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05)
2023(8292)
2022(7047)
2021(6613)
2020(5541)
2019(12398)
2018(12360)
2017(24418)
2016(13420)
2015(14973)
2014(15017)
2013(14617)
2012(13821)
2011(12448)
2010(12763)
2009(12345)
2008(12169)
2007(11307)
2006(10178)
2005(9601)
作者
(37327)
(31412)
(31036)
(29827)
(20030)
(14768)
(14242)
(11895)
(11824)
(11519)
(10850)
(10365)
(10307)
(10145)
(10135)
(9702)
(9382)
(9268)
(9099)
(9039)
(8090)
(7685)
(7592)
(7217)
(7182)
(7121)
(7098)
(7010)
(6293)
(6133)
学科
(48014)
经济(47933)
管理(45665)
(40526)
(34424)
企业(34424)
方法(18282)
(18213)
(17178)
数学(15948)
数学方法(15733)
(14902)
中国(13648)
业经(12059)
(11702)
银行(11687)
(11482)
贸易(11476)
(11292)
(11143)
(10951)
(10814)
金融(10812)
(10769)
(10552)
财务(10524)
财务管理(10497)
企业财务(9951)
体制(9195)
(9191)
机构
学院(188540)
大学(187702)
(82456)
经济(80571)
管理(72052)
研究(64306)
理学(60379)
理学院(59762)
管理学(58942)
管理学院(58569)
中国(54983)
(45375)
(38628)
科学(34477)
财经(33710)
(32074)
(31184)
中心(30826)
(30479)
(29623)
研究所(28033)
经济学(25641)
财经大学(24922)
北京(24623)
(24347)
业大(24218)
(23119)
经济学院(22943)
农业(22729)
(22240)
基金
项目(115828)
科学(91989)
研究(88382)
基金(84732)
(72369)
国家(71744)
科学基金(61876)
社会(57148)
社会科(54218)
社会科学(54210)
(44386)
基金项目(43456)
教育(41050)
自然(38462)
自然科(37565)
自然科学(37550)
(37543)
自然科学基金(36905)
编号(36094)
资助(35607)
成果(31385)
(28149)
(27181)
重点(26105)
课题(25799)
(24520)
(24492)
(24213)
教育部(23793)
国家社会(23384)
期刊
(97691)
经济(97691)
研究(64228)
中国(42388)
(36513)
(32726)
金融(32726)
管理(29202)
(28411)
学报(24417)
科学(23394)
教育(20767)
大学(19809)
学学(18656)
农业(17883)
财经(17478)
技术(15807)
经济研究(15193)
业经(15012)
(14891)
问题(12280)
(11501)
国际(10745)
理论(10063)
现代(9167)
实践(8963)
(8963)
世界(8939)
技术经济(8709)
(8618)
共检索到3078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潘彬  金雯雯  
本文试图从机会成本渠道、资产替代渠道、资产负债表渠道及逆向选择渠道对货币政策影响民间借贷利率的作用机制进行理论解释,论文运用回归分析模型与中介效应检验方法,以"宏观货币政策实施→信贷市场变化→民间借贷利率调整"为分析路径,实证考察我国货币政策对民间借贷利率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将引导民间借贷利率上行,价格型与数量型货币政策效果存在差异。与存款准备金政策有所不同,贷款基准利率调整未能显著影响民间借贷利率。进一步基于中介效应的检验结果表明,在货币政策立场对民间借贷利率的传导路径中,以信贷利率、信贷规模及银行风险承担为中介变量的中介效应显著,表明信贷市场通过机会成本渠道、资产替代渠道及逆向选择渠道发挥了显著的中介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潘彬  金雯雯  
本文试图从机会成本渠道、资产替代渠道、资产负债表渠道及逆向选择渠道对货币政策影响民间借贷利率的作用机制进行理论解释,论文运用回归分析模型与中介效应检验方法,以"宏观货币政策实施→信贷市场变化→民间借贷利率调整"为分析路径,实证考察我国货币政策对民间借贷利率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将引导民间借贷利率上行,价格型与数量型货币政策效果存在差异。与存款准备金政策有所不同,贷款基准利率调整未能显著影响民间借贷利率。进一步基于中介效应的检验结果表明,在货币政策立场对民间借贷利率的传导路径中,以信贷利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唐安宝  周建平  刘志超  
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实施过程的描述及其特点和传导效果的比较分析,认为: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不显著、利率传导效果弱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实施过程的不完善。最后,借鉴美国经验,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博  梁洪  张晓玫  
当前正值中国金融市场深化改革、利率市场化稳步推进、普惠金融全力开展阶段,线下民间借贷和网络借贷成为普惠金融的供给主体,因此,从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渠道、金融中介的动态演化来研究这两类民间借贷,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本文构建了网络借贷、线下民间借贷与货币政策冲击的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货币政策冲击对两类民间借贷的影响以及影响的时变性、非对称性,并进一步分析两类民间借贷之间的联动机制,最后基于金融中介理论和金融组织结构的动态演化来分析民间借贷的利率市场化路径。研究发现:短期内货币政策能够对线下民间借贷和网络借贷利率产生影响,表明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渠道是有效的,这是民间借贷利率市场化的基础。由于这两类民间借贷存在信息结构、贷款技术、市场竞争等方面的异质性,货币政策冲击会对这两类民间借贷产生非对称性的冲击。从监管套利的角度看,大量的网络借贷起初只是线下民间借贷模式的"线上化"。随着监管治理的推进和网络借贷的规范发展,这两类民间借贷呈现出一定的市场分割特征。长期看,更市场化、更不受市场分割影响的网络借贷在民间借贷的利率形成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借助"人人贷"的微观借贷数据,本文发现市场宏观利率会对个体借贷成本起到显著引导作用,即微观借贷成本对宏观市场利率具有敏感性,同时高融资成本的借款者对市场宏观利率的变动更为敏感。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马理  刘艺  
本文从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国家以及中国的实践3个方面梳理了借贷便利类货币政策工具的传导渠道与传导效果,并对借贷便利类货币政策工具传导机制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文献述评。研究显示,在发达国家,借贷便利类货币政策工具主要用于在紧急情况下提供流动性,援助陷入暂时性资金短缺的金融机构并稳定市场利率,是其他常规货币政策的有益补充;在新兴市场国家,采用有价证券与优质贷款资产为抵押方式的借贷便利类工具使用频率更高,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货币政策微调工具;我国的常备借贷便利的货币政策工具在熨平经济的不正常波动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仍需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结合起来共同使用才能充分发挥其效果。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周荣俊  
本文主要基于温州民间借贷利率监测的样本数据,着重分析货币政策由从紧到适度宽松的背景下温州民间借贷总量结构变动特征,探讨变动的诱致机理,并就如何进一步规范引导好民间借贷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田光宁  李建军  曾韵婷  
民间借贷风险多以各类集资纠纷等形式表现出来,成为金融不稳定的重要因素。货币政策周期性操作对民间借贷风险有何影响?以2003~2012年为窗口期,通过挖掘发生在中国各地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例中的关键数据,编制出民间借贷风险指数;在对法定准备金政策、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政策和信贷调控政策进行量化的基础上,构建民间借贷风险指标与货币政策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对民间金融风险影响程度存在差异,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对民间借贷风险影响大,不宜频繁使用,再贴现与公开市场操作在平衡宏观调控目标与控制民间借贷风险之间具有优势。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潘彬  王去非  金雯雯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姗  朱森林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潘彬  王去非  金雯雯  
本文从时变视角研究了非正规借贷利率的货币政策反应,试图为二元金融结构下的货币政策选择提供参考。基于修正的IS-IM模型的研究表明,非正规借贷利率的货币政策反应受正规与非正规金融市场间的替代性等因素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非正规借贷利率的货币政策反应具有明显的时变特征,表现在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在短期能够有效引导非正规借贷利率走势,但长期来看政策效果有所弱化;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期出现暂时"失灵",但在后金融危机时期政策效果有明显改善。正规与非正规金融市场间替代性的动态演化能够为以上结论提供合理解释。本文研究还发现,正规与非正规金融市场利率间存在时变的同向变动关系,前者对后者的影响随滞后期数增加而衰减。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余晶晶  何德旭  宋贺  
本文分析如何准确认识和理解负利率货币政策,探讨低利率市场环境下中国未来货币政策的选择。从理论机制看,负利率货币政策存在受限的操作空间;从实施效果看,负利率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复苏效果并不明确;从现实条件看,负利率货币政策更多是一种相机抉择的政策。中国目前及未来一定时期内仍然具备实施正常货币政策的条件,但应增强对负利率货币政策的客观认识。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何东  王红林  
中国经济目前处于利率双轨制之下:银行体系中被管制的存贷款利率和基本由市场决定的货币和债券市场利率共存。利率双轨制是中国渐进式改革的一部分,也是理解中国货币政策框架的关键。以存款利率上限为核心的利率双轨制决定了中国货币政策中数量与价格工具并存的特点,也意味着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同于发达国家。本文通过一个新的理论模型来解释利率双轨制下的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描述了在不同情形下,货币政策目标如何通过各种政策工具传导至市场利率,并和信贷总规模一起实现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调控。该理论模型的基本思路是:价格管制带来的扭曲需要由数量管制来纠正。实证模型结果显示:首先市场利率对基准存款利率调整最敏感,其次是...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何孝星  黄雪霞  
本文通过对发挥利率调控政策作用的市场环境分析,结合我国当前实际国情,分析以利率政策为工具进行宏观调控效果有限的原因,进而指出继续加息的严重危害性,提出加快培育利率市场化的经济生态环境,以控制信贷总量取代加息作为目前宏观调控的工具的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扈文秀  王锦华  黄胤英  
本文首先基于托宾Q理论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视角,对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然后对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企业托宾Q值、货币政策及经济走势进行梳理总结,探索对我国当前货币政策走向的启示意义,最后得出以下结论:美联储的四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进一步保持了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刺激创新型企业融资,起到了恢复市场信心、复苏房地产市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的作用。在我国,随着股票市场在货币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增强,托宾Q值逐步显现。2007年以来在中国人民银行实施偏紧的货币政策下,我国有效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2013年上半年中国经济继续稳定增长,但部分宏观经济指标呈下滑趋势,金融市场资金持续紧缺...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成善栋  陈宁海  韩敏靓  汪办兴  
本文以15家上市银行为样本,研究发现在信贷总量受到严格约束的情况下,影子票据通过货币乘数效应,将直接推动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在2009年上半年以前,影子票据规模有限,对货币供应量影响较小;2011年下半年后,由于监管当局加大票据业务监管力度,影子票据规模显著下降,对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干扰影响也显著下降。本文建议如下:完善票据业务统计体系,承兑业务须入表核算,银票应纳入货币统计;创新承兑风险定价机制,消除融资性票据套利因素;引入机构投资者,创建全国一体化票据市场;建立对农信社票据回购业务的长效机制,加强对影子票据的全面监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