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10)
2023(14647)
2022(12625)
2021(11668)
2020(10076)
2019(23112)
2018(22844)
2017(44726)
2016(24252)
2015(27423)
2014(27493)
2013(27134)
2012(25243)
2011(22944)
2010(22813)
2009(21334)
2008(21335)
2007(19015)
2006(16384)
2005(14637)
作者
(70539)
(59063)
(58912)
(56236)
(37861)
(28478)
(26841)
(23065)
(22542)
(21237)
(19988)
(19961)
(18757)
(18738)
(18705)
(18644)
(17837)
(17524)
(17224)
(17200)
(14629)
(14629)
(14518)
(13675)
(13490)
(13263)
(13218)
(12935)
(11989)
(11716)
学科
(104194)
经济(104083)
管理(72622)
(69533)
(57986)
企业(57986)
方法(53507)
数学(47535)
数学方法(46986)
(29385)
(27287)
中国(24739)
业经(21072)
(20960)
贸易(20955)
(20886)
(20377)
(18801)
(18748)
财务(18696)
财务管理(18649)
地方(18104)
企业财务(17774)
农业(17506)
理论(16591)
(16302)
银行(16259)
(15989)
金融(15986)
(15387)
机构
大学(353728)
学院(352273)
(150238)
经济(147289)
管理(138757)
理学(119958)
理学院(118752)
管理学(116697)
管理学院(116070)
研究(115877)
中国(89473)
(72640)
(71175)
科学(69646)
(59148)
(58334)
财经(56805)
中心(54840)
研究所(52844)
(52796)
业大(52215)
(51693)
经济学(47240)
农业(46961)
北京(45216)
(43455)
师范(42939)
经济学院(42880)
财经大学(42423)
(41640)
基金
项目(235337)
科学(186011)
基金(173433)
研究(168540)
(151443)
国家(150235)
科学基金(129516)
社会(107713)
社会科(102328)
社会科学(102301)
(90848)
基金项目(90686)
自然(85526)
自然科(83540)
自然科学(83512)
自然科学基金(82072)
教育(78857)
(77276)
资助(73332)
编号(67402)
成果(54655)
(53449)
重点(53147)
(49608)
(48704)
课题(46455)
教育部(46136)
科研(46082)
创新(45593)
国家社会(44844)
期刊
(156259)
经济(156259)
研究(101123)
中国(61873)
(56167)
学报(54789)
(51234)
科学(50170)
管理(49726)
大学(41772)
学学(39658)
(36026)
金融(36026)
农业(34419)
教育(32741)
技术(30585)
财经(28541)
经济研究(26251)
业经(24605)
(24456)
问题(20746)
统计(18696)
(18579)
理论(18519)
(18307)
技术经济(17711)
实践(16744)
(16744)
(16730)
(16502)
共检索到5132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庞晓波  钱锟  
货币搜寻理论为货币、物价与资产价格三者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提供假说,使货币当局便于在不同经济状态中把握干预物价与资产价格的时机。在此理论基础上,笔者构建MS-VAR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股票市场低迷时期,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调节都可以对股票市场产生影响;在股票市场繁荣时期,更适宜使用利率手段抑制资产价格上涨。我国央行应在必要时干预资产价格,并注意多种工具的协调使用以及总量调控与价格调控在不同时期的各有侧重。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伍戈  李三  
本文系统地回顾了有关中国通货膨胀的文献,我们发现,现有的研究通常偏重于数据挖掘,而忽视了普适性宏观经济理论的约束,因而所得出的结论其经济学含义值得商榷。尽管总供给-总需求框架是十分简洁的宏观分析框架,但是很少有人用它的具体方程来推导通货膨胀的决定式,并将所得来的决定式用之进行中国的实证分析,使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互印证。本文创新性地在总供给-总需求框架下,首先对封闭经济下的通货膨胀成因做了较为深入分析,接着将模型推广到开放经济中以获得计量上可估的线性方程,并利用中国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通胀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鸣  倪玉娟  
首先建立开放经济下的资产价格和货币政策的理论模型,运用最优化方法推导出央行利率政策最优反应函数,然后运用VAR方法分析了股价、产出、通胀率和货币政策的关系,最后运用State-Space方法计算出央行应对资产价格的时变反应系数。本文发现,央行的最优利率政策应对资产价格做出非负反应,反应系数大小与产出的利率弹性和资产内在价值的利率弹性呈负相关,与资产价格的财富效应等呈正相关。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股价波动显著地影响通货膨胀,利率相对于货币供应量来说能更有效地调控股价。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田涛  许泱  蔡青青  
利用2001年1月—2013年6月的月度数据,构建DCC-MVGARCH模型分析用货币供应量表征的我国内部因素和用汇率和国际原油价格表征的外部因素对我国通货膨胀率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通货膨胀既源于内部调整,也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内部因素中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是影响我国通货膨胀水平的主要决定因素;相对而言,外部因素对通货膨胀水平的影响不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曦  王茜  陈中飞  
本文在新凯恩斯DSGE的框架下,从消息冲击的视角,区分并探讨了预期与未预期的货币政策冲击对我国通货膨胀的作用。同时,通过中美政策作用比较,以及参数和预期结构替换,探寻我国货币政策作用特征的根源及其机制。主要结论为:(1)我国货币政策预期冲击的效果要远强于未预期冲击;(2)与美国相比,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力度更大、持续性更小且存在轻微超调;(3)我国货币政策的特征源于经济主体的短视预期以及央行货币政策的不连贯性。本文的政策启示包括:(1)央行应通过沟通等形式引导公众预期以增强政策效果;(2)尽力避免相机抉择式的政策制定方式,保持货币政策的持续性;(3)货币政策应言行一致。概言之,我国货币政策应该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韦  郑中华  
近期我国货币供应量以及贷款规模的快速增长引发各界对我国通胀的担忧。对我国历年货币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实际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当期的价格水平和前一期GDP的增长率是正相关,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引起下一年度物价水平的上升,检验结果都显著。货币当局在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应该增加货币供应量调节手段,防止流动性泛滥;进行窗口指导,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国际资金流动监管,防止输入型通货膨胀;维持汇率稳定,增强产品出口竞争力。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君斌  
本文基于中国宏观季度数据,运用三变量结构向量自回归方法,给出了通货膨胀率和产出对技术冲击和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行为,得到了三个经验事实:技术冲击引起产出持续增长,通货膨胀率呈倒驼峰形态,惯性回复稳态;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正的货币增长率冲击)引起产出短期内温和增长,呈现驼峰形态,并缓慢回到初始状态;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引起通货膨胀率呈现驼峰形态,惯性回复稳态。同时,在随机动态一般均衡(DSGE)模型框架内引入价格刚性和垄断竞争,对模型结构参数校准后进行了数值模拟,发现模型能较好地模拟上述三大经验事实。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曹协和  吴竞择  何志强  
扩大货币供给应对经济金融危机是以价格型或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为中介目标的中央银行普遍采用的货币手段,但本文的研究表明这种操作模式存在货币需求缺口错配的问题,经济危机后出现货币实际供给高于长期合意需求水平现象,形成通货膨胀压力。本文以中国1996~2009年间应对系列经济金融危机的货币变化特征为对象,估计了我国的长期货币需求函数与短期局部调整函数,据此测算了此期间的长期货币需求缺口,并将之与实际通货膨胀水平进行关系检验,显示它们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故审慎把握此期间的货币扩张行为是必要的。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杨铖  郭树华  
随着国际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提高,再加上我国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宏观经济调控变得异常复杂,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既要调控货币数量维护币值稳定又要调节总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同时还要负责内外经济均衡的调节,所以二者之间的配合与协调显得异常的重要。然而很多时候,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会出现相互制约的冲突效应,以至于偏离政策预期甚至阻碍经济发展,所以冲突效应的研究对建立完善的政策协调机制意义重大。另外从更为细致的角度来看,这种冲突效应在不同的政策姿态或者经济环境下是否存在差异,即是否存在非对称性,这种非对称性的存在将影响政策协调机制建立的精准度。所以本文在进行理论和现实表现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在不同通货膨胀环境下运用STVAR模型研究同一个政策变量在不同方向上相同强度的冲击对另一个政策变量影响的差别,以探索中美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冲突效应的非对称性,以期为建立完善、精准的政策协调机制提供参考。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胡召平  
传统的CPI和GDP平减指数仅仅涵盖了普通商品和服务,股票和房地产等资产价格上涨的因素并不包括在内。随着现代金融的不断深化,通货膨胀与资产价格的内在关系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虽然刚刚经历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2009年房地产价格仍然不断快速上涨,有关泡沫的言论不断升温。探寻资产价格变化与通货膨胀预期的内在关系,完善货币政策对于资产价格的反应机制,对于维护经济金融的平稳发展意义重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蒋海  储著贞  
本文在新凯恩斯主义动态宏观经济分析框架中引入成本渠道,构建了含成本渠道的"混合型"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进而分析了货币政策传导的成本渠道总供给效应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文章首先采用中国宏观经济季度数据和SVAR方法,验证了货币政策冲击对通货膨胀的动态影响,在此基础上运用GMM方法,对引入成本渠道的菲利普斯曲线进行了估计,检验了中国货币政策传导中成本渠道的存在性。结果表明,紧缩性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增加企业融资成本,推高通货膨胀。因此,央行在最优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不仅需要考虑货币政策的总需求效应,而且应该考虑它的总供给效应。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赫伯特·波尼施   王宇  
本文在当前全球通货膨胀高企的背景下,对2020年以来各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进行反思和比较。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实体经济,各国中央银行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以提高社会总需求水平和避免衰退;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缓解,全球经济重启,供求失衡导致通货膨胀攀升,但并未引起主要发达国家中央银行足够的重视;2022年,随着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各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转向,加快紧缩进程。从目前情况看,各国中央银行在疫情期间采取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并无错误可言,此轮世界性通货膨胀是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期间货币政策操作的复杂性所致。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卢宝梅  
通货膨胀目标制是追逐长期价格稳定的一种货币政策策略,实践证明通货膨胀目标制已经成功地取得了长期的价格稳定。货币政策应当密切关注信贷的过度增长、快速的资产价格上涨和投资的快速增长的同时出现,实现价格稳定和金融稳定。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宝臣  苏云鹏  
利用楼市指数、股市指数、CPI以及市场基准利率的月度数据对资产价格、通货膨胀以及货币政策之间的相关性及相互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定量分析,结论表明:资产价格过快膨胀会导致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又促使更多资金流入资本市场,加重资本市场的过热现象;并进而强化了政府的流动性过剩预期,促使政府通过收紧货币政策来平抑资产价格的过快膨胀,以消除通货膨胀。此外,本文通过向量误差修正模型量化阐释了三者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对于系统不均衡的调整规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