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854)
2023(21475)
2022(18510)
2021(17284)
2020(14569)
2019(33055)
2018(32581)
2017(62911)
2016(34428)
2015(38428)
2014(38183)
2013(37277)
2012(34252)
2011(30863)
2010(30904)
2009(28689)
2008(28184)
2007(24914)
2006(22005)
2005(19409)
作者
(100138)
(83305)
(82676)
(78680)
(53173)
(40050)
(37626)
(32424)
(31666)
(29841)
(28179)
(28175)
(26807)
(26334)
(26125)
(25799)
(24903)
(24830)
(24021)
(24001)
(20705)
(20572)
(20404)
(19153)
(18737)
(18495)
(18451)
(18403)
(16897)
(16477)
学科
(131211)
经济(131039)
管理(103659)
(97736)
(82455)
企业(82455)
方法(60637)
数学(52626)
数学方法(51844)
(37797)
(36350)
中国(35684)
业经(30359)
(29356)
(28925)
(25816)
贸易(25798)
(25073)
地方(24576)
技术(23681)
农业(23643)
(23425)
财务(23336)
财务管理(23287)
理论(23092)
(22749)
银行(22674)
企业财务(22065)
(21680)
金融(21676)
机构
大学(485161)
学院(483851)
(192697)
经济(188486)
管理(187530)
研究(164171)
理学(162027)
理学院(160207)
管理学(156996)
管理学院(156124)
中国(124553)
(102765)
科学(102214)
(92218)
(84371)
(83023)
研究所(75424)
业大(75250)
中心(74938)
财经(72692)
(72267)
农业(66418)
(66093)
北京(64577)
(61964)
师范(61209)
(59667)
经济学(58300)
(57706)
财经大学(54058)
基金
项目(329943)
科学(258828)
基金(239332)
研究(236448)
(210895)
国家(209144)
科学基金(178758)
社会(148496)
社会科(140729)
社会科学(140691)
(129392)
基金项目(125739)
自然(118501)
自然科(115773)
自然科学(115739)
自然科学基金(113651)
教育(109860)
(109506)
资助(99573)
编号(95177)
成果(77408)
重点(74519)
(72465)
(70394)
(69703)
课题(66501)
创新(65401)
科研(63487)
教育部(61863)
大学(61485)
期刊
(210609)
经济(210609)
研究(142642)
中国(95963)
学报(82198)
(76013)
科学(73060)
(71712)
管理(71164)
大学(62264)
学学(58919)
教育(54036)
农业(51479)
(47001)
金融(47001)
技术(42052)
财经(36114)
业经(34496)
经济研究(34115)
(30999)
(27096)
问题(26966)
科技(24071)
(23932)
技术经济(23061)
理论(22436)
(22302)
统计(22026)
图书(22009)
业大(21367)
共检索到7174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姜春艳  
新形势下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多样化形成了新的宏观经济调控动力,不同的货币政策工具与大宗商品指数、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影响存在差异性和特征效应。研究发现: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与传统型货币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波动更为剧烈,冲击幅度各有不同;经济增长受到大宗商品指数冲击的影响在传统型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力度下波动性最弱,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调控下波动性较强;大宗商品指数在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下比传统型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幅度较小;货币政策工具具有时变特征,在不同的提前期,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效果存在差异。因此,在新形势下根据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关注度不同,可进行相应的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有助于提高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姜春艳  
新形势下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多样化形成了新的宏观经济调控动力,不同的货币政策工具与大宗商品指数、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影响存在差异性和特征效应。研究发现: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与传统型货币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波动更为剧烈,冲击幅度各有不同;经济增长受到大宗商品指数冲击的影响在传统型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力度下波动性最弱,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调控下波动性较强;大宗商品指数在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下比传统型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幅度较小;货币政策工具具有时变特征,在不同的提前期,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效果存在差异。因此,在新形势下根据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关注度不同,可进行相应的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有助于提高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程  范立夫  
论文采用2003年4月~2013年6月的石油产量、总需求、石油价格、全球流动性与中国流动性等指标构建了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在对即期影响矩阵施加短期零约束的基础上,借助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对货币流动性与石油价格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扩张性货币政策与石油价格上升之间存在着权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以美国、日本及欧盟货币供给总和为代理变量的全球流动性对世界原油市场价格的影响日益减弱,我国流动性对原油真实价格的间接性影响日益增强;在经济不确定性增强的背景下,频繁且大规模的货币政策调控削弱了石油价格冲击的外生性,增强了其内生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程  范立夫  
论文采用2003年4月2013年6月的石油产量、总需求、石油价格、全球流动性与中国流动性等指标构建了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在对即期影响矩阵施加短期零约束的基础上,借助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对货币流动性与石油价格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扩张性货币政策与石油价格上升之间存在着权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以美国、日本及欧盟货币供给总和为代理变量的全球流动性对世界原油市场价格的影响日益减弱,我国流动性对原油真实价格的间接性影响日益增强;在经济不确定性增强的背景下,频繁且大规模的货币政策调控削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险峰  杨幼明  
美国2020年3月实施量化宽松政策以来,主要经济指标明显回升,尤其是近期就业情况改善明显,通胀压力已经显现,引发了市场对美联储退出宽松政策的担忧。2021年8月18日美联储对年内退出量化宽松政策进行了预警。为防范宽松货币政策退出对市场各方带来的冲击,本文结合当前美国经济运行态势,对美联储退出本次量化宽松政策的时间进行判断;梳理了2008-2014年间美国量化宽松政策期间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尤其是2013年5月释放退出信号后,大宗商品市场尤其是工业品价格的变化规律,以及美元、美债收益率等市场的波动特点。同时,结合疫后供需环境等新特点,对本次量化宽松政策退出对铜、原油、煤炭等产品价格的影响进行了研判。建议完善国内预期引导,加强大宗商品价格监测,以及建立有效的汇率调控机制等,以应对量化宽松政策退出对国内市场带来的冲击。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瑶雯  范祚军  郑丹丹  
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研究中国货币政策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对于妥善应对价格波动、稳定物价和宏观经济预期、保证我国经济平稳发展和降低宏观经济运行风险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6年6月至2017年12月的月度数据,利用MCMC模拟和SV-TVP-VAR模型实证研究中国货币政策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货币政策可以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途径影响大宗商品价格。一方面,经济增长作为货币政策制定和调控的最终目标之一,货币政策的实施会引起经济增长的调整,从而改变大宗商品的供需格局,间接影响大宗商品价格;另一方面,货币政策利用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通过资产效应和投资,直接影响大宗商品价格。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天祥  常清  
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一直密切关注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运用MS-VAR模型,考察在三种区制下,中美货币政策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基于MSI(3)-VAR(1)模型实证和累积脉冲响应结果分析表明:在经济增长收缩期,中美货币政策不能影响大宗商品价格的走势;在经济增长平稳期,大宗商品价格主要受美国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在经济增长扩张期,尤其是2008年次贷危机后,大宗商品价格主要受中国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强  陈虎  
选取2008年3月—2020年6月月度数据,运用TVP-SVAR-SV模型和MS-VAR模型研究货币政策立场与大宗商品价格的非线性关系。结果显示:货币政策立场对大宗商品价格具有显著的时变影响,短期效应明显大于长期效应;当金融化程度高时,货币政策立场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更强、持续时间更久;相比于预期到的货币政策,未预期到的货币政策冲击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更显著,表明货币政策立场的重要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姚余栋  刘津宇  刘维特  
伴随着经济、贸易和金融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全球流动性紧缩时代的到来,国际大宗商品对国内市场的影响更加深入和复杂,它不仅对国内的经济稳定产生强烈的溢出效应,作用于物价波动以及实体经济产出,而且作用于资本市场的流动性、货币政策导向与金融系统稳定性。因此,作为宏观调控主体的货币当局,在面对国际大宗商品价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姚余栋  刘津宇  刘维特  
伴随着经济、贸易和金融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全球流动性紧缩时代的到来,国际大宗商品对国内市场的影响更加深入和复杂,它不仅对国内的经济稳定产生强烈的溢出效应,作用于物价波动以及实体经济产出,而且作用于资本市场的流动性、货币政策导向与金融系统稳定性。因此,作为宏观调控主体的货币当局,在面对国际大宗商品价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丽英  乐明浚  
本文以常备借贷便利(slf)、中期借贷便利(mlf)、抵押补充贷款(psl)等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为研究对象,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VAR)研究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对中介指标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的投放会使货币供应量增加,使市场利率下降;抵押补充贷款对货币供应量影响最大,常备借贷便利对利率的影响最大,常备借贷便利对利率影响既迅速又强烈;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供应量的作用要大于对利率的作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邹文理  梁楚亨  王曦  
本文采用马尔科夫区制转换模型分析了中国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对债券市场的影响,发现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对债券收益率影响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在熊市行情下对债券市场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在牛市行情下对债券市场不存在显著影响;而且中国债券市场在牛市区制的持续时间一般为11个月,在熊市区制的持续时间一般为17个月。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国峰  
货币政策工具创新较好地适应了新常态下经济运行的特点.提高了货币政策调控的前瞻性、灵活性和有效性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民银行货币政策调控主动作出调整,创新推出了一系列货币政策工具。这些工具创新较好地适应了新常态下经济运行的特点,提高了货币政策调控的前瞻性、灵活性和有效性。经济新常态对货币政策调控提出了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三个特点:一是从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国峰  
货币政策工具创新较好地适应了新常态下经济运行的特点.提高了货币政策调控的前瞻性、灵活性和有效性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民银行货币政策调控主动作出调整,创新推出了一系列货币政策工具。这些工具创新较好地适应了新常态下经济运行的特点,提高了货币政策调控的前瞻性、灵活性和有效性。经济新常态对货币政策调控提出了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三个特点:一是从高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课题组  毕德富  
本文首先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源起和实践进行了回顾,通过借鉴国内外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阐述了其理论基础及对外传导机制,进而定性、定量分析了其对我国外贸、大宗商品价格以及资本流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提出进一步加快国内金融体制改革、将资本流动管理纳入宏观审慎管理框架、防范和遏制资产泡沫、促进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以及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等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