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84)
2023(16958)
2022(14536)
2021(13841)
2020(11569)
2019(26662)
2018(26069)
2017(50608)
2016(27418)
2015(30741)
2014(30476)
2013(30241)
2012(27940)
2011(25447)
2010(25096)
2009(23313)
2008(22885)
2007(19925)
2006(17566)
2005(15771)
作者
(80208)
(66562)
(65932)
(62871)
(42405)
(31853)
(30052)
(26142)
(25457)
(23770)
(22754)
(22487)
(21206)
(20960)
(20833)
(20536)
(19985)
(19780)
(19157)
(18999)
(16552)
(16315)
(16222)
(15086)
(15029)
(14757)
(14751)
(14637)
(13379)
(13112)
学科
(105419)
经济(105303)
管理(75734)
(74502)
(58985)
企业(58985)
方法(49648)
数学(44001)
数学方法(43556)
中国(32461)
(29222)
(27944)
(25820)
银行(25672)
(25561)
(24229)
(23856)
贸易(23839)
(23306)
业经(22507)
(22238)
(20370)
金融(20369)
农业(19301)
地方(19210)
(17182)
财务(17116)
财务管理(17084)
环境(16424)
理论(16285)
机构
大学(388384)
学院(384908)
(160846)
经济(157584)
管理(152059)
研究(135105)
理学(130852)
理学院(129425)
管理学(127307)
管理学院(126646)
中国(110248)
(83034)
科学(82444)
(74645)
(68389)
(68141)
研究所(62598)
中心(61667)
财经(59646)
业大(59023)
(55185)
(54547)
农业(53859)
北京(53086)
经济学(49155)
(48370)
(48296)
师范(47845)
(45064)
财经大学(44694)
基金
项目(262690)
科学(205717)
基金(192476)
研究(188007)
(169558)
国家(168179)
科学基金(143107)
社会(119696)
社会科(113498)
社会科学(113472)
基金项目(101460)
(99306)
自然(94197)
自然科(92001)
自然科学(91974)
自然科学基金(90351)
教育(85330)
(85280)
资助(80568)
编号(74908)
成果(60617)
重点(58842)
(58757)
(55405)
(54195)
课题(51525)
创新(50678)
科研(50650)
教育部(50147)
国家社会(49596)
期刊
(170508)
经济(170508)
研究(120349)
中国(72708)
学报(64537)
(61446)
科学(58012)
(54383)
管理(53689)
(51024)
金融(51024)
大学(48193)
学学(45724)
农业(41046)
教育(36711)
技术(29692)
财经(29243)
经济研究(28659)
业经(26443)
(24926)
问题(22096)
(21598)
(20048)
理论(19333)
国际(18920)
科技(18485)
技术经济(18048)
(17860)
实践(17488)
(17488)
共检索到5752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柳洋  
基于59家影子银行机构2008~2017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以研究不同的货币政策及其组合对中国影子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中国货币政策的影子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确存在,即宽松(紧缩)的货币政策会提高(降低)中国影子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在紧缩的货币政策环境下,影子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对货币政策变动的敏感性会提高;央行发布的货币政策不确定性越强,影子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越激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肖崎  邓少慧  
文章基于20062015年我国25家上市影子银行机构的微观数据,采用动态面板系统广义矩法,研究货币政策对影子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发现:货币政策对我国上市影子银行机构的风险承担具有显著的影响,证明我国存在货币政策的影子银行风险承担传导渠道。宽松的货币政策,特别是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会鼓励影子银行承担更多的风险,进而放大货币政策的扩张效应,增加金融体系的不稳定。因此,央行未来在制定货币政策时需要重视影子银行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监管当局也应加强对影子银行过度风险承担行为的监管,构建有效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何流闻  彭静静  
本文通过利用我国24家商业银行2004-2012年面板数据研究了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问题。实证结果表明:(1)我国的货币政策存在风险承担渠道即我国货币政策影响了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2)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的影响也依赖于银行资本充足率、自身特征以及整体的宏观经济环境。基于实证结果,本文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肖本华  
近年来,货币政策的风险承担渠道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将这一渠道从传统商业银行拓展到影子银行。本文认为宽松货币政策下影子银行会扩大其风险资产的比重,降低对风险资产的定价。宽松货币政策下有限责任和风险转移会加剧影子银行所承担的风险。后危机时代,我国在加强对影子银行监管的同时,货币政策还应高度关注社会融资规模,加强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协调。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陈玉婵  钱利珍  
本文从货币政策影响银行风险承担的作用机理入手,总结了风险定价模型效应、逐利锦标赛效应、思维定势效应和中央银行沟通反馈效应等四条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影响的渠道,并以2004~2010年中国16家上市银行的数据为样本,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中国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呈负相关关系,即宽松的货币政策鼓励了银行的风险承担;随着存款利率水平和存款准备金率的降低,银行的风险承担提高;同时中国银行的风险承担与GDP的增长呈正相关关系,即具有显著顺周期特征。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晋斌  李博  
从金融稳定的角度来看,货币政策周期是非中性的。宽松的(紧缩的)货币政策促进了(降低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本文发现,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在数量型货币工具调控的情况下,宽松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促进作用弱于货币紧缩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约束作用;在价格型货币工具调控的情况下,宽松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促进作用强于货币紧缩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约束作用。在货币政策周期中商业银行存在"估值效应"、"追逐收益效应"以及"与央行交流和沟通效应"。随着金融监管措施的改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冯宗宪  陈伟平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引发了理论界对货币政策是否影响银行体系稳定问题的更为广泛的关注。文章基于异质性视角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估计,研究结果表明:2003-2011年,货币政策变量对银行风险偏好的影响具有时滞性,贷款利率提高有助于抑制银行风险,货币供应量增加会刺激银行更加冒险;不同银行对货币政策冲击会做出异质反应,随着资本充足率的提高,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效果减弱。因此,加强中国人民银行在宏观审慎监管中的主导作用、建立逆周期的货币政策和资本监管协调机制是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监管当局的重要议题。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晋斌  李博  
从金融稳定的角度来看,货币政策周期是非中性的。宽松的(紧缩的)货币政策促进了(降低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本文发现,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在数量型货币工具调控的情况下,宽松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促进作用弱于货币紧缩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约束作用;在价格型货币工具调控的情况下,宽松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促进作用强于货币紧缩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约束作用。在货币政策周期中商业银行存在"估值效应"、"追逐收益效应"以及"与央行交流和沟通效应"。随着金融监管措施的改进,具有较高资本充足率的银行倾向于承担更多的风险,银行特质与风险承担逐步相匹配。此外,A股市场的繁荣会显著促进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马勇  王莹曼  
本文基于国内97家商业银行2009~2019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货币政策及其稳定性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1)政策利率降低和货币政策波动性增加都会导致银行风险承担水平上升;(2)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具有异质性,资产规模越大、资本充足率越低、资产负债率越高的银行,在宽松货币政策下的风险承担行为相对更为激进;(3)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效应在不同的经济金融周期形势下具有非对称性,具体表现为,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在宽松货币环境、信贷扩张期和经济下行期的作用,要分别强于紧缩货币环境、信贷紧缩期和经济上行期;(4)在宽松货币政策条件下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会导致更加激进的银行风险承担行为;(5)在宽松的货币政策条件下加强宏观审慎政策调控,可以显著降低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这说明基于“双支柱”的组合式调控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单一货币政策无法兼顾多重目标的不足。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强  乔煜峰  张宝  
本文通过对我国14家商业银行2002~2012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检验我国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是否存在。研究结果发现,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显著引起我国银行风险承担的上升,而银行风险承担上升也显著引起银行信贷投放的增加。考虑到银行风险承担的度量对实证结果影响较大,本文以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作为因变量对估计方程再检验,结果显示模型的稳健性较好。由此说明我国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是存在的,这意味着从金融稳定的角度而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并不是风险中性的,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以宏观审慎管理者的身份,更加关注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风险承担问题。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项后军  郜栋玺  陈昕朋  
银行风险承担渠道作为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之一,与其他传导渠道紧密相连,若没有事先对这一渠道进行识别,将会对该渠道的研究带来一些问题。基于此,本文尝试解决了这一渠道识别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力图较为全面地对我国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多个影响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1)考虑渠道识别后,实际上应该用来衡量银行贷款渠道的实际利率IR系数符号为正,这与国内部分文献同样使用实际利率IR但却作为利率追逐机制代理变量(且未经渠道识别)的结果符号相反。(2)实际利率越低于政策利率,银行利率追逐的激励就越大,银行风险承担越高。但是,引入渠道识别后经对比分析,发现利率追逐机制代理变量(TGAP)系数的绝对值有明显的提高,这表明若未经渠道识别,我们对于利率追逐机制(尤其是考虑数量型货币政策后)的作用效果会有所低估。(3)总的来看利率追逐机制在我国占主导地位,但其重要性的绝对程度小于国外;此外类金融加速器作用机制越明显,银行风险承担越大。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康立  何秀  
基于2006-2014年期间我国47家商业银行数据,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模型,运用系统GMM估计法,检验了不同货币政策工具下,我国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存在性和作用路径机制。研究发现,我国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整体上存在,且主要通过估值效应、逐利动机效应和竞争效应影响银行风险承担,保险效应路径的作用效果并不显著。货币当局应激励银行业适度竞争并积极拓展社会融资渠道,商业银行需调节风险管理、严格信贷标准及创新业务,以降低商业银行对货币政策的风险承担。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裕坤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引发学术界对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传导渠道的探讨。文章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28家商业银行2005~201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系统广义矩估计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不论采用价格型还是数量型的货币政策代理变量,都显示出我国存在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宽松的货币政策鼓励银行的风险承担;同时银行的风险承担具有顺周期性,且会受到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成本收入比等异质性特征的影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考佳欣  
本文利用16家上市银行2007年-2016年的数据,对我国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存在性及其作用机理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货币政策工具能够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产生显著影响,且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变化对信贷投放总量以及社会总产出也会造成影响。同时,风险定价效应、追逐利益效应、习惯效应、杠杆效应作为我国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重要作用机制,在货币政策传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最后,本文对商业银行更有效地使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风险管理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项后军  李昕怡  陈昕朋  
货币政策通过"银行风险承担渠道"影响金融与经济稳定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在对比分析了国内外的研究情况后,我们发现目前国内的相关研究中仍有许多值得拓展的问题。本文按照风险承担渠道存在性、"纯正"的风险承担渠道的准确识别、诸多作用路径的机理整合这一逻辑,对目前国内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反思与再研究,力图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个有价值的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