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98)
- 2023(17558)
- 2022(14634)
- 2021(13920)
- 2020(11720)
- 2019(26566)
- 2018(26113)
- 2017(50346)
- 2016(27077)
- 2015(30365)
- 2014(29917)
- 2013(29720)
- 2012(27262)
- 2011(24182)
- 2010(24212)
- 2009(22659)
- 2008(22838)
- 2007(20127)
- 2006(17410)
- 2005(15862)
- 学科
- 济(119208)
- 经济(119089)
- 业(101337)
- 管理(92220)
- 企(90414)
- 企业(90414)
- 方法(57808)
- 数学(48402)
- 数学方法(47826)
- 财(37503)
- 农(34649)
- 业经(33407)
- 中国(30890)
- 务(26384)
- 财务(26333)
- 财务管理(26288)
- 企业财务(25003)
- 贸(24188)
- 贸易(24175)
- 制(23799)
- 农业(23652)
- 易(23630)
- 策(20915)
- 技术(20628)
- 理论(19316)
- 和(19199)
- 银(18781)
- 银行(18769)
- 划(18499)
- 地方(18057)
- 机构
- 学院(385528)
- 大学(382621)
- 济(170735)
- 经济(167791)
- 管理(156513)
- 理学(134322)
- 理学院(133107)
- 管理学(131081)
- 管理学院(130380)
- 研究(123417)
- 中国(102196)
- 财(81949)
- 京(78958)
- 科学(69771)
- 财经(64811)
- 所(60065)
- 经(59134)
- 农(59014)
- 中心(58645)
- 江(57063)
- 研究所(53700)
- 经济学(52896)
- 业大(51513)
- 北京(49606)
- 财经大学(48142)
- 经济学院(47883)
- 农业(46159)
- 州(44890)
- 范(44863)
- 师范(44435)
- 基金
- 项目(250330)
- 科学(201450)
- 基金(187666)
- 研究(185348)
- 家(160972)
- 国家(159605)
- 科学基金(140525)
- 社会(121585)
- 社会科(115653)
- 社会科学(115623)
- 基金项目(97593)
- 省(94893)
- 自然(89949)
- 自然科(87977)
- 自然科学(87961)
- 自然科学基金(86499)
- 教育(85159)
- 划(79630)
- 资助(78116)
- 编号(73804)
- 成果(59302)
- 部(57210)
- 重点(55105)
- 创(54107)
- 发(52656)
- 国家社会(51556)
- 教育部(50317)
- 创新(49988)
- 课题(49548)
- 人文(49030)
- 期刊
- 济(185084)
- 经济(185084)
- 研究(114651)
- 中国(72815)
- 财(67519)
- 管理(62745)
- 农(53841)
- 学报(51636)
- 科学(51289)
- 融(43177)
- 金融(43177)
- 大学(41212)
- 学学(38931)
- 农业(36850)
- 技术(35863)
- 教育(33717)
- 财经(33187)
- 经济研究(30752)
- 业经(29888)
- 经(28588)
- 问题(23942)
- 贸(22679)
- 业(22106)
- 技术经济(21416)
- 统计(20938)
- 国际(20064)
- 世界(19774)
- 策(19100)
- 财会(18401)
- 理论(18081)
共检索到5818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朱新蓉 李虹含
始于2007年底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不仅使传统货币理论和政策的一些基本命题丧失了解释力,而且货币政策目标、调控工具、传导机制的宏观化及其有效性也受到挑战和质疑,如何通过中国化、微观化提高货币政策调控有效性问题提到了研究和实践的议事日程上。本文从金融加速器存在性的理论前提入手,以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A股上市公司13个行业2577家企业的货币资金和投资现金流净值面板数据为基础,分析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企业资产负债表渠道是否有效的问题。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方法,对货币资金、投资现金流科目和货币政策虚拟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检验,并用面板VAR方差分解得出13个行业的资产负债表渠道传导基本有效,同时又...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田敏 高柳 马雷
本文使用2000-2009年月度数据,采用向量自回归脉冲响应方法对我国货币政策通过资产负债表渠道传导的金融加速器效应进行实证检验。主要结论为:在我国,资产负债表渠道是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渠道,信贷紧缩时期,货币政策通过资产负债表渠道传导对经济影响非常显著;而在信贷扩张时期,货币政策通过资产负债表渠道传导对经济影响明显小于紧缩时期。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星 韩鑫韬
本文根据新古典资本需求理论和实际余额效应理论建立了一个包含投资需求和投资效率的前瞻性泰勒规则模型,并构造了一个反映企业投融资需求状况的企业综合状况指数,将其引入扩展的前瞻性泰勒规则模型,然后从宏观和行业两个层面对加入企业综合状况指数的前瞻性泰勒规则进行了检验和比较。研究发现:(1)前瞻性利率传导的企业资产负债表渠道基本有效,短期名义利率对于超过80%行业的企业综合状况指数缺口的反应系数显著,但对不同行业的反应差异较大;(2)短期利率对企业综合状况的反应系数较小,而对通胀缺口和产出缺口的反应系数相对较高,显示货币当局调整利率可能更多的是针对通胀缺口和产出缺口反应;(3)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反应不足",其对股价的反应系数非常小,对房价的反应系数不显著。
关键词:
前瞻性 货币政策 泰勒规则 资产负债表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尧成 战文清
本文基于2011—2020年的沪深两市部分A股上市企业面板数据,探讨了数字金融发展对货币政策资产负债表渠道的影响及内在机理。研究表明:数字金融发展能够弱化货币政策资产负债表渠道,数字金融发展能够缓解中国传统金融系统的结构失衡问题,弥补传统金融体系的不足,促进普惠金融的发展,表现为在非国有企业样本以及西部地区样本中,数字金融弱化货币政策资产负债表渠道的效应较强;进一步的传导渠道研究表明,在数字金融发展影响货币政策资产负债表渠道的过程中,能够有效驱动企业融资成本降低、信贷融资占比提升,即数字金融的发展弱化了“货币政策紧缩—企业资产缩水(杠杆率上升)—融资成本上升、信贷融资占比下降—投资下降”这一传导机制。研究结论为当前中国实施稳定经济的货币政策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数字金融 货币政策 传导渠道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课题组 郭新明 高爱武
2015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三去一降一补"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未来一段时间内去杠杆将会成为宏观调控的主旋律。有鉴于此,本文尝试将去杠杆因素纳入资产负债表衰退对货币政策影响的理论框架,并构建DSGE模型模拟分析资产负债表衰退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四类有代表性的去杠杆方式如何作用于这种影响,最后利用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易晶津
企业资产负债表渠道是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表现形式之一。货币政策通过影响借款人的授信能力,从而影响银行对借款人的授信,并作用于借款人的投资活动,从而达到放大货币政策影响力的作用。文章通过对几种具有代表性的经济体中货币政策传导的资产负债表渠道效应进行介绍和比较分析,反映了近来对不同经济体货币政策传导的资产负债表渠道进行研究的最新成果,这些成果将为研究我国货币政策的资产负债表渠道效应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关键词:
资产负债表 渠道效应 货币政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俊民 尹月丽
中央银行作为我国重要的宏观调控部门之一,其货币政策制定和执行的结果都集中体现在其资产负债表中。文章以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作为切入点,选取了2002年9月至2015年12月月度数据,对央行资产负债有关项目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目的是透过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数据来解读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目标与最终目标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动态关系,且目前货币政策操作工具中准备金率调整和央行票据操作是相对有效的。
关键词:
中央银行 资产负债表 货币政策 有效性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孙丹 张国营 祭增学 刘玉琢
本文讨论了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作为一项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情况,特别侧重于欧央行的经验,同时也介绍了其他货币当局的做法。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央银行开始通过改变其资产负债表的规模和组成来实施多种干预措施。欧央行在发挥其物价稳定职能中,也实施了上述措施。欧元体系资产负债表的使用也因此从相对被动转化为更加主动,即主动管理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的规模和组成,以更好地发挥货币政策的调控功能。
关键词:
资产负债表 货币政策工具 欧央行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廖慧 马泽昊 郑子龙
本文基于21家商业银行2004~2011年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分析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结构特征对银行贷款渠道的影响。研究发现:(1)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特征来看,可以通过影响存款准备金而间接影响商业银行贷款,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的结构(主要是指资本充足率水平和融资结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减弱存款准备金率所产生的效果,尽管资本充足率和银行融资结构对于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直接影响不显著。(2)存款准备金率的效果是最显著的,利率对于银行信贷投放影响并不显著,贷款需求的影响作用其次。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静
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发达经济体纷纷启用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不仅为金融市场注入了大量流动性,有效地缓解了金融市场波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修复了受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促进私人部门的消费和投资,延缓了经济衰退和刺激了经济复苏。本文从央行资产负债表的角度考查了各经济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机制和政策效果。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缘起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央行资产负债表传导机制及美、欧、英、日四个经济体央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的实践及其政策效果。
关键词:
量化宽松 央行资产负债表 传导机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杜勇 胡海鸥
文章从我国转轨经济背景出发,检验货币政策传导资产负债表渠道在我国的存在性及其表现出的特征。研究显示,我国民营企业存在明显的货币政策传导资产负债表效应,民营企业由于存在融资约束,货币政策变化对企业资产负债表的传导会显著影响银行的信贷供给;国有企业由于较好的银企关系以及政府背景,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资产负债表效应。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洋天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以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为核心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得到了大规模应用,对稳定金融市场并促使经济走上复苏的轨道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角度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进行考察,首先研究了资产负债表渠道下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其次以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为例分析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运转机理,最后分析了量化宽松的潜在影响、退出机制及对货币政策的启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生福 韩雍
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是分析央行行为与货币政策执行情况的一个重要报表。我国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科目随着经济金融结构的演变经历了多次调整,本文梳理了我国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结构及其演变过程,重新编制1999-2018年的年度可比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通过解析各科目余额及其结构的动态变化特征,揭示统计数据背后的经济逻辑与政策实践、以及重要资产负债科目间的勾稽关系。研究发现:外汇占款和对其他存款性公司的债权是我国货币当局投放基础货币的主要渠道。过去20年中,两种渠道此消彼长反映出我国基础货币投放方式和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的两次重要转变与创新。在外汇占款大幅增长时期,货币当局曾通过频繁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发行央行票据回笼过剩流动性。随着国际收支顺差收窄和国内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公开市场操作和创新型再贷款工具将成为货币当局主动投放基础货币的重要渠道。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延伟 李少伟 曲平 吕慧珍
为应对经济金融环境变化,自2013年初,央行陆续推出SLO、SLF、MLF、PSL等多种新型货币政策工具,有效增加了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对冲资产负债表规模大幅收缩、优化了资产负债表结构、提升了央行资产质量,应通过丰富资产负债表科目、完善抵押品管理框架、完善新型货币政策工具退出机制等措施进一步完善我国央行资产负债表管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吴培新
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利用各种手段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有效地缓解了金融危机,支持了经济企稳复苏。危机时期美联储的一系列激进和创造性的政策措施大多体现在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和结构的变化上。通过对美联储资产负债规模和结构演变的分析,可以看到美国经济逐步走出金融危机的趋势。
关键词:
美联储 资产负债表 货币政策 流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