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44)
- 2023(11674)
- 2022(10420)
- 2021(10035)
- 2020(8249)
- 2019(19324)
- 2018(19195)
- 2017(37958)
- 2016(20728)
- 2015(23321)
- 2014(23403)
- 2013(23087)
- 2012(21343)
- 2011(19239)
- 2010(19308)
- 2009(17740)
- 2008(17298)
- 2007(15143)
- 2006(13584)
- 2005(12188)
- 学科
- 济(79049)
- 经济(78944)
- 管理(60342)
- 业(57667)
- 企(47361)
- 企业(47361)
- 方法(36247)
- 数学(31397)
- 数学方法(30933)
- 农(23813)
- 财(21669)
- 中国(21383)
- 业经(17756)
- 学(16755)
- 贸(16687)
- 贸易(16680)
- 地方(16284)
- 易(16261)
- 农业(15703)
- 制(15569)
- 理论(14121)
- 务(13501)
- 财务(13433)
- 策(13421)
- 财务管理(13407)
- 银(13091)
- 银行(13059)
- 和(12859)
- 企业财务(12663)
- 行(12395)
- 机构
- 大学(290555)
- 学院(290039)
- 管理(117717)
- 济(115517)
- 经济(112757)
- 理学(101155)
- 理学院(100092)
- 管理学(98424)
- 管理学院(97912)
- 研究(96653)
- 中国(74496)
- 京(61906)
- 科学(58536)
- 财(54934)
- 所(48487)
- 中心(44337)
- 研究所(43637)
- 农(43280)
- 财经(43275)
- 江(42592)
- 业大(40985)
- 北京(39861)
- 范(39224)
- 经(39215)
- 师范(38958)
- 州(35245)
- 院(34914)
- 农业(33451)
- 经济学(33349)
- 财经大学(31994)
- 基金
- 项目(193512)
- 科学(151829)
- 研究(145918)
- 基金(139189)
- 家(119384)
- 国家(118333)
- 科学基金(101901)
- 社会(89719)
- 社会科(84883)
- 社会科学(84861)
- 省(75010)
- 基金项目(73699)
- 教育(67041)
- 自然(65970)
- 自然科(64379)
- 自然科学(64367)
- 自然科学基金(63195)
- 划(63147)
- 编号(61538)
- 资助(58324)
- 成果(51198)
- 部(42944)
- 重点(42581)
- 课题(41983)
- 发(40862)
- 创(39737)
- 项目编号(37987)
- 教育部(37087)
- 创新(36901)
- 人文(36526)
- 期刊
- 济(129762)
- 经济(129762)
- 研究(91124)
- 中国(53443)
- 管理(42865)
- 学报(41380)
- 财(40497)
- 农(40165)
- 科学(39272)
- 教育(34876)
- 大学(31649)
- 融(31405)
- 金融(31405)
- 学学(29447)
- 农业(27753)
- 技术(24845)
- 业经(21683)
- 财经(20470)
- 经济研究(20099)
- 经(17329)
- 问题(17028)
- 图书(16484)
- 理论(15848)
- 实践(14601)
- 践(14601)
- 技术经济(13843)
- 贸(13688)
- 现代(13503)
- 科技(13486)
- 业(13034)
共检索到4332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鹏
笔者主要讨论宏观政策遭遇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和以加息手段抑制通胀不可兼得的两难困境。文章在阐明利率和汇率的相互作用关系的基础上,从人民币估值压力和汇率制度的角度分析了造成货币政策两难的原因,得出了人民币汇率在国内经济条件成熟时应走向有限浮动的结论,并在文章最后提出了关于汇制改革、利率市场化及放松资本管制过程中必须注意的一些问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林楠
文章以汇率超调模型及其拓展为基础,突出货币供求(Ms-Md)与宏观经济短期波动的总供求(AS-AD)关联运行的作用机理,结合非线性宏观金融理论在货币供需分析中引入可交易金融资产,在资本管制货币扩张下,对人民币名义汇率动态进行综合判断。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突出指示器变量的作用,为人民币汇率动态提供经验支持。通过建立指示器指标之间的线性回归关系,在货币需求方程的协整分析基础上,反解出货币供求均衡条件下所形成与宏观经济总供求相合意的名义汇率,即把反映宏观经济总供求运行的均衡货币因素代入指示器指标之间OLS关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资本账户管制 货币政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赵文胜 张屹山
传统的货币政策冲击是通过短期约束或者长期约束下的向量自回归模型识别的,由于这种识别方法往往会引起"价格之谜"悖论,为保证实证分析的稳健性,本文同时采用短期约束和符号约束(Uhlig,2005)方法识别货币政策冲击,并对中国2005~2011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给出货币政策冲击对汇率影响的证据。结果表明,中国采取紧缩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应量,以及美国采取宽松货币政策降低短期利率,均会引起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久性升值,前者对汇率变动的解释能力更强,但解释比例不超过50%,并且实证分析认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没有产生超调现象。由于货币政策等外部冲击以及市场的不完全性,会导致汇率异常波动,我们认为央行适度的...
关键词:
货币政策冲击 汇率动态 识别 符号约束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严佳佳 陈炳帆
为深入研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背景下货币政策规则与人民币汇率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建立TVP-SV-VAR模型,通过时点脉冲响应函数和等间隔脉冲响应函数比较数量型货币政策规则和价格型货币政策规则与人民币汇率之间的时变影响差异。分析结果表明,货币政策规则和人民币汇率之间存在互动影响并呈现异质性特征,价格型货币政策规则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程度更大,数量型规则的影响出现弱化。与数量型规则相比,人民币汇率对价格型货币政策规则的影响程度更大,两者之间的双向互动效应日趋紧密。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喻梅
基于SVAR模型研究我国货币政策与人民币汇率的相互作用关系,发现我国货币政策对汇率冲击的反应具有"逆经济风向"的操作特征,汇率升值,货币政策扩张;而人民币汇率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也符合经济理论,货币政策扩张会引起人民币汇率贬值。同时,在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变量时,汇率水平的反应表现为经典的超调现象,但在名义利率作为货币政策变量时,汇率的反应曲线则表现为延迟的超调现象。总体上,我国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汇率变动非常敏感,相反人民币汇率对货币政策的反应相对较弱。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人民币汇率 SVAR模型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谢作诗
汇率问题的本质名义汇率可能高估或低估,但实际汇率不可能长期高估或低估的。经济的一个变量被固定下来,其它变量一定会围绕它做自动调整的。其结果,实际变量就会趋于回复其本来面目的。人民币名义汇率被低估,国内工资和物价就会上升,最终实际汇率是会得到调整的。实际汇率不可能被人为控制,实际汇率总是要得到调整的,总是要趋于呈现其本来面目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纪显 张宗益 陈建梁
本文将汇率定价问题纳入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框架进行了一般均衡研究,提出并构建了两国货币政策的粘性均衡汇率效应模型,并开发建立了它的人民币兑美元模型。对1992至2000年的人民币粘性均衡汇率进行了定价,并对2001年的定价进行了预测。对1992至2001年的人民币汇率偏离与经常性项目的关系,进行了弹性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的定价及其预测是合理和有效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范小云 张潇 王博
货币政策公告是投资者判断货币政策走向的重要依据。文章基于2012年5月至2020年7月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数据,实证分析了外汇市场在货币政策公告发布前后几日的较短窗口区间内的市场反应。实证结果表明,M2公告和MPR报告发布前几天,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收益率显著上升,在岸外汇市场存在关于M2公告和MPR报告的"预公告溢价效应",离岸外汇市场只存在关于MPR报告的"预公告溢价效应","预公告溢价"是对投资者额外承担政策不确定性风险的溢价补偿;MPR报告发布后投资者调整人民币资产头寸,在岸和离岸人民币汇率出现"公告后溢价效应";进一步考察"811汇改"的影响,发现只有在"811汇改"后,当市场力量的作用凸显时,在岸人民币汇率关于M2公告的"预公告溢价"显著为正。文章认为中国应该提高货币政策公告的规律性并推进系统性和前瞻性的制度设计。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蔡旺春 李光明
文章基于2005年7月21日我国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的连续时间序列数据和离散数据,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以来我国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的两个变量—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会对人民币汇率产生显著的影响,其中人民币货币供应量增加会引起人民币汇率贬值,银行间信用隔夜拆借利率上升可以引起人民币汇率升值。因此,中国在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同时,应有效监控我国货币供应量对汇率的影响,密切关注银行间同业拆解利率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内外平衡和外汇市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人民币汇率 货币需求 金融经济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如丰 陈琦
本文利用日度数据研究货币政策公告产生的政策冲击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发现无论是否剔除外生性事件,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都会引起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作为衡量货币政策冲击程度的指标,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每提高100个基点,人民币汇率在原水平值上贬值0.08-0.1%。考虑到转型经济体的政策因素,本文通过细分子样本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日浮动幅度由0.3%放宽至0.5%后,人民币汇率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逐渐增强,且具有统计显著性。最后,比较汇率日浮动幅度为1%阶段的实际值与预测值,发现人民币汇率变动的灵活性进一步提高,并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表现出不同以往的特征,紧缩性货币政策公告将引起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孙明春
2007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一直在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至今已加息5次,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9次,并通过发行央行票据收回了6000亿元的流动性。但是,这一系列紧缩政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涤
以购买力平价理论为代表的传统汇率理论认为均衡汇率是合理的汇率水平,汇率政策应当围绕均衡汇率来制订,这种分析范式具有局限性。本文指出汇率分析应当贴近现实,应当更关注汇率变动的影响而不是“合理、均衡”的汇率水平。均衡汇率并不存在,围绕影响外汇市场供求的因素展开的市场汇率分析更为有效。文章强调汇率决定权是国家主权的一部分,人民币汇率政策由我国根据国家利益,独立自主自行决定,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中国较为现实的汇率制度选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左喜梅
推动人民币跨境结算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文章将货币政策变量对经济增长和物价的影响的内生部分剔除,运用货币政策外生变量构建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实证检验人民币跨境结算、货币政策对汇率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扩大人民币跨境结算规模能显著抑制人民币汇率波动,其抑制效应有2期滞后;单独使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即扩大货币供给量无法实现稳定人民币汇率的目标,但是人民币跨境结算规模扩大和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共同作用则可以有效降低人民币汇率波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朱小慧
外汇管理与人民币汇率问题研究概述1994年起,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贸易、金融、财税全面推进阶段。在金融领域,人民币汇率并轨成为外汇体制改革的重点。现将近年来理论界对这方面问题的研究情况概述如下:一、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从1994年1月1日起,我国...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马明和 王宇伟
本文考察了1985 ̄2004年我国的货币资金迷失现象和1997 ̄2005年的非FDI资金的周期性流动情况,以开放经济条件下实现经济内外平衡、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为研究框架,深入系统地分析了人民币汇率问题,指出汇率只是宏观经济全局中的一颗棋子,人民币汇率问题必须放在我国经济内外平衡、安全运行与健康发展的全局中来考量,并结合货币资金迷失和非FDI资金流入导致的我国宏观经济格局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