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11)
- 2023(7800)
- 2022(6445)
- 2021(6326)
- 2020(5066)
- 2019(11930)
- 2018(11554)
- 2017(22687)
- 2016(12056)
- 2015(13663)
- 2014(13574)
- 2013(13518)
- 2012(12847)
- 2011(12028)
- 2010(12050)
- 2009(11537)
- 2008(11442)
- 2007(9957)
- 2006(9084)
- 2005(8557)
- 学科
- 济(54695)
- 经济(54641)
- 管理(32779)
- 业(30966)
- 企(24632)
- 企业(24632)
- 方法(24131)
- 数学(21421)
- 数学方法(21229)
- 中国(18051)
- 贸(15531)
- 贸易(15524)
- 易(15300)
- 农(14797)
- 财(13025)
- 制(10939)
- 业经(10500)
- 银(10474)
- 银行(10474)
- 策(10432)
- 行(10132)
- 融(9946)
- 金融(9946)
- 学(9046)
- 农业(9040)
- 理论(7996)
- 及其(7885)
- 环境(7573)
- 出(7371)
- 地方(7251)
- 机构
- 大学(178265)
- 学院(175883)
- 济(89475)
- 经济(88019)
- 管理(67322)
- 研究(65411)
- 理学(57056)
- 理学院(56491)
- 中国(56486)
- 管理学(55892)
- 管理学院(55556)
- 财(41861)
- 京(37717)
- 科学(33099)
- 财经(32888)
- 所(31773)
- 经(30213)
- 经济学(30104)
- 中心(29797)
- 研究所(28469)
- 经济学院(27062)
- 江(24952)
- 北京(24914)
- 财经大学(24683)
- 农(23261)
- 院(23055)
- 范(22315)
- 师范(22210)
- 融(20067)
- 州(19908)
- 基金
- 项目(107863)
- 科学(87440)
- 研究(83650)
- 基金(82600)
- 家(70361)
- 国家(69833)
- 科学基金(60230)
- 社会(56815)
- 社会科(54099)
- 社会科学(54093)
- 基金项目(41233)
- 教育(38380)
- 省(36647)
- 资助(35802)
- 自然(35608)
- 自然科(34822)
- 自然科学(34811)
- 自然科学基金(34256)
- 编号(32666)
- 划(32521)
- 成果(28258)
- 部(27118)
- 国家社会(24869)
- 中国(24704)
- 教育部(24209)
- 重点(24200)
- 发(23473)
- 课题(22876)
- 人文(22751)
- 性(22425)
共检索到2803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熊劼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由于利率市场化程度不高、货币市场不发达等因素,制约了利率传导机制、资产价格机制、汇率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在回顾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各种理论的基础上,分析我国货币政策的信贷渠道,并通过实证检验,揭示出目前信贷渠道仍然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信贷传导渠道 银行信贷 货币政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路 赵景峰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关键及政策效果大小在于其传导渠道是否通畅。信贷渠道理论从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问题引发的信贷市场代理问题入手,强调银行等金融结构的信贷数额变动对货币政策传导的真实效应。信贷渠道的传导机制在我国表现抢眼,很多研究证实了目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占据主体地位的依然是信贷传导机制。然而现有研究大多集中在实证层面,理论上鲜有建树,后期研究应着力于构建能够考察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的经济模型和动态效应,为货币政策决策提供实证参考。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信贷渠道 银行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李琼 王志伟
对中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实证分析得出:货币供给量与国内生产总值存在长期稳定关系,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代理变量具有较大的内生性;但是信贷配额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不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主要还是货币渠道进行的,信贷渠道还不是货币政策传到的主渠道。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江群 曾令华
在一般均衡模型中,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主要通过利差的均衡调整过程来实现。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结果表明,1998-2007年期间信贷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货币政策效果不佳与信贷渠道梗阻密切相关。短期货币政策操作应充分关注信贷市场动态状况。坚持堵疏结合的原则切实缓解流动性过剩,提高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效力。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朱庆
信贷传导渠道在货币政策传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中德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进行实证研究,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之处,探寻其存在的原因,进而提出改善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信贷传导 中国 德国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肖新成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和解决国内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我国的货币政策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即从偏紧缩的政策转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适度宽松的政策。本文通过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冲击反应分析和预期误差项方差分解等方法,发现信贷传导渠道是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传导渠道,并且信贷传导渠道具有有效性。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信贷传导渠道 向量自回归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汪恒
由于缺乏有效的分析手段,目前国内外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心信贷渠道的实证分析没有明确结论,本文尝试使用Driscoll(2003)的基本思想,使用一个分省的宏观模型,以上海市为例,实证分析我国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信贷渠道的作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夏德仁 张洪武 程智军
理论界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许多学派的观点 ,它们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不同的学派对货币、信贷、利率、汇率、资产价格和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职能等要素强调的不同。本文将阐述其中的货币渠道 ,重点分析利率、汇率变动如何影响实体经济 ,其中已经包含了金融资产价格渠道中关注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信贷渠道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铭利
国内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研究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多数文献都是基于VAR方程利用信贷总量、总产出等宏观变量证明存在信贷传导渠道,由于无法避免宏观变量的内生性影响了结论的稳健。二是只关注银行信贷总量变动对产出的冲击。随着金融体制改革,企业融资渠道多样化,银行信贷总量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占比不断下降,货币政策将通过另一种信贷传导渠道——广义信贷传导渠道对企业产生作用进而影响产出,国内尚缺乏对广义信贷传导渠道的研究,这将导致对货币政策效力估计不足,降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本文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微观层面证明信贷传导渠道的存在性,并且区分了狭义和广义两种信贷传导渠道并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黄宪 沈悠
传统意义上,货币政策是一个常规的总量调控工具。然而,许多学者对货币政策是否也存在结构效应进行了研究。本文运用马尔科夫区制转换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是否存在结构效应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货币政策在不同经济周期下的实施效果。效果研究结果显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不仅具有总量效应,还通过银行信贷渠道产生结构效应,主要是因为产业内生产要素的特点及其配置的差异导致对货币政策的反应不一,进而带来货币政策效果的结构性差别。本文据此提出,我国货币当局应当关注各产业内资本等要素对货币政策的敏感度,把握好货币政策调控的频度和力度,兼顾发展宏观经济和优化产业结构两个方面的政策目标。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蔡键 李宏瑾
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中国进入由高速向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为特征的经济新常态,货币政策调控主要目标、政策约束条件和微观基础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传统数量为主的货币政策有效性大大下降。特别是随着经济增速趋势性下降,传统的全面刺激性政策的边际效果明显递减,作为发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蔡键 李宏瑾
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中国进入由高速向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为特征的经济新常态,货币政策调控主要目标、政策约束条件和微观基础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传统数量为主的货币政策有效性大大下降。特别是随着经济增速趋势性下降,传统的全面刺激性政策的边际效果明显递减,作为发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琪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否畅通,直接关系到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也同时会影响总需求的各个方面,进而影响经济波动。本文在分析和评述货币政策如何通过信贷渠道影响总需求的国内外文献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信贷渠道 总需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陆虹
自我国央行赋予商业银行自主经营权力以来,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发生了很大变化,文章以1998年第一季度~2010年第二季度的货币供应量、信贷规模、GDP和通货膨胀的数据,进行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实证分析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和货币渠道的有效性,认为信贷渠道和货币渠道均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信贷渠道出现了低效性和不稳定性,再以状态空间模型估计我国货币政策信贷渠道作用的动态变迁轨迹,发现信贷渠道的作用在长期有逐步弱化的趋势,但在特定阶段信贷渠道的作用还会被强化。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信贷渠道 有效性 动态变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