到5126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黄安仲
利率和货币量哪个更适合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目前许多文献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并不涉及货币政策工具和利率以及货币量之间的关系。这样的研究隐含了一个前提,即货币政策工具和利率以及货币量之间存在明确的、稳定的关系,从而保证利率目标或者货币量是可控的。以公开市场操作为对象,本文研究表明,公开市场操作和货币量之间确实存在确定的关系,而和利率之间的关系是不确定的;导致利率和公开市场操作关系不确定的主要原因是IS曲线的斜率是不确定的。同时,对现阶段中国IS曲线斜率稳定性的实证研究表明,其斜率是不稳定的,因此,利率不适合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关键词:
公开市场操作 中介目标 利率 货币量
[期刊] 征信
[作者]
谷晓然
创新公开市场操作工具并完善货币政策框架,对于完善流动性供给机制及稳定金融市场具有重要意义。在外汇占款增速逐渐放缓的背景下,我国陆续推出常备借贷便利、中期借贷便利和抵押补充贷款等创新金融工具,提升了流动性管理的灵活性与精准性,促进了金融发展的稳定与经济运行的平稳,通过优化、完善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箱,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加快货币政策由数量型调控向价格型调控转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谢多
Since 1997,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has been undertaking a gradual shift from direct administrative control to indirect market based control in the conduct of monetary policy.The development of the open market operation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hifts in this regard.After the adjustment of v...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毛雪峰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秦陇一 周丽华 张红地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黄安仲
利率和货币量哪个更适合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目前许多文献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并不涉及货币政策工具与利率以及货币量之间的关系。这样的研究实际上隐含了一个前提,即货币政策工具和利率以及货币量之间存在明确的、稳定的关系,从而保证利率目标或者货币量是可控的。基于法定准备金操作的研究表明,法定准备金操作和货币量之间存在确定的关系,而和利率之间的关系是不确定的。导致利率和法定准备金操作关系不确定的主要原因,则是IS曲线斜率正负性的不确定性;同时,对现阶段中国IS曲线斜率稳定性的实证研究表明,其斜率正负性是不稳定的。因此,利率不适合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关键词:
法定准备金 中介目标 利率 货币量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翠微
本次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以美联储为代表的主要发达国家央行放弃了以公开市场操作来调节货币市场短期利率的调控方式,并通过改进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创新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来实施危机救助。随着经济金融形势逐步改善,如何实施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成为主要发达国家央行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在简要介绍有关常规及非常规货币政策的研究文献基础上,通过总结公开市场操作在危机救助过程中的发展变化情况,分析了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需要具备的条件及退出机制,并提出一系列需要进一步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公开市场操作 非常规货币政策 退出机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袁东 王晓悦
中央银行买卖公债进行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 ,即是货币政策的一种实施渠道 ,也是公债之于经济增长稳定性效应的体现 ,但能否真正起到作用 ,尚取决于一系列条件 ,最主要的是公债市场要有足够的发展、央行货币政策工具间的配合以及公债的特性。如果条件具备 ,公开市场业务除了能够发挥微调作用外 ,也是公债货币化的一种途径。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压力要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同时协调扩张 ,加大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力度 ,促使公债货币化 ,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予以更有效的连接
关键词:
公开市场业务 公债 经济增长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贾佑龙 秦健
公开市场业务与货币供给贾佑龙秦健1995年3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在完善金融法规体系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可以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及外汇。这也表...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梅
公开市场操作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我国近20年的公开市场操作中,国债、政府性金融债券、中央银行票据先后成为主要操作工具。这些操作工具有各自的特点,也存在着不足,难以满足货币政策调节的需要。因此,在短期内,央行可以选择多元化操作工具搭配使用及创新,实现流动性管理的需要;长期来看,需加快金融市场化改革进程,推动短期国债市场的发展,使国债成为我国公开市场操作的主导工具。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辛家鼎
本文利用相关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回归分析三种统计指标分析了CPI与GDP的关系 ,指出CPI作为通货膨胀指标的可行性。要实现CPI的控制目标 ,应以M 2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较为合理
关键词:
CPI 中介目标 货币政策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金子财 杜胜
通过公告操作调节利率,从而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已经在新西兰、英国、加拿大等许多国家取得极大成功。因此,有学者提出把公告操作作为我国央行的重要货币政策工具,甚至取代公开市场操作。本文通过对公告操作与公开市场操作的内涵界定,两者在各国实际运用状况的考察及比较分析后认为,两者之间事实上是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我国央行在运用公告操作的同时,应该积极完善我国公开市场操作的各项配套措施。
关键词:
公告操作 公开市场操作 货币政策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骏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传导机制是否顺畅,以及央行监控经济的中介目标设置是否合理。中介目标对于观测货币政策传导中可能出现的偏差,进而及时调整货币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研究了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理论与实践、利率形成机制与中介目标选择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未来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问题。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璐 瞿楠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对一国宏观经济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各个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宏观环境下对选择价格型或数量型中介目标都有不同倾向。在当前全球金融创新和普遍利率市场化及我国价格性目标调控条件尚未成熟的特定时期,要慎重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应继续选择货币供应量目标,调整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