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93)
- 2023(13586)
- 2022(11842)
- 2021(11279)
- 2020(9304)
- 2019(21471)
- 2018(21339)
- 2017(42320)
- 2016(22908)
- 2015(25398)
- 2014(25523)
- 2013(25249)
- 2012(23329)
- 2011(21062)
- 2010(20985)
- 2009(19096)
- 2008(18586)
- 2007(16148)
- 2006(14104)
- 2005(12461)
- 学科
- 济(87516)
- 经济(87419)
- 管理(66289)
- 业(63491)
- 企(52739)
- 企业(52739)
- 方法(42083)
- 数学(36915)
- 数学方法(36466)
- 财(23916)
- 农(23732)
- 中国(22792)
- 业经(19277)
- 学(19030)
- 贸(17861)
- 贸易(17855)
- 易(17407)
- 地方(17104)
- 制(17091)
- 银(15720)
- 银行(15683)
- 农业(15644)
- 务(15273)
- 财务(15208)
- 财务管理(15184)
- 行(14873)
- 理论(14784)
- 融(14614)
- 金融(14613)
- 企业财务(14434)
- 机构
- 大学(320579)
- 学院(319770)
- 管理(129505)
- 济(129230)
- 经济(126395)
- 理学(112373)
- 理学院(111181)
- 管理学(109359)
- 管理学院(108781)
- 研究(106309)
- 中国(81942)
- 京(67216)
- 科学(65333)
- 财(60820)
- 所(53086)
- 农(51286)
- 中心(48928)
- 财经(48867)
- 研究所(48390)
- 业大(47273)
- 江(46299)
- 经(44593)
- 北京(42346)
- 范(41344)
- 师范(40983)
- 农业(40111)
- 经济学(38868)
- 院(38671)
- 州(37790)
- 财经大学(36609)
- 基金
- 项目(220601)
- 科学(173978)
- 研究(161356)
- 基金(161175)
- 家(140003)
- 国家(138832)
- 科学基金(119738)
- 社会(101287)
- 社会科(96121)
- 社会科学(96100)
- 基金项目(85497)
- 省(85291)
- 自然(78847)
- 自然科(77042)
- 自然科学(77025)
- 自然科学基金(75645)
- 教育(74086)
- 划(72068)
- 资助(67221)
- 编号(65729)
- 成果(53317)
- 部(49265)
- 重点(48777)
- 发(46319)
- 创(45773)
- 课题(44870)
- 创新(42623)
- 教育部(42413)
- 科研(42285)
- 人文(41491)
- 期刊
- 济(136612)
- 经济(136612)
- 研究(97047)
- 中国(57082)
- 学报(49639)
- 管理(46225)
- 农(46076)
- 科学(45737)
- 财(44695)
- 大学(37560)
- 融(37224)
- 金融(37224)
- 学学(35472)
- 教育(34271)
- 农业(31404)
- 技术(26334)
- 财经(23442)
- 业经(22594)
- 经济研究(22464)
- 经(19917)
- 问题(17559)
- 理论(16721)
- 图书(15769)
- 业(15654)
- 实践(15436)
- 践(15436)
- 科技(15223)
- 技术经济(15064)
- 现代(14440)
- 贸(14177)
共检索到4648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邱靖平 唐安
选取我国2003-2015年八大行业季度产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季度完成额为样本,基于我国历年行业投入产出表构建GVAR模型检验了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行业异质性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八大行业对数量型货币政策波动在响应程度和响应趋势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沿着货币供应量→信贷规模→投资→产出渠道传导。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潘攀 邓超
基于货币政策传导理论,依据2008-2017年沪深两市非金融上市企业数据,考量企业异质性与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有效性。结果显示:紧缩性货币政策通过银行信贷渠道传导,有效降低企业的投资规模;受企业异质性影响,货币政策信贷传导在高融资约束、高投资机会、高资产可抵押性和非国有企业中更能发挥有效作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涛 蒋再文
从银行异质性特征研究视角出发,建立银行资产配置行为模型、分析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机制及其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冲击效应。研究结论表明,紧缩性货币政策能有效控制银行贷款供给,尤其对小规模银行更为有效。提高银行资本金充足率将促使银行采取更为谨慎的行为应对货币冲击,从而有助于降低银行体系的风险水平。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国松 孙自胜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基于1995-2014年的年度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我国货币政策存在显著的非对称区域效应,货币政策产出的反应由强至弱次序为东部、西部、中部和东北部。经对区域异质性信贷传导渠道的检验发现,各区域信贷对货币政策响应存在同样的强弱次序,即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效应是由于区域异质性信贷渠道所致。但对各区域的信贷产出效应检验发现,由强至弱次序分为西部、中部、东部和东北部,主要是由于各区域对信贷依赖度不同所致。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陈红 葛恒楠
在信贷传导效果方面,银行规模越大,贷款增速越小;银行的流动性越高,资本充足率水平越高,贷款增速越大;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对贷款增速影响不明显。从宏观货币政策代理变量来看,7天同业拆借利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银行信贷增速具有负向的影响;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对银行信贷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M2增速对银行信贷的影响不显著。因此,为了进一步加强货币政策信贷的传导效果,央行应充分考虑银行信贷传导的异质性,实施差异化的货币政策调控,对银行资产规模进行合理控制,进一步加强对银行盈利性的管理。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银行异质性 信贷传导效果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陈红 葛恒楠
在信贷传导效果方面,银行规模越大,贷款增速越小;银行的流动性越高,资本充足率水平越高,贷款增速越大;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对贷款增速影响不明显。从宏观货币政策代理变量来看,7天同业拆借利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银行信贷增速具有负向的影响;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对银行信贷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M2增速对银行信贷的影响不显著。因此,为了进一步加强货币政策信贷的传导效果,央行应充分考虑银行信贷传导的异质性,实施差异化的货币政策调控,对银行资产规模进行合理控制,进一步加强对银行盈利性的管理。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银行异质性 信贷传导效果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胤 张宗益
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利用System-GMM方法,对2004-2010年28家主要城市商业银行的异质性、信贷决策与货币政策传导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盈利能力、资本水平和存款规模对城商行信贷增速起到了明显的支撑作用,但其信贷发放表现出强烈的惯性扩张,风险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流动性管理能力明显不足。在盈利能力、存款规模和风险控制上有优势的城商行,能更好地调整信贷发放,降低货币政策的负面冲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飞
国外学者使用银行数据或企业数据研究货币政策的信贷渠道传导问题,认为货币政策经由微观层面向宏观经济层面传导,微观层面的有效性与否决定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效力,微观主体特征的差异也决定了传导的异质性。因此,微观视角的研究对宏观视角的研究形成了很好的补充与发展。本文基于银行与企业等微观主体的异质性视角总结了国外货币政策信贷传导研究的新进展,从银行特征、银行业市场结构、金融全球化、企业融资结构和企业融资约束等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了述评。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信贷传导 异质性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朱庆
信贷传导渠道在货币政策传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中德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进行实证研究,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之处,探寻其存在的原因,进而提出改善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信贷传导 中国 德国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铭利
国内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研究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多数文献都是基于VAR方程利用信贷总量、总产出等宏观变量证明存在信贷传导渠道,由于无法避免宏观变量的内生性影响了结论的稳健。二是只关注银行信贷总量变动对产出的冲击。随着金融体制改革,企业融资渠道多样化,银行信贷总量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占比不断下降,货币政策将通过另一种信贷传导渠道——广义信贷传导渠道对企业产生作用进而影响产出,国内尚缺乏对广义信贷传导渠道的研究,这将导致对货币政策效力估计不足,降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本文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微观层面证明信贷传导渠道的存在性,并且区分了狭义和广义两种信贷传导渠道并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吴立元 龚六堂
近年来,收入不平等与资产组合多样化等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经济个体的异质性对于宏观经济分析的意义也受到学术界的普遍重视,从而使得传统的代表性个体模型越来越受到质疑和挑战。收入、财富、消费等的异质性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以及货币政策对收入、财富、消费分布的影响,显然都是非常重要的理论与现实问题。虽然近年来对于异质性条件下货币政策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但系统的梳理非常缺乏。本文梳理了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总结并详细阐述了异质性条件下货币政策四个新的传导机制:实际利率变动的收入效应机制、再分配机制、谨慎性储蓄机制与流动性保险机制。本文在详细分析这些新机制产生的理论原因的同时,还讨论了前瞻性指引、"直升机撒钱"、货币政策效应的非对称性、货币政策是否应关注金融稳定和不平等、最优通货膨胀率等政策问题,并尝试提出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吴继
选取2006~2012年全国32家城市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分区域对银行信贷决策、风险控制与货币政策之间的传导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资产水平、盈利水平、资产流动性和风险控制能力对信贷水平调整具有重要作用,但这些影响也都存在区域异质性;各区域城市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对货币政策调整的适应性都不强,但三大区域城市商业银行风险资产调整对货币政策调整却都有一定的适应性。
关键词:
城市商业银行 信贷 风险 货币政策 传导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成 高智贤
本文基于宏观审慎思想构建了植入货币政策立场的信贷传导微观模型,运用"文本挖掘法"设计了货币政策立场指数,结合2001-2012年37家商业银行的数据,通过系统广义矩估计与面板分位数回归考察了货币政策立场对银行信贷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宽松的货币政策立场会增加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并放大货币政策工具的信贷扩张效果;(2)股份制商业银行对货币政策立场冲击的响应最为显著,大型商业银行紧随其后,城市商业银行最迟钝。因此,货币当局应从宏观审慎视角出发,综合研判货币政策立场对银行信贷的总量影响与结构影响,提高调控的前瞻性与针对性。
关键词:
货币政策立场 银行信贷 文本挖掘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剑 刘玄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是经济学中的研究热点,然而,货币政策在行业层面上的具体影响却很少有文献涉及。文章以中国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时间序列计量模型深入考察了货币政策的行业效应。结果显示,货币政策冲击对行业经济的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总量货币政策难以取得预想的效果。此外,行业间的投入产出联系形成了货币政策传导的隐性渠道,建筑、电力、机械等行业是其中的主要环节。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黄宪 沈悠
传统意义上,货币政策是一个常规的总量调控工具。然而,许多学者对货币政策是否也存在结构效应进行了研究。本文运用马尔科夫区制转换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是否存在结构效应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货币政策在不同经济周期下的实施效果。效果研究结果显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不仅具有总量效应,还通过银行信贷渠道产生结构效应,主要是因为产业内生产要素的特点及其配置的差异导致对货币政策的反应不一,进而带来货币政策效果的结构性差别。本文据此提出,我国货币当局应当关注各产业内资本等要素对货币政策的敏感度,把握好货币政策调控的频度和力度,兼顾发展宏观经济和优化产业结构两个方面的政策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