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45)
- 2023(14469)
- 2022(12506)
- 2021(11685)
- 2020(9928)
- 2019(22842)
- 2018(22780)
- 2017(44228)
- 2016(24582)
- 2015(27805)
- 2014(28165)
- 2013(27554)
- 2012(26263)
- 2011(23921)
- 2010(24604)
- 2009(23174)
- 2008(23752)
- 2007(21754)
- 2006(19240)
- 2005(17701)
- 学科
- 济(99937)
- 经济(99808)
- 管理(73941)
- 业(68843)
- 企(57571)
- 企业(57571)
- 方法(45100)
- 数学(38675)
- 数学方法(38119)
- 财(29992)
- 农(28075)
- 中国(26046)
- 制(24912)
- 学(23235)
- 业经(22069)
- 贸(20315)
- 贸易(20308)
- 易(19739)
- 务(18068)
- 地方(18066)
- 银(18045)
- 财务(18019)
- 银行(17987)
- 财务管理(17972)
- 理论(17921)
- 农业(17684)
- 行(17133)
- 融(17050)
- 金融(17045)
- 企业财务(17040)
- 机构
- 大学(366702)
- 学院(363902)
- 济(149287)
- 经济(145958)
- 管理(134344)
- 研究(126272)
- 理学(114539)
- 理学院(113169)
- 管理学(110970)
- 管理学院(110262)
- 中国(97025)
- 京(77673)
- 科学(77383)
- 财(74456)
- 所(65965)
- 农(64021)
- 研究所(59401)
- 江(57888)
- 中心(57693)
- 财经(57521)
- 业大(53918)
- 经(51966)
- 农业(50554)
- 北京(49088)
- 范(48722)
- 师范(48204)
- 经济学(46594)
- 州(45168)
- 院(44766)
- 财经大学(42444)
- 基金
- 项目(231073)
- 科学(180875)
- 研究(168009)
- 基金(167048)
- 家(145750)
- 国家(144528)
- 科学基金(122566)
- 社会(105502)
- 社会科(99946)
- 社会科学(99912)
- 省(90005)
- 基金项目(87231)
- 自然(79038)
- 教育(79003)
- 自然科(77196)
- 自然科学(77167)
- 划(76482)
- 自然科学基金(75851)
- 资助(70035)
- 编号(68424)
- 成果(58856)
- 重点(52848)
- 部(52326)
- 发(49063)
- 课题(48306)
- 创(47246)
- 教育部(44705)
- 制(44320)
- 创新(44304)
- 科研(44202)
- 期刊
- 济(170429)
- 经济(170429)
- 研究(110943)
- 中国(74201)
- 学报(59957)
- 财(59886)
- 农(58396)
- 科学(53740)
- 管理(50152)
- 大学(45229)
- 学学(42526)
- 教育(41998)
- 农业(38710)
- 融(38371)
- 金融(38371)
- 技术(31041)
- 财经(29510)
- 经济研究(26912)
- 业经(25965)
- 经(25434)
- 问题(22417)
- 业(20223)
- 贸(19532)
- 版(18754)
- 技术经济(17977)
- 理论(17494)
- 统计(17311)
- 图书(16892)
- 国际(16668)
- 世界(15919)
共检索到5574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孟亮 王凯丽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表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冲击如何引起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反应,它缺乏对结构因素特别是区域结构性因素的分析,而货币政策的实际运行是一个动态的结构性作用过程,由于不同区域的投资、消费利率敏感性差异、开放程度差异和商业银行发展和结构差异等方面的原因,会使货币政策实际运行中产生的传导过程和效果出现区域性差异,这一问题在欧盟已经引起足够重视,中国是一个处于经济转轨中的发展中大国,因而应该重视对基于区域金融差异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
关键词: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结构 应用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志华
一、货币政策在基层传导的阻滞因素(一)基层人民银行自身存在制约因素基层人民银行在传导货币政策方面受到以下因素制约:一是基层人民银行仍在很大程度上受地方政府的干预影响,贯彻执行货币政策的权威性不足,独立性不强。二是金融监管职能分设后,基层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缺少强有力的调控手段,难以有效督促金融机构贯彻执行货币政策。三是县级人民银行员工知识陈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也直接影响了货币政策传导效果。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生柳荣 何建勇
近年来,为了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国人民银行着力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聚焦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逐步构建了中国特色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本文基于银行业经营视角,从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功能特点出发,阐述分析了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六大传导机制,并探讨了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落地实施存在的困难和挑战,最后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
结构性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建南
本文分别从金融市场的角度以及微观主体对利率弹性的角度,通过央行基准利率与货币市场利率的关系;利率与资本市场利率的关系;利率与居民储蓄的关系;利率与居民消费的关系以及利率与企业投资的关系做了一些分析与研究,并得出相应的结论及建议。
关键词:
利率 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都红雯 梁霞
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了各种应用技术的产生 ,Agent技术属其中之一 ,该技术目前在商务领域的运用已取得了很大成功。本文试图利用Agent技术的基本属性与特点 ,将它应用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 ,以缓解和消除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时滞过长等问题 ,从而疏导传导 ,提高政策效应 ,达到政策目标。
关键词:
Agent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应用研究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许云霄 秦海英
内生货币供给理论认为 ,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供给并非是由中央银行完全控制的外生变量 ,而主要是由商品流通及经济活动所内在决定及制约的内生变量 ,并由此决定了在市场化金融体制下 ,应采用以利率为中间目标 ,着眼于货币需求的间接货币调控模式。本文首先阐述了内生货币供给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利率型传导机制的主要内容 ,然后在此视野内 ,分析了我国基础货币供给的内生特性 ,最后建议中央银行采用“盯住利率型 "的货币调控模式以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当然 ,这有赖于首先建立起良性的利率市场形成机制
关键词:
货币供给 内生性 货币政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桢 岳喜伟
我国货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面临传导机制不畅的问题。其原因在于,一是我国的货币市场发育程度还很低,资本市场发展缓慢而且运行质量较差,外汇市场还没有真正形成汇率决定的市场机制;二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缺乏充分性和政策操控的独立性,以及商业银行市场主体地位的欠缺;三是与国有企业的低效率、民间投资约束大以及转轨时期居民预期改变等因素有关。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市场利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牛卫东
文章从金融资产结构、市场结构、融资结构等方面详细描述了当前中国金融结构的特点,进一步分析了中国银行主导型的金融结构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选取信贷量与各个宏观经济变量建立了VEC模型,得到了信贷、货币供应量、固定资产投资与GDP之间的协整关系,运用向量自回归的方法实证分析了信贷量与国民经济产出之间的关系。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石长洪
传导渠道是否畅通,直接关系到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社会经济主体资产选择日趋多元化的新形势下,如果仍然局限于传统的货币信贷观点,难免有以偏概全之嫌。文章将视角转向货币政策产生作用的终端,从企业投融资行为入手,着重分析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区域结构、行业结构及融资结构等各种社会结构对传导机制效力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实施配套改革的重要性。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企业结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丁晨 屠梅曾
本文在理论分析基础上,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实证检验房价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分析结果表明,房价在货币传导机制中的作用较为显著,房价渠道的总体传导效率较高。因此,在我国房地产市场已成为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途径。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秦宛顺 靳云汇 刘明志
1996年以来,中国金融市场发展迅速,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初步实现了向间接调控的转与此同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一、金融市场对货币政策信号的反应更加敏感 1996年以来,中央银行连续七次调低银行存贷款利率,银行间拆借利率对中央银行的利率调整作出反应,呈现出阶段性下滑之势。对中央银行存款利率、中央银行贷款利率和银行间拆借利率做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中央银行利率调整是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变动的格兰杰原因。中央银行调整中央银行存贷款利率在格兰杰因果关系意义上引起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的变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洪娟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从操作性角度研究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分析货币在传导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对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的作用机理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高铁梅 王金明
目前 ,我国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多为定性分析 ,只有少数的定量分析文章也多为静态分析。本文利用状态空间方法建立了动态的季度变参数模型 ,对 90年代以来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在不同时点的动态影响进行测算 ,从而描述了我国IS -LM曲线的动态特征 ,进而得出了近两年来通货紧缩时期中央银行所采取的货币政策是有效的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