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37)
- 2023(9069)
- 2022(7754)
- 2021(7181)
- 2020(5891)
- 2019(13435)
- 2018(13169)
- 2017(25621)
- 2016(13770)
- 2015(15252)
- 2014(15028)
- 2013(14673)
- 2012(13895)
- 2011(12678)
- 2010(13035)
- 2009(12459)
- 2008(12355)
- 2007(11253)
- 2006(10393)
- 2005(9633)
- 学科
- 济(52892)
- 经济(52806)
- 管理(44595)
- 业(39153)
- 企(33360)
- 企业(33360)
- 方法(18656)
- 财(18085)
- 制(16752)
- 数学(15888)
- 数学方法(15617)
- 农(15394)
- 中国(15263)
- 业经(12438)
- 贸(11753)
- 贸易(11745)
- 易(11497)
- 策(11214)
- 体(11117)
- 银(10769)
- 银行(10751)
- 行(10329)
- 学(10275)
- 融(10160)
- 金融(10157)
- 务(10105)
- 财务(10071)
- 财务管理(10044)
- 企业财务(9517)
- 税(9437)
- 机构
- 大学(195182)
- 学院(194172)
- 济(85419)
- 经济(83579)
- 管理(71410)
- 研究(69018)
- 理学(59787)
- 理学院(59169)
- 管理学(58234)
- 管理学院(57847)
- 中国(55200)
- 财(46217)
- 京(40613)
- 科学(37228)
- 所(34340)
- 财经(34329)
- 江(32024)
- 中心(31257)
- 经(31003)
- 研究所(30142)
- 农(28876)
- 经济学(27132)
- 北京(25954)
- 财经大学(25280)
- 院(24903)
- 范(24896)
- 师范(24691)
- 州(24471)
- 业大(24107)
- 经济学院(24098)
- 基金
- 项目(119258)
- 科学(94860)
- 研究(91729)
- 基金(87403)
- 家(74572)
- 国家(73933)
- 科学基金(63593)
- 社会(59600)
- 社会科(56393)
- 社会科学(56384)
- 省(45281)
- 基金项目(44224)
- 教育(42819)
- 自然(38692)
- 划(38335)
- 自然科(37798)
- 自然科学(37787)
- 编号(37275)
- 自然科学基金(37126)
- 资助(36176)
- 成果(33151)
- 制(28426)
- 部(27743)
- 重点(27033)
- 课题(27003)
- 发(25306)
- 性(25218)
- 创(24929)
- 国家社会(24705)
- 教育部(24507)
共检索到3193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杨天宇 刘国鹏
本文在整理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的基础上,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给出了一个马克思主义的解释。与现代西方货币政策传导的利率渠道、资产价格渠道和信贷渠道相比,马克思科学地区分了货币在经济正常增长时期和经济衰退时期不同作用的区别,而且指出经济衰退期的主要问题不是新投资需求的不足,而是存货投资如何实现的问题,所以货币扩张的主要作用不是促进新增投资,而是实现存货投资的市场价值。最后论文通过对中国宏观调控实践的实证分析,证明马克思主义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比西方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具有更强的解释力。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乔晓楠
本文从《资本论》关于生息资本的论述出发,利用一个异质性主体模型来阐述利息率、杠杆率以及资产价格的决定机制。研究发现如果资本掌握的技术存在差异,那么生产效率的差异将会导致利润率的差异,进而影响其在社会总资本运动中的职能选择。于是,伴随着资本借贷关系的形成,利息率、杠杆率以及资产价格将被同时内生决定。此外,因为技术扩散程度会影响产业资本的贷款意愿以及利润率水平,所以在技术周期的不同阶段生产投资与金融投资的收益率可能出现反向变动的情况,这也是经济“脱实向虚”的重要原因。结合前述发现,本文还对信用货币体系下货币政策的难点、工具以及目标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利息率 杠杆率 资产价格 货币政策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袁辉
商品价值从而劳动时间在货币上的独立表现,给社会生产施加了货币约束,它的边界随着货币形式与货币数量的内生发展持续变化,表现为货币金字塔为了适应商品流通和资本积累动态进行的扩张与收缩。国家承担着维护货币品质和货币流通、规训货币金融体系、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职能。马克思主义认为,对货币政策机制及其效果的考察需要区分作为货币的货币与作为资本的货币、货币与信用、正常时期和危机阶段、货币危机不同类型等结构性因素,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的原理与有效性也不尽相同。然而,社会生产的货币约束和货币关系的固有矛盾绝不会因为货币形式、数量的发展和国家货币政策的干预而消除,它们为货币改革设定了天然界限。
关键词:
形式内生 数量内生 货币金字塔 货币政策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沈宏亮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资本主义进入了规制资本主义阶段。与之前的福利资本主义不同,规制资本主义建立在政府提供规则与规则约束下企业间竞争的基础上。对于规制资本主义的兴起,西方经济学或将之归因于市场失灵、或解释成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马克思则从资本主义国家职能的二重性、自由竞争与生产集中的矛盾、单个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生态环境恶化等方面做出了更为全面科学的解释。
关键词:
新自由主义 规制资本主义 马克思主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孟捷 冯金华
本文试图把演化经济学的观点,即以组织知识生产的专有性为中介,不同企业可以采用不同的技术或不同的生产方式来生产属于一个部门的产品,纳入马克思的理论。在此基础上,会形成一个与马克思的模型不同的部门内竞争的动态层级结构,部门内竞争也相应地转化为不同企业之间以各自产品的性价比为前提的市场份额竞争,即代谢竞争。本文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构建一个部门内竞争的动态层级结构的模型,探讨价值规律在这种竞争结构里得以实现的新形式,并在这个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定义企业的竞争优势,分析同一部门内的企业之间可能存在的不同类型的代谢竞争关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虎 索彦峰
文章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对货币政策资产价格传导机制的研究成果,指出这一传导机制主要由两个过程构成:第一是货币政策是否会影响资产价格,第二在于资产价格变化能否影响实体经济。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讨论了目前关于资产价格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争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资产价格 传导机制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朱仁泽
基础货币对实体经济发挥作用需要通过特定的投放机制才能实现,西方主流经济学将此归结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并形成“货币观”和“信贷观”两个解释流派。这些解释没有体现基础货币投放机制的本质特征。目前基础货币供给实质上是依照生息资本的逻辑运行,其投放机制本质上是生息资本与产业资本之间的投融资关系。现有理论模糊了货币作为“收入的货币”与货币作为生息资本的区别,进而将产业资本与生息资本的投融资关系错误地理解为简单的供需关系。在新发展格局下,我们需要改变依照生息资本逻辑投放基础货币的机制。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屈炳祥
无论哪一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与此相应的,一个新的更高的社会形态,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还没有成熟以前,又是决不会出现的,这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所阐述的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项重要原理,学术界习惯于将之称为两个"决不会"的科学原理。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在学习和研究中缺少了马克思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始终未能对之给予正确理解与把握,因而也就始终未能摆脱其带来的困扰。研究发现,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人们对与之相联系的两个关键问题未能作出正确回答:第一,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与更替,包括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变革中到底是唯一起作用的因素,还是诸多因素中的一个因素?第二,在社会发展与更替,包括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变革中所需要生产力到底有没有一个量的规定,如果有,那么它到底是当时社会发展中那个最高水平的生产力,还是一个极富弹性的生产力?对这两个问题的科学解答,是理解两个"绝不会"原理的根本所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祝晓峰 刘卫江
美国最近的股市泡沫形成与崩溃是发生在低通货膨胀时期。对此 ,许多基于代理理论的现代经济理论模型并不能很好地解释。从哈耶克的货币经济周期理论来理解金融危机以及资产价格泡沫问题时就会有一个全新的观点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过于强调了价格的稳定而忽视了经济周期中的信贷过度增长和资产价格波动 ,所以 ,2 0 0 0~ 2 0 0 2年破裂的美国股市泡沫本质上仍然是哈耶克—哈伯勒的过度投资崩溃引致的股市泡沫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在这一泡沫形成和崩溃的过程中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
哈耶克 货币经济周期 股价泡沫 货币政策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杨慧玲
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按照从逻辑抽象上升到历史演绎的路径,考察了金融的不稳定性。马克思基于劳动价值范畴对货币信用关系进行了逻辑抽象分析,揭示了货币信用关系内含不稳定基因,使危机由可能性上升为现实性;揭示了构筑于不确定性之上的现代资本主义金融系统在信用衍生机制加持下,使金融不稳定上升为一种系统性风险,危机由现实性转变为必然性;因此,金融不稳定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积累的无政府性。作为资本积累的调节性制度,信用与资本积累之间的互动从时间、空间和竞争等维度逐渐深化,金融不稳定趋于加剧;新自由主义及金融化将金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松涛 刘洪玉
本文首先提出以住房市场为载体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框架,其次通过构建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定量研究住房市场传导货币政策的效果。实证分析表明,利率1标准方差正向结构冲击(0.25%)引发私人消费下降1.09%,经济总产出和价格总水平也相应降低,房价则下降0.47%;房价1标准方差正向结构冲击(1.17%)引发私人消费上升1.24%,经济总产出和价格总水平也相应提高。上述结果综合表明,房价解释货币政策下私人消费下降的45%,进一步应用数值模拟分析得到54%的结果,从而证明住房市场是传导货币政策信号的重要载体。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马奔腾
马克思主义货币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运用概述□马奔腾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经济学界的最突出变化是资产阶级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传入中国并得以迅速普及。马克思主义货币理论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随之得以传入和普及。这是和当时的国际国内历史...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赵磊 赵晓磊
随着自然力逐渐取代人力,人类社会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失业压力,这是AI(人工智能)普及化必然带来的结果。通过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视角,分析了人工智能发展与就业机会消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失业是工业社会的产物,是近现代以后出现的社会现象,在生产力落后的农业社会并不存在失业;新需求和新产业能够减缓失业,但无法对冲失业;生产力发展创造出了更多的自由时间,而不是更多的工作岗位。因此,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不仅需要以生产力发展所提供的自由时间为前提,还需要以生产关系的相应变革为条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天宇
当前 ,我国经济生活中有两个突出的现象 ,一是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二是有效需求不足仍然持续。那么 ,这两种现象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 ?国内理论界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 ,但是尚未在理论上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分析。本文试图运用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图式 ,将城镇、农村视为社会再生产中的两大部类 ,通过二者收入的对比 ,提出一个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有效需求的理论框架 ,以期为我国调整城乡收入分配格局和扩大内需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有效需求 二元经济结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范方志 高大伟 周剑
马克思的地租理论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模型,通过这一模型,能够系统地分析我国房地产行业的诸多重要问题,并提供一个对房地产价格的整体性认识。本文将马克思的地租理论模型化,并以马克思的原始模型为基础,进行了一定的改进,结合中国实际,分析了房地产市场的一些重要问题。分析表明,中国房地产价格调控最重要的措施在于金融政策和社会发展权利与住房的分割。
关键词:
地租理论 社会发展权利 房地产价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