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41)
2023(6160)
2022(5454)
2021(5340)
2020(4258)
2019(10398)
2018(9826)
2017(18767)
2016(10217)
2015(11451)
2014(11525)
2013(11355)
2012(10886)
2011(10062)
2010(10118)
2009(9587)
2008(9438)
2007(7961)
2006(7272)
2005(6745)
作者
(27459)
(23067)
(22966)
(22014)
(14867)
(10941)
(10729)
(8936)
(8657)
(8561)
(7765)
(7620)
(7517)
(7483)
(7383)
(7097)
(6835)
(6818)
(6724)
(6675)
(5957)
(5578)
(5538)
(5381)
(5371)
(5163)
(5091)
(5052)
(4638)
(4616)
学科
(43717)
经济(43684)
管理(29222)
(27693)
(22348)
企业(22348)
方法(20391)
数学(18671)
数学方法(18485)
(16238)
贸易(16234)
(15974)
(13428)
中国(12923)
(12131)
(12104)
(9021)
(8431)
出口(8430)
出口贸易(8429)
(8243)
地方(8220)
业经(8065)
农业(7376)
(7269)
银行(7262)
(7217)
金融(7217)
(7045)
(6860)
机构
大学(141927)
学院(141446)
(67273)
经济(65998)
管理(54894)
研究(51129)
理学(46615)
理学院(46118)
管理学(45371)
管理学院(45111)
中国(41897)
(33205)
(29188)
科学(27294)
(25390)
财经(25222)
中心(23919)
(23071)
研究所(22490)
(21661)
经济学(21371)
(20246)
经济学院(19309)
北京(18740)
财经大学(18695)
(18365)
(18285)
师范(18184)
业大(17131)
(17081)
基金
项目(88990)
科学(71344)
研究(67107)
基金(66496)
(56672)
国家(56189)
科学基金(48598)
社会(44302)
社会科(42197)
社会科学(42193)
基金项目(33700)
(32657)
教育(31307)
自然(30118)
自然科(29466)
自然科学(29460)
资助(29003)
自然科学基金(28979)
(28086)
编号(26778)
成果(22707)
(21346)
重点(19741)
(18862)
教育部(18827)
课题(18787)
国家社会(18561)
(18163)
人文(18115)
(17538)
期刊
(73557)
经济(73557)
研究(49145)
中国(30041)
(24712)
管理(20988)
(20435)
金融(20435)
学报(18310)
(18164)
科学(17688)
教育(15218)
大学(14647)
经济研究(13578)
学学(13407)
(12775)
财经(12651)
农业(12318)
技术(11910)
国际(11738)
业经(11004)
(10909)
问题(9693)
世界(8559)
理论(8026)
统计(7726)
实践(7184)
(7184)
技术经济(7105)
图书(7041)
共检索到2320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沈阿娜  
1998年以来,为使我国国民经济能够保持持续较快的增长,与积极的财政政策相配合,央行实施了稳健的货币政策。但在市场需求不足的条件下,其效果却不尽如人意。通过对1998年以来各层次的货币供应量与产出的因果关系的实证检验,从货币供给对实际产出的影响来探讨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得出一些对货币政策的启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戴根有  
岁月悠悠。1997年10月至2003年10月,我在货币政策司任上。这六年,经历过很多事情。现摘忆几件,以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1998年货币政策环境及稳健货币政策的提出记得我刚到任时,正值亚洲金融危机发生,货币政策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金融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金全,张艾莲  
The effectiveness of monetary policy depends on the period of business cycle。By recognizing the monetary policy regime switching and testing for the money-output relationships,we find that in China's economy,tight monetary policy slow the economy in the boom more than easy monetary policy accelerates the economy in the recession.At current situations,the targets of robust monetary policy are to stimulus nominal economy and expand the effective demand.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1998年货币政策的重要特征:一是对外目标由防止人民币过度升值变成确保汇率的稳定,对内目标由抑止通货膨胀转向谨防通货紧缩;二是货币政策在多重目标之间寻找平衡;三是货币供应量增幅起伏较大。总的说来,货币政策达到了预期目的,金融运行平稳,但也有贷款投放进度不均衡等问题,其效力受到制约。综合考虑,1999年货币政策的目标应以国内目标为主,至少是国内目标和对外目标并重;既要继续实行积极的货币政策,以适度促进经济增长,更要重视金融风险,谨防可能带来负面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于学军  
在1998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其中最主要的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这也是西方各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政策手段。在国内,现在大家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议论较多,全年实行下来似乎得到这样一个印象或结论:货币政策效果不佳,财政政策立竿见影,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贾凯威  马树才  
文章利用VAR模型、方差分析研究了主要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并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及方差分析进一步分析了各变量波动的程度及其时滞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旺霞  
本文设定相关变量和模型,采用ADF单位根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及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等方法,对2003年第1季度至2008年第3季度我国国内信贷余额CR、货币供应量等货币政策调控变量,与最终经济变量国内生产总值GDP、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LM1与LGDP、CPI均互为因果关系,△LM2是△LGDP的格兰杰原因,△LGDP是△LCR的格兰杰原因,从而可得出信贷和货币供给具有内生性、利率渠道无效等结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学彬  杨兰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岸元  李世刚  曹玉瑾  左传长  
2012年以来,货币政策累积的紧缩滞后效应得到充分释放,信贷额企稳回升,货币条件有所改善,市场利率小幅下行,货币政策自主性和及时性有所增强。根据二、三季度经济金融形势,并考虑9月以来欧、美、日央行量化宽松政策密集推出对我国的影响,明年的货币政策需针对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进行调整,以更加有效地促进经济平稳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牛筱颖  
货币供应量是否仍然适宜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要看其是否可控,也要看其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如何。本文采用1994-2004年的季度数据,分别对货币供应量与物价和产出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分析。检验结果表明,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在增强,货币供给对产出和物价的影响有一两年时滞,近期内仍适合作为中介目标,但政策操作需要有前瞻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贾春新  
本文认为,货币政策的目标,受制于现行经济与货币管理体制。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定量的互换关系。近年来,我国货币调控实际上采取的是被动权变方式,是非理性的,它造成了货币政策操作的高成本。我国货币供给量具有强烈的内生性,但内生的特点又与西方经济有许多不同。改革过程中,货币政策的对抗性因素正在逐步增多。货币调控走向理性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改革,但是,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只能逐步增强。当前,应寻求宏观经济政策的一贯性,在下放审批权的同时严格投资规模控制,使货币供给稳定增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国峰  
2019年,人民银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要求,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推动信贷结构持续优化,以改革的办法疏通货币政策传导,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为实现"六稳"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费兆奇  杨晓龙  
2019年以来,人民银行坚持服务实体经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保持货币供给平稳增长,加快推进信贷结构调整,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进入2020年,受经济下行压力叠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的力度将再度加码。但是,在国内经济需求端结构性走弱、国际收支从双顺差转变为趋于平衡、宏观杠杆率高企等诸多宏观因素的制约下,货币政策难以复制"大水漫灌"的强刺激策略。而是需要在新形势下,坚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费兆奇  
自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得益于对疫情的有效控制和逆周期调控政策的有效对冲,我国经济快速反弹,并在2021年上半年持续改善。在此背景下,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逐步退出"逆周期"调控,并着力于"跨周期"调节,从2020年上半年的"松货币、宽信用",到2020年下半年的"紧货币、宽信用",再到2021年上半年的"紧货币、紧信用",中国人民银行为我国经济的稳健复苏和高质量发展营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同时也为我国保有正常货币政策空间奠定了基础。但是,进入2021年下半年,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陡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