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45)
2023(18294)
2022(15903)
2021(14942)
2020(12666)
2019(28980)
2018(28627)
2017(56270)
2016(30407)
2015(34031)
2014(33943)
2013(33311)
2012(30683)
2011(27756)
2010(27556)
2009(25530)
2008(25082)
2007(22054)
2006(19434)
2005(17148)
作者
(88571)
(73417)
(72924)
(69520)
(46714)
(35283)
(33361)
(28720)
(27933)
(26191)
(24749)
(24746)
(23182)
(23118)
(22875)
(22759)
(22171)
(22013)
(21157)
(21100)
(18168)
(18074)
(17986)
(16732)
(16565)
(16466)
(16285)
(16229)
(14717)
(14355)
学科
(114345)
经济(114212)
管理(88280)
(86704)
(70207)
企业(70207)
方法(55962)
数学(49575)
数学方法(48969)
(33829)
中国(33056)
(32152)
(28351)
(27349)
银行(27201)
(25706)
业经(25228)
(23962)
贸易(23946)
(23445)
(23366)
(21940)
(21929)
金融(21927)
财务(21865)
财务管理(21820)
地方(21319)
农业(21221)
企业财务(20723)
理论(18702)
机构
大学(428956)
学院(427912)
(171749)
管理(170328)
经济(167997)
理学(146934)
理学院(145364)
管理学(142785)
管理学院(142014)
研究(140682)
中国(114072)
(90377)
科学(86652)
(83440)
(73646)
(70457)
财经(66592)
中心(65902)
业大(65707)
研究所(64061)
(62226)
(60645)
农业(58234)
北京(56966)
(53238)
师范(52623)
经济学(51752)
(50896)
(50819)
财经大学(49832)
基金
项目(291297)
科学(227808)
基金(211878)
研究(208637)
(185681)
国家(184158)
科学基金(157791)
社会(131035)
社会科(124231)
社会科学(124199)
(112775)
基金项目(112368)
自然(104875)
自然科(102438)
自然科学(102407)
自然科学基金(100580)
教育(96035)
(95734)
资助(88245)
编号(84716)
成果(68005)
重点(64988)
(64271)
(61060)
(60120)
课题(57675)
科研(56391)
创新(56129)
教育部(54930)
大学(54175)
期刊
(181662)
经济(181662)
研究(128499)
中国(77362)
学报(70064)
(65695)
(63049)
科学(62097)
管理(60423)
(54641)
金融(54641)
大学(52966)
学学(50381)
农业(43482)
教育(41218)
技术(35282)
财经(32341)
业经(30316)
经济研究(29500)
(27504)
问题(24007)
理论(21654)
(21551)
科技(20334)
(20048)
(19965)
技术经济(19886)
实践(19772)
(19772)
商业(19270)
共检索到6282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肖崎  邓少慧  
文章基于20062015年我国25家上市影子银行机构的微观数据,采用动态面板系统广义矩法,研究货币政策对影子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发现:货币政策对我国上市影子银行机构的风险承担具有显著的影响,证明我国存在货币政策的影子银行风险承担传导渠道。宽松的货币政策,特别是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会鼓励影子银行承担更多的风险,进而放大货币政策的扩张效应,增加金融体系的不稳定。因此,央行未来在制定货币政策时需要重视影子银行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监管当局也应加强对影子银行过度风险承担行为的监管,构建有效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柳洋  
基于59家影子银行机构2008~2017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以研究不同的货币政策及其组合对中国影子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中国货币政策的影子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确存在,即宽松(紧缩)的货币政策会提高(降低)中国影子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在紧缩的货币政策环境下,影子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对货币政策变动的敏感性会提高;央行发布的货币政策不确定性越强,影子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越激进。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肖本华  
近年来,货币政策的风险承担渠道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将这一渠道从传统商业银行拓展到影子银行。本文认为宽松货币政策下影子银行会扩大其风险资产的比重,降低对风险资产的定价。宽松货币政策下有限责任和风险转移会加剧影子银行所承担的风险。后危机时代,我国在加强对影子银行监管的同时,货币政策还应高度关注社会融资规模,加强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协调。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何流闻  彭静静  
本文通过利用我国24家商业银行2004-2012年面板数据研究了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问题。实证结果表明:(1)我国的货币政策存在风险承担渠道即我国货币政策影响了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2)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的影响也依赖于银行资本充足率、自身特征以及整体的宏观经济环境。基于实证结果,本文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康立  何秀  
基于2006-2014年期间我国47家商业银行数据,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模型,运用系统GMM估计法,检验了不同货币政策工具下,我国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存在性和作用路径机制。研究发现,我国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整体上存在,且主要通过估值效应、逐利动机效应和竞争效应影响银行风险承担,保险效应路径的作用效果并不显著。货币当局应激励银行业适度竞争并积极拓展社会融资渠道,商业银行需调节风险管理、严格信贷标准及创新业务,以降低商业银行对货币政策的风险承担。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胡利琴  陈锐  班若愚  
本文运用非对称的NARDL模型和门限回归模型,详细探讨了影子银行体系在不同货币政策周期的规模扩张和风险承担行为。实证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对影子银行的影响在长期和短期均存在非对称效应,其中长期内紧缩性数量型调控政策和扩张性低利率政策更易引起影子银行的扩张行为,且两者的配合会强化影子银行的风险承担。此外,经济下行会助推影子银行转型,引起影子银行体系风险增加,我国影子银行以房地产为主的投资导向已发生改变,因此,进一步完善利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拓宽居民和企业投融资渠道,构建影子银行全面监测平台,才能从根本上规范影子银行资金运作,促进社会资金的合理流向,引导影子银行与经济政策的良性互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项后军  郜栋玺  陈昕朋  
银行风险承担渠道作为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之一,与其他传导渠道紧密相连,若没有事先对这一渠道进行识别,将会对该渠道的研究带来一些问题。基于此,本文尝试解决了这一渠道识别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力图较为全面地对我国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多个影响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1)考虑渠道识别后,实际上应该用来衡量银行贷款渠道的实际利率IR系数符号为正,这与国内部分文献同样使用实际利率IR但却作为利率追逐机制代理变量(且未经渠道识别)的结果符号相反。(2)实际利率越低于政策利率,银行利率追逐的激励就越大,银行风险承担越高。但是,引入渠道识别后经对比分析,发现利率追逐机制代理变量(TGAP)系数的绝对值有明显的提高,这表明若未经渠道识别,我们对于利率追逐机制(尤其是考虑数量型货币政策后)的作用效果会有所低估。(3)总的来看利率追逐机制在我国占主导地位,但其重要性的绝对程度小于国外;此外类金融加速器作用机制越明显,银行风险承担越大。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陈玉婵  钱利珍  
本文从货币政策影响银行风险承担的作用机理入手,总结了风险定价模型效应、逐利锦标赛效应、思维定势效应和中央银行沟通反馈效应等四条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影响的渠道,并以2004~2010年中国16家上市银行的数据为样本,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中国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呈负相关关系,即宽松的货币政策鼓励了银行的风险承担;随着存款利率水平和存款准备金率的降低,银行的风险承担提高;同时中国银行的风险承担与GDP的增长呈正相关关系,即具有显著顺周期特征。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王妍  王继红  
中国从影子银行的风险承担角度出发,分析了金融摩擦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理论机制,并基于15家上市影子银行金融机构2015年第1季度到2016年第4季度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以流动性缺失为表征的金融摩擦能够增强影子银行个体风险承担对于货币政策冲击的敏感性,最终因为风险传染或共同风险暴露的出现而增加系统性金融风险;影子银行也可能出现逆周期的风险承担,这主要出现在金融系统出现严重损失时,此时"风险转嫁"机制发挥作用。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需要关注金融摩擦状态,警惕影子银行顺周期风险承担带来的金融不稳定性以及逆周期风险承担导致的货币政策失效。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勇  邓坤  
本文利用我国2004~2013年14家主要商业银行的样本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系统GMM方法,实证研究了货币政策、银行竞争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证实了我国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的存在性,并且商业银行的竞争力越强,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越强,但是该因素对其影响相对较弱,两者的交互项对商业风险承担行为影响不显著。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冰晓  刘阳  童中文  
本文采用2003~2013年中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建立GMM广义矩估计模型,考察了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以及该风险承担渠道受银行审慎监管影响的异质性。研究发现:(1)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增加商业银行风险承担。(2)资本充足率、杠杆率和拨备覆盖率与风险资产占比衡量的银行风险承担成负相关关系,流动性比例与其比成正相关关系。(3)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拨备覆盖率、流动性比例等越高(监管力度越大)的银行,货币政策对其风险承担影响的敏感性越弱,其中前三者削弱货币政策对风险承担的增加,而流动性监管削弱货币政策对风险承担的降低。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马勇  王莹曼  
本文基于国内97家商业银行2009~2019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货币政策及其稳定性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1)政策利率降低和货币政策波动性增加都会导致银行风险承担水平上升;(2)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具有异质性,资产规模越大、资本充足率越低、资产负债率越高的银行,在宽松货币政策下的风险承担行为相对更为激进;(3)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效应在不同的经济金融周期形势下具有非对称性,具体表现为,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在宽松货币环境、信贷扩张期和经济下行期的作用,要分别强于紧缩货币环境、信贷紧缩期和经济上行期;(4)在宽松货币政策条件下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会导致更加激进的银行风险承担行为;(5)在宽松的货币政策条件下加强宏观审慎政策调控,可以显著降低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这说明基于“双支柱”的组合式调控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单一货币政策无法兼顾多重目标的不足。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夏仕龙  付英俊  
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的关系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受到广泛关注,催生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成为研究热点。学术界对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效应缺乏理论模型研究,而实证研究集中在银行、贷款等微观层面,极个别考虑了银行业宏观层面,但缺乏中观层面的结构视角分析。本文构建的资产组合理论框架表明,宽松的货币政策会通过加大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和风险资产的风险溢价两种途径加大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基于我国商业银行体系分产业、分行业、分省、分机构的逐步回归和可变系数回归等实证分析,验证了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效应的存在,并测出了分产业、分行业、分省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夏仕龙  付英俊  
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的关系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受到广泛关注,催生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成为研究热点。学术界对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效应缺乏理论模型研究,而实证研究集中在银行、贷款等微观层面,极个别考虑了银行业宏观层面,但缺乏中观层面的结构视角分析。本文构建的资产组合理论框架表明,宽松的货币政策会通过加大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和风险资产的风险溢价两种途径加大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基于我国商业银行体系分产业、分行业、分省、分机构的逐步回归和可变系数回归等实证分析,验证了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效应的存在,并测出了分产业、分行业、分省、分机构的结构性差异。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琦  何启志  
该文旨在通过分析央行沟通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间接考察央行沟通的货币政策工具效力。实证研究结论显示:央行沟通对银行风险承担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央行沟通的宽松信息越多,银行风险承担越大。这表明,从金融稳定角度,央行沟通并非风险中性。因此,央行沟通不仅具有货币政策工具效力,还必须关注金融稳定目标。货币当局可以将央行沟通纳入货币政策工具箱和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利用有效央行沟通引导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转变风险偏好,维护我国金融稳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