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06)
2023(13297)
2022(11641)
2021(10987)
2020(9015)
2019(20665)
2018(20483)
2017(40348)
2016(22048)
2015(24599)
2014(24709)
2013(24357)
2012(22556)
2011(20521)
2010(20473)
2009(18583)
2008(18047)
2007(15805)
2006(13792)
2005(12355)
作者
(63131)
(52420)
(52035)
(49824)
(33542)
(25046)
(23776)
(20644)
(19940)
(18844)
(17923)
(17573)
(16708)
(16502)
(16272)
(16257)
(15697)
(15680)
(15070)
(15025)
(13028)
(12996)
(12571)
(11937)
(11835)
(11611)
(11591)
(11516)
(10543)
(10401)
学科
(88826)
经济(88735)
管理(62922)
(58529)
(48126)
企业(48126)
方法(39883)
数学(34837)
数学方法(34416)
(23782)
中国(23036)
(21810)
地方(20937)
业经(19193)
(18877)
(17143)
贸易(17138)
(16617)
农业(15844)
(15128)
理论(14566)
环境(14250)
(13943)
(13382)
(13382)
银行(13346)
技术(13318)
财务(13317)
财务管理(13298)
(13235)
机构
大学(311146)
学院(310453)
(125190)
管理(125099)
经济(122369)
理学(108557)
理学院(107355)
研究(105922)
管理学(105600)
管理学院(105042)
中国(78675)
(65817)
科学(65439)
(57025)
(53426)
研究所(48753)
(48149)
中心(47758)
财经(45776)
业大(45094)
(44862)
(42155)
北京(41829)
师范(41826)
(41662)
(38667)
农业(37637)
经济学(37034)
(36632)
财经大学(34063)
基金
项目(214101)
科学(168667)
研究(158405)
基金(154748)
(134289)
国家(133149)
科学基金(114411)
社会(98843)
社会科(93684)
社会科学(93664)
(83344)
基金项目(82148)
自然(74507)
自然科(72741)
自然科学(72727)
教育(72454)
自然科学基金(71400)
(70552)
编号(65461)
资助(64140)
成果(53329)
重点(47738)
(47465)
(46156)
课题(45033)
(44277)
创新(41228)
科研(40608)
教育部(40533)
项目编号(40239)
期刊
(135467)
经济(135467)
研究(94197)
中国(55401)
学报(47040)
管理(44436)
科学(43829)
(43172)
(40431)
教育(35950)
大学(35278)
学学(32970)
农业(30405)
(30026)
金融(30026)
技术(26211)
业经(22264)
经济研究(21771)
财经(21267)
(18088)
图书(17249)
问题(17227)
理论(15759)
(15030)
科技(14878)
技术经济(14641)
实践(14441)
(14441)
现代(14059)
(13918)
共检索到4517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卞志村  杨全年  
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研究是货币经济学研究的前沿分支,该领域的研究突破了以往着重从宏观总量角度分析货币政策效应的研究体系,强调对货币政策的统一性及其政策效应的区城差异性的协调。本文从理论基础、分析方法、数据选择和处理、原因分析、政策建议等角度梳理了国内外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相关的研究成果以及目前存在争议的问题。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淑娟  王晓天  
货币政策规则研究的进展是近年来货币政策研究的重要突破。本文对货币政策目标规则研究领域的代表性文献进行了系统的分类梳理和总结,并展望国际上相关研究的发展方向,作为我们进一步研究的基础和借鉴。借鉴西方货币政策规则的理论和实践,建立适应新形势的货币政策框架是我国货币政策的发展方向。对中国货币政策目标规则的研究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今后的相关研究应更多地考虑中国作为新兴市场和转轨国家的经济和金融特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拥政  
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效应的讨论始终是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货币政策的区域非对称性效应不能仅局限于国际货币联盟中,它们同样适用于单个国家内部,特别是发展差异较大的大国地区内部。但是,关于一个国家内部地区特别是对于我国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效应研究还没有一个系统的介绍,因此,本文从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效应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研究现状以及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等方面对这一领域相关的成果进行了整理。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汪增群  周宁东  
有关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讨论是当前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研究不能仅仅局限在国际货币联盟中,它们同样适用于单个国家内部,特别是内部发展差异较大的大国内部。鉴于目前国内对基于跨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有比较详尽的介绍,而有关一国内部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还没有一个系统的介绍,本文从货币政策区域效应产生的机制、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成果以及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等角度对这一领域相关的成果进行了梳理。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叙果  陆凯旋  
开放经济下,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性越来越强。每个国家运用货币政策实现各自的宏观经济目标的同时,必然会对别国产生溢出效应。因此,国际货币政策协调历来就是国际货币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本文回顾和梳理了目前理论界关于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收益研究的理论框架、协调收益产生的来源、增加协调收益的机制设计研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加以评述,认为应该根据中国的基本国情建立一个能够能用于分析和指导中国参与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模型,以提高中国参与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收益。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细松  
自从Scott最早证明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效应存在以来,围绕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效应相关问题,国外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对国外最优货币区理论及发展、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效应检验以及实证解释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与述评。从国外对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效应的研究现状看,研究是比较全面的,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因此,本文最后对未来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效应研究的重点进行了展望。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黄国妍  
近年来中国的货币政策实践表明我国货币政策效果上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别。本文从统一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最优货币区理论出发,运用最优货币区标准对中国进行检验分析,找出产生货币政策区域差别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减少统一货币政策的区域差别,增进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马亚明  王姣  谢晓冬  
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使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效果之间的关联性不断加大,资产价格波动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本文遵循"信息-效应-选择"的逻辑,对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反应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评述,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货币政策应对资产价格波动的策略。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高云峰  阮莉莉  
本文以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为基础,通过构建面板模型,对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货币政策存在明显的区域效应差异。从贷款投放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来看,中部、东北和东部地区省份的效果比较明显,而西部地区的效果较差。对于资本投入相对不足的西部地区,要加快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调整区域经济结构、推动产业转移;对于资本积累充足的东部地区,要提高资本的边际产出率,提高经济效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吉亚辉  杨乐乐  
文章基于中国2005年一季度到2013年四季度最新数据,结合货币政策工具选择的新动向,通过建立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使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方法,对不同类型的货币政策工具(数量型和价格型)对中国不同区域(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使用可能带来的差异进行了经验检验与测度。结果表明:三大经济带产出对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冲击响应的敏感度按东中西递减;中部经济带价格相对东西部经济带对价格型工具利率更为敏感,三大经济带价格对以利率为代表的价格型工具冲击的响应的差异不明显;汇率工具在各经济带间响应存在明显差异,敏感度和强度随东中西递减。最后文章还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安平  
财政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是有关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建立了一个包括政府投资、银行贷款、价格指数和东中西部人均产出等变量的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通过比较投资和贷款冲击的脉冲响应,发现:①我国的财政货币政策对东部的作用强于中西部,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效应;②与货币政策相比,财政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更大;③1978年后,两种政策的作用都有所增强,货币政策对中西部,特别是对西部的影响明显增加。其含义是,为了缩小地区差距,应根据各个区域的特点,制定差异化的区域政策,在注重财政政策的同时,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积极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戴逸飞  
本文采用1990-2006年的样本数据,通过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对货币政策响应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存在明显的区域效应。因此,中国人民银行在实施货币政策时应考虑这一因素,在统一的货币政策目标前提下,采取可行措施缩小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差异,从而使各区域间的经济均衡协调发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晶  
本文首先指出最优货币区理论作为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基础存在不足,然后按照时间和流派简单回顾了国外学者关于货币政策区域影响问题的研究历史,最后重点介绍了目前处于研究前沿的新、后凯恩斯主义的观点,并对这一研究领域的国外成果进行了简单评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雨薇  
文章通过借鉴奥肯法则构建了货币政策乘数效应模型,并利用我国2001~2012年宏观统计数据对金融结构差异以及货币政策的区域差异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研究认为,我国金融结构差异导致统一的货币政策所产生区域效应不同,乘数作用进一步加剧了货币政策的不均衡性,进而造成了货币政策在区域金融总量和结构上的显著差异。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曹永琴  
货币政策效应的区域差异影响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本文运用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估计了各地区的货币政策敏感系数,并进一步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和结构方差分解法分析了货币冲击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货币政策效应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主要原因在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差异。建立充分反映区域经济特点的货币政策体系以及发挥货币政策结构性功能,有利于提高货币政策作用和缩小区域间货币政策的不对称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