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31)
2023(5059)
2022(4321)
2021(4123)
2020(3296)
2019(7853)
2018(7794)
2017(15869)
2016(8576)
2015(9458)
2014(9775)
2013(9596)
2012(9180)
2011(8594)
2010(8835)
2009(8481)
2008(8442)
2007(7570)
2006(6891)
2005(6498)
作者
(23064)
(19239)
(19026)
(18474)
(12602)
(9019)
(8827)
(7381)
(7308)
(7297)
(6410)
(6305)
(6242)
(6209)
(6128)
(6096)
(5718)
(5707)
(5655)
(5417)
(4997)
(4737)
(4564)
(4523)
(4494)
(4379)
(4278)
(4207)
(3819)
(3765)
学科
(34452)
经济(34414)
管理(25650)
(24420)
(21050)
企业(21050)
方法(14445)
数学(11799)
数学方法(11610)
(10011)
(9924)
中国(9357)
(9026)
贸易(9023)
(8836)
(8680)
业经(7725)
理论(7687)
(7327)
(7186)
(7174)
银行(7173)
(7133)
金融(7133)
(6860)
农业(6043)
及其(5828)
(5778)
财务(5757)
财务管理(5749)
机构
大学(124791)
学院(124023)
(56937)
经济(55684)
管理(49393)
研究(41974)
理学(41715)
理学院(41323)
管理学(40790)
管理学院(40555)
中国(37195)
(29676)
(25739)
财经(22615)
科学(21480)
(20522)
(20398)
中心(20166)
(19459)
经济学(17938)
研究所(17913)
财经大学(16834)
北京(16794)
(16312)
师范(16239)
经济学院(16021)
(15876)
(15609)
(15588)
银行(15104)
基金
项目(72298)
科学(58133)
研究(57245)
基金(53628)
(44498)
国家(44098)
科学基金(38619)
社会(36706)
社会科(34837)
社会科学(34832)
基金项目(26878)
教育(26831)
(26297)
编号(24389)
自然(23665)
资助(23389)
自然科(23113)
自然科学(23106)
(22727)
自然科学基金(22720)
成果(21610)
(17407)
课题(16563)
重点(15925)
(15776)
教育部(15667)
人文(15250)
(15136)
项目编号(15010)
(14987)
期刊
(66678)
经济(66678)
研究(44660)
(24261)
金融(24261)
中国(23767)
(21702)
管理(19294)
教育(15260)
(14395)
科学(13409)
学报(12544)
财经(11189)
经济研究(10928)
大学(10476)
技术(10109)
业经(9770)
学学(9600)
(9583)
农业(8681)
(8168)
问题(8094)
国际(7446)
理论(7319)
实践(6446)
(6446)
现代(6192)
世界(5847)
技术经济(5809)
图书(5794)
共检索到2007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路  赵景峰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关键及政策效果大小在于其传导渠道是否通畅。信贷渠道理论从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问题引发的信贷市场代理问题入手,强调银行等金融结构的信贷数额变动对货币政策传导的真实效应。信贷渠道的传导机制在我国表现抢眼,很多研究证实了目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占据主体地位的依然是信贷传导机制。然而现有研究大多集中在实证层面,理论上鲜有建树,后期研究应着力于构建能够考察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的经济模型和动态效应,为货币政策决策提供实证参考。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蒋敏  
在货币关系日益重要的今天,货币政策正成为各国政府,特别是主要工业国政府调控经济的最重要手段。货币政策是否能得以有效实施,取决于它所依赖的传导渠道的内在性质。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揭示了市场经济国家的货币政策发生作用的几种可能的途径,它们主要是利率渠道、资产价格渠道、信用渠道和股票市场渠道。这些渠道同样也存在于我国的经济之中,只是因为一些条件上的差异,使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显得不够完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夏德仁  张洪武  程智军  
理论界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许多学派的观点 ,它们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不同的学派对货币、信贷、利率、汇率、资产价格和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职能等要素强调的不同。本文将阐述其中的货币渠道 ,重点分析利率、汇率变动如何影响实体经济 ,其中已经包含了金融资产价格渠道中关注的主要因素。
[期刊] 征信  [作者] 熊劼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由于利率市场化程度不高、货币市场不发达等因素,制约了利率传导机制、资产价格机制、汇率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在回顾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各种理论的基础上,分析我国货币政策的信贷渠道,并通过实证检验,揭示出目前信贷渠道仍然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途径。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李琼  王志伟  
对中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实证分析得出:货币供给量与国内生产总值存在长期稳定关系,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代理变量具有较大的内生性;但是信贷配额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不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主要还是货币渠道进行的,信贷渠道还不是货币政策传到的主渠道。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江群  曾令华  
在一般均衡模型中,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主要通过利差的均衡调整过程来实现。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结果表明,1998-2007年期间信贷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货币政策效果不佳与信贷渠道梗阻密切相关。短期货币政策操作应充分关注信贷市场动态状况。坚持堵疏结合的原则切实缓解流动性过剩,提高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效力。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朱庆  
信贷传导渠道在货币政策传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中德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进行实证研究,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之处,探寻其存在的原因,进而提出改善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汪恒  
由于缺乏有效的分析手段,目前国内外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心信贷渠道的实证分析没有明确结论,本文尝试使用Driscoll(2003)的基本思想,使用一个分省的宏观模型,以上海市为例,实证分析我国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信贷渠道的作用。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肖新成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和解决国内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我国的货币政策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即从偏紧缩的政策转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适度宽松的政策。本文通过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冲击反应分析和预期误差项方差分解等方法,发现信贷传导渠道是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传导渠道,并且信贷传导渠道具有有效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铭利  
国内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研究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多数文献都是基于VAR方程利用信贷总量、总产出等宏观变量证明存在信贷传导渠道,由于无法避免宏观变量的内生性影响了结论的稳健。二是只关注银行信贷总量变动对产出的冲击。随着金融体制改革,企业融资渠道多样化,银行信贷总量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占比不断下降,货币政策将通过另一种信贷传导渠道——广义信贷传导渠道对企业产生作用进而影响产出,国内尚缺乏对广义信贷传导渠道的研究,这将导致对货币政策效力估计不足,降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本文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微观层面证明信贷传导渠道的存在性,并且区分了狭义和广义两种信贷传导渠道并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在...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蔡键  李宏瑾  
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中国进入由高速向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为特征的经济新常态,货币政策调控主要目标、政策约束条件和微观基础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传统数量为主的货币政策有效性大大下降。特别是随着经济增速趋势性下降,传统的全面刺激性政策的边际效果明显递减,作为发
关键词: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蔡键  李宏瑾  
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中国进入由高速向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为特征的经济新常态,货币政策调控主要目标、政策约束条件和微观基础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传统数量为主的货币政策有效性大大下降。特别是随着经济增速趋势性下降,传统的全面刺激性政策的边际效果明显递减,作为发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索彦峰  
遵循理论的发展脉络,沿着狭义信用传导机制与广义信用传导机制这两条主线对货币政策信用传导机制理论进行了回顾,并作了简要评述。理解货币政策信用传导机制的关键在于正确认识信用以及不完美的金融市场在宏观经济波动中的作用。这要求在准确把握经济的结构和制度特征的基础上,以货币经济学的新范式重新审视货币与信用的关系,这也是未来研究的立足点。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杨小军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倾向于运用价格型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但其实施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利率工具的实施结果与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理论观点出现了背离,即紧缩性(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与高(低)通货膨胀相伴出现,而成本渠道理论为之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解释。本文从追溯成本渠道理论的思想渊源入手,对利率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货币政策的供给效应、成本渠道理论的最终形成以及金融体系结构如何影响成本渠道效应大小等进行了述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