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087)
- 2023(20510)
- 2022(17385)
- 2021(16249)
- 2020(13552)
- 2019(30977)
- 2018(30360)
- 2017(57913)
- 2016(31821)
- 2015(35768)
- 2014(35670)
- 2013(35235)
- 2012(32911)
- 2011(30092)
- 2010(30130)
- 2009(27964)
- 2008(27291)
- 2007(24319)
- 2006(21675)
- 2005(19582)
- 学科
- 济(140049)
- 经济(139894)
- 管理(90033)
- 业(83321)
- 企(67398)
- 企业(67398)
- 方法(58691)
- 数学(51486)
- 数学方法(50928)
- 中国(37725)
- 农(35629)
- 财(33116)
- 学(31151)
- 业经(28566)
- 地方(28271)
- 贸(26712)
- 贸易(26696)
- 制(26193)
- 易(25905)
- 农业(23461)
- 银(22045)
- 银行(21965)
- 融(21897)
- 金融(21889)
- 行(21103)
- 理论(20698)
- 环境(20221)
- 和(19830)
- 务(19462)
- 财务(19379)
- 机构
- 大学(464101)
- 学院(460570)
- 济(195572)
- 经济(191570)
- 管理(174838)
- 研究(167397)
- 理学(150300)
- 理学院(148566)
- 管理学(145890)
- 管理学院(145100)
- 中国(127037)
- 科学(102477)
- 京(99954)
- 财(89102)
- 所(86304)
- 农(83312)
- 研究所(78573)
- 中心(74328)
- 业大(71314)
- 财经(70845)
- 江(68313)
- 农业(65783)
- 经(64564)
- 北京(63803)
- 经济学(60335)
- 院(60151)
- 范(59403)
- 师范(58671)
- 州(54283)
- 经济学院(54185)
- 基金
- 项目(308745)
- 科学(241269)
- 基金(224950)
- 研究(220017)
- 家(199221)
- 国家(197635)
- 科学基金(167206)
- 社会(139697)
- 社会科(132382)
- 社会科学(132346)
- 省(118252)
- 基金项目(117472)
- 自然(109737)
- 自然科(107180)
- 自然科学(107148)
- 自然科学基金(105267)
- 划(100925)
- 教育(100728)
- 资助(94400)
- 编号(87223)
- 成果(71623)
- 重点(69841)
- 部(68664)
- 发(66108)
- 创(63275)
- 课题(61452)
- 科研(59257)
- 创新(59209)
- 教育部(58344)
- 国家社会(58161)
- 期刊
- 济(218196)
- 经济(218196)
- 研究(141956)
- 中国(91430)
- 学报(80259)
- 农(75272)
- 科学(71201)
- 财(66140)
- 管理(65716)
- 大学(59865)
- 学学(56730)
- 农业(51045)
- 教育(47658)
- 融(46640)
- 金融(46640)
- 技术(38347)
- 经济研究(36720)
- 财经(36047)
- 业经(33077)
- 经(31050)
- 问题(28076)
- 业(26962)
- 贸(24887)
- 技术经济(22945)
- 国际(22500)
- 版(21947)
- 世界(21927)
- 科技(21498)
- 统计(21426)
- 理论(21302)
共检索到6984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翔 李冬星 张丽
随着虚拟经济在整体经济中占比的增加,货币政策运行机制趋于复杂化,政策效果往往偏离原本的意图。因此了解当前经济环境下货币政策的运行机制,将有助于更准确地预期货币政策的效果。本文采用平滑转移自回归(STAR)模型,分别以货币供应量和实际利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研究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实体经济更多的受到货币供应量的非线性影响;而虚拟经济则更多的受到实际利率的线性影响。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非线性 实体经济 虚拟经济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骏民 王兴
虚拟经济的自我膨胀机制及创造GDP的特殊方式,决定了货币政策冲击对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不对称影响。运用S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对美国货币政策冲击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证实了这种不对称效应的存在。货币政策是决定美国虚拟经济兴衰的直接变量。因此,从长期看,美国要恢复实体经济,实现"再工业化"就不能仅仅通过货币政策来调整经济,必须考虑到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不对称影响,从结构性政策入手来调整美国经济。
关键词:
货币中性 二分法 虚拟经济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前程
该文基于马克思的信用与虚拟资本理论剖析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二重效应:一方面,虚拟经济适度发展对实体经济具有促进作用,表现出"相生"性;另一方面,如果虚拟经济过度发展,与实体经济相背离,则对实体经济具有抑制作用,表现出"相克"性。运用2000—2015年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根据面板门槛模型的实证分析发现: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存在双门槛特征;虚拟经济低于第一个门槛值时,能显著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虚拟经济跨越第一个门槛值后,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会弱化;虚拟经济跨越第二个门槛值后,对实体经济起到显著的负向抑制效应。这为经济新常态下如何引导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骏民 王兴
虚拟经济的自我膨胀机制及创造GDP的特殊方式决定了货币政策冲击对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不对称影响。本文运用S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对美国货币政策冲击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证实了这种不对称效应的存在。货币政策被证实是决定美国虚拟经济兴衰的直接变量。考虑货币政策对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非对称影响,不但是美国能否"再工业化",从而恢复工业化经济的关键因素,也对中国解决目前融资领域的"避实就虚"倾向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货币中性 虚拟经济 GDP创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红星
虚拟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改变了货币供给量变动与物价水平的关系。本文通过对货币供应量、商品期货交易额、商品期货价格指数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相关分析、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分析,肯定了虚拟经济具有货币分流作用;同时认为,期货市场资金量增加对物价水平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关键词:
虚拟经济 货币供给量 物价水平 计量分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延平 王成进
文章首先回顾了货币流的分析方法,虚拟经济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对货币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得运用货币流分析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关系成为可能,而经济资源在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内部以及之间流动的方式使得货币流分析成为必然。货币的流动反映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一方面,通过改进后的货币流通方程式可以看出,货币的流动反映了经济资源在虚拟经济部门和实体经济部门之间的短期调整;另一方面,通过简单的宏观经济产出方程可以看出,这种经济资源在虚拟经济部门和实体经济部门之间的短期调整是如何影响产出变动和整体经济的运行。
关键词:
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 货币流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马方方 田野
20世纪90年代中期尤其是1997年之后,流动性过剩和资产价格剧烈波动成为中国经济运行中的典型现象,具体表现为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和实体经济变量即产出和物价变化的脱节。用现存的货币经济学理论均不能有说服力地解释这些现象,为此需要研究新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研究虚拟经济格局下货币供给行为及货币供给量变化对于物价变化的影响,从理论和实证角度论证在虚拟和实体两部门经济结构下,现代经济周期运动的不同阶段出现的货币供给量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背离现象,分析这一现象对于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从而提出相应的货币政策对策。
关键词:
虚拟经济 货币供给量 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宋健
随着资本市场的日益发展,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联系日益加强。基于广东2003—2012年间的货币过剩数据、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数据,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VAR模型等方法对三者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货币过剩程度对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产生明显刺激作用,实体经济对虚拟经济产生较大影响的结论。因此,目前应当高度关注过剩的货币发行可能产生的后果。
关键词:
宽松货币 实体经济 虚拟经济 资产泡沫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立勇 张代强 刘文革
本文对开放条件下的VAR模型进行非线性检验后发现,我国货币政策具有非线性特征。在此基础上,应用LSTVAR模型分析发现,低增长状态下,信贷正负冲击的产出效应和利率正负冲击的价格效应都具有显著非对称性;高增长状态下,利率和信贷的正负冲击对产出具有显著非对称效应,货币、利率和信贷的正负冲击对价格皆具有显著非对称效应;在正向冲击方面,货币和信贷的产出效应以及利率和信贷的价格效应在不同经济状态下具有显著非对称性;在负向冲击方面,信贷的产出效应和价格效应都具有较明显非对称性。而且,低增长状态下,信贷的产出扩张效应和货币、信贷的价格扩张效应较强;高增长状态下,货币的产出紧缩效应和货币、信贷的价格紧缩效应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钟山 王国忠 欧培彬
货币的虚拟化是造成当代经济流动过剩的根源,当经济虚拟化程度不断加深时,流动性过剩的应对措施成为世界性的经济难题;同时,虚拟经济逐步呈现出与实体经济分离的独立性特征,流动性过剩问题变得更为复杂。应对流动性过剩的货币政策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困境。如何正确理解并掌握经济虚拟化的规律是政府部门进行有效决策的前提。指出货币学派传统的"单一"货币规则所面临的困境,针对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困境提出建立动态货币资金流量观测、增加货币政策相机抉择的灵活性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虚拟化 流动性过剩 货币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伍超明
经济虚拟化的发展和货币需求函数的不稳定性 ,使传统货币流通速度公式的前提条件不复存在。本文根据变化发展的客观经济环境重建货币流通速度公式 ,结合货币循环流模型提出货币流通速度的“两分法” :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货币流通速度。在对我国 1 993— 2 0 0 3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进行量化分析后发现 ,2 0 0 0年以来两者协调性较差 ,原因在于进出虚拟经济的资金出现大幅波动。对此本文结合我国实际 ,根据新货币流通速度公式设计了一些长短期资金流量监控指标。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小宇 于依洋
本文通过构建基于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中国实际GDP同比增速、中国通货膨胀率的三元非线性平滑迁移自回归模型,对美国常规货币政策时期和量化宽松时期货币政策对中国实体经济的溢出效应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宏观经济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并且在常规货币政策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时期,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效应,常规货币政策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高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小宇 于依洋
本文通过构建基于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中国实际GDP同比增速、中国通货膨胀率的三元非线性平滑迁移自回归模型,对美国常规货币政策时期和量化宽松时期货币政策对中国实体经济的溢出效应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宏观经济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并且在常规货币政策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时期,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效应,常规货币政策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高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伍超明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出现虚拟化的趋势,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背离成为一种常态。与此同时,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日益表现出两面性:在促进其增长的同时也会带来消极破坏性影响。其中缘由在于货币循环流中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资金流量占比和其规模之比相等与否。为了维护经济的稳定运行,货币政策应对两面性问题有所为。
关键词:
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 两面性 货币循环流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朱孟进
本文遵循货币政策——商业银行信贷——区域经济增长的路径,运用实证研究法,分析货币政策对宁波经济产生的影响。并针对未来宽松货币政策走势,提出了宁波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银行信贷 宁波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货币政策的消费需求非线性效应实证研究
非线性泰勒规则在我国货币政策操作中的实证研究
基于金融形势指数对我国货币政策效果非线性的实证研究
货币政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基于PSTR模型的实证分析
货币政策对房地产泡沫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基于Threshold-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虚拟资本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冲击效应
货币政策对中国上市银行资本缓冲逆周期性的非线性影响——基于STAR模型的实证研究
虚拟资本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效果影响探析
中国经济“脱实向虚”倾向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基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产业关联的视角
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金融体系的影响研究——实体经济债务视角的解释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