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38)
2023(10579)
2022(8641)
2021(7729)
2020(6550)
2019(14663)
2018(14300)
2017(28425)
2016(15373)
2015(16755)
2014(16591)
2013(16455)
2012(15191)
2011(13446)
2010(13713)
2009(12953)
2008(13205)
2007(11935)
2006(10608)
2005(9881)
作者
(43937)
(36671)
(36522)
(34645)
(23491)
(17506)
(16432)
(14201)
(13670)
(13381)
(12515)
(12274)
(12057)
(11735)
(11608)
(11146)
(10942)
(10804)
(10740)
(10596)
(9263)
(9054)
(8939)
(8488)
(8304)
(8263)
(8183)
(8127)
(7358)
(7218)
学科
(79750)
(74182)
企业(74182)
(71422)
经济(71346)
管理(62963)
方法(32388)
业经(27367)
(26077)
数学(24346)
(24285)
数学方法(24131)
(19897)
财务(19883)
财务管理(19867)
企业财务(18838)
农业(17656)
(16968)
技术(16384)
中国(15746)
(14772)
(14030)
贸易(14025)
(13748)
(13714)
理论(12727)
(12501)
企业经济(12058)
经营(11518)
(11426)
机构
学院(226840)
大学(218360)
(102202)
经济(100455)
管理(93683)
理学(80158)
理学院(79509)
管理学(78517)
管理学院(78109)
研究(70003)
中国(57647)
(50142)
(43688)
科学(39693)
财经(39512)
(38981)
(35860)
(35725)
(35132)
中心(32525)
业大(31509)
研究所(31275)
经济学(31143)
农业(30719)
财经大学(29015)
经济学院(28358)
商学(27978)
商学院(27718)
(27673)
北京(27055)
基金
项目(144375)
科学(116139)
基金(107152)
研究(106039)
(92120)
国家(91248)
科学基金(80704)
社会(70568)
社会科(67262)
社会科学(67248)
(57491)
基金项目(55852)
自然(51744)
自然科(50684)
自然科学(50673)
自然科学基金(49852)
教育(47682)
(46572)
资助(44603)
编号(41527)
(35228)
(33438)
(32333)
成果(32153)
重点(31791)
(31179)
创新(30357)
国家社会(29538)
课题(28515)
(28436)
期刊
(115180)
经济(115180)
研究(67858)
(41656)
管理(40251)
中国(39797)
(36848)
学报(29338)
科学(29132)
(26417)
金融(26417)
农业(25322)
大学(22833)
学学(22050)
业经(21341)
技术(21038)
财经(19991)
经济研究(18965)
(17313)
(15979)
教育(15501)
问题(14606)
统计(14451)
技术经济(14046)
(13412)
(13168)
现代(11973)
商业(11881)
财会(11872)
世界(11816)
共检索到3435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长青  王军生  
我国统一制定实施的货币政策对不同性质企业效应存在较大差异,严重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效率及有效性。文章在对货币政策进行正负向冲击分解的基础上,运用VAR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政策对不同性质企业效应的异质性规律进行考察。实证结果显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受扩张性货币政策影响最大,外资企业则反应最为迅速;非国有企业受紧缩性货币政策影响最大,但国有企业对此不敏感。不同性质企业在融资环境、政策环境和经营约束方面的"错位"现象,是我国货币政策不同性质企业差异效应的原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长青  王军生  
我国统一制定实施的货币政策对不同性质企业效应存在较大差异,严重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效率及有效性。文章在对货币政策进行正负向冲击分解的基础上,运用VAR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政策对不同性质企业效应的异质性规律进行考察。实证结果显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受扩张性货币政策影响最大,外资企业则反应最为迅速;非国有企业受紧缩性货币政策影响最大,但国有企业对此不敏感。不同性质企业在融资环境、政策环境和经营约束方面的"错位"现象,是我国货币政策不同性质企业差异效应的原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闫永佳   宋晓玲  
在当前中国经济“稳增长、防风险”的总体目标下,如何调整货币政策以刺激企业投资成为当务之急。为了分析中国货币政策对于企业融资约束和投资支出的影响,文章基于2004—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应用面板门槛模型研究货币政策对企业融资约束产生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货币政策会对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产生“U”型的非对称性影响,表现为货币政策处在紧缩和宽松阶段时该敏感性系数较大,而在稳健阶段时该敏感系数较小,这表明货币政策转向宽松并不能从整体上有效地缓解中国企业的融资约束。为解释这一现象,进一步探索企业的异质性融资约束状况,发现在面临宽松的货币政策时,融资约束程度较高的小规模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系数仍然较大,而大规模企业和国有企业的敏感性系数较小。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曹永琴  
本文沿银行信贷渠道和资产负债表渠道从理论上分析货币政策对不同规模企业影响差异的形成机理;并基于大中小规模企业的半年度面板数据,分三个递进层次建立实证模型检验理论结论。结果发现,不同规模企业间特征差异显著,货币政策冲击经银行信贷和资产负债表渠道传导后对不同规模企业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受金融约束强、外源融资获得能力差、财务杠杆水平和劳动密集程度高的小规模企业受货币政策的影响远高于中大规模企业。数量众多的小规模企业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者,且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紧缩性货币政策显然会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加剧中国的失业问题。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曹永琴  
本文沿银行信贷渠道和资产负债表渠道从理论上分析货币政策对不同规模企业影响差异的形成机理;并基于大中小规模企业的半年度面板数据,分三个递进层次建立实证模型检验理论结论。结果发现,不同规模企业间特征差异显著,货币政策冲击经银行信贷和资产负债表渠道传导后对不同规模企业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受金融约束强、外源融资获得能力差、财务杠杆水平和劳动密集程度高的小规模企业受货币政策的影响远高于中大规模企业。数量众多的小规模企业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者,且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紧缩性货币政策显然会影响中国经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玄  王剑  
文章根据1997年1月至2004年8月的样本数据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地区差异问题作实证研究,利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和冲击响应函数的计量分析手段,分别对全国层面、区域层面以及省级层面的货币政策传导效果进行估计和比较。结论表明,东部地区在货币政策传导速度和深度上都大大优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绝大部分省市对货币政策表现出高度的敏感性,而中西部地区大部分省市的反应则相对迟钝,金融发展水平、企业规模和产权性质、开放程度的地区差异是导致货币政策传导存在地区差异的主要因素。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付一婷  张都  陈琼  
本文利用门限回归模型分析了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与货币环境下,我国企业商业信用需求对经济增速与利率反应的非对称特征。结果表明:我国信用需求对经济增速与货币环境存在显著的“门限效应”:低增长水平下,利率对信贷需求的影响表现出跨期传导特征,经济增速是信贷需求提升的主要驱动因素;高增长水平下,经济增速对于信贷需求的扩张具有抑制作用。此外,高利率区间下信用需求对利率波动的反应显著高于低利率区制下对利率波动的反应,这表明紧缩货币环境下我国货币政策的信用传导渠道更加有效。因此,针对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利率水平维持在较高水平这一特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应当充分意识到由低增长区间引起的商业信用需求提升与货币紧缩时期下信用对利率波动敏感加深的现象,保持商业信用水平处于合理区间,以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同时减小信用违约所带来的的经济风险。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胡育蓉  朱恩涛  龚金泉  
本文梳理了宏观货币政策调控对微观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机制并进一步分析了货币政策对风险承担的非对称效应。基于我国上市公司1998-2012年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立场转向紧缩,企业风险承担会显著下降,且紧缩性数量型和价格型操作工具对企业风险承担都具有负向调整效果;企业非对称效应明显存在,非国有企业、中小企业以及耐用品生产企业的政策反应更为敏感;产业间非对称效应表现为货币政策立场转为紧缩时产业间企业风险承担的反应方向和深度各异,其中信息技术业、批发和零售业以及传播与文化产业风险承担下降幅度相当并在所有产业中下降幅度最大;农林牧渔业、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业、房地产业和社会服务业下降幅...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姜伟  李丹娜  
文章基于时变视角,依据行为经济学理论,构建了一个包含企业家信心、投资者信心、利率、货币增长率、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六变量的TVP-VAR模型,研究信心、货币政策与经济波动之间的时变特征。结果表明:企业家信心和投资者信心能够影响利率和货币增长率,即信心可以通过影响货币政策进而作用于宏观经济。货币增长率和利率能够影响投资者信心和企业家信心,进而可以通过信心影响宏观经济。从时变角度看,企业家信心一单位的正向冲击在整个样本区间内均会促进经济的增长;在短期内投资者信心和货币增长率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是在长期内货币增长率的提高会阻碍经济的增长。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蔡婉华  叶阿忠  
选取2004~2014年全国30个省份的月度数据,借助GVAR模型探索统一货币政策冲击下东、中、西部地区银行信贷和经济发展受到的影响。研究表明,货币政策冲击对区域经济和信贷规模存在显著影响,并呈现区域性差异。即货币供应量增加对二者的影响尤为明显,东部地区受到的冲击较大,中、西部地区受到的冲击较小;利率上涨抑制了二者的发展,表现为西部地区在信贷规模扩张和社会消费方面受到的影响较大,东部地区在工业产出和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受到的影响较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虹檠  杨喆  陈芳  
运用VAR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货币政策对不同产权结构企业的最终影响。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与"三资"企业、其他非国有企业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效应,从而影响到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体制转型时期,不同产权结构企业面临不同的市场经营环境,形成不同的市场经营约束,由此形成不同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差异效应形成的重要原因;同时,企业自身规模的大小和商业银行的信贷偏好也会促使差异效应的形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创  夏冰  
文章采用反冲模型估计出中国1978年第1季度到2013年第4季度之间三次产业的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以此考察中国三次产业的经济波动特征,并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检验了中国货币政策对三次产业经济波动调控效应的有效性与非对称性。分析表明:中国三次产业波动之间存在非同步的现象,第二产业波动是宏观经济周期波动的主导。1996年以来,中国货币政策宏观经济调控效应明显增强,对第二、三产业波动起到了很好的反周期调控效果,并且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要明显优于扩张性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乔发栋  吴冰洋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的逐渐扩大,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研究也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使用SVAR模型与脉冲响应函数方法,定量分析了1994~2007年我国统一货币政策冲击对各区域产出和物价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不同区域存在不同效应,表现为货币政策冲击对各地区产出和物价在反应程度和时滞上具有显著差异。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唐建新  范蕊  陈冬  
本文利用上市公司1998年至2010年季度数据,分析了货币政策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以及企业性质、融资约束对货币政策与资本结构调整相关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货币政策对企业实际资本结构偏离目标资本结构程度有重要影响,而企业性质会扭曲这种影响。在紧缩的货币政策下,国有企业向下偏离目标资本结构的程度小于民营企业,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国有企业向上偏离目标资本结构的程度大于民营企业。进一步还发现融资约束会使货币政策对民营企业的资本结构调整产生增量影响,在紧缩的货币政策下,无融资约束的民营企业向下偏离目标资本结构的程度小于有融资约束的民营企业;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无融资约束的民营企业向上偏离目标资本结构的程度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吴伟军  
本文通过建立回归面板数据模型,证实了企业数量对经济增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然后通过建立SVAR模型,检验了各种规模企业对货币政策的相应作用,结果显示我国中小型企业对货币政策比较敏感,特别是中型企业最为敏感。由于我国区域之间企业结构存在较大差异,这必然会产生货币政策区域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