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18)
- 2023(5033)
- 2022(4343)
- 2021(4139)
- 2020(3419)
- 2019(7914)
- 2018(7666)
- 2017(15787)
- 2016(8479)
- 2015(9412)
- 2014(9470)
- 2013(9419)
- 2012(8949)
- 2011(8117)
- 2010(8486)
- 2009(8084)
- 2008(8101)
- 2007(7258)
- 2006(6592)
- 2005(6120)
- 学科
- 济(36015)
- 经济(35980)
- 管理(25469)
- 业(25082)
- 企(20497)
- 企业(20497)
- 方法(15912)
- 数学(14348)
- 数学方法(14183)
- 财(12264)
- 贸(10548)
- 贸易(10545)
- 易(10380)
- 农(9578)
- 中国(9408)
- 融(8261)
- 金融(8261)
- 策(8150)
- 务(7514)
- 财务(7503)
- 财务管理(7493)
- 制(7433)
- 银(7353)
- 银行(7353)
- 企业财务(7184)
- 行(7093)
- 业经(6659)
- 农业(6006)
- 地方(5890)
- 及其(5643)
- 机构
- 学院(121053)
- 大学(121005)
- 济(59194)
- 经济(58046)
- 管理(47357)
- 研究(42536)
- 理学(39760)
- 理学院(39409)
- 管理学(38937)
- 管理学院(38698)
- 中国(35538)
- 财(30488)
- 京(24599)
- 财经(23176)
- 经(21083)
- 所(20767)
- 科学(20283)
- 中心(19558)
- 经济学(18598)
- 研究所(18157)
- 江(18034)
- 财经大学(17205)
- 经济学院(16822)
- 北京(16249)
- 融(15233)
- 院(15209)
- 金融(15010)
- 州(14644)
- 范(14399)
- 师范(14327)
- 基金
- 项目(71200)
- 科学(57258)
- 研究(55915)
- 基金(53203)
- 家(44391)
- 国家(44005)
- 科学基金(38381)
- 社会(36217)
- 社会科(34608)
- 社会科学(34601)
- 基金项目(26580)
- 教育(26137)
- 省(25190)
- 资助(23909)
- 自然(23446)
- 自然科(22951)
- 编号(22950)
- 自然科学(22945)
- 自然科学基金(22559)
- 划(22110)
- 成果(20234)
- 部(17481)
- 课题(16051)
- 教育部(15719)
- 重点(15641)
- 性(15630)
- 人文(15241)
- 发(14943)
- 国家社会(14873)
- 策(14572)
共检索到1970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田素华 谢智勇
本文基于企业跨国生产决策行为,通过构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汇率内生变化条件下货币政策冲击对国际直接投资流动的影响。根据1980—2018年国别面板数据构建的PVAR模型和根据中国数据构建的VAR模型的研究显示:第一,汇率渠道是货币政策影响国际直接投资流动的关键机制,东道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冲击会通过影响其货币对外贬值进而促进国际直接投资流入。第二,汇率制度和资本账户管制是影响货币政策的国际直接投资流动效应的重要因素,固定汇率制度和资本账户管制降低了货币政策对国际直接投资流动的影响。汇率制度作用于货币政策冲击对汇率变动的影响,资本账户管制作用于汇率变动对国际直接投资流动的影响。第三,中国货币政策冲击对国际直接投资流入的影响幅度更大,国际直接投资投入对中国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速度更快且持续时间更长,货币政策变化是解释中国国际直接投资流入变动的重要因素。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成思
通货膨胀动态路径的持久性特征发生转变可能是由于货币政策的系统性改进促成,也可能是因为外生随机扰动因素的属性变化(好运气)造成,不同动因的经济和政策含义截然不同。本文在应用中值无偏估计和未知断点结构性变化检验方法判断1983~2008年期间中国通胀持久性转变特征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真实经济产出、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的互动关系设立多变量动态模型系统并进行对比仿真分析。结果显示,中国通胀持久性在1997年以后出现显著性减弱,货币政策的系统性改进而非运气能够主要解释这种转变。这一发现对于使用真实GDP增长率和传统的真实GDP缺口来度量真实经济产出都具有稳健性。
关键词:
通货膨胀 通胀持久性 货币政策 对比仿真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强劲 陈忠华 吴武清
为研究国债市场对货币政策冲击反应的有效性,基于货币政策持续期,建立综合度量国债流动性模型。研究我国货币政策密集调整时期,国债流动性受冲击的显著性、强度和阶段性。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国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倩
金融冲击是引起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采用冲击叠加的研究方法,将异质性行为人、认知局限假设和金融冲击引入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框架,分析不同货币政策参数设定结构下金融冲击的短期效应,探索应对金融冲击的合意货币政策。研究表明:注重调控产出波动的货币政策具有较高有效性,但对产出波动的过度平抑反而会削弱货币政策对金融市场冲击的调控效果,注重调控通货膨胀波动会引发受担保中间部门的产出和总产出在施行货币政策后出现持续、显著的波动。因此,我国的货币政策应采用适度调控总产出的策略应对金融冲击,同时应减弱金融冲击发生后对通货膨胀目标的关注,以达到减弱金融冲击短期效应,平抑宏观经济波动的目的。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宣扬
以往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大多站在宏观总量的角度,较少关注传递的微观基础,也并未详尽探讨微观企业行为如何弱化了宏观经济政策的效力。本文考察公司如何通过持续多期的债务保守行为应对货币政策冲击。实证结果表明,公司在货币宽松期的持续债务保守策略显著提高了货币紧缩期间获得贷款的能力与投资水平,并且这一效应是较为稳健的。这意味着公司可通过债务保守策略应对冲击,弱化紧缩货币政策的实施效力。本文的发现支持了债务保守的财务柔性假说,丰富了对于货币政策信贷渠道微观机制的认识,同时也为公司如何应对货币政策的冲击提供了一定启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石峰 王忏
本文构建蕴含耐用品与非耐用品的两部门DSGE模型,研究投资专有冲击对货币政策及社会福利的影响。投资专有技术进步改进了投资转化为生产资本的效率,放大边际成本波动,增加了厂商调价动机和价格水平变动。即使耐用品价格完全灵活,最优货币政策也无法同时稳定价格和实际GDP。研究发现:(1)耐用品相对价格缺口波动率的上升虽然增加了实际GDP波动,但能够有效地降低投资专有技术对边际成本的冲击,减少价格变动的福利损失。所以两部门投资专有冲击时,央行倾向于稳定价格水平。与其相反,在单部门投资专有冲击和两部门生产技术冲击时,最优货币政策应降低耐用品相对价格缺口波动,稳定实际GDP。(2)对比三种泰勒规则:钉住非耐用品PPI、钉住加权平均PPI及钉住CPI,福利分析发现钉住非耐用品PPI最优,钉住CPI次之,钉住加权平均PPI的福利损失最大。就损失程度而言,投资专有冲击的福利损失是生产技术冲击的2倍,表明投资专有冲击加剧了最优货币政策在稳定价格与实际GDP间的权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柏
随着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日益提高,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已经不完全取决于国内的经济变量,因此,研究来自外部经济因素的影响就越发显得重要。本文通过Granger影响关系、VAR模型的冲击反应和误差方差分解方法证实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国际收支状况的变化引致通货膨胀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继而揭示了外部冲击对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具有影响。
关键词:
国际收支 货币政策独立性 外部冲击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兰熊
分析美国、日本、英国、中国、巴西、墨西哥、委内瑞拉、印度、菲律宾和南非10个国家国内货币政策冲击和外国货币政策冲击对本国利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本国货币政策冲击对本国利率的影响,一些国家是先正后负,而有的是先负后正,有的则是一直都是正向或者负向的影响;3个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冲击对7个发展中国家利率的影响,也与本国货币政策冲击的影响类似,不能找到10个国家共有的特性。
关键词:
利率 货币政策冲击 政府支出冲击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振宇 方蔚豪
本文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提出我国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有中美利差、广义货币供应量、价格指数、人民币汇率以及资产价格等因素,并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主要动因为货币政策冲击、资产价格和人民币汇率升值,货币供给与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具有双向作用机制,资产价格和人民币升值对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具有单项作用机制。因此,要增强货币政策稳健性,抑制资产价格泡沫,推动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改变单向升值为双向浮动,以防范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冲击。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倩 贺京同
近年来我国不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探索新形势下的最优货币政策已经成为货币政策研究领域的新重点。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供给冲击和需求冲击的行为宏观经济学模型,旨在研究总供给、总需求因素影响下的货币政策实施效果与福利损失,进而探索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的选择。研究发现,在供给冲击的影响下,货币政策面临稳定产出还是稳定通货膨胀的权衡;在需求冲击的影响下,注重调控产出的货币政策能够同时稳定产出和通货膨胀;从福利分析的角度来看,注重调控产出的货币政策不仅有助于引导良好社会预期,也能降低政策引致的福利损失,而对通货膨胀的过度调控会使福利损失增大。因此我国当前的最优政策是灵活产出缺口目标制,应实施以"稳增长"为目标的货币政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增来
本文在总需求冲击的假定下,从产出波动的角度研究了两国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研究表明:需求冲击不变,两国进行货币政策协调会提高两国的实际利率,但不改变产出、实际汇率和需求;需求冲击改变,两国进行政策协调会改变两国的产出、实际汇率和需求;从总需求冲击对产出波动的角度看,两国的货币政策协调均衡很难实现。
关键词:
总需求冲击 国际货币政策协调 溢出效应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赵文胜 张屹山
传统的货币政策冲击是通过短期约束或者长期约束下的向量自回归模型识别的,由于这种识别方法往往会引起"价格之谜"悖论,为保证实证分析的稳健性,本文同时采用短期约束和符号约束(Uhlig,2005)方法识别货币政策冲击,并对中国2005~2011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给出货币政策冲击对汇率影响的证据。结果表明,中国采取紧缩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应量,以及美国采取宽松货币政策降低短期利率,均会引起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久性升值,前者对汇率变动的解释能力更强,但解释比例不超过50%,并且实证分析认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没有产生超调现象。由于货币政策等外部冲击以及市场的不完全性,会导致汇率异常波动,我们认为央行适度的...
关键词:
货币政策冲击 汇率动态 识别 符号约束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田涛 许泱 蔡青青
利用2001年1月—2013年6月的月度数据,构建DCC-MVGARCH模型分析用货币供应量表征的我国内部因素和用汇率和国际原油价格表征的外部因素对我国通货膨胀率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通货膨胀既源于内部调整,也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内部因素中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是影响我国通货膨胀水平的主要决定因素;相对而言,外部因素对通货膨胀水平的影响不大。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外部冲击 通货膨胀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陶雄华 王腾
本文基于1999—2019年55个经济体以计价货币划分的银行跨境债权债务季度数据,考察美欧英日货币政策冲击对以其货币计价的银行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研究发现:美欧英日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能够促进以其货币计价的银行跨境资本流动,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渠道与机制检验表明:美欧英日紧缩性货币政策一方面能够通过推动外币出口收入增加促进以其货币计价的银行跨境资本流动;另一方面,能够推动以其货币计价的存贷款业务从国内银行转向国外银行,促进银行跨境资本流动。进一步研究发现:美欧英日货币政策冲击的影响力度在不同计价货币、不同经济发展程度,以及全球金融危机前后均有差异。金融发展和金融开放水平的提升能够缓解美欧英日货币政策冲击对相应银行跨境资本流入的溢出效应。本文研究结果为我国更好推动金融市场开放与促进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有益启示。
关键词:
银行跨境资本流动 货币政策 计价货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荣艺华
房地产信贷资金占比过高,最终将影响我国的金融整体运行效率。加强信贷监管,严格控制住房消费贷款,合理调整对第二套以上住宅的贷款利率,防止利用银行贷款进行房地产投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