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55)
2023(12513)
2022(10764)
2021(9875)
2020(8287)
2019(18438)
2018(18402)
2017(34817)
2016(19708)
2015(22256)
2014(22447)
2013(21691)
2012(20462)
2011(18559)
2010(19155)
2009(17950)
2008(17830)
2007(16409)
2006(14866)
2005(13760)
作者
(58431)
(48741)
(48570)
(46468)
(31262)
(23259)
(22153)
(18662)
(18535)
(17883)
(16829)
(16511)
(16002)
(15822)
(15752)
(15055)
(14524)
(14459)
(14435)
(14172)
(12752)
(12147)
(11966)
(11309)
(11119)
(11053)
(10928)
(10867)
(9933)
(9870)
学科
(70438)
经济(70327)
管理(59203)
(52756)
(43591)
企业(43591)
方法(27338)
数学(23344)
数学方法(22959)
(22657)
(22555)
(21394)
中国(20665)
(17994)
业经(17098)
(15076)
银行(15031)
(14654)
(14460)
(14450)
贸易(14442)
(14059)
农业(13966)
(13614)
金融(13606)
地方(13584)
理论(13558)
(13231)
(12992)
财务(12943)
机构
大学(281570)
学院(280707)
(111408)
经济(108664)
管理(101752)
研究(100869)
理学(85594)
理学院(84570)
管理学(82923)
管理学院(82398)
中国(78867)
科学(61075)
(60142)
(58989)
(52256)
(50998)
(47567)
研究所(46942)
中心(46754)
财经(44405)
业大(41598)
(40068)
农业(39980)
(38359)
师范(37908)
北京(37828)
(36576)
(36393)
经济学(33871)
(33718)
基金
项目(180305)
科学(141666)
研究(132961)
基金(129778)
(113949)
国家(112959)
科学基金(95427)
社会(82990)
社会科(78562)
社会科学(78545)
(70632)
基金项目(67249)
教育(62601)
自然(61190)
(60443)
自然科(59735)
自然科学(59714)
自然科学基金(58666)
编号(54481)
资助(53744)
成果(47593)
重点(41675)
(40586)
课题(39670)
(38442)
(37177)
(36836)
创新(34866)
(34828)
教育部(34491)
期刊
(131456)
经济(131456)
研究(89447)
中国(64052)
(46995)
学报(46644)
(46506)
科学(42005)
管理(39178)
教育(37438)
大学(35453)
(34037)
金融(34037)
学学(33155)
农业(30858)
技术(23716)
财经(22458)
业经(20715)
经济研究(20231)
(19353)
问题(16873)
(15425)
(14673)
(14597)
图书(13829)
理论(13175)
国际(13075)
(12634)
论坛(12634)
科技(12328)
共检索到4472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曾宪久  
二、中介指标要素的特征和功能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核心要素 ,是介于最终目标和政策工具之间的中间变量。它于五十年代在美国货币政策实践中的出现 ,标志着货币政策传导已从工具变量到目标变量之间的简单、直接的传递关系 ,发展到要素齐全的复杂的现代意...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曾宪久  
早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论者 ,无论是 18世纪的理查德·坎蒂隆、大卫·休谟 ,还是 2 0世纪初叶的欧文·费雪、维克塞尔 ,他们所论及的货币政策传递机制都只能是一种单纯的货币与物价之间的简单传递机制。笔者认为 ,现代意义上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应该是处处蕴含着政策涵义?..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曾宪久  
三、政策工具要素的特征和功能从一定意义上讲,凡是那些能够对中介指标产生影响和作用又能被货币当局直接掌握或直接控制的变量,都可以被视作是货币政策工具。它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实际运行的发端要素,没有它的作用,所谓货币政策的传导以及最终对经济社会产生实质性影响都...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姜再勇  钟正生  
本文考察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效应的体制转换特征。实证结果表明:1978年第一季度至2009年第二季度期间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管制利率渠道发生了两次体制转换,转换之后贷款基准利率调整对产出和物价水平的效应都降低了。1996年1月至2009年7月期间我国货币政策传导市场利率渠道发生了一次体制转换,转换之后同业拆借利率变动平抑产出和物价波动的效果都更强劲、更持续。这意味着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也意味着我国利率调控由直接方式逐渐转向主要依靠间接方式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琼  王志伟  
根据货币政策主要传导机制中的货币渠道理论和信贷渠道理论,利用时间序列方法,采用1993年至2006年之间的季度数据,对中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与以往经验研究不同的结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曾宪久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的是货币政策经由何种渠道影响真实经济社会的过程。它既是货币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各国货币当局无法回避的重大实践问题。本文在对被西方理论界誉为经典的凯恩斯货币政策传导理论进行考察的基础上 ,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利率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 ,旨在为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取向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毕海霞  郭幼佳  
面对新常态下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将发生新的转变,传导效果更加不确定,疏通的难度也增大,以利率调节为主的价格型货币政策模式已成为我国货币政策调控转型的主要目标。对此,应进一步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健全利率走廊机制,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向价格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转型;继续提高金融机构的自主定价能力,不断完善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健全与市场化相适应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断优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汇率传导机制的作用;发展多层次金融市场,提高直接融资市场的比重,以提高我国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保证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文凯  
本文通过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全面分析 ,认为在实体经济发生根本性的结构变化之后 ,与原有计划经济相适应的金融体制是造成货币政策低效的主要原因。在我国货币政策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过渡的情况下 ,只有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机构传导的各个构成部分进行改革 ,才能保证货币政策实施的效果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孟亮  王凯丽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表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冲击如何引起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反应,它缺乏对结构因素特别是区域结构性因素的分析,而货币政策的实际运行是一个动态的结构性作用过程,由于不同区域的投资、消费利率敏感性差异、开放程度差异和商业银行发展和结构差异等方面的原因,会使货币政策实际运行中产生的传导过程和效果出现区域性差异,这一问题在欧盟已经引起足够重视,中国是一个处于经济转轨中的发展中大国,因而应该重视对基于区域金融差异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家华  章建伟  何金旗  
资产价格正在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及最终目标的实现产生重要的影响,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现有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必须进行变革,本文分析了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变化作出反映的准则及行动框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朝晖  
美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组成细分了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从分析公开市场操作目标的"宣布效应"、资产证券化、居民融资渠道的变化、金融合并等因素,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讨论美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及变化,希望能给我国金融阶层以启迪。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谢育新  
商品市场对货币政策具有回波效应 ,这种回波效应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将可能造成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异化。当前 ,我国货币政策效应不甚理想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买方市场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产生了异化。因此 ,修正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已成为确保货币政策效果的重要前提 ,具体修正措施 :一是重视微观主体预期的对消作用 ;二是适时调整货币政策目标的参考值 ;三是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 ,完善规范化的利率传导机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辜岚  
进入90年代以来,日本的经济就陷入了"失去的十年"。如果说日本80年代中后期推出的货币政策为泡沫经济的形成提供了一张温床,那么90年代以后实行的货币政策则旨在"医治"泡沫崩溃后给日本经济带来的"顽疾"。但是,90年代至今出台的一系列货币政策能否使日本的经济"起死回生"呢?尽管国内已有大量的文献探讨了近年来货币政策的失效,但本文从货币传导机制的角度出发,运用最新的数据,分阶段详细讨论,得出日本的货币政策由于传导机制受阻从而对经济产生的影响甚微的结论,并从货币传导机制的表象引发出日本的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等深层次的根本性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