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36)
- 2023(11546)
- 2022(9687)
- 2021(9069)
- 2020(7441)
- 2019(16939)
- 2018(16312)
- 2017(32100)
- 2016(17251)
- 2015(19167)
- 2014(18995)
- 2013(19073)
- 2012(18074)
- 2011(16717)
- 2010(16564)
- 2009(15351)
- 2008(15117)
- 2007(13077)
- 2006(11514)
- 2005(10593)
- 学科
- 济(81828)
- 经济(81755)
- 管理(48077)
- 业(45846)
- 方法(38680)
- 数学(35894)
- 数学方法(35611)
- 企(35392)
- 企业(35392)
- 中国(23492)
- 农(20105)
- 财(19720)
- 贸(18484)
- 贸易(18477)
- 易(18063)
- 地方(16595)
- 制(14644)
- 业经(14165)
- 融(13438)
- 金融(13437)
- 学(13383)
- 银(13301)
- 银行(13294)
- 农业(13134)
- 行(12828)
- 策(11943)
- 环境(11338)
- 务(11289)
- 财务(11271)
- 财务管理(11248)
- 机构
- 大学(251678)
- 学院(249912)
- 济(118318)
- 经济(116352)
- 管理(95665)
- 研究(90683)
- 理学(82627)
- 理学院(81704)
- 管理学(80578)
- 管理学院(80082)
- 中国(71633)
- 财(54223)
- 京(52174)
- 科学(50766)
- 所(45018)
- 财经(43575)
- 中心(40862)
- 研究所(40807)
- 经(40019)
- 经济学(39156)
- 农(37467)
- 经济学院(35492)
- 江(35397)
- 北京(33238)
- 财经大学(32765)
- 院(32657)
- 业大(32112)
- 范(31815)
- 师范(31569)
- 农业(29470)
- 基金
- 项目(166434)
- 科学(134103)
- 基金(126134)
- 研究(121916)
- 家(109731)
- 国家(108916)
- 科学基金(93828)
- 社会(82428)
- 社会科(78589)
- 社会科学(78577)
- 基金项目(64681)
- 省(60433)
- 自然(58639)
- 自然科(57344)
- 自然科学(57331)
- 自然科学基金(56392)
- 教育(55942)
- 资助(53722)
- 划(52471)
- 编号(46358)
- 部(39631)
- 成果(38444)
- 重点(37605)
- 发(36356)
- 国家社会(36006)
- 教育部(34560)
- 创(34186)
- 人文(33028)
- 中国(32729)
- 课题(32711)
- 期刊
- 济(122689)
- 经济(122689)
- 研究(79257)
- 中国(46001)
- 财(39120)
- 学报(35671)
- 管理(34957)
- 科学(34526)
- 农(33187)
- 融(30611)
- 金融(30611)
- 大学(27670)
- 学学(26079)
- 农业(22828)
- 财经(22533)
- 经济研究(22463)
- 教育(22417)
- 经(19409)
- 技术(19388)
- 贸(17428)
- 业经(17346)
- 问题(16465)
- 国际(15425)
- 世界(13981)
- 统计(13535)
- 业(12687)
- 技术经济(12493)
- 策(12174)
- 理论(11215)
- 决策(10948)
共检索到3746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铮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区域经济差距逐渐拉大,货币政策的区域非对称性也逐渐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使用SVAR模型与脉冲响应函数,定量分析了货币政策对我国各经济区域产出和物价影响的动态过程。研究结论表明,长期内我国货币政策对各地区的人均产出影响趋同,而对各地区的物价水平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而短期内货币政策冲击对各地区产出和物价在响应程度和时滞上都具有显著差异。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张小宇 刘金全
在对货币当局政策偏好分析的基础上,构建更为一般的货币政策反应模型,用于识别名义利率对通胀缺口和产出缺口的非线性和非对称调整特征以及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和产出变化的惰性属性。采用7天期银行间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作为名义利率的代理变量,对上述货币政策反应模型进行广义矩估计,并对参数进行约束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调整存在明显的惰性区域,即当通货膨胀率在目标通货膨胀率的较小范围内波动时,利率并未针对通货膨胀与目标通货膨胀率的偏离做出调整,而当通货膨胀率与目标通货膨胀率的偏离(即通胀缺口)超过惰性区域时,货币当局开始针对通胀缺口调整利率,并且随着通胀缺口的增大,利率对通货膨胀的反应越...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通胀缺口 产出缺口 广义矩估计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吴伟军
笔者采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OLS回归法对我国货币政策在开放条件下的非对称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结论表明,我国货币供给的正负向冲击对产出具有显著非对称性,但在经济开放条件下这种非对称性会减缓。针对研究结论,笔者提出减缓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建议,这对完善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机制和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开放条件 货币政策 非对称性效应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郑挺国 郭辉铭 钱鹏程
本文运用弹性非线性推断方法研究我国货币政策反应函数的非线性特征,以新的视角解释和分析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反应函数存在显著的非线性特征,突出表现为利率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非对称反应,即在高通胀时期中央银行实施严厉的利率政策以降低通货膨胀;而在低通胀时期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根据通胀变化线性微调短期利率。研究结果还表明,这种非线性特征可能主要源于中央银行对通胀正负偏离的非对称偏好,并有部分来自其对通胀缺口和产出缺口之间相互影响的政策反应。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吕素香 汪增群
对于像中国这样幅员辽阔且内部发展差距较大的大国而言,统一的货币政策在各地区的传导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区域非对称性效应。在总结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本文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使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两项计量工具,实证检验了中国的货币政策是否存在区域非对称性效应。本文的研究发现,无论是对产出的影响,还是对物价的影响,货币政策对东部地区的影响都要显著地大于中西部地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蔡彤娟 金山
本文试图在开放宏观框架下检验欧元区单一货币政策冲击给各成员国带来的区域非对称效应。首先,通过考察欧元区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检验区域非对称效应的产生机制;其次,运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IRFs)检验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程度;最后,运用分时段VAR模型检验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内生性。结果表明,欧洲单一货币政策对各成员国产生非对称冲击,且非对称效应未出现收敛性,欧元区宏观政策协调的成本和难度加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拥政
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效应的讨论始终是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货币政策的区域非对称性效应不能仅局限于国际货币联盟中,它们同样适用于单个国家内部,特别是发展差异较大的大国地区内部。但是,关于一个国家内部地区特别是对于我国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效应研究还没有一个系统的介绍,因此,本文从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效应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研究现状以及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等方面对这一领域相关的成果进行了整理。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区域非对称性 区域非对称性效应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德伟 徐琼 孙崎岖
本文运用预测方差分解法对我国1993年~2001年货币政策作用的非对称性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货币冲击的紧缩效应大于扩张效应,紧缩性货币政策能够有效地抑制经济的过热增长,而扩张性货币政策却无法显著摆脱经济的恶性衰退。因此从对称性角度看,在扩张时期和紧缩时期,货币冲击效果在我国具有微弱的非对称性。
关键词:
货币政策效果 非对称性 预测方差分解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曹永琴 李泽祥
已有研究表明,紧缩性与扩张性货币政策对真实产出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效应。但与现有研究不同的是,本文实证结果表明:(1)扩张性货币政策更为有效;(2)不同经济周期阶段货币政策的政策效应具有非对称性,较之于经济扩张时期,经济紧缩时期的货币政策更为有效;(3)"大"的货币政策与"小"的货币政策的政策效应有差别,"小"的货币政策相对有效。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方蔚豪
使用SVAR模型与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方法定量分析了1994~2007年我国统一的货币政策冲击对三大经济区域产出影响的动态过程。结果表明:长期内我国货币政策具有中性,短期内具有区域效应,而且在整个过程中呈现出一定的趋同特征。表现为,一方面,货币政策冲击对各地区产出在响应程度和时滞上具有显著差异;另一方面,冲击对各地区经济波动的贡献率随着时间而趋于一致。
关键词:
SVAR模型 脉冲响应函数 方差分解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袁科 冯邦彦
由于各区域经济结构的异质性,用单一货币政策对其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所得效果不甚显著。本文以最优货币区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研究我国在不满足最优货币区标准的区域实行单一货币政策所导致对区域房地产市场非对称的效力问题。最后提出通过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继红 刘松涛
对于货币供应量冲击的累计响应,制造业为正且最大,然后依次是农林牧渔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住宿餐饮业最小,金融业为负。对于实际利率冲击的累计响应,交通运输业为正且最大,然后依次是制造业、建筑业、农林牧渔业、房地产业,金融业最小,批发零售业为负且最大,住宿餐饮业次之;对于有效汇率冲击的累计响应,制造业为负且最大,然后依次是交通运输业、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农林牧渔业,建筑业最小,金融业为正且最大,房地产业次之。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效应 行业 非对称性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丁文丽
虽然货币政策效力时空非对称性研究并非是一个新问题,然而,现有的研究一则多以发达国家为研究对象,二则就货币政策效力空间差异性的研究而言,现有的研究,主要围绕着欧元区内统一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国别差异而展开。单一主权国家内部是否会存在大国条件下的货币政策空间效力差异?发展中的大国货币政策是否存在效力非对称性?现有的研究文献对此鲜有涉及。本文基于转轨时期中国区域经济与金融发展水平的显著差异性,对转轨时期“中国货币政策效力存在区域(空间)非对称性”这一命题进行了经验证明。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明辉 刘磊
本文基于对货币政策与经济波动关系的理论分析,采用经H-P滤波处理后的产出缺口变量对我国经济波动进行动态度量。考虑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制度背景,我们引入地方政府投资等变量刻画影响我国经济波动的因素,并分别建立时间序列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对货币政策效应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及在不同区域的货币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考察。实证结果表明:(1)我国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效应,即在经济扩张时期,无论是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还是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均大于经济衰退时期货币政策对经济波动的影响;(2)信贷规模在我国的不同区域对经济波动起着显著的推动作用,地方政府的投资行为对经济波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