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35)
- 2023(11986)
- 2022(10658)
- 2021(10163)
- 2020(8433)
- 2019(19439)
- 2018(19466)
- 2017(38095)
- 2016(20807)
- 2015(23410)
- 2014(23530)
- 2013(23097)
- 2012(21230)
- 2011(19197)
- 2010(19228)
- 2009(17509)
- 2008(16868)
- 2007(14625)
- 2006(12920)
- 2005(11299)
- 学科
- 济(77973)
- 经济(77889)
- 管理(59356)
- 业(55578)
- 企(46399)
- 企业(46399)
- 方法(36954)
- 数学(32064)
- 数学方法(31623)
- 农(21759)
- 财(20376)
- 中国(20201)
- 学(18707)
- 业经(17274)
- 地方(16023)
- 贸(15467)
- 贸易(15459)
- 易(15034)
- 农业(14216)
- 制(14046)
- 理论(13985)
- 和(12995)
- 务(12832)
- 策(12819)
- 财务(12764)
- 财务管理(12744)
- 环境(12709)
- 技术(12448)
- 银(12366)
- 银行(12328)
- 机构
- 大学(291493)
- 学院(290586)
- 管理(117613)
- 济(112723)
- 经济(110017)
- 理学(101699)
- 理学院(100600)
- 管理学(98799)
- 管理学院(98299)
- 研究(97973)
- 中国(74026)
- 京(62319)
- 科学(61975)
- 财(52622)
- 所(49259)
- 农(45533)
- 研究所(45034)
- 中心(44832)
- 业大(43580)
- 江(42262)
- 财经(41972)
- 北京(39717)
- 范(39014)
- 师范(38661)
- 经(38177)
- 院(36040)
- 农业(35650)
- 州(34591)
- 经济学(32398)
- 师范大学(31249)
- 基金
- 项目(201184)
- 科学(157847)
- 研究(147290)
- 基金(145510)
- 家(126648)
- 国家(125603)
- 科学基金(107789)
- 社会(89921)
- 社会科(85140)
- 社会科学(85120)
- 省(77922)
- 基金项目(77596)
- 自然(71974)
- 自然科(70236)
- 自然科学(70222)
- 自然科学基金(68950)
- 教育(67423)
- 划(66418)
- 编号(61130)
- 资助(60610)
- 成果(49797)
- 重点(45004)
- 部(44087)
- 发(42502)
- 课题(41942)
- 创(41313)
- 科研(38590)
- 创新(38447)
- 项目编号(37685)
- 教育部(37525)
- 期刊
- 济(121993)
- 经济(121993)
- 研究(86777)
- 中国(51878)
- 学报(45149)
- 管理(42489)
- 科学(42180)
- 农(40417)
- 财(37807)
- 大学(33951)
- 教育(32622)
- 学学(31825)
- 农业(28386)
- 融(28011)
- 金融(28011)
- 技术(25368)
- 业经(20064)
- 财经(19305)
- 经济研究(19125)
- 图书(16291)
- 经(16277)
- 问题(15555)
- 理论(15188)
- 科技(14322)
- 实践(14149)
- 践(14149)
- 业(14063)
- 技术经济(13637)
- 资源(13394)
- 现代(13367)
共检索到4225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祥兵 严广乐 杨卫忠
货币政策传导系统是一类典型复杂经济系统,和所有复杂系统一样具有分形特征。文中首先用精细的分形理论对货币政策传导系统的组织结构、制度结构、功能、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细致的考察和研究,并利用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基础数据对货币政策的弹性分维进行实证分析,最后论述分形理论在货币政策传导系统中的机制、价值和政策含义。分形是货币政策传导系统具体存在形式,其分形特性表现为组织结构、制度结构、运行(过程)、功能等分形结构特征上。把分形理论引入货币政策传导系统的研究,为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逻辑思路和视角,可以有效提高货币政策传导的效率和减少货币政策传导的阻塞效应。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顾海峰 刘丹丹
文章分析了汇率政策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机理,在此基础上,选取2005-2015年度的月度数据,对汇率政策对货币政策的传导特征进行了实证检验与敏感度分析,并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研究表明:(1)汇率政策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效应呈现显著的数量型特征,汇率政策对货币供给量存在显著影响,但汇率政策对利率不存在显著影响。(2)长期来看,汇率政策对货币供给量具有负向影响,货币供给量已成为汇率政策对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载体。短期来看,汇率政策对货币供给量具有正向影响,但货币供给量在汇率政策对货币政策传导中的载体功能还是有效的。(3)在纠偏速度层面,汇改前后货币供给量与外汇储备均存在长期正向均衡关系,一旦货币供给量短期内偏离与外汇储备的长期均衡关系,则货币供给量回归到长期均衡状态的反向纠偏速度将从汇改前的0.6528%提升到汇改后的3.3367%,反向纠偏速度提升了5.11倍。在响应速度层面,货币供给量对外汇储备冲击的响应速度从汇改前的第10期达到最大响应值提前到汇改后的第6期达到最大响应值,响应速度提高了66.67%。可见,汇改前后中国汇率政策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敏感度出现大幅提升,足以说明中国实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已取得很大成效。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顾海峰 刘丹丹
文章分析了汇率政策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机理,在此基础上,选取2005-2015年度的月度数据,对汇率政策对货币政策的传导特征进行了实证检验与敏感度分析,并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研究表明:(1)汇率政策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效应呈现显著的数量型特征,汇率政策对货币供给量存在显著影响,但汇率政策对利率不存在显著影响。(2)长期来看,汇率政策对货币供给量具有负向影响,货币供给量已成为汇率政策对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载体。短期来看,汇率政策对货币供给量具有正向影响,但货币供给量在汇率政策对货币政策传导中的载体功能还是有效的。(3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陈红 郭丹 张佳睿
从投资者角度出发的信心与投资理论模型表明,投资者对未来经济信心不足会导致低投资。货币政策冲击会显著影响经济主体信心,经济主体信心与实际产出正相关。货币政策传导的投资者信心渠道比消费者信心渠道更有效。政策制定者在制定政策过程中应综合考虑经济基本面和经济主体信心的影响,关注如何恢复、增强和调节经济主体信心,以形成货币政策有效性,增强政策传导效果;同时,经济主体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依赖于其对经济运行状况的主动认知,货币政策透明度、央行的声誉、政策制定者与经济主体的沟通等因素能引导市场对货币政策变化的预期,稳定其对宏观经济的信心。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信心 决策延迟效应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剑 刘玄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是经济学中的研究热点,然而,货币政策在行业层面上的具体影响却很少有文献涉及。文章以中国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时间序列计量模型深入考察了货币政策的行业效应。结果显示,货币政策冲击对行业经济的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总量货币政策难以取得预想的效果。此外,行业间的投入产出联系形成了货币政策传导的隐性渠道,建筑、电力、机械等行业是其中的主要环节。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毕海霞 郭幼佳
面对新常态下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将发生新的转变,传导效果更加不确定,疏通的难度也增大,以利率调节为主的价格型货币政策模式已成为我国货币政策调控转型的主要目标。对此,应进一步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健全利率走廊机制,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向价格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转型;继续提高金融机构的自主定价能力,不断完善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健全与市场化相适应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断优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汇率传导机制的作用;发展多层次金融市场,提高直接融资市场的比重,以提高我国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保证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路妍
本文从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入手,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认为信贷渠道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渠道,但由于存在存贷款利率管制和商业银行信贷行为扭曲,使我国信贷渠道不畅。同时由于股票市场不完善,从而影响我国消费与投资的增长,削弱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因此,应通过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利率市场化改革、建立健全金融市场及加速中央银行体制改革等措施,来完善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关键词:
货币渠道 信贷渠道 货币政策有效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庞晓波 胥日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金融稳定成为国际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从金融基础指标中拟合出我国金融稳定性指数,通过TVP-VAR模型分析货币政策和与金融稳定之间的时变特征,发现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之间存在显著的阶段性特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能够有效提高金融稳定性;数量型货币政策的调控效应显著优于价格型政策,政策当局在调控过程中仍以数量型政策为主;货币政策对金融稳定的调控效应更加表现为一种长期效应,货币当局应着眼于维持金融体系长期的稳定性,采取相对稳健的货币政策并保持货币政策的延续性,从而为公众树立良好预期。
关键词:
金融稳定 货币政策 TVP-VAR模型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邓创 席旭文
本文通过建立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从货币政策产出效应和价格效应两个方面,分析了中美两国利率冲击对产出缺口和通货膨胀率的时变影响动态,以此考察中美两国货币政策外溢效应的时变规律。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货币政策短期内对本国产出缺口和价格水平产生了良好的逆风向调控效果,而美国货币政策却并没有产生逆风向的调控效果;中美货币政策的外溢效应存在本质区别且表现出显著的时变特征:中国货币政策对美国产出缺口和通货膨胀率所表现出的"火车头"效应存在逐渐增强的趋势,而近年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整体上表现为迅速增强的"以邻为壑"效应。这些研究结果为推进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有效性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参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来艳峰
选用2005年至2015年的数据为样本,以股票和房地产市场为例,研究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的影响。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TVP-VAR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调控中,通过利率对资产价格进行调控从而达到最终目标的途径与理论尚有较大差别,我国利率机制尚未完善,利率与资产价格的关系具有较强的时变性和不稳定性;货币供应量的结构对于股票市场具有比较明确稳定的正向关系,信贷结构与房地产市场价格具有比较明确稳定的正向关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振海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也是进一步做好金融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经济新常态催生金融新常态,就货币政策而言,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积极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在政策工具运用方面出台了很多新的措施,更加注重定向调控、精准发力。然而,金融宏观调控意图的最终实现,却需要政策在微观层面落地生根,这对人民银行基层行的政策传导和政策执行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2014年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彭兴韵
以LPR为核心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MLF,它在货币政策中具有量和价两个方面的影响利率在货币政策的传导中发挥着极重要的作用,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提高商业银行风险定价的能力,理顺货币政策传导的利率渠道,改善金融供给和配置的效率。为此,中央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着力培育基准利率体系,以此推进传统的数量型货币政策框架向以利率为核心的价格型政策框架转变。其中,贷款基础利率的建设,就是中央银行的诸多努力之一。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海涛
本文指出, 一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国际传导, 取决于国际社会对该国货币政策的认可和接受程度。货币政策效应国际传导是由国内货币市场向国内产品市场传导、国内产品市场向国际产品市场传导和国内货币市场向国际货币市场传导三个过程构成的。通过国际资本流动渠道传导货币政策是货币政策效应国际传导的主要形式
关键词:
货币政策效应,国际传导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师 郑直 王颖
通过建立一个具备货币替代、金融加述器和负债美元化的中型开放经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利用中国宏观季度数据进行贝叶斯估计,结果表明:中国的货币政策及汇率制度可由一个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形式的货币政策规则加以经验描述,货币政策的传导受到金融摩擦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特征因素的影响;并且,金融摩擦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特征会造成更为积极的货币政策干预,弱化货币政策在稳定经济方面的表现,并带来更大的福利损失。因此,应该探索一系列更为灵活的外汇政策,加快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开放国内金融市场。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付一婷 张都 陈琼
本文利用门限回归模型分析了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与货币环境下,我国企业商业信用需求对经济增速与利率反应的非对称特征。结果表明:我国信用需求对经济增速与货币环境存在显著的“门限效应”:低增长水平下,利率对信贷需求的影响表现出跨期传导特征,经济增速是信贷需求提升的主要驱动因素;高增长水平下,经济增速对于信贷需求的扩张具有抑制作用。此外,高利率区间下信用需求对利率波动的反应显著高于低利率区制下对利率波动的反应,这表明紧缩货币环境下我国货币政策的信用传导渠道更加有效。因此,针对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利率水平维持在较高水平这一特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应当充分意识到由低增长区间引起的商业信用需求提升与货币紧缩时期下信用对利率波动敏感加深的现象,保持商业信用水平处于合理区间,以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同时减小信用违约所带来的的经济风险。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信用需求 门限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