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09)
2023(14996)
2022(12619)
2021(11571)
2020(9517)
2019(21425)
2018(20572)
2017(40304)
2016(21781)
2015(23816)
2014(23564)
2013(22960)
2012(21242)
2011(19156)
2010(19312)
2009(18322)
2008(17516)
2007(15571)
2006(13862)
2005(12627)
作者
(62628)
(52456)
(52016)
(49536)
(33246)
(25265)
(23762)
(20058)
(19912)
(18746)
(18000)
(17330)
(16943)
(16677)
(16618)
(16218)
(15661)
(15457)
(15307)
(15136)
(13050)
(13011)
(12740)
(11948)
(11921)
(11710)
(11682)
(11587)
(10557)
(10427)
学科
(80390)
经济(80268)
管理(67264)
(65807)
(53831)
企业(53831)
方法(34460)
数学(30680)
数学方法(30341)
(29193)
(28985)
金融(28981)
(27635)
银行(27590)
中国(27589)
(26600)
(24717)
(24701)
业经(19442)
(18388)
贸易(18375)
(18189)
财务(18145)
财务管理(18110)
(18024)
企业财务(17344)
农业(16515)
地方(16139)
(15749)
(15639)
机构
学院(303981)
大学(302853)
(129415)
经济(126757)
管理(114000)
研究(104530)
理学(98036)
理学院(97008)
管理学(95409)
管理学院(94858)
中国(86363)
(65860)
科学(61825)
(61656)
(56000)
(53016)
财经(51141)
中心(50003)
研究所(47853)
(46526)
业大(46391)
(46004)
农业(44100)
经济学(41314)
北京(38310)
财经大学(38228)
经济学院(37432)
(37403)
(36636)
(35606)
基金
项目(203451)
科学(160296)
基金(150080)
研究(144611)
(132549)
国家(131452)
科学基金(112081)
社会(94785)
社会科(90191)
社会科学(90170)
(78942)
基金项目(78486)
自然(72659)
自然科(71055)
自然科学(71034)
自然科学基金(69824)
(66734)
教育(66032)
资助(61867)
编号(56179)
成果(46250)
重点(46100)
(45535)
(43291)
(43090)
(41496)
创新(40660)
国家社会(40171)
科研(39468)
课题(39456)
期刊
(138561)
经济(138561)
研究(91383)
中国(61524)
(51817)
学报(51760)
(51431)
(48607)
金融(48607)
科学(45293)
管理(42345)
大学(39253)
学学(37617)
农业(33169)
教育(26308)
财经(26133)
经济研究(23666)
技术(22552)
(22354)
业经(22184)
问题(17967)
(16575)
(15999)
(15278)
理论(15112)
国际(14694)
科技(13616)
实践(13490)
(13490)
技术经济(13326)
共检索到4616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金全  刘达禹  
从宏观审慎监测的视角出发,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拟合了宏观金融稳定指数,并使用STR模型对样本期间内货币政策对金融稳定影响机制的迁移性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在样本期间内货币政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机制发生了结构性迁移,结构迁移时段恰好为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期间;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指数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在国际金融危机前后呈现出明显的非对称特性;相比于国际金融危机之前,宏观金融稳定指数在危机过后对货币政策的反应更为敏感。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章格平  
货币政策是影响国内物价水平的重要因素,结构性货币政策是货币政策的创新,主要采取定向投放货币方式,推出的目的是调整经济结构,但对物价的影响还有待探究。本文选取2010年12月至2016年8月的货币供应量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Hodrick-Prescott滤波法、cHoW检验及格兰杰检验等方法,从结构突变金融理论的视角考察了结构性货币政策对物价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物价水平和货币供应M1、M2的"剪刀差"之间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货币"剪刀差"不是物价水平波动的格兰杰原因,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新常态下稳定物价水平的货币政策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金全  徐宁  刘达禹  
本文利用PLSTR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在农村金融发展初期,提高资金利用效率能够有效拉动农业经济增长,但提高农村金融相关率会对农业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抑制效应;而当农村金融相关率超过门槛水平后,提高农村金融相关率则能够显著促进农业经济增长,表明二者的作用机制会随着普惠金融的推进而不断演变。因此,政府和财政部门在支农政策选择上要确保有的放矢,清晰判断不同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采取不同的支持策略,进而构建更具包容性的农村金融体系,为"新常态"时期内的宏观经济发掘新的增长点。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红兵  杜金岷  
以利率、汇率、房价、股价和社会融资规模作为基础指标,基于状态空间模型和卡尔曼滤波算法构建我国的FSCI指数,将其作为金融稳定的代理变量纳入一个前瞻性货币政策反应函数。实证结果表明:我国金融稳定和物价稳定是相互影响的;在短期金融稳定与物价稳定并不一致,但在长期二者具有一致性;我国货币政策在实践中关注了短期金融稳定,对于长期金融稳定关注不够。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金全,张艾莲  
The effectiveness of monetary policy depends on the period of business cycle。By recognizing the monetary policy regime switching and testing for the money-output relationships,we find that in China's economy,tight monetary policy slow the economy in the boom more than easy monetary policy accelerates the economy in the recession.At current situations,the targets of robust monetary policy are to stimulus nominal economy and expand the effective demand.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华玉飞   逯进  
本文基于汇率超调理论和金融加速器原理,从理论层面全面解析了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泡沫的动态影响机制,发现短期内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导致汇率超调和实体经济价格滞涨,汇率超调可以改善企业资产负债表,进而通过商业银行信贷渠道的金融加速器,使得信贷规模和股票价格螺旋上升。从时变角度进一步测算了货币政策对汇率和实体经济物价水平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短期内货币政策对汇率有超调影响,对物价水平影响较小。进一步通过自回归分布滞后误差修正模型(ARDL-ECM)和动态条件相关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DCC-GARCH)分析发现,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的汇率-信贷传导渠道有效性,弱化了货币政策中杰克逊霍尔共识预期的二元传导机制。最后对股票价格泡沫进行GSADF检验,发现中国股票价格在2006-2008年和2014-2015年存在明显的泡沫。央行以稳物价为通胀目标的“杰克逊霍尔共识”(Jackson Hole Consensus)干预政策会导致在一定时间段内资本市场价格通胀和实体物价水平通缩的二元局面。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慧悦  刘金全  张小宇  
本文在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线性和非线性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传统凯恩斯利率传导渠道、资产价格传导渠道以及信贷传导渠道进行了检验和识别。结果发现,传统凯恩斯利率传导渠道在整个样本区间内都是有效的。金融危机后资产价格传导渠道中股票价格传导渠道和房地产价格传导渠道有效性明显增强,表明现阶段对我国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进行有效监管,规范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运行机制,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宏观调控,不仅关系到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自身发展,还关系到货币政策能否有效实施,因此需要高度关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贾丽平  
流动性波动削弱了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使经济运行风险增大。本文基于流动性波动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采用VAR模型实证检验分析了无流动性波动、有流动性波动两种情况下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对贷款总量、投资、GDP、CPI的冲击和影响。结果发现,在流动性波动下,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对贷款总量、投资的冲击效果较好,对GDP、CPI冲击效果欠佳,且冲击程度和方向不稳定,很难引导和稳定市场预期,反映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流动性波动减弱了两种政策变量的时效性,增大了政策变量冲击和影响效果的波动性,政策风险显著,影响到金融稳定。同时,受货币政策时滞延长的影响,两个政策变量的政策效果、时效性不同。价格型政策变量的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董运佳  
基于2006年1月~2014年3月的样本数据,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分析了中国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银行信贷传导机制以及资产价格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传导的阻碍主要集中在对M2指标有效性以及M2向利率、银行信贷、资产价格等中间变量的传导阶段;在不同的传导机制中,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中间变量向最终目标传导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基于此,提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龙威  刘金全  
房地产市场是典型的区域性市场,各区域房价对货币政策的反应差异较大,货币政策效应存在区域差异,采取统一的货币政策无法达到满意的效果。信贷规模对各区域的房价调控都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但存款准备金率对高度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房价调控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因此,在调控时应审慎考虑其带来的负面效果,在发达地区可将其作为辅助性工具配合主要政策工具使用。由于我国尚未实现利率市场化,贷款利率基本不会对高度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房价产生影响,但利率的上升会抑制欠发达地区的自住和改善性需求,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发展,风险较大。因此在调控高度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房价时可将其作为辅助性工具配合使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钱小安  钱爱莉  
货币局制度是一种特定的钉住汇率制度。90年代以来这一制度以新的姿态出现,不再是殖民地货币安排,而是旨在降低通货膨胀、稳定汇率、保持货币稳定的货币体制建设。在新货币局制度下,中央银行可以进行最后贷款支持、公开市场操作、准备金制度,金融机构还可从同业市场获得所需流动性。货币局制度能够提高中央银行信用、增加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加强银行体系的稳定性,提高中央银行的运作效率,这是部分国家重新引进货币局制度的原因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兰  
传统意义上央行负有物价稳定的职责。在纸币制度下,货币的价值是可变的。经济的稳定依赖于币值稳定。本文从基于物价稳定目标和金融稳定目标的视角分析货币政策框架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演变和发展,得出金融体系的不断扩容使得央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变得更为复杂,兼顾物价稳定和金融稳定目标的货币政策仍需要不断探索。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兰  
传统意义上央行负有物价稳定的职责。在纸币制度下,货币的价值是可变的,经济的稳定依赖于币值稳定。本文从基于物价稳定目标和金融稳定目标的视角分析货币政策框架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演变和发展,得出金融体系的不断扩容使得央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变得更为复杂,兼顾物价稳定和金融稳定目标的货币政策仍需要不断探索。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易纲  
本文试图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作一个框架性的描述,说明其中的基本逻辑和运行机制。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首先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这是保持经济金融稳定运行并从宏观层面抑制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关键。两类政策不是并列关系,利率是货币政策的核心和纲,汇率在利率政策影响下由市场形成。货币政策调控首先要将国内目标放在首位,并为实现国内目标选择利率等最优政策,其次需创造良好环境,使汇率由市场决定。遵循上述思路,在近年来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利率大幅变化的环境下,中国的货币政策没有简单跟随,而是坚持“以我为主”,自主性和有效性明显上升。在调控中充分考虑时滞等复杂因素,在做好逆周期调节的同时,注重跨周期调节和跨区域平衡,在收紧和放松两个方向都相对审慎、留有余地,货币政策始终运行在正常区间,实际利率与潜在经济增速大体匹配。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弹性显著增强,提高了利率调控的自主性,促进了宏观经济稳定,经济基本面稳定又对汇率稳定形成支撑,外汇市场运行更有韧性,利率和汇率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总体上,中国的货币政策调控一直是比较主动的,以相对平稳、成本更低的自主货币政策操作,保持了经济金融体系稳定,应对了来自内外部的多重冲击,实现了较好的调控效果,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