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617)
- 2023(19620)
- 2022(16931)
- 2021(15940)
- 2020(13393)
- 2019(30975)
- 2018(30504)
- 2017(58620)
- 2016(31893)
- 2015(35939)
- 2014(35678)
- 2013(35100)
- 2012(32551)
- 2011(29321)
- 2010(29266)
- 2009(27285)
- 2008(26901)
- 2007(23316)
- 2006(20622)
- 2005(18719)
- 学科
- 济(128811)
- 经济(128644)
- 管理(95131)
- 业(88364)
- 企(73450)
- 企业(73450)
- 方法(59480)
- 数学(52249)
- 数学方法(51574)
- 中国(36480)
- 财(36193)
- 农(34538)
- 制(28463)
- 业经(28446)
- 学(26053)
- 贸(25751)
- 贸易(25737)
- 易(25002)
- 地方(23552)
- 银(22553)
- 银行(22507)
- 农业(22489)
- 务(22005)
- 财务(21923)
- 财务管理(21875)
- 行(21482)
- 融(21455)
- 金融(21451)
- 企业财务(20741)
- 理论(20425)
- 机构
- 大学(452677)
- 学院(448692)
- 济(188997)
- 经济(185161)
- 管理(176785)
- 研究(153464)
- 理学(152445)
- 理学院(150810)
- 管理学(148186)
- 管理学院(147358)
- 中国(119182)
- 京(96223)
- 科学(90481)
- 财(90128)
- 所(75852)
- 财经(71226)
- 中心(69799)
- 农(68593)
- 研究所(68509)
- 江(65806)
- 经(64947)
- 业大(63542)
- 北京(61265)
- 经济学(58192)
- 范(58179)
- 师范(57651)
- 院(55918)
- 农业(53395)
- 财经大学(53082)
- 经济学院(52440)
- 基金
- 项目(301746)
- 科学(238835)
- 研究(222433)
- 基金(221644)
- 家(192222)
- 国家(190673)
- 科学基金(164479)
- 社会(142286)
- 社会科(134994)
- 社会科学(134962)
- 基金项目(115879)
- 省(114466)
- 自然(105802)
- 自然科(103359)
- 自然科学(103332)
- 教育(102580)
- 自然科学基金(101467)
- 划(97114)
- 资助(92796)
- 编号(90019)
- 成果(74149)
- 部(68172)
- 重点(67234)
- 发(63356)
- 创(62075)
- 课题(61994)
- 国家社会(59301)
- 教育部(59124)
- 创新(57996)
- 科研(57529)
- 期刊
- 济(204409)
- 经济(204409)
- 研究(138285)
- 中国(87818)
- 财(69487)
- 学报(67411)
- 管理(66428)
- 科学(63129)
- 农(61812)
- 大学(52524)
- 学学(49278)
- 教育(48718)
- 融(46312)
- 金融(46312)
- 农业(42230)
- 技术(38953)
- 财经(35534)
- 经济研究(33536)
- 业经(31563)
- 经(30444)
- 问题(26418)
- 贸(23149)
- 业(22094)
- 图书(21971)
- 统计(21615)
- 理论(21570)
- 技术经济(21471)
- 版(20165)
- 国际(20129)
- 科技(20023)
共检索到6737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齐鹰飞
宏观政策终究是在微观世界中传导的,直接利用微观数据分析宏观经济政策效应有助于更准确考察政策动态传导的细节。本文利用中国30个工业两位数行业数据实证分析了货币政策的微观传导机制,发现中国在短期存在货币非中性,货币政策对产出具有显著的短期影响,通货膨胀的动态演变同实际经济相关;数据不支持"流动性效应"的存在,基础货币冲击和利率冲击具有不同的传导渠道;紧缩性利率冲击在短期内反而可能提高通货膨胀率,成本渠道在短期内似乎主导了货币政策传导。这些发现为理解货币传导机制提供了更基础和更丰富的证据,既可以为相关理论模型的检验提供参照标准,也可以为货币政策操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鹭 于泽 刘宇琪
当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人民银行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要求,在稳健货币政策的基调下精准发力,着力引导金融机构对民营和小微企业的全方位支持,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在调研中发现,由于实体经济面临的压力依然较大,政策传导不畅,在有效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方面仍然存在结构性困境。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结构性货币政策精准发力,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突破。人民银行从两方面加大力度推进解决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一方面,继续加大定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曹永琴
本文沿银行信贷、资产负债表和相对价格三条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从理论上分析货币政策行业非对称效应的形成机理;并基于30个典型行业月度面板数据、分四个递进层次建立实证模型检验理论结果。研究发现,行业间特征差异显著,货币政策冲击经传导后对各行业影响程度差别非常之大;行业运营资本比重、银行信贷依赖程度、财务杠杆水平和劳动密集程度越高以及行业内公司的平均规模越小,受货币政策的冲击越大。把握货币政策行业非对称效应的规律并发挥政策在调结构方面的作用,对于中央银行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中小型公司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受政策影响最大,紧缩性货币政策会加剧中国的失业问题。中央银行应尽可能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配合信贷政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小英 许永洪 温丽荣
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等形势迫使商业银行集体性进行创新转型,同业业务作为重要突破口呈快速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同业业务扩充了银行资金来源,提高了资产运用效率,但弱化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渠道效应,社会资金"脱实向虚",且国有银行、政策性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外资银行等不同性质银行对货币政策影响呈现异质性。本文最后为规范同业业务、防范风险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韧 马红旗
本文构建了一个以投资者保护为起点,以国内企业投融资领域的"破坏性成长"现象为重心,最终汇总为宏观货币现象的理论假说,并基于国内上市公司的区域面板数据进行了全方位的实证检验。实证结果验证了国内企业以高负债、高融资、高投资、低回报、低分红为特征的"破坏性成长"现象,由此揭示出宏观货币现象的微观形成机制。落实到实践层面,解决货币政策的两难需要考虑微观层面的制度校正,完善投资者保护机制、规范企业投融资行为能够为宏观政策操作赢得更大的自由度和空间,有利于经济金融体系的平稳转型。
关键词:
投资者保护 破坏性成长 法与金融学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铭利
国内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研究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多数文献都是基于VAR方程利用信贷总量、总产出等宏观变量证明存在信贷传导渠道,由于无法避免宏观变量的内生性影响了结论的稳健。二是只关注银行信贷总量变动对产出的冲击。随着金融体制改革,企业融资渠道多样化,银行信贷总量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占比不断下降,货币政策将通过另一种信贷传导渠道——广义信贷传导渠道对企业产生作用进而影响产出,国内尚缺乏对广义信贷传导渠道的研究,这将导致对货币政策效力估计不足,降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本文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微观层面证明信贷传导渠道的存在性,并且区分了狭义和广义两种信贷传导渠道并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林朝颖 黄志刚 杨广青
货币政策风险传导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货币政策对银行的风险传导效应,而银行只是风险传导的中介,货币政策对微观企业的风险传导更直接影响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本文从货币政策的风险承担渠道理论出发,选取非金融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分析货币政策的风险传导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对微观企业存在风险传导效应,即宽松货币政策会促进企业风险承担,紧缩货币政策对企业风险承担具有抑制作用;货币政策对不同规模、不同所有权性质企业的风险传导效应存在差异,对小企业的风险传导效应强于对大企业的风险传导效应,对非国有企业的风险传导效应强于对国有企业的风险传导效应。因此,货币当局在制定政策时应充分考虑货币政策的风险传导效应,避免...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风险传导 融资约束 非对称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危慧惠
货币政策决策需要源于实体经济和微观市场的依据。本文从商品期货交易数据出发,对前瞻性泰勒规则再检验,评估了商品期货指数对于目标利率值等静态数据的解释力度。为描述货币政策冲击所带来的实际利率与预期通胀的相对和动态的变化,在筛选和提取货币政策非预期冲击的前提下,度量了基于商品期货交易数据的预期通胀变动的方向、程度及持续期。结果表明,基于商品期货指数能使货币政策传导更好地解释泰勒规则,货币政策非预期冲击对实际利率和预期通胀变动的影响是非持久的,其程度与商品种类和货币政策操作方式有关。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孙巍
本文利用中国的经济数据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对中国货币政策传导股市渠道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和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在中国现阶段货币政策传导在股市渠道的第一个阶段是有效的。但是,货币政策的传导在第二阶段从整体来说并非有效。文中构建的宏观模型和微观模型的结论得到了相互印证,增强了实证结论的可靠性。最后,文章对疏通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股市渠道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渠道 股市渠道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贺建清 胡林龙
货币政策的资产价格传导机制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种是基于Q理论的"托宾效应",另一种是基于莫迪利亚尼的"消费财富效应"。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迅速发展,部分学者对托宾效应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文利用2002年第二季度至2007年第三季度的Q比率、广义货币M2、投资I和国内生产总值GDP,借助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托宾效应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有限,货币政策主要通过其他传导途径发挥作用。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林朝颖 黄志刚 何乐融 吴施娟
宏观货币政策选择须建立在微观企业行为的正确理解之上。本文从风险维度研究货币政策对不同区域企业传导机制的差异,结果表明:同一货币政策工具对不同经济区域、不同省份的风险传导效应均存在差异;利率对不同经济区域以及不同省份企业的风险传导效应强于存款准备金率。本研究结论在宏观层面可为央行制定区域货币政策提供思路,在微观层面可为企业选择投资区域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风险传导 区域效应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韩蓓
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制约了统一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影响了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信用传导机制是中国主要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微观主体行为的地区差异是信用传导机制区域效应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本文介绍了狭义信用传导机制、广义信用传导机制的理论模型以及成立的前提条件;并从微观经济主体角度分析影响信用传导机制的因素;最后,从微观主体的地区差异分析中国货币政策信用传导机制区域效应产生的微观原因。
关键词:
区域效应 信用传导机制 微观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陈建奇 李金珊
国库资金与金融机构信贷、国库资金与金融机构准备金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基于误差修正模型VECM的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国库资金是金融机构信贷和金融机构准备金的Granger因;进一步的脉冲响应分析表明,国库资金变化引起了金融机构信贷的负向变化,而金融机构准备金对来自国库资金的单位冲击则产生了正向反应;方差分解发现,国库资金对金融机构准备金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而对金融机构信贷的影响则呈倒"U"型模式。这些反映了我国国库资金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的显著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将受到国库资金的显著扰动,对此,必须加强财政部门与中央银行在国库资金领域的协调配合。
关键词:
国库资金 货币政策 信贷传导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