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378)
2023(19614)
2022(16947)
2021(15732)
2020(13287)
2019(30364)
2018(30008)
2017(58502)
2016(31631)
2015(35483)
2014(35573)
2013(34886)
2012(32157)
2011(29146)
2010(29367)
2009(27088)
2008(26247)
2007(23100)
2006(20361)
2005(18001)
作者
(90665)
(75722)
(75221)
(71765)
(48565)
(36310)
(34237)
(29574)
(28780)
(27250)
(25657)
(25560)
(24250)
(23966)
(23606)
(23522)
(22482)
(22197)
(21813)
(21697)
(18969)
(18655)
(18412)
(17425)
(17058)
(16865)
(16769)
(16507)
(15399)
(14832)
学科
(141170)
经济(141026)
管理(91561)
(85654)
(71373)
企业(71373)
方法(62343)
数学(54994)
数学方法(54172)
中国(33913)
(33817)
(33180)
地方(28876)
业经(28721)
(28449)
(24166)
贸易(24155)
(23429)
(23400)
农业(22539)
理论(22224)
(20878)
财务(20785)
财务管理(20742)
(19937)
金融(19935)
(19788)
银行(19740)
(19703)
企业财务(19683)
机构
学院(451139)
大学(450960)
(188697)
经济(184803)
管理(176434)
理学(152925)
研究(152032)
理学院(151275)
管理学(148309)
管理学院(147497)
中国(113885)
(94312)
科学(92253)
(85791)
(76190)
(71043)
研究所(69244)
财经(68968)
中心(68781)
(66130)
业大(65775)
(62766)
北京(59436)
(58204)
经济学(58147)
师范(57657)
农业(55600)
(55152)
(52845)
经济学院(52187)
基金
项目(304853)
科学(240279)
基金(222079)
研究(221243)
(193446)
国家(191892)
科学基金(165395)
社会(139936)
社会科(132771)
社会科学(132739)
(118424)
基金项目(116231)
自然(108328)
自然科(105857)
自然科学(105834)
自然科学基金(103940)
教育(103152)
(99833)
资助(93672)
编号(89485)
成果(72673)
重点(68164)
(67571)
(64638)
(62906)
课题(62120)
创新(58725)
教育部(58334)
科研(58330)
国家社会(57606)
期刊
(205792)
经济(205792)
研究(134107)
中国(84489)
学报(69719)
管理(66133)
(65187)
科学(64097)
(63786)
大学(53403)
学学(50615)
教育(48666)
农业(43804)
(42558)
金融(42558)
技术(41492)
经济研究(34507)
财经(34315)
业经(31885)
(29418)
问题(25971)
统计(23297)
技术经济(23077)
(22702)
(21229)
(21094)
理论(20723)
图书(20455)
(20213)
科技(20043)
共检索到6642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郭卫军  黄繁华  
基于1997-2016年亚太地区13个主要国家或地区的样本数据,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和脉冲响应函数图分析货币政策协调、汇率波动对亚太经济周期协动性的影响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短期内,货币政策协调度的提高能够增强亚太经济周期协动性,汇率波动的增加将减弱亚太经济周期协动性,而亚太经济周期协动性的增强也有助于亚太地区货币政策协调度的提高和汇率波动的减少。进一步将样本分类进行研究发现,对于不同类型的国家之间来说,货币政策协调、汇率波动与经济周期协动性的相互关系和影响程度都存在一定差异。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郭平  
本文采用2006-2013年工业39个细分行业数据,分析了经济周期波动中货币政策的效力变动情况,研究表明: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在经济周期波动中的效力变动并不显著,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在绝大部分行业中都表现出其在经济衰退期的效力要大于经济扩张期。此外,本文还从金融摩擦的视角,通过构建产业金融摩擦指标来对货币政策的效力变动进行解释,实证结果发现资产负债率、偿债能力系数、短期负债占比指标加剧了经济周期波动中货币政策的效力变动,而国有企业属性能够通过削弱金融摩擦进而减少货币政策效力变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达禹  刘金全  赵婷婷  
本文对货币当局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内的货币政策规则进行多重门限效应检验,发现货币当局在不同经济状况下的名义利率调整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偏好。其中,当经济处于扩张期时,货币当局的名义利率调整具有规避通货膨胀偏好,而当经济处于紧缩期时,其政策操作则会向产出缺口倾斜。随后,为进一步识别货币政策规则在典型经济波动阶段内的动态演变路径,本文采用LT-TVP-VAR模型对新凯恩斯理性预期框架下的时变系数货币政策规则进行再估计,结果发现:货币当局根据经济周期更迭进行的政策规则调整具有明显的渐变性特征,而这种微调手段难以被公众察觉,因此不会对公众预期和货币当局的信誉产生系统性影响。这使得货币当局能够在确保其政策公信力的情况下对经济行为的变化做出有效反应。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达禹  刘金全  赵婷婷  
本文对货币当局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内的货币政策规则进行多重门限效应检验,发现货币当局在不同经济状况下的名义利率调整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偏好。其中,当经济处于扩张期时,货币当局的名义利率调整具有规避通货膨胀偏好,而当经济处于紧缩期时,其政策操作则会向产出缺口倾斜。随后,为进一步识别货币政策规则在典型经济波动阶段内的动态演变路径,本文采用LT-TVP-VAR模型对新凯恩斯理性预期框架下的时变系数货币政策规则进行再估计,结果发现:货币当局根据经济周期更迭进行的政策规则调整具有明显的渐变性特征,而这种微调手段难以被公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郭婧  肖文帅  
本文首先考察了战后美国经济周期波动和货币政策的演变历史,并利用HP滤波法分离出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GDP和广义货币供应量的波动成分,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在更多的时候,反周期的货币政策反而成为经济波动的触发因素之一。因此,在利用货币政策熨平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同时要注意处理好短期和长期的关系,特别是要避免因调控产生新的市场扭曲,从而引发新一轮的经济波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国涓  
本文首先介绍了货币政策及货币政策工具,同时讨论了货币政策在经济周期波动理论中的应用,并分析了货币政策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波动中的作用。最后,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吴金友  
本文首先从经济周期波动角度,分析归纳了中国货币政策应对经济周期波动四个阶段的不同表现和成效;其次,再对货币政策应对经济周期波动(以国内生产总值、就业率和物价水平衡量)进行实证分析;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考察中国货币政策应对经济周期波动的有效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骆祚炎  
随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货币政策是否应该干预资产价格波动,这个产生较长时间争议的问题,再次成为各界讨论的热点。文献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分析一是推动资产价格泡沫或膨胀的影响因素;二是对资产价格是否可以作为宏观经济活动指示器的讨论;三是货币政策是否应该干预资产价格波动的争论;四是就货币政策如何干预资产价格进行的各种分析。尽管在上述问题上没有形成一致的观点,但是研究普遍认为,政策调控应该在实体经济稳定和金融稳定之间寻求平衡,以达到减少经济波动的目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杨开忠  欧阳一漪  王宇光  
通过研究1979—2017年我国31个省(区市)经济周期的波动特征和协动性水平发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省域经济周期波动呈现平滑化、微波化特征,1995年后协动性水平明显增强,密度、距离、分割、异质性(即"4D")对省域经济周期协动性均具有显著影响。在"4D"影响中,地理毗邻与周期协动性负相关,反映出我国相邻各省域间分割严重,行政和贸易壁垒问题较强;人均GDP差距与周期协动性正相关,反映出我国省域经济周期协动性水平整体虽然提高,但人均收入扩大的趋势尚未改善。在分区域"4D"影响分析中发现,东部地区受外商直接投资度、产业结构差异影响最大,中部地区受对外开放度、人均GDP差距影响最大,西部地区受对外开放度、产业结构差异影响最大。地理毗邻变量在东、中、西部三地的回归结果均不显著,说明三地内部省域分割仍然比较严重,区域一体化程度有待提高。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金全  张运峰  毕振豫  
在区制转移的视角下,通过马尔可夫区制转移模型深入研究房地产价格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联机制以及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效果。实证结果表明,住房价格与实体经济之间并非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在房地产市场与信贷周期运行的不同阶段,房价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会发生明显结构性变化。只有当货币供给量和房价处于平稳发展状态时,房地产价格上涨才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而就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调控效果而言,数量型以及价格型两种货币政策工具并不存在明显的政策无效区间,其均能够有效调控房地产价格,二者在不同的区制下也能够形成有效互补。因此,应保持货币扩张与房价上涨在合理区间,确保信贷规模与宏观经济的发展相匹配,同时,继续完善金融监管体制,减少金融市场与信贷结构的扭曲,从而更好地引导金融发展为实体经济服务。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姜伟  闫振坤  
毋庸置疑,货币政策在稳定经济和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选取我国的货币增长率、利率、汇率、消费者信心、通货膨胀率和经济增长率的月度数据,采用能够反映时变特性的TVP-VAR模型,分析在消费者信心的预期效应框架下我国的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时变影响。从时变的角度看,消费者信心和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影响具有时变性;利率、汇率对通货膨胀的调节作用逐渐增强,基于货币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的调节并未减弱,反而日渐成熟;消费者信心在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预期效应是通畅的,能够长期有效抑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方燕  尹元生  
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物价变动的基本形势,说明宏观价格总水平已触底反弹,价格变动趋于稳定以及分类波动特征和周期性特征非常明显,并以ARCH模型分析了物价波动的"非对称效应",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史薇  
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中的政策因素与货币因素史薇一、引言经济周期性波动是现代经济社会的一种必然现象。建国后,我国理论界曾经否定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存在周期波动,但是几十年来的经济发展实践证明,在我国同样存在着经济周期波动,而且这种波动的周期性较为明显。关于引...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梦嘉  
基于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在刻画全球金融周期特征的基础上,构建包含调节效应的面板模型,对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有效协调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全球金融周期处于高波动率区制,即市场风险厌恶水平较高时,资本流动水平较低,浮动汇率政策能够有效缓解资本流动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反之,浮动汇率政策调节效果减弱。因此在推进金融开放与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要充分关注全球金融周期波动状况。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少岩  孙文轩  
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了汇率波动与货币政策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汇率的双向灵活波动,资本账户开放进程的适时调整和货币政策与汇率在长期均衡过程中的有效联动对人民币国际化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应继续推动中国经济转型,通过有序引导人民币汇率的弹性调整来对冲国内去产能的进程,夯实基本经济增长面的同时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方式从贸易项下的数量输出向资本项下的价值吸引转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