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93)
2023(10552)
2022(9164)
2021(8422)
2020(7274)
2019(16845)
2018(16560)
2017(33610)
2016(18409)
2015(20800)
2014(20975)
2013(20958)
2012(19957)
2011(18134)
2010(18283)
2009(17042)
2008(17259)
2007(15653)
2006(13393)
2005(12146)
作者
(53549)
(44972)
(44823)
(42974)
(29137)
(21694)
(20639)
(17312)
(16907)
(16382)
(15231)
(15103)
(14427)
(14326)
(14315)
(14050)
(13845)
(13209)
(13188)
(13012)
(11204)
(11197)
(11043)
(10308)
(10224)
(10158)
(10101)
(10023)
(9126)
(9056)
学科
(80198)
经济(80121)
(53906)
管理(53779)
(43366)
企业(43366)
方法(42079)
数学(38316)
数学方法(37952)
(23259)
(21768)
中国(19286)
(17239)
贸易(17236)
(16788)
(15676)
(15072)
业经(15069)
(14778)
财务(14750)
财务管理(14714)
地方(14643)
企业财务(14064)
农业(14044)
(13870)
银行(13846)
(13334)
金融(13332)
(13149)
(12138)
机构
大学(270294)
学院(269567)
(117198)
经济(114818)
管理(104826)
理学(90348)
研究(90214)
理学院(89408)
管理学(88005)
管理学院(87486)
中国(70043)
(56331)
(55018)
科学(53000)
(45988)
(45913)
财经(44756)
中心(42676)
研究所(41445)
(40735)
(40723)
业大(39099)
经济学(37213)
农业(36357)
北京(34440)
经济学院(33924)
(33595)
财经大学(33366)
师范(33265)
(32299)
基金
项目(175463)
科学(138761)
基金(129482)
研究(127345)
(112142)
国家(111247)
科学基金(95445)
社会(81601)
社会科(77590)
社会科学(77568)
基金项目(67540)
(67432)
自然(61920)
自然科(60522)
自然科学(60501)
教育(59870)
自然科学基金(59498)
(57241)
资助(55344)
编号(51109)
成果(42446)
(40857)
重点(39524)
(37215)
(36053)
课题(35437)
教育部(35338)
科研(34227)
人文(34086)
(34049)
期刊
(123116)
经济(123116)
研究(79748)
中国(48161)
(44046)
学报(40913)
(40559)
科学(37177)
管理(36270)
(32226)
金融(32226)
大学(30930)
学学(29338)
农业(26815)
教育(25236)
财经(22937)
技术(22132)
经济研究(20905)
(19571)
业经(19424)
问题(16672)
(15506)
(14267)
统计(14131)
技术经济(13899)
理论(13511)
(12800)
国际(12747)
商业(12566)
(12374)
共检索到3963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燕  
实证分析表明,在当前我国数量型与价格型调控手段并存的情况下,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传导目标之一,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利率与名义经济总量、投资、消费的变动相关性不显著,但与实际的经济总量、投资、消费的变动呈现一定的相关性,这表明我国利率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十分有限。今后必须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完善我国货币政策目标工具、创造有利于货币政策传导的外部环境。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陆建军  李晶  
利率传导机制在货币政策的执行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我国货币政策中利率传导的有效 性进行了实证分析,阐述我国利率传导不具显著有效性的原因,并给出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高山  黄杨  王超  
本文利用2002—2010年相关的经济金融月度数据,应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关系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当代主流的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并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的运作机制和传导效果进行深层次的长期静态分析和短期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的有效性较低。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胡晓阳  谢宇  
本文使用我国2003年1月~2008年12月月度数据,对我国货币政策信贷市场传导的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发现:从货币政策到信贷市场传导过程中,我国货币供应量M0、M1和M2和与金融机构贷款总额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稳定关系;从信贷市场到实体经济传导过程中,我国金融机构贷款总额与GDP、CPI、CUS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稳定关系,但是有一定程度的梗塞。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道强  王燕  
通过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方法,采集2004—2015年的货币、信贷、消费、物价和产出的季度数据,对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的效果进行实证分析表明: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到信贷市场的传导渠道是顺畅的,信贷和国内生产总值、消费者物价指数、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之间存在长期稳定性关系,但不明显,说明传导过程中存在一定梗塞,货币政策的传导已不再以信贷传导机制为主。今后可以从加强信贷管理、进一步调整贷款结构、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鼓励发展消费贷款等方面,提高信贷传导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效果。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道强  王燕  
通过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方法,采集2004—2015年的货币、信贷、消费、物价和产出的季度数据,对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的效果进行实证分析表明: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到信贷市场的传导渠道是顺畅的,信贷和国内生产总值、消费者物价指数、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之间存在长期稳定性关系,但不明显,说明传导过程中存在一定梗塞,货币政策的传导已不再以信贷传导机制为主。今后可以从加强信贷管理、进一步调整贷款结构、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鼓励发展消费贷款等方面,提高信贷传导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效果。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方先明  孙镟  熊鹏  张谊诰  
本文基于新颖的和交叉性统计数据,通过协整检验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进行实证研究。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是低效的。(2)货币政策在整体上却有效。这从侧面可以证明:相比较于其他几个货币传导机制,我国的利率传导机制的阻塞效用更强,即其对货币政策总体绩效的贡献度相对最小。(3)利率传导机制还存在时滞效应。本文认为,解决目前我国利率传导机制低效性的主要方法还是要通过利率市场化的渐进推进。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宏生  
可以预见,在以利率为主导的货币政策框架成为全球趋势的背景下,随着我国金融制度的不断完善,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利率传导渠道将会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由于我国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存在着市场利率和管制利率两种利率,而且我国债券市场发展还不完善,存在交易品种少、期限少,交易量不大等特点,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高山  
本文应用当代主流的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2002年以来相关的经济金融月度数据的实证分析,探究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之汇率传导渠道的运作机制以及传导效果,不仅对汇率传导渠道的有效性得出一个基本判断,而且在深入分析此判断的基础上,对如何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微观金融环境提出政策建议,期望进一步推动我国的金融市场建设和金融体制改革。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欣  
本文运用协整、向量自回归的Granger因果检验以及预测方差分解等方法 ,对我国1994~ 1997年以及 1998~ 2 0 0 3年第一季度这两个时期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 ,结果显示货币渠道、信用渠道都对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发挥一定的作用 ,但在第一阶段起主要作用的是信用渠道 ,而第二阶段起主要作用的则是货币渠道。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洪娟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从操作性角度研究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分析货币在传导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对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的作用机理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项后军  吴丹婷  汤烨斐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着货币错配的问题。基于此,笔者以2005—2014年为研究样本期,在分析我国货币错配和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机理的基础上,以货币政策的产出效应和价格效应为切入点,研究了货币错配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关系,结论如下:(1)我国的货币错配程度在2005年之后呈快速上升趋势,且在2009年第1季度达到峰值49.26%,之后又快速下降至38%左右并在之后整体保持稳定,与样本期内我国汇率变动情况基本一致。(2)我国货币政策的产出效应和价格效应与货币错配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协整关系,且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货币错配都是产出水平及物价水平变动的原因。(3)货币错配对货币政策的价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