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07)
- 2023(6497)
- 2022(5528)
- 2021(5482)
- 2020(4606)
- 2019(10599)
- 2018(10492)
- 2017(20598)
- 2016(11620)
- 2015(13425)
- 2014(13681)
- 2013(13625)
- 2012(13020)
- 2011(11747)
- 2010(12508)
- 2009(12382)
- 2008(12122)
- 2007(11334)
- 2006(10407)
- 2005(9747)
- 学科
- 管理(42802)
- 济(39289)
- 经济(39244)
- 业(35875)
- 企(32325)
- 企业(32325)
- 银(18836)
- 银行(18691)
- 方法(17615)
- 制(17573)
- 行(17367)
- 财(15766)
- 数学(14536)
- 数学方法(14260)
- 融(12367)
- 金融(12367)
- 策(11587)
- 度(11569)
- 制度(11563)
- 中国(11365)
- 农(11059)
- 务(10539)
- 业务(10519)
- 财务(10506)
- 财务管理(10477)
- 企业财务(9914)
- 贸(9546)
- 贸易(9535)
- 易(9356)
- 银行制(9030)
- 机构
- 大学(161856)
- 学院(161738)
- 济(65679)
- 经济(63836)
- 管理(63412)
- 研究(54411)
- 中国(53791)
- 理学(50463)
- 理学院(49930)
- 管理学(49148)
- 管理学院(48799)
- 财(38043)
- 京(35447)
- 科学(30408)
- 江(28446)
- 所(28257)
- 中心(27481)
- 财经(27401)
- 银(27313)
- 银行(26261)
- 农(25665)
- 经(24738)
- 研究所(24659)
- 行(24442)
- 州(23070)
- 北京(23056)
- 财经大学(20239)
- 农业(20100)
- 业大(19980)
- 范(19754)
- 基金
- 项目(89795)
- 科学(69244)
- 研究(67556)
- 基金(63804)
- 家(54077)
- 国家(53564)
- 科学基金(45752)
- 社会(40531)
- 社会科(38385)
- 社会科学(38374)
- 省(33899)
- 基金项目(31965)
- 教育(31960)
- 自然(29527)
- 资助(29143)
- 划(28902)
- 自然科(28840)
- 自然科学(28833)
- 编号(28727)
- 自然科学基金(28334)
- 成果(25787)
- 部(20456)
- 课题(20346)
- 重点(19867)
- 性(18622)
- 项目编号(18006)
- 发(17925)
- 教育部(17710)
- 创(17692)
- 大学(17395)
共检索到2854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丽巍 曾铭娟
本文从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渠道出发,探讨了金融危机条件下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准备金需求的变化、信贷配给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机制。分析表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还受制于商业银行资本量、风险偏好以及信贷配给程度的变化。因此,强化危机时期的货币政策效果必须配合影响银行信贷行为的措施。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信贷渠道 资本约束 信贷配给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雪春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本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的起因和传导等方面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主要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在危机管理中起了主导作用,并在利率水平、最后贷款人职能。中央银行直接购买政府债券和国际协作等操作有所突破。但是,如何优化危机管理措施,避免未来的通货膨胀将更具挑战性。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货币政策 最后贷款人制度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陆荣 王曦
伴随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深入,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作为当前总需求调节的重要手段,其对经济刺激的效果值得关注。鉴于信贷渠道是我国货币政策的最重要渠道,本文在M-F的模型框架下,引入Bernanke和Blinder(1988)的经典论文的结论,构建我们的经济结构模型。并在该模型指导下建立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以估计经济系统的动态调节特征,并利用脉冲响应函数计算了本轮扩张性货币政策对经济的总体拉动效应,进而分析、比较了各渠道的效果。最后基于模型的实证结论,通过权衡货币政策的拉动效应和带来的通胀压力,认为本轮扩张性货币政策将会渐进而平稳地淡出。
关键词:
货币政策 SVAR 货币渠道 信贷渠道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磊 彭兴韵
本文在简要回顾中国金融危机管理货币政策操作之后,较为详细地考察了危机管理货币政策的经济后果,它刺激了中国金融体系的信贷扩张,保障了金融体系的流动性供给和创造了有利的企业外部融资环境,这为中国在2009年保持高投资增长创造了条件,使得政府"保八"的目标得以实现,但是,通过信贷泡沫化、资产泡沫化来刺激经济增长,可能对未来的宏观经济造成更大的隐患,激进的危机管理货币政策的逐步退出是必然的选择。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信贷泡沫 通货膨胀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沈中华 陆符玲
银行危机与货币危机在 1 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成为经济学界的重要研究课题 ,从亚洲的经历来看 ,二者是同进同退的 ,但这个现象具有普遍性吗 ?从理论上看 ,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但到目前为止 ,还没有哪项研究从实证角度真正证明了双危机之间的联系是确实存在的。本文实证研究目的在于揭示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的共生性 ,即两种危机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但是一直以来 ,如何从数量上刻画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本文找到两个指标解决了这个问题。一个指标是用汇率变化比率和外汇储备变化比率衡量的外汇市场压力 ;另一个指标是用银行的坏帐和坏帐准备金数量衡量的银行系统压力 ,这种压...
关键词:
银行危机 货币危机 实证研究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朱民 方星海
货币危机、银行危机、宏观危机和政策危机———泰国金融风暴的因果、教训和预防朱民方星海☆金融风险问题研究泰国的金融风暴震惊了世界,今年以来,泰铢已贬值42%,泰国股票市价已贬值50%,泰国高达377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实际已经耗尽,财政和国际收支赤字不断上...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学勇 宋雪楠
由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绝大多数经济体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全球经济呈现衰退趋势。为应对金融危机、防止经济进一步下滑,各国货币管理当局纷纷根据本国特点制定了积极的货币政策。本文选择中国、美国、日本以及欧元区这四个主要经济体作为研究对象,就其在金融危机下采取的货币政策及其效果展开深入分析。我们发现:中国倾向于选择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美国偏重于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日本货币政策更加基于银企密切的关系,而欧洲则偏重于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从整体上看,货币政策对于带动经济走出危机起到了重要作用,不过货币政策效果在各经济体之间还是存在差异的。
关键词:
货币政策 M2 金融危机 GDP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尹继志
2007年以来,美联储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实施了扩张性货币政策,并根据市场需要,创设了一系列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在货币政策的调控下,市场信心得以恢复,金融机构倒闭现象得到遏制,并阻止了经济深度衰退。但极度扩张的货币政策也带来了后续的通货膨胀、债务风险等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潇潇
2007年在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和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强烈而深远的影响和冲击。中美两国各自根据国情及危机产生的根源的不同分别采取了及时积极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本文从两国货币政策实施的具体操作措施、实施的时间、目标、政策工具和力度、实施效果、经济恢复情况及目前仍存在的经济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和分析。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尹继志
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银行体系遭受重创,信贷活动萎缩,市场利率上升,实体经济难以得到资金支持,美国经济陷入了衰退。为了刺激经济复苏,稳定金融市场,修复银行体系,美联储密集地进行货币政策操作,通过各种方式向市场注入流动性。本文对2007年以来美联储所采取的货币政策加以梳理,对其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我国的应对之策。
关键词:
美联储 金融危机 货币政策 美元贬值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孙瑾
美国爆发次贷危机以来,采用了一系列的政策手段,来减少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其中最主要、使用最频繁的政策手段就是降低利率和注资。本文通过货币金融学的经典理论对这两种政策手段的治理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政策传导途径中的问题和关键因素,解释了在短期内政策效果不明显以致危机继续蔓延的原因。
关键词:
货币金融学 金融危机 政策效果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夏建伟 曹广喜
货币错配是新兴市场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所无法避免的问题,它具有净外币负债和净外币资产两种表现形式。在新兴市场中,只要其银行体系存在大规模的货币错配,不管表现为哪一种形式,都会增加其金融体系的脆弱性;而且在宏观或微观经济基本面恶化的情况下,可能引发银行危机甚至是货币危机。此外,当出现不利冲击时,银行体系中存在货币错配将会导致其资产和负债的期限错配进一步恶化。
关键词:
货币错配 银行危机 货币危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振华 王振 文兴易
通过扩展IS-LM模型理论分析,文章采用多项经济指标建立并识别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研究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效果的影响。基于我国2003年至2013年6月的月度数据,通过各变量的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模型的稳定性检验等相关检验,指出各经济指标与影子银行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关系。对模型各参数进行估计,并就影子银行与各经济指标之间做脉冲响应,进一步对主要变量进行方差分解,指出影子银行的发展对经济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对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会有影响,中央银行应执行更为谨慎的货币政策。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欧阳矩华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亘 鲁靖
本文通过CC-LM模型和VAR模型研究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结论表明:影子银行的发展会推动经济增长、扩大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货币政策效果,并且根据Granger因果分析,在现阶段,影子银行不是CPI和利率水平的Granger原因;但从脉冲响应的结果来看,影子银行也会给宏观经济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所以我国应当积极引导影子银行发展,使其更好的为实体经济服务,同时也应当将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纳入监管范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