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28)
- 2023(11828)
- 2022(10408)
- 2021(9933)
- 2020(8143)
- 2019(18867)
- 2018(18757)
- 2017(37157)
- 2016(20079)
- 2015(22575)
- 2014(22575)
- 2013(22229)
- 2012(20509)
- 2011(18561)
- 2010(18448)
- 2009(16730)
- 2008(16180)
- 2007(14024)
- 2006(12337)
- 2005(10776)
- 学科
- 济(78344)
- 经济(78260)
- 管理(59013)
- 业(55326)
- 企(46005)
- 企业(46005)
- 方法(37564)
- 数学(32909)
- 数学方法(32512)
- 农(21476)
- 财(20562)
- 中国(20150)
- 业经(17349)
- 学(16064)
- 贸(15984)
- 贸易(15978)
- 地方(15795)
- 易(15558)
- 农业(14111)
- 制(13914)
- 理论(13356)
- 务(12797)
- 财务(12734)
- 财务管理(12712)
- 策(12626)
- 环境(12504)
- 和(12452)
- 技术(12447)
- 银(12191)
- 银行(12159)
- 机构
- 大学(282182)
- 学院(281565)
- 管理(116351)
- 济(114213)
- 经济(111669)
- 理学(101150)
- 理学院(100114)
- 管理学(98521)
- 管理学院(98025)
- 研究(92266)
- 中国(69502)
- 京(59061)
- 科学(56161)
- 财(52744)
- 所(45378)
- 财经(42409)
- 中心(42160)
- 农(41593)
- 研究所(41351)
- 业大(40492)
- 江(39994)
- 经(38642)
- 北京(37386)
- 范(36921)
- 师范(36655)
- 经济学(33700)
- 院(33608)
- 州(32822)
- 农业(32453)
- 财经大学(31656)
- 基金
- 项目(194388)
- 科学(153413)
- 研究(144629)
- 基金(141426)
- 家(121769)
- 国家(120744)
- 科学基金(104644)
- 社会(90330)
- 社会科(85681)
- 社会科学(85661)
- 基金项目(75195)
- 省(75091)
- 自然(68234)
- 自然科(66633)
- 自然科学(66621)
- 教育(66240)
- 自然科学基金(65418)
- 划(63222)
- 编号(59974)
- 资助(58850)
- 成果(48590)
- 部(43334)
- 重点(42688)
- 发(40937)
- 课题(40617)
- 创(40256)
- 教育部(37484)
- 创新(37405)
- 项目编号(37201)
- 人文(36859)
- 期刊
- 济(121857)
- 经济(121857)
- 研究(85593)
- 中国(48777)
- 管理(41537)
- 学报(40903)
- 科学(38580)
- 财(37937)
- 农(37470)
- 大学(31221)
- 教育(31157)
- 学学(29312)
- 融(28259)
- 金融(28259)
- 农业(26417)
- 技术(23879)
- 业经(20301)
- 财经(19847)
- 经济研究(19788)
- 经(16818)
- 问题(15668)
- 图书(15088)
- 理论(14914)
- 实践(13842)
- 践(13842)
- 技术经济(13527)
- 科技(13474)
- 现代(13070)
- 业(12812)
- 贸(12646)
共检索到4062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如丰 陈琦
本文利用日度数据研究货币政策公告产生的政策冲击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发现无论是否剔除外生性事件,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都会引起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作为衡量货币政策冲击程度的指标,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每提高100个基点,人民币汇率在原水平值上贬值0.08-0.1%。考虑到转型经济体的政策因素,本文通过细分子样本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日浮动幅度由0.3%放宽至0.5%后,人民币汇率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逐渐增强,且具有统计显著性。最后,比较汇率日浮动幅度为1%阶段的实际值与预测值,发现人民币汇率变动的灵活性进一步提高,并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表现出不同以往的特征,紧缩性货币政策公告将引起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纪显 张宗益 陈建梁
本文将汇率定价问题纳入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框架进行了一般均衡研究,提出并构建了两国货币政策的粘性均衡汇率效应模型,并开发建立了它的人民币兑美元模型。对1992至2000年的人民币粘性均衡汇率进行了定价,并对2001年的定价进行了预测。对1992至2001年的人民币汇率偏离与经常性项目的关系,进行了弹性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的定价及其预测是合理和有效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戴振旗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军
汇率传递同货币政策的关系是宏观经济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对宏观经济政策也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研究了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的影响,使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ECM)对中国1994:1-2007:4季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1)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消费者价格的传递是不完全的。(2)未考虑货币政策的汇率传递弹性估计表明,结果是有偏误的,货币政策在长期内降低了汇率对消费者价格的传递效应。(3)在包含和未包含货币政策的传递弹性差异程度上,中国低于美国,说明中国货币政策还有改进的余地。(4)未考虑货币政策变量时,模型的调整力度较低,短期内货币政策降低了偏离长期均衡时的调整力度。(5)脉冲响应结果表明...
关键词:
汇率 消费者价格 汇率传递 货币政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范小云 张潇 王博
货币政策公告是投资者判断货币政策走向的重要依据。文章基于2012年5月至2020年7月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数据,实证分析了外汇市场在货币政策公告发布前后几日的较短窗口区间内的市场反应。实证结果表明,M2公告和MPR报告发布前几天,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收益率显著上升,在岸外汇市场存在关于M2公告和MPR报告的"预公告溢价效应",离岸外汇市场只存在关于MPR报告的"预公告溢价效应","预公告溢价"是对投资者额外承担政策不确定性风险的溢价补偿;MPR报告发布后投资者调整人民币资产头寸,在岸和离岸人民币汇率出现"公告后溢价效应";进一步考察"811汇改"的影响,发现只有在"811汇改"后,当市场力量的作用凸显时,在岸人民币汇率关于M2公告的"预公告溢价"显著为正。文章认为中国应该提高货币政策公告的规律性并推进系统性和前瞻性的制度设计。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蔡旺春 李光明
文章基于2005年7月21日我国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的连续时间序列数据和离散数据,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以来我国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的两个变量—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会对人民币汇率产生显著的影响,其中人民币货币供应量增加会引起人民币汇率贬值,银行间信用隔夜拆借利率上升可以引起人民币汇率升值。因此,中国在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同时,应有效监控我国货币供应量对汇率的影响,密切关注银行间同业拆解利率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内外平衡和外汇市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人民币汇率 货币需求 金融经济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蒋济续 卢欣生
以人民币兑欧元及澳元之高频汇率数据为样本,运用高频事件研究方法分析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整对人民币双边汇率波动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以基准利率及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代表的国内标杆性货币政策调整,对所选定的人民币双边汇率的影响效应不显著;相反,未预期的欧洲中央银行及澳洲储备银行(中央银行)的利率政策调整则分别对人民币兑欧元、人民币兑澳元汇率产生了显著的公告效应与政策操作效果。此外,研究结果显示,欧洲中央银行利率政策调整对人民币兑欧元汇率的公告效应于政策宣布30分钟后逐渐趋于平静,相对而言澳洲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整对人民币兑澳元汇率的影响更具持久性。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人民币汇率 新闻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许婕
文章利用2000年1月至2011年9月的分省月度数据序列对人民币汇率的传递效应进行实证研究。面板协整及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对国内物价的影响较小,而货币供给量、通货膨胀预期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高通胀不应成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障碍,人民币浮动弹性仍然要继续扩大。而以紧缩流动性为目的的金融创新、结售汇制度改革以及通货膨胀预期的管理才是抑制通货膨胀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传递效应 汇率 通货膨胀 面板数据模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赵文胜 张屹山
传统的货币政策冲击是通过短期约束或者长期约束下的向量自回归模型识别的,由于这种识别方法往往会引起"价格之谜"悖论,为保证实证分析的稳健性,本文同时采用短期约束和符号约束(Uhlig,2005)方法识别货币政策冲击,并对中国2005~2011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给出货币政策冲击对汇率影响的证据。结果表明,中国采取紧缩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应量,以及美国采取宽松货币政策降低短期利率,均会引起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久性升值,前者对汇率变动的解释能力更强,但解释比例不超过50%,并且实证分析认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没有产生超调现象。由于货币政策等外部冲击以及市场的不完全性,会导致汇率异常波动,我们认为央行适度的...
关键词:
货币政策冲击 汇率动态 识别 符号约束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管涛
2016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在稳是主基调、是大局的前提下,本文指出金融稳是货币稳的前提,并进一步分析了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的执行会对人民币汇率带来哪些影响。2016年底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7年,我国将在稳中求进的经济工作总基调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田国强 尹航
本文基于开放经济的均衡模型,实证分析汇率弹性与货币政策目标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结论表明:在新古典的货币政策目标框架中,较低的汇率弹性具有较高的通胀管理效率,而汇率弹性的增加有助于通过汇率波动释放增长压力。央行在产出与通胀目标间的权衡决定了汇率弹性的实际水平。当人民币汇率进入升值通道时,央行是否愿意牺牲一定的货币政策效力而坚持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进程,将决定着未来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变动。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建军
人民币汇率是近年来市场关注的焦点,不同的利益主体对人民币汇率有不同的观点。不过,在欧美债务危机影响下,最近几个月中国的外需受到严重冲击。人民币单边升值的态势停止、人民币汇率已趋于均衡水平的论点已逐渐成为各界的共识。人民币汇率的这种最新走势,不仅关系到汇率本身,而且还会牵涉到外汇占款以及中国货币政策的走向,是未来我们需要面对的重大货币金融问题。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贸易顺差 外汇占款 货币政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周建 赵琳
文章采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研究了中国货币政策实施时不能忽略的人民币汇率波动特征。文章构建了人民币汇率波动与中国货币政策及其宏观经济系统影响机制的理论模型,并在模型参数校准的基础上进行了政策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较大的人民币汇率波动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中国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但是对每个变量冲击响应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较大的人民币汇率波动将显著干扰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需求的调控,人民币汇率升值波动幅度较大时,货币政策对需求变量的调控作用会减弱,但不会影响相关需求变量在不同时点的冲击响应走势特征。较大的汇率波动会减弱利率上行对出口的负面影响,有利于缓解货币政策对出口的负面冲击,但会导致贸易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林楠
文章以汇率超调模型及其拓展为基础,突出货币供求(Ms-Md)与宏观经济短期波动的总供求(AS-AD)关联运行的作用机理,结合非线性宏观金融理论在货币供需分析中引入可交易金融资产,在资本管制货币扩张下,对人民币名义汇率动态进行综合判断。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突出指示器变量的作用,为人民币汇率动态提供经验支持。通过建立指示器指标之间的线性回归关系,在货币需求方程的协整分析基础上,反解出货币供求均衡条件下所形成与宏观经济总供求相合意的名义汇率,即把反映宏观经济总供求运行的均衡货币因素代入指示器指标之间OLS关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资本账户管制 货币政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严佳佳 陈炳帆
为深入研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背景下货币政策规则与人民币汇率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建立TVP-SV-VAR模型,通过时点脉冲响应函数和等间隔脉冲响应函数比较数量型货币政策规则和价格型货币政策规则与人民币汇率之间的时变影响差异。分析结果表明,货币政策规则和人民币汇率之间存在互动影响并呈现异质性特征,价格型货币政策规则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程度更大,数量型规则的影响出现弱化。与数量型规则相比,人民币汇率对价格型货币政策规则的影响程度更大,两者之间的双向互动效应日趋紧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