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93)
2023(4281)
2022(3752)
2021(3527)
2020(2885)
2019(6729)
2018(6639)
2017(13483)
2016(7350)
2015(8340)
2014(8364)
2013(8348)
2012(8137)
2011(7514)
2010(7822)
2009(7236)
2008(7130)
2007(6327)
2006(5804)
2005(5350)
作者
(20303)
(16717)
(16691)
(16134)
(11065)
(7855)
(7763)
(6401)
(6345)
(6308)
(5614)
(5528)
(5517)
(5486)
(5418)
(5284)
(4995)
(4977)
(4930)
(4889)
(4401)
(4114)
(4092)
(3923)
(3922)
(3833)
(3785)
(3741)
(3362)
(3325)
学科
(28219)
经济(28189)
管理(20804)
(19974)
(15993)
企业(15993)
方法(11504)
数学(10013)
数学方法(9847)
(9844)
贸易(9841)
(9693)
(8950)
(8499)
(7989)
中国(7882)
(6854)
金融(6854)
(6541)
(6281)
银行(6278)
(6088)
业经(5744)
及其(5586)
政策(5471)
地方(5316)
农业(5280)
(5162)
税收(4958)
理论(4926)
机构
学院(104652)
大学(103379)
(48664)
经济(47610)
管理(39821)
研究(38018)
理学(33061)
理学院(32743)
管理学(32310)
管理学院(32112)
中国(31843)
(24748)
(21529)
科学(19515)
(19097)
财经(18383)
中心(17633)
研究所(16769)
(16678)
(16448)
经济学(14835)
(14389)
北京(14178)
(13519)
财经大学(13518)
经济学院(13344)
(13277)
(13216)
师范(13202)
(12078)
基金
项目(61133)
科学(48499)
研究(48102)
基金(44386)
(37408)
国家(37085)
科学基金(31732)
社会(29899)
社会科(28500)
社会科学(28497)
(22492)
教育(22491)
基金项目(21879)
编号(20380)
资助(19933)
(19690)
自然(19482)
自然科(19041)
自然科学(19035)
自然科学基金(18698)
成果(18298)
课题(14649)
(14481)
重点(13649)
(13512)
(13302)
(12758)
教育部(12700)
(12523)
项目编号(12308)
期刊
(56629)
经济(56629)
研究(37257)
中国(21275)
(18634)
金融(18634)
(17852)
管理(15643)
(13316)
教育(12634)
科学(11552)
学报(11101)
国际(10673)
(9767)
经济研究(9540)
大学(9072)
财经(8996)
农业(8977)
技术(8905)
业经(8440)
学学(8404)
(7749)
问题(7422)
世界(6518)
理论(5769)
实践(5142)
(5142)
(5132)
论坛(5132)
现代(5075)
共检索到1737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海涛  
本文指出, 一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国际传导, 取决于国际社会对该国货币政策的认可和接受程度。货币政策效应国际传导是由国内货币市场向国内产品市场传导、国内产品市场向国际产品市场传导和国内货币市场向国际货币市场传导三个过程构成的。通过国际资本流动渠道传导货币政策是货币政策效应国际传导的主要形式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石长洪  
传导渠道是否畅通,直接关系到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社会经济主体资产选择日趋多元化的新形势下,如果仍然局限于传统的货币信贷观点,难免有以偏概全之嫌。文章将视角转向货币政策产生作用的终端,从企业投融资行为入手,着重分析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区域结构、行业结构及融资结构等各种社会结构对传导机制效力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实施配套改革的重要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裴平  熊鹏  
通过对 5年多来我国“积极”货币政策效果不尽如人意原因的研究 ,本文认为 :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有大量货币不是被传导并作用于生产、流通和消费等实体经济环节 ,而是“渗漏”到股票市场“漏斗”和银行体系“黑洞” ,其效应构成了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反制力量。公众心理预期变化、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渗漏”效应产生的最直接、甚至是最重要的原因 ,它们交织在一起 ,共同驱动货币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大量“渗漏” ,导致严重的“渗漏”效应。为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必须有效抑制“渗漏”效应。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小蛮  刘勇  
为刺激自 1 996年以来就一直低迷的经济 ,中央银行采取了一系列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但并没有取得满意的效果。我们认为除了银行体系的传导渠道出现梗阻 ,股票市场作为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方面的重要性也没有为决策者重视。本文分析了我国资本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方面的现状和我国资本市场的传导不畅通的深层原因 ,并对疏通我国资本市场的传导渠道 ,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提出有关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可  
本文详尽分析了货币政策传导银行贷款渠道、银行资本渠道、风险承担渠道的传导过程、传导原理、相互关系等,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巴塞尔银行资本监管框架的要求,着重分析和总结了银行资本在整个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当中发挥作用的方式和机理,以期将资本监管下银行资本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进行完整、系统的呈现。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志戈  
不良资产占比和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是金融系统目前关注的两大问题,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来压降不良资产占比,使之既有利于不良资产占比的合理下降,又能提高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现实问题。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唐安宝  周建平  刘志超  
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实施过程的描述及其特点和传导效果的比较分析,认为: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不显著、利率传导效果弱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实施过程的不完善。最后,借鉴美国经验,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曹捍东  高嵩嵩  
本文通过对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分析,应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向量自回归模型,以中美经济关系为例,得出了我国货币政策在国际间传导的传导机制:利用货币政策工具抑制本国经济的货币政策,将不能抑制或较少抑制本国经济,但却会抑制贸易国的经济;而利用货币政策工具促使本国经济扩张的货币政策,将不能或较少扩张本国经济,但却会扩张贸易国经济。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小娟  
对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以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为载体进行的货币政策的国际传导机制进行了深入剖析。认为货币政策在国际间的传导方式是公开的,其对他国货币政策的影响是间接的、双向的。这就要求货币当局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时必须考虑国际经济因素的影响,也促使各国在货币政策上进行协调与合作,以尽可能地保证一国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和共同福利的最大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振海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也是进一步做好金融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经济新常态催生金融新常态,就货币政策而言,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积极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在政策工具运用方面出台了很多新的措施,更加注重定向调控、精准发力。然而,金融宏观调控意图的最终实现,却需要政策在微观层面落地生根,这对人民银行基层行的政策传导和政策执行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2014年以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陈红  郭丹  张佳睿  
从投资者角度出发的信心与投资理论模型表明,投资者对未来经济信心不足会导致低投资。货币政策冲击会显著影响经济主体信心,经济主体信心与实际产出正相关。货币政策传导的投资者信心渠道比消费者信心渠道更有效。政策制定者在制定政策过程中应综合考虑经济基本面和经济主体信心的影响,关注如何恢复、增强和调节经济主体信心,以形成货币政策有效性,增强政策传导效果;同时,经济主体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依赖于其对经济运行状况的主动认知,货币政策透明度、央行的声誉、政策制定者与经济主体的沟通等因素能引导市场对货币政策变化的预期,稳定其对宏观经济的信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剑  刘玄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是经济学中的研究热点,然而,货币政策在行业层面上的具体影响却很少有文献涉及。文章以中国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时间序列计量模型深入考察了货币政策的行业效应。结果显示,货币政策冲击对行业经济的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总量货币政策难以取得预想的效果。此外,行业间的投入产出联系形成了货币政策传导的隐性渠道,建筑、电力、机械等行业是其中的主要环节。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彭兴韵  
以LPR为核心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MLF,它在货币政策中具有量和价两个方面的影响利率在货币政策的传导中发挥着极重要的作用,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提高商业银行风险定价的能力,理顺货币政策传导的利率渠道,改善金融供给和配置的效率。为此,中央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着力培育基准利率体系,以此推进传统的数量型货币政策框架向以利率为核心的价格型政策框架转变。其中,贷款基础利率的建设,就是中央银行的诸多努力之一。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孟亮  李明贤  
金融体系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起“中介”作用,货币渠道过程是通过金融市场从货币政策冲击到市场零售利率的价格传导过程,信贷渠道是通过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的数量传导过程。完善我国金融体系有利于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同时也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我国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时应该考虑区域金融差异的客观事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