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36)
2023(7419)
2022(6195)
2021(5876)
2020(4576)
2019(10620)
2018(10488)
2017(20227)
2016(11179)
2015(12360)
2014(12371)
2013(12068)
2012(11421)
2011(10333)
2010(10736)
2009(9605)
2008(9569)
2007(8385)
2006(7457)
2005(6923)
作者
(30865)
(25627)
(25359)
(24494)
(16770)
(12319)
(11788)
(9762)
(9693)
(9620)
(8696)
(8522)
(8347)
(8335)
(8291)
(7997)
(7707)
(7692)
(7544)
(7410)
(6540)
(6318)
(6220)
(6002)
(5938)
(5918)
(5805)
(5782)
(5263)
(5239)
学科
(39099)
经济(39048)
管理(29831)
(28889)
(23052)
企业(23052)
方法(16721)
数学(14514)
数学方法(14276)
(12336)
(11938)
中国(11508)
(11434)
贸易(11428)
(11243)
(9373)
(9312)
金融(9312)
(9117)
(8875)
银行(8869)
(8548)
业经(8366)
理论(8365)
(7945)
农业(7404)
地方(7325)
(7037)
财务(7022)
财务管理(7009)
机构
学院(151863)
大学(150210)
(64383)
经济(62875)
管理(55066)
研究(54741)
理学(46242)
理学院(45728)
管理学(44982)
管理学院(44675)
中国(43796)
(33028)
(31249)
科学(30741)
(27577)
中心(25516)
财经(25002)
研究所(24622)
(24175)
(23969)
(22811)
(20133)
北京(20081)
(19949)
师范(19932)
经济学(19905)
业大(19730)
(19674)
财经大学(18630)
农业(18624)
基金
项目(95437)
科学(74739)
研究(72778)
基金(68248)
(59113)
国家(58596)
科学基金(49664)
社会(44721)
社会科(42481)
社会科学(42473)
(36565)
教育(35171)
基金项目(34298)
(31412)
自然(31199)
自然科(30493)
自然科学(30484)
编号(30015)
自然科学基金(29968)
资助(29402)
成果(26178)
课题(22152)
(21953)
重点(21864)
(21277)
(20428)
(19979)
教育部(19048)
创新(18630)
大学(18470)
期刊
(72182)
经济(72182)
研究(50469)
中国(33008)
(24812)
(23050)
金融(23050)
教育(22243)
(21989)
管理(21696)
学报(21140)
科学(19516)
大学(16461)
学学(15318)
农业(14950)
技术(14165)
经济研究(12324)
财经(12303)
国际(11751)
(11170)
业经(10820)
(10558)
问题(9387)
(8155)
世界(7891)
职业(7451)
理论(7436)
(7153)
论坛(7153)
实践(6650)
共检索到2436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匡可可  张明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前瞻性指引(Forward Guidance)作为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各方的广泛关注。从本质上来说,前瞻性指引是央行通过与公众的沟通来管理市场预期的一种工具。前瞻性指引不是一个全新概念。自20世纪90年代起,有些发达国家央行就开始通过对利率政策进行定性描述的方式来与公众沟通。新西兰和挪威等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家还会定期发布对未来政策利率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成思  计兴辰  
尽管前瞻指引货币政策效果在学界仍存争议,但其已成为部分国家央行政策工具箱中一项重要工具。本文对前瞻指引货币政策的基本内涵及政策有效性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央行具有隐性前瞻指引特征,随后分别利用几种前瞻指引货币政策有效性度量指标对我国央行前瞻指引行为进行测度。实证结果表明,前瞻指引货币政策的实施产生了显著效果。从实践角度来看,作为提高央行透明度的一种预期管理方式,我国央行所实施的前瞻指引货币政策显示出提高货币政策效力、减少市场波动等诸多政策效应。在此情况下,央行通过加强主动沟通和提高透明度等方法提高对预期的管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力  徐枫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未来健全宏观调控体系的改革方向是"采取相机调控、精准调控措施,适时预调微调""增强可预期性和透明度,创新调控思路和政策工具,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大定向调控力度,增强针对性和准确性"。具体到货币政策调控,需要央行根据实际创新运用政策工具,不断丰富和完善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实现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等多重货币政策目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匡可可  张明  
本轮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前瞻性指引作为零利率限制下的非常规货币政策,被各国央行广泛应用,是央行货币政策实践领域的重要新进展。本文介绍了前瞻性指引的基本原理、成功实施前瞻性指引的必要条件以及前瞻性指引的主要缺陷,总结了前瞻性指引的主要类别和国际经验,评估了前瞻性指引政策的效果,并对前瞻性指引政策的前景进行了展望。虽然目前中国并不存在利率零利率下限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前瞻性指引不能为我所用。中国货币政策正处于从数量型调控向价格型调控转型的过渡阶段,央行可以通过前瞻性指引加强对市场预期的引导,从而有助于增强对中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程均丽  林峰  
本文在全面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有必要融合货币政策前瞻性指引的透明度、交流沟通与非常规政策的两个层面,就此进行理论分析。同时,采用2006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间银行固定利率国债即期收益率数据,运用EGARCH模型实证检验中国货币政策前瞻性指引的有效性。结果显示,中国人民银行通过交流沟通进行的弱式前瞻性指引或广义上的前瞻性指引,对债券市场会产生影响,其中对中短期债券的影响更为显著,并且在影响方向上符合其货币政策意图。我们认为,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央银行应倚重前瞻性指引的调控作用,以平衡的方式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稳定经济中的短期波动,保持宏观经济的健康性,同时推动改革开放。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成思  计兴辰  
前瞻性货币政策理念在各国央行实践中已被广为接受。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前瞻性货币政策演进的基本逻辑进行深入阐释。在理论层面,本文提出前瞻性货币政策兴起的三个彼此联系但又并不完全相同的历史背景,即卢卡斯批判、通胀目标制以及货币政策反应方程领域的研究推进。在实践层面,本文分析了市场预期引导渠道(即央行沟通和媒体报道)在前瞻性货币政策操作中的应用逻辑,并对货币政策前瞻指引的前提条件、实践种类、传导路径和有效性进行系统梳理。综合来看,虽然前瞻性货币政策理念的兴起源于不同的历史背景,但是中央银行对预期概念的认可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斌  
本文根据中国的实际数据 ,在估计混合型模型的基础上 ,以福利为基准 ,通过随机模拟 ,得到最优前瞻性区间和最优前瞻性货币政策规则。与其他规则相比 ,该前瞻性规则具有其优越性。另外 ,本文分析了前瞻性规则与经济预测的关系 ,并对进一步改进中国当前货币政策的决策和操作提出几点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成思  
前瞻性货币政策可以理解为一套系统的政策框架,涵盖政策目标变量的选择、政策反应形式以及政策传导体系的构建前瞻性货币政策理念的提出随着全球经济运行不断面临各种新局面和新挑战,各国货币当局普遍认识到前瞻性货币政策的重要性。前瞻性货币政策的基本涵义是货币当局基于对未来相关经济指标的前瞻(预测)考虑,相应制定当前的货币政策。尽管前瞻性货币政策是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成思  计兴辰  
前瞻性货币政策理念在各国央行实践中已被广为接受。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前瞻性货币政策演进的基本逻辑进行深入阐释。在理论层面,本文提出前瞻性货币政策兴起的三个彼此联系但又并不完全相同的历史背景,即卢卡斯批判、通胀目标制以及货币政策反应方程领域的研究推进。在实践层面,本文分析了市场预期引导渠道(即央行沟通和媒体报道)在前瞻性货币政策操作中的应用逻辑,并对货币政策前瞻指引的前提条件、实践种类、传导路径和有效性进行系统梳理。综合来看,虽然前瞻性货币政策理念的兴起源于不同的历史背景,但是中央银行对预期概念的认可、对预期变量的应用以及对预期引导的重视都成为前瞻性货币政策从理论走向实践的基本逻辑。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卞志村  管征  
本文采用一个简单的前瞻性(Forward-looking)模型分析了中央银行确定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的过程。通过对比分析混合名义收入目标和严格通胀水平目标,我们发现这两种目标都是中央银行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的有效实现形式,从损失函数的角度来看这两种目标应该是无差异的。因此,我国中央银行并不一定必须执行通货膨胀定标的货币政策框架,可以考虑执行既重视产出因素也重视通货膨胀因素的混合名义收入目标框架。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成思  计兴辰  
前瞻性货币政策理念在各国央行实践中已被广为接受。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前瞻性货币政策演进的基本逻辑进行深入阐释。在理论层面,本文提出前瞻性货币政策兴起的三个彼此联系但又并不完全相同的历史背景,即卢卡斯批判、通胀目标制以及货币政策反应方程领域的研究推进。在实践层面,本文分析了市场预期引导渠道(即央行沟通和媒体报道)在前瞻性货币政策操作中的应用逻辑,并对货币政策前瞻指引的前提条件、实践种类、传导路径和有效性进行系统梳理。综合来看,虽然前瞻性货币政策理念的兴起源于不同的历史背景,但是中央银行对预期概念的认可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成思  党超  
本文建立基于通胀和产出双预期变量的前瞻性货币政策反应模型,以调研预期数据作为实证分析基础,检验2001至2015年期间中国货币政策对经济产出和通货膨胀两大主要目标的反应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量型指标和价格型指标分别对应的货币政策反应方程具有不同的动态机制,但动态机制对应的平滑性程度较为接近;同时,货币政策的前瞻性主要体现在对通胀预期的反应上,而对产出预期没有显著反应;另外,央行对通胀预期的调控呈逆周期,而对产出的反应则呈顺周期,这种非对称反应特征暗示出央行的调控理念更倾向于抑通胀而促增长。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赵昌川  张旭  彭劼  
货币政策是否应当干预资产价格波动,在理论和实证研究中并没有定论。本文基于前瞻性货币政策反应模型,运用中国2000年1季度至2014年2季度的数据,对货币政策调整与资产价格波动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央银行对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价格作出反应,有助于控制通货膨胀,但同时也会加大产出的波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波动的反应程度,主要取决于中央银行对"稳增长"和"防通胀"的偏好。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中央银行应将稳定通胀作为货币政策调控重点,同时适当考虑资产价格波动对经济、金融体系的冲击,将资产价格调节纳入前瞻性货币政策体系之中予以考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熊伟  陆军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以及近年金融危机后一种金融研究的新视角——金融资产价格信息提取的蓬勃发展,利率期限结构在货币政策中的应用势必将在国内逐渐发挥其应用作用。文章对国内此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详细梳理回顾,以为我国后续研究铺垫基础。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成思  党超  
本文建立基于通胀和产出双预期变量的前瞻性货币政策反应模型,以调研预期数据作为实证分析基础,检验2001至2015年期间中国货币政策对经济产出和通货膨胀两大主要目标的反应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量型指标和价格型指标分别对应的货币政策反应方程具有不同的动态机制,但动态机制对应的平滑性程度较为接近;同时,货币政策的前瞻性主要体现在对通胀预期的反应上,而对产出预期没有显著反应;另外,央行对通胀预期的调控呈逆周期,而对产出的反应则呈顺周期,这种非对称反应特征暗示出央行的调控理念更倾向于抑通胀而促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