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29)
2023(17428)
2022(15295)
2021(14341)
2020(12173)
2019(28205)
2018(28130)
2017(55749)
2016(30350)
2015(34381)
2014(34648)
2013(34330)
2012(32179)
2011(29203)
2010(29387)
2009(27431)
2008(27336)
2007(24481)
2006(21510)
2005(19440)
作者
(89438)
(74476)
(74221)
(71071)
(47487)
(35714)
(33929)
(29134)
(28133)
(26819)
(25247)
(25001)
(23690)
(23608)
(23230)
(23126)
(22648)
(22144)
(21556)
(21433)
(18613)
(18502)
(18165)
(16948)
(16882)
(16597)
(16588)
(16586)
(15080)
(14859)
学科
(125088)
经济(124943)
管理(88579)
(84676)
(68486)
企业(68486)
方法(59114)
数学(52004)
数学方法(51449)
(35107)
(33987)
中国(33314)
(26823)
业经(26461)
(25423)
贸易(25413)
地方(25283)
(24661)
(24446)
农业(23267)
(21108)
银行(21053)
(20740)
财务(20661)
财务管理(20613)
(20075)
(19853)
金融(19849)
企业财务(19537)
理论(19488)
机构
大学(444790)
学院(443287)
(181970)
经济(178033)
管理(173914)
理学(150196)
研究(148725)
理学院(148525)
管理学(146044)
管理学院(145251)
中国(112928)
(94071)
科学(91199)
(86175)
(75972)
(72880)
财经(68967)
研究所(68867)
中心(67927)
业大(65555)
(65148)
(62531)
北京(59922)
(58415)
师范(57891)
农业(57360)
经济学(55289)
(53290)
(52752)
财经大学(51153)
基金
项目(294275)
科学(230789)
研究(214682)
基金(213708)
(185732)
国家(184187)
科学基金(157521)
社会(134810)
社会科(127696)
社会科学(127663)
(113758)
基金项目(113248)
自然(102812)
自然科(100368)
自然科学(100339)
教育(99096)
自然科学基金(98559)
(96262)
资助(89415)
编号(88459)
成果(72418)
(66020)
重点(65659)
(62436)
课题(60484)
(60082)
教育部(56520)
科研(56374)
创新(56105)
人文(55111)
期刊
(198797)
经济(198797)
研究(133461)
中国(78916)
学报(69257)
(65390)
(64604)
科学(63210)
管理(61589)
大学(51935)
学学(48955)
教育(46145)
农业(44470)
(44468)
金融(44468)
技术(36652)
财经(33854)
业经(32757)
经济研究(32583)
(28882)
问题(26464)
(22541)
(22090)
理论(22076)
技术经济(21773)
图书(21736)
商业(20874)
统计(20365)
实践(19992)
(19992)
共检索到6502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卢盛荣  邹文杰  
本文通过使用面板数据对影响货币政策地区效应的微观基础-我国省际居民的消费储蓄行为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时间贴现因子、风险厌恶系数、跨期替代弹性、综合效应因子等影响居民消费储蓄行为的参数在我国地区间存在较大差异,导致我国省际居民消费储蓄对利率的敏感性各不相同,进而使货币政策效应存在区域差异。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群  
结合居民消费、储蓄理论以及货币政策作用机制理论,本文发现我国居民的消费、储蓄行为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消费升级出现障碍;消费供需结构不对称,面临不确定性以及流动性约束;受利率变动影响的支出占比不断提高;金融资产组合不断丰富,然而股票市场的参与面仍然有限。面对这一系列的变化,由于中央银行作用于居民消费的货币政策工具不多,致使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程度不高。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小花  
我国居民的"高储蓄,低消费"是长期存在的问题,居民作为宏观经济重要的微观基础,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最终落脚点,居民的消费储蓄行为对货币政策的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以居民消费储蓄行为这一微观主体行为为基础,选用2000年第四季度至2014年第一季度的季度数据,运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实证分析我国居民消费储蓄行为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郭新强  汪伟  杨坤  
通过选取中国宏观经济季度数据,本文采用SVAR方法得出货币政策影响实际产出和居民消费的经验事实:扩张性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增加产出的同时,抑制了居民消费,长期内则导致产出超调和消费持续性。基于刚性储蓄的动态新凯恩斯主义模型,不仅可以较好的解释上述事实,而且可以产生扩张性货币政策具有流动性效应的特征事实。基于该模型的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分析表明,刚性储蓄下的流动性效应和可贷资金效应是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实际产出的主要传导机制,价格粘性和投资调整成本则是导致产出超调的主要因素;扩张性货币政策主要通过刚性储蓄家庭的流动性约束和预防性储蓄抑制居民消费,而居民的消费习惯则是产生消费持续性的重要原因。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伟军  方霞  
根据预防性储蓄理论模型,利用面板数据对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居民消费储蓄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影响居民消费储蓄行为的参数在我国地区间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会导致不同区域的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应不一致,从而产生货币政策区域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马勇  陈雨露  
长期以来,关于经济开放度和货币政策有效性之间关系的研究,不仅缺乏微观基础,而且实证结果也充满争论。本文通过构建开放条件下的新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为考察经济开放度和货币政策有效性之间的动态关系提供了一个基于一般均衡框架的微观基础,并通过模拟分析得出了货币政策有效性随经济开放度提高而下降的基本结论。基于中国1992—2012年季度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随着经济开放程度的提高,中央银行利率变动所引致的产出效应和价格效应均出现了明显下降。这一结论不仅为模拟分析结论提供了实证支持,同时在不同的模型设定和估计方法下均是稳健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栗树和  
本文对中国居民的消费倾向和储蓄行为从时间、空间、截面等角度作了全面系统的实证分析,得出了一些对把握宏观经济动态有意义的判断。全文共分四部分:(一)从收入向消费的转化;(二)从收入向储蓄的转化:储蓄结构考察;(三)从储蓄向消费的转化;(四)消费、收入、储蓄和经济增长的顺序。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牟敦国  
无论是拉姆齐模型、托宾模型,还是西德罗斯基模型,都不能解释发展中国家居民的货币储蓄与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以及生产率变化的关系。本文以拉姆齐模型为框架,根据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国情对拉姆齐模型的条件假定进行了修正,并将货币纳入效用函数中,对发展中国家居民的货币储蓄进行分析。证明了居民的储蓄与通货膨胀率成逆向关系,与通货紧缩率成正向关系,与生产率的提高成正向关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亚娟  
文章基于协整理论以及脉冲响应函数方法,对中国1979~2010年间货币政策行为对消费的作用及传导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用货币手段调控消费最有效,辅以信贷政策,利率方式调控有待继续发展。持久收入是从货币政策到居民消费的关键传导渠道,储蓄作为货币政策调整消费的途径只对农村居民有效,价格变化和对未来通货膨胀的预期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消费增长。另外,农村居民消费对货币政策的敏感度远次于城镇居民,这是未来工作的重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赞  沈彦皓  
当前我国房地产价格对货币政策传导以及居民消费决策的双重影响力与日俱增。然而由于房地产市场具有典型的区域性特征,这种影响力可能存在空间差异。因此文章首先采用聚类方法对我国进行科学的区域划分,在此基础上应用VAR模型,结合数值模拟方法测算货币政策冲击下不同区域房价波动对居民消费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传导中房价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彭方平  王少平  
本文应用非线性光滑转换面板数据模型,从微观层面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非线性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对公司的投资传导具有显著的非线性效应,我国货币政策在总体上具有微观有效性;非线性效应体现在:当公司利润率处于6.75%左右,货币政策传导效应处于中间机制,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效应最弱,而信用渠道效应最强;而当公司利润率小于-12%或大于25%左右,货币政策传导效应处于外机制,此时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效应最强,而信用渠道效应最弱;在两机制间,货币政策传导效应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光滑转换,转换速度为221.467。本文的研究结论支持利率调控优先于信用调控投资的货币政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肖卫国  徐家杰  邵兵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孙红霞  陶江  
本文通过构建两阶段模型,深入分析了货币交易速度的运行规律及其微观影响机理。首先,模拟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情形下货币交易范式,从中寻求交易速度与货币支付之间的内在联系;尔后,采用动态规划理论推导居民最优消费、最优投资与货币支付、交易速度之间的函数关系;最后,运用数理分析方法,探寻居民风险偏好、主观贴现率、资产预期收益等变量对交易速度的作用机理,力图为货币交易速度理论奠定科学的微观基础。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运平  王学成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多年来我国央行的利率政策对我国居民消费与储蓄行为的影响作用很小,我国居民的消费和储蓄对央行的利率变动并不敏感。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封福育  赵梦楠  
在当前我国内需不振、农村居民消费低迷的背景下,探讨货币政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也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笔者首先基于动态优化理论,构建了货币政策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理论模型,而后利用我国各省份1990—2012年的经验数据,建立平滑转换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实证分析货币政策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具有非线性和非对称性特征。当实际利率低于阈值时,货币政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较小,反之则反;当实际利率在阈值附近时,货币政策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程度在高低两个机制之间平滑转换,且机制转换速度非常快。最后,笔者提出:在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