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86)
- 2023(8947)
- 2022(7373)
- 2021(7258)
- 2020(5691)
- 2019(13303)
- 2018(13036)
- 2017(24702)
- 2016(13308)
- 2015(15264)
- 2014(15087)
- 2013(14930)
- 2012(14086)
- 2011(13078)
- 2010(13097)
- 2009(12269)
- 2008(12251)
- 2007(10664)
- 2006(9664)
- 2005(9097)
- 学科
- 济(56670)
- 经济(56605)
- 管理(37736)
- 业(34150)
- 企(27743)
- 企业(27743)
- 方法(24528)
- 数学(21422)
- 数学方法(21196)
- 中国(19077)
- 贸(15798)
- 贸易(15788)
- 农(15757)
- 易(15536)
- 财(13919)
- 制(11806)
- 业经(11515)
- 策(10984)
- 银(10750)
- 银行(10749)
- 行(10452)
- 理论(10388)
- 融(9953)
- 金融(9953)
- 学(9885)
- 农业(9546)
- 及其(8249)
- 环境(8048)
- 和(7944)
- 地方(7895)
- 机构
- 大学(192726)
- 学院(191516)
- 济(91621)
- 经济(89967)
- 管理(71881)
- 研究(70436)
- 理学(60726)
- 理学院(60091)
- 管理学(59361)
- 管理学院(58994)
- 中国(58072)
- 财(43386)
- 京(41118)
- 科学(36648)
- 所(34328)
- 财经(33893)
- 中心(31617)
- 经(31100)
- 研究所(30730)
- 经济学(30268)
- 江(28082)
- 北京(27165)
- 经济学院(27151)
- 财经大学(25274)
- 范(25142)
- 院(25134)
- 师范(24966)
- 农(24884)
- 州(22412)
- 业大(21086)
- 基金
- 项目(118042)
- 科学(94207)
- 研究(92279)
- 基金(87717)
- 家(75076)
- 国家(74483)
- 科学基金(63810)
- 社会(60335)
- 社会科(57320)
- 社会科学(57314)
- 基金项目(43805)
- 教育(43723)
- 省(41391)
- 资助(37870)
- 自然(37774)
- 编号(37130)
- 自然科(36903)
- 自然科学(36892)
- 自然科学基金(36320)
- 划(36210)
- 成果(32191)
- 部(29031)
- 重点(26769)
- 课题(26633)
- 国家社会(26143)
- 中国(26061)
- 教育部(25778)
- 发(25334)
- 性(24479)
- 创(24343)
共检索到3049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奉先
本文在ORW模型框架下,通过最小化中央银行损失函数来获得中央银行反应函数,进而利用2000年至2014年的月度数据测算中国货币政策的抵消和冲销系数。研究发现:(1)中国的资本管制比较严格,货币政策抵消系数平均为0.38,而且递归估计的结果显示中国的管制政策趋于严格;(2)中国的货币冲销效果比较有效,货币政策冲销系数总体上达0.91以上,但冲销系数呈现高低起伏的阶段性变化;(3)以外部冲击在货币当局冲销政策下的衰减速度来代表货币政策独立性,中国高效的货币冲销和有效的资本管制确保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4)在资本流动趋于频繁的背景下,深化汇率制度改革是确保货币政策独立自主的关键。
关键词:
货币冲销 资本管制 货币政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何慧刚
2002年以来,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加剧,外汇储备急剧增长,货币供应量增长,通货膨胀压力凸现。为了稳定人民币汇率和抑制通货膨胀,中央银行采取了一系列外汇冲销干预措施。文章在分析外汇冲销干预有效性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外汇储备急剧增长下外汇冲销干预的效力和制约因素,认为外汇冲销干预短期内能抵消外汇占款、控制信贷增长,但效力有限;在长期内,外汇冲销干预不仅会影响货币政策独立性,还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利率上升、汇率升值乃至经济"滞胀",因而难以具有可持续性,最后,文章提出加强外汇储备管理,增强外汇冲销干预效力和货币政策独立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陶士贵 王振杰
冲销干预对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表现出长短期不一致的特征,在短期内有助于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但在长期内,冲销干预不仅会制约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削弱其独立性,累积金融风险,导致恶性后果。对此,应优化央行票据的期限结构,完善以国债市场为核心的公开市场操作,发展外汇掉期交易,建立外汇平准基金制度,增强货币政策独立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武剑
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加,迫使央行不断采取冲销政策,以期实现控制通胀和稳定汇率的双重目标。本文经实证研究认为,在短期内,冲销政策对于抵消外汇占款、控制货币投放是有效的;但长期使用冲销政策,不仅会制约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还将引起国内利率上升,经济结构扭曲,“热钱”套利动机增加,进而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本文结合我国货币运行现状,对各种货币冲销方式进行了理论探讨和比较分析,并由此提出一系列可供选择的政策组合。
关键词:
冲销 货币政策 外汇储备 央行票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伍戈 张文 明明
1993年以前,我国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交替出现。但1994年之后,我国持续呈现国际收支"双顺差"格局。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经常项目顺差显著扩大,成为国际收支顺差的主要来源。在这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孙建平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梅鹏军 冯科
人民币国际化已经对我国货币政策冲销机制和冲销效果产生未曾有过的影响与冲击。本文首先通过分析提出货币政策冲销可能存在过度冲销的命题,进而推导包含人民币国际化因素的货币政策冲销模型,最后以实证检验估计"过度冲销"的规模。本文研究发现:"货币互换式"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导致外汇占款结构性的虚增,外汇冲销存在"过度冲销",数理模型推导的结果也验证了这一结论,实证检验和近似估计表明"过度冲销"已具有一定的规模。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货币政策 过度冲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范亚舟
长期以来,我国国际收支出现持续双顺差且持续增大,自2009年5月外汇突破2万亿美元以来,外汇储备更是强势增长,尽管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势头有所减弱,但截至2012年3月,我国的外汇储备仍达到3.3万亿美元。巨额的外汇储备给中央银行套上了沉重的枷锁,也带来了一些不良的经济后果,如汇率升值压力、削弱货币政策独立性、通胀等。作为一项调节汇率水平与货币供给,实现双重稳定的特殊工具,外汇冲销干预已成为很多国家实现内外均衡的重要政策选择。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谭旭东
如何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一直是货币当局和经济学者所关注的中心问题。货币政策可信性理论指出,货币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会导致较差的政策效果,而货币政策的可信性会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本文在阐释货币政策可信性理论发展的基础上,对其在国际实践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接下来运用该理论于我国,从中央银行制度改革的进程和货币政策实践两个方面来剖析我国货币政策的可信性和有效性问题,并对如何提高我国货币政策可信性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可信性 规则 相机抉择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成 王东阳
经济新常态要求货币政策实现流动性充裕与精准滴灌有机结合,而科学合理的预期管理机制是其重要保障。中国货币政策预期管理实践经历了从探索到推进的稳健进程,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经济周期变化、特殊金融结构、信贷歧视、预期管理方式不足等问题的困扰。构建“三方向五层次”的预期管理模式,提升货币政策独立性和增强中央银行可信度,提升市场沟通的及时性和清晰度,强化预期管理与传统工具的结合运用,逐步优化现有经济金融结构,培育公众经济学素养和提升市场敏感度,是中国货币政策预期管理的改进方向。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预期管理 宏观经济调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林
通过VAR模型、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累积响应和非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了我国外汇市场干预、汇率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动态相互关系,以及我国外汇市场冲销干预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央行通过外汇市场干预试图稳定汇率,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国内货币供给增加,货币供给增加又会导致汇率升值;央行的外汇干预操作并未考虑到干预可能带来的国内货币市场失衡的影响,同时这种干预并不能有效地影响汇率;为了缓解通胀压力,央行通过提高利率回收部分货币投放。此外,在考察期内的三个阶段,央行冲销政策的有效性也是不同的。
关键词:
外汇市场干预 货币政策 冲销有效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太银 曹家和
文章利用"G—R"模型和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非对称性,通过我国汇改前后的比较得出,汇改之前货币政策独立性小于汇改之后,但汇改后,为保持汇率稳定而进行的冲销操作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通过江苏、山东和四川三省的实证分析得出,货币政策效应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亮亮 李明星 苗永旺
非常规货币政策已经成为救助2007~2009年金融危机的重要手段,但学术界对非常规货币政策的研究还相当有限。由于非常规货币政策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登上了全球范围的舞台,并扮演了重要角色,因此,对非常规货币政策的研究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将对非常规货币政策的理论、实践效果和退出机制进行系统研究,以增强人们对非常规货币政策的认知范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厉大业 张海阳
纵观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欧洲中央银行推出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我们发现结果总是事与愿违。从欧洲中央银行资产总额变化来看,欧洲中央银行在欧债危机期间向市场释放的流动性大部分又回流到欧洲中央银行体系之中。西方各国央行之所以在这场金融危机的应对处理上遭受如此之多的责难,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这些央行仍然在遵循着之前的货币政策框架:通胀目标制。当实体经济情况发生剧烈变化而中央银行的政策制定指导原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忠
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正式行使中央银行职责以来,在经济约束和结构性特征异常复杂的条件下,中国货币政策当局根据中国经济金融的实际和宏观调控的需要,不断突破思想束缚,积极探索和初步形成了中国稳健货币政策的政策体系和理论基础。全球金融危机对传统货币经济学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带来了新的挑战,这极大推动了理论界和决策者的深刻反思。本文深入分析了中国货币政策实践和宝贵经验,同时全面梳理了危机以来国外宏观经济理论的新进展、货币政策框架的新方向、货币政策操作的新模式和货币政策调控策略的新变化。事实证明,中国金融宏观调控所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