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49)
- 2023(18257)
- 2022(15355)
- 2021(14160)
- 2020(11889)
- 2019(26995)
- 2018(26472)
- 2017(50817)
- 2016(27319)
- 2015(31005)
- 2014(30762)
- 2013(30363)
- 2012(28479)
- 2011(25950)
- 2010(26127)
- 2009(25150)
- 2008(24463)
- 2007(22055)
- 2006(19713)
- 2005(18306)
- 学科
- 济(125813)
- 经济(125675)
- 管理(80342)
- 业(74953)
- 企(61163)
- 企业(61163)
- 方法(48515)
- 数学(42944)
- 数学方法(42538)
- 中国(38644)
- 财(34008)
- 农(32499)
- 融(30605)
- 金融(30601)
- 银(29717)
- 银行(29684)
- 制(29040)
- 行(28620)
- 地方(27659)
- 业经(26486)
- 贸(25206)
- 贸易(25186)
- 易(24551)
- 学(22664)
- 农业(21117)
- 务(20422)
- 财务(20364)
- 财务管理(20317)
- 企业财务(19273)
- 体(19159)
- 机构
- 学院(393300)
- 大学(391988)
- 济(178817)
- 经济(175218)
- 管理(146069)
- 研究(139526)
- 理学(123681)
- 理学院(122351)
- 管理学(120463)
- 管理学院(119729)
- 中国(114327)
- 财(85958)
- 京(81799)
- 科学(78509)
- 所(70591)
- 财经(66723)
- 中心(64941)
- 研究所(63094)
- 农(61504)
- 经(60431)
- 江(60177)
- 经济学(57352)
- 北京(52356)
- 业大(51666)
- 经济学院(51472)
- 范(49460)
- 院(49283)
- 财经大学(49253)
- 师范(49038)
- 农业(47983)
- 基金
- 项目(247027)
- 科学(195266)
- 研究(185073)
- 基金(180707)
- 家(155389)
- 国家(154106)
- 科学基金(131989)
- 社会(120547)
- 社会科(114492)
- 社会科学(114465)
- 省(94871)
- 基金项目(93438)
- 教育(84754)
- 自然(81039)
- 划(79410)
- 自然科(79159)
- 自然科学(79135)
- 自然科学基金(77744)
- 资助(75104)
- 编号(75023)
- 成果(62772)
- 部(56317)
- 重点(55953)
- 发(54606)
- 课题(52494)
- 创(51436)
- 国家社会(50679)
- 制(49280)
- 教育部(49053)
- 性(48509)
- 期刊
- 济(205917)
- 经济(205917)
- 研究(127111)
- 中国(82062)
- 财(67736)
- 农(57539)
- 管理(55564)
- 融(55359)
- 金融(55359)
- 学报(54857)
- 科学(52264)
- 大学(42362)
- 学学(39973)
- 教育(38714)
- 农业(37768)
- 经济研究(34594)
- 财经(34540)
- 技术(33318)
- 业经(30759)
- 经(29805)
- 问题(26354)
- 贸(24331)
- 国际(22214)
- 世界(20690)
- 技术经济(20351)
- 业(20005)
- 理论(19224)
- 统计(19164)
- 商业(17435)
- 现代(17405)
共检索到6197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尧成 战文清
本文基于1998Q1-2022Q4时段数据,比较分析不同货币政策冲击下中国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的联动机制。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中国的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总体上呈现反向波动,并在不同频域内交叉领先波动,但在二者的主周期频域内金融周期领先经济周期波动;(2)相较于数量型货币政策,价格型货币政策冲击更能拟合中国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联动性特征;(3)在货币政策冲击引起经济周期波动的过程中,金融周期的部分中介效应是二者联动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效应分别在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冲击下起到了金融加速器和金融减速器作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隋建利 刘金全
本文基于时变参数马尔科夫阶段变迁模型,通过甄别中美两国货币增长不确定性与经济周期联动机制的差异性,发现中国(美国)货币增长不确定性处于"低波动状态"的持续性弱于(强于)其处于"高波动状态"的持续性,非预期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稳定性产生微弱(显著)的冲击影响,由货币政策冲击引发的货币增长不确定性能够促进(阻碍)宏观经济增长,而由宏观经济冲击引发的货币增长不确定性能够抑制(微弱推动)宏观经济增长;与美国相比较,中国货币增长不确定性总体更为剧烈,其处在"低波动阶段"时的持续性更弱而处在"高波动阶段"时的持续性更强;中国货币增长不确定性主要由宏观经济冲击所引致,而在美国宏观经济冲击以及货币政策冲击共同产...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王伟 刘承洋
以1995年2季度至2018年1季度的数据为样本,在运用BP滤波和主成分分析法测算金融周期的基础上,通过构建LT-TVP-VAR模型对比研究了经济周期和金融周期对货币政策的时变反应特征。研究发现,中国货币政策的调整对金融周期敏感度较低。中国货币政策主要是逆经济周期调节,仅在一定阶段会考虑金融周期。当经济周期和金融周期不同步时,逆金融周期调控往往会让位于逆经济周期调控,通过顺金融周期保障经济的平稳运行。目前中国金融周期已经位于区间高点,再通过顺金融周期稳定经济的政策空间已经越来越小。建议在政策制定中要统筹考虑经济周期和金融周期,完善涵盖房地产的宏观审慎政策体系,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深层次问题。
关键词:
金融周期 经济周期 货币政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丁一 代桂霞
本文采用TVP-VAR模型对我国金融周期与实体经济周期间的关系、不同周期阶段货币政策的调控效应及当前货币政策选择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1)当金融市场发展滞后于实体经济时,刺激金融市场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同时可以稳定通胀水平,但这种效用受到金融市场所处周期阶段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2)不同金融周期阶段政策调控效果同样存在非对称性,特别当金融市场收缩至过冷萧条时,货币政策调控效果微弱。(3)针对当前我国金融市场及实体经济所处阶段,当金融市场温和扩张时不必通过额外的政策手段干预;而当其温和收缩时则可通过货币政策刺激同时带动实体经济发展。另外本文还证实了其中不同类型货币政策对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以及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存在差异,因此应结合不同的市场状况及政策目标选择相应的政策调控手段。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汪川 黎新 周镇峰
本文在一个带有"金融加速器"的DSGE模型中讨论了我国宏观经济波动背后的信贷因素,并检验了"金融加速器模型"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能力。在此基础上,本文进而分析了货币政策通过信贷因素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本文分析的结果表明,受信贷市场中不对称信息的影响,宏观经济变量都表现出较大的波动性,模型模拟出的产出、实际利率和投资等主要变量的相对标准差都与实际经济数据相似;同时,脉冲响应分析的结论显示,相对产出等其他变量,货币政策对于价格水平和通货膨胀有着更好的控制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本文的研究也为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明确了方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杜婷
经济周期波动的货币解释在现代经济周期理论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文章在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框架下研究货币政策的冲击效应,其结果表明:实际货币指标周期表现较为一致,而名义货币指标周期变化较大,从波动性来看,货币冲击波动强于实体经济,货币指标标准差大约是实际GDP的1.2-1.5倍,Granger因果检验显示,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对实际GDP的波动具有显著影响;我国货币政策具有反周期操作的特征;M1的正向冲击和反向冲击的作用力度存在一定程度的非对称性,表明收缩性货币政策的作用更大。
关键词:
经济周期 货币冲击 效应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王爱俭 石振宇 刘浩杰
本文在构建资本流动、金融周期与货币政策内生联动理论框架的基础上运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探讨其动态演变关系。研究发现,三者间的联动或调控效应受经济金融形势、个体行为偏好以及政策制度改革等影响而存在时变特征。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夕,资本账户开放和房股等市场的持续繁荣使得资本流动与金融周期间的双向正反馈联动逐渐增强,而近年来金融去杠杆化改革和利率政策对资本流动的关注则降低了该联动效应。货币政策对资本流动和金融周期的调控效应受外部金融冲击和内部基本面等因素影响,美联储量化宽松的外溢效应和经济新常态下行压力的顺周期机制增强了货币政策的负向冲击。本文为货币当局平抑跨境资本波动与调控金融周期平稳运行提供启示。
关键词:
资本流动 金融周期 货币政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居照 郭盛锋 李晓璇 周明明
本文构建了一个综合反映金融周期因素的金融周期指数,通过扩展型IS曲线模型和扩展型货币政策规则模型,将金融周期指数分别纳入其中进行实证检验,探究金融周期对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周期会对经济周期产生显著影响,即金融周期波动确实已成为经济周期调整的重要来源。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框架应考虑将金融稳定框架纳入货币政策决策,并考虑管理金融周期的时机和工具选择问题。
关键词:
金融周期 经济周期 货币政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金全 郑挺国
本文运用马尔可夫转移模型和冲击响应分析等方法,检验了我国货币政策冲击与实际产出之间的动态关系,发现货币政策冲击对产出的影响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并且产出对货币冲击的反应存在着“低度反应”和“高度反应”区制;我们通过时变转移概率方法进一步检验描述非对称反应的三种可能形式,即关于货币政策冲击方向、冲击规模和经济周期阶段的非对称形式。
关键词:
非对称 货币政策冲击 区制转移 实际产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祥发 冯宗宪
本文应用TVSTAR方法实证研究了房地产周期、固定资产投资周期与经济周期的关联性,以及货币供给量M0,M1和利率的调整对联动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经济增长周期与房地产周期间存在显著的区制性特征。在收缩区制,房地产周期的变动是引起CPI周期变动的原因,而固定资产投资周期具有显著的逆经济增长周期的波动特征。在扩张区制,货币供给量M0和M1增加,对稳定经济增长、增加投资和维持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具有积极作用,但持续和过度的宽松货币政策易引发通胀和房地产泡沫,在收缩区制,上述货币政策工具失效。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得文 吴华强 魏荣桓
本文基于金融、经济周期分析框架,在比较中国、美国、日本等国家金融和经济周期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美国、日本应对金融和经济周期冲击的调控经验和教训:第一,在金融周期下行阶段,宏观调控政策组合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随金融形势和经济波动进行动态调整;第二,加强财政刺激是应对金融周期下行阶段的重要手段;第三,维护信用稳定可能是平衡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变量,仅靠宽松货币政策并不能有效缓解信用收缩压力;第四,要把握好政策调控的"度",避免政策过度和快速反转。比较来看,日本宏观经济政策操作的力度、转向的节奏均明显强于美国,从而导致日本金融体系失衡和经济波动性比美国更加明显。在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调控面临"稳增长、防风险"等多目标约束的背景下,可以从美、日两国应对金融和经济周期冲击的经验和教训之中得到启示:一是要发挥好"宽货币"稳定市场预期的作用,避免市场被动、无序出清;二是要发挥好"宽财政"的逆周期调节和托底功能,缓解经济下行压力;三是要发挥好"稳信用"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作用,实现信用扩张与经济增长、金融周期之间的平衡。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吴金友
本文首先从经济周期波动角度,分析归纳了中国货币政策应对经济周期波动四个阶段的不同表现和成效;其次,再对货币政策应对经济周期波动(以国内生产总值、就业率和物价水平衡量)进行实证分析;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考察中国货币政策应对经济周期波动的有效性。
关键词:
货币政策 经济周期 有效性分析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倩
金融冲击是引起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采用冲击叠加的研究方法,将异质性行为人、认知局限假设和金融冲击引入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框架,分析不同货币政策参数设定结构下金融冲击的短期效应,探索应对金融冲击的合意货币政策。研究表明:注重调控产出波动的货币政策具有较高有效性,但对产出波动的过度平抑反而会削弱货币政策对金融市场冲击的调控效果,注重调控通货膨胀波动会引发受担保中间部门的产出和总产出在施行货币政策后出现持续、显著的波动。因此,我国的货币政策应采用适度调控总产出的策略应对金融冲击,同时应减弱金融冲击发生后对通货膨胀目标的关注,以达到减弱金融冲击短期效应,平抑宏观经济波动的目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金全 王国志 付卫艳
本文利用我国1992年1月-2020年6月的宏观经济数据,运用马尔可夫混频动态因子模型测度了我国经济周期波动态势,同时运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将经济周期划分为扩张期和收缩期,并采用SV-TVP-VAR模型对我国财政政策冲击与经济周期阶段性之间的时变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财政政策冲击对投资、消费和产出的冲击在短期和中期内产生了正向促进作用,但长期效应比较平稳且微弱;(2)我国财政政策冲击具有非线性效应,经济扩张期和收缩期的财政政策冲击对投资、消费和产出的冲击具有"凯恩斯效应",但在某些特定时段则存在"非凯恩斯效应";(3)我国财政政策冲击存在非对称性效应,即财政政策冲击在经济紧缩期的调控效果要明显好于经济扩张期。因此,在经济下行期间还需要维持积极财政政策调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董铁峰
反经济周期的货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董铁峰一、经济周期经济周期,西方经济学一般称之为商业循环(BusinessCycle)或经济危机(EconomicCrisis),指的是经济活动不断的波动或起伏,可以通过国民生产总值、工业生产、就业和失业等变量的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