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95)
- 2023(6707)
- 2022(5755)
- 2021(5323)
- 2020(4442)
- 2019(10228)
- 2018(9964)
- 2017(20788)
- 2016(11208)
- 2015(12527)
- 2014(12500)
- 2013(12464)
- 2012(11994)
- 2011(11036)
- 2010(11097)
- 2009(10291)
- 2008(10135)
- 2007(8957)
- 2006(7920)
- 2005(7016)
- 学科
- 济(54597)
- 经济(54551)
- 管理(33143)
- 业(33034)
- 方法(29026)
- 数学(27352)
- 数学方法(27148)
- 企(25472)
- 企业(25472)
- 农(14652)
- 财(14578)
- 中国(12463)
- 地方(12236)
- 贸(11932)
- 贸易(11928)
- 易(11604)
- 农业(9808)
- 业经(9324)
- 策(8891)
- 制(8827)
- 务(8635)
- 财务(8623)
- 财务管理(8604)
- 融(8364)
- 金融(8363)
- 企业财务(8286)
- 银(7963)
- 银行(7946)
- 行(7602)
- 环境(6825)
- 机构
- 学院(163314)
- 大学(162740)
- 济(76368)
- 经济(75038)
- 管理(64973)
- 理学(56260)
- 理学院(55719)
- 管理学(54940)
- 管理学院(54634)
- 研究(53660)
- 中国(42443)
- 财(36842)
- 京(32262)
- 财经(29335)
- 科学(29213)
- 经(26764)
- 所(26097)
- 中心(25717)
- 经济学(25135)
- 农(24379)
- 江(24347)
- 研究所(23276)
- 经济学院(22995)
- 财经大学(21919)
- 业大(21206)
- 北京(20110)
- 范(19851)
- 师范(19700)
- 州(19329)
- 农业(19160)
- 基金
- 项目(107805)
- 科学(86302)
- 基金(81155)
- 研究(79605)
- 家(69301)
- 国家(68770)
- 科学基金(59907)
- 社会(53206)
- 社会科(50781)
- 社会科学(50774)
- 基金项目(42003)
- 省(40224)
- 自然(37703)
- 教育(37432)
- 自然科(36871)
- 自然科学(36864)
- 自然科学基金(36242)
- 资助(35482)
- 划(34062)
- 编号(31341)
- 成果(25993)
- 部(25848)
- 重点(23812)
- 发(23196)
- 教育部(22934)
- 国家社会(22630)
- 人文(22177)
- 创(21978)
- 课题(21679)
- 大学(20806)
共检索到2419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玄 王剑
文章根据1997年1月至2004年8月的样本数据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地区差异问题作实证研究,利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和冲击响应函数的计量分析手段,分别对全国层面、区域层面以及省级层面的货币政策传导效果进行估计和比较。结论表明,东部地区在货币政策传导速度和深度上都大大优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绝大部分省市对货币政策表现出高度的敏感性,而中西部地区大部分省市的反应则相对迟钝,金融发展水平、企业规模和产权性质、开放程度的地区差异是导致货币政策传导存在地区差异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地区差异 冲击响应函数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志阳
本文通过引入理论模型和计量分析方法 ,进行了资本市场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的实证检验。文章结论是 :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 ,二者的相关关系在逐步增强 ;通过财富效应和替代效应的作用 ,资本市场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程度在不断加强 ;这对现有的货币政策框架提出了新的挑战 ,当局必须适应变化及时做出调整。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资本市场 实证研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林川
文章依托于现有研究,梳理了影子银行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基本渠道,在此基础上,将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兑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作为反映影子银行规模的变量,实证分析了影子银行规模变动对货币供给渠道与信贷渠道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无论在长期还是短期内,货币供给量对物价均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影子银行规模变动对货币供给渠道的冲击相对有限;而物价水平与信贷规模的相关关系则不显著,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具有明显的阻滞效果;此外,影子银行规模在长期和短期内均对物价具有推动作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方显仓 吴锦雯
本文通过对相关金融数据进行计量实证分析,探究我国货币政策汇率传导的运作机制和有效性。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的汇率渠道存在阻滞,其主要原因是利率市场化程度不足,而货币供应量调控对汇率的影响效果要远弱于汇率制度对汇率的影响,从而削弱双中介的宏观调控效果。同时,汇率波动短期对实体经济有一定影响,人民币汇率对物价、通胀的影响程度要强于对产出的影响,但汇率变动对我国物价变动的贡献率较低,说明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价格传递效应较弱。实施均衡汇率水平的升值政策在短期内可降低通胀,但长期内对经济增长不利。故应适时适度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消除人民币升值预期,明确我国当下的均衡汇率水平或其可移动区间,进一步推进金融深...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汇率制度 汇率渠道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思群
本文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1985~2009年以来的长期货币需求和短期货币需求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发现货币需求的价格弹性大大低于理论的预期;短期价格水平变化和货币数量的变化甚至可能存在负相关关系;利率水平变化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并非像人们普遍认为的那样无足轻重。这些发现说明中国以消费或零售价格指数为中介指标,以货币数量控制为主要调控目标的货币政策需要进行调整。
关键词:
货币需求 利率弹性 中国货币政策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徐琼 陈德伟 周英章
效应时滞是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本文运用时差相关系数法和脉冲响应函数法对我国 1 993——— 2 0 0 1年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效应时滞分别进行了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无论是对经济产出还是对价格的影响均是存在一定的效应时滞的 ,中央银行应提高对货币政策效应时滞的预测能力 ,为前瞻性货币政策决策提供准确的实证依据。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刘澄
货币政策对经济政策与物价变动的影响 ,主要通过应用平稳性检验、协整性检验与因果检验 ,来检验其有效性。实证结果表明 ,金融变量与经济增长、物价变动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因果关系 ,特别是 80年代以来推行的市场经济改革 ,增强了中央银行选择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指标的可操作性 ,中央银行可通过控制货币供给总量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 ,达到间接调控的目的。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实证研究 金融调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澄
应用平稳性检验、协整性检验与因果检验 ,分析货币政策对经济政策与物价变动的影响 ,以此检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实证结果表明 ,金融变量与经济增长、物价变动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因果关系 ,特别是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推行的市场经济改革 ,增强了中央银行选择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指标的可操作性 ,中央银行可通过控制货币供给总量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 ,达到到间接调控的目的。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实证研究 金融调控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郑挺国 郭辉铭 钱鹏程
本文运用弹性非线性推断方法研究我国货币政策反应函数的非线性特征,以新的视角解释和分析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反应函数存在显著的非线性特征,突出表现为利率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非对称反应,即在高通胀时期中央银行实施严厉的利率政策以降低通货膨胀;而在低通胀时期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根据通胀变化线性微调短期利率。研究结果还表明,这种非线性特征可能主要源于中央银行对通胀正负偏离的非对称偏好,并有部分来自其对通胀缺口和产出缺口之间相互影响的政策反应。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贾海涛 苗文龙
本文利用Logit、Probit法对中国的数据进行经验实证,对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绩效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本文认为,货币政策目标函数常常表现出非线性特征;从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判断,中国货币政策较为有效。相比之下,调控m0更有利于稳定物价,调控利率促进经济增长效果更好。
关键词:
通货膨胀 经济增长 货币政策 绩效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涛 宋德勇
本文采用Nelson-Siegel参数模型连续估计了中国利率期限结构曲线,实证了远期利率对未来即期利率的预测能力,分析了央行货币政策措施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和实施效果,研究了利率期限结构与未来通货膨胀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利率期限结构能够为研究制定货币政策提供大量有用的信息。
关键词:
利率期限结构 货币政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郑超愚
本文依据利率管制制度下IS IM模型的配额均衡推导出中国总需求函数Y =D(M/P ,R) ,蕴涵仅货币政策有效而财政政策完全无效的需求管理政策含义。为评价中国货币政策的经济稳定效应 ,本文运用货币政策效应测度的特定指标体系和算法程序 ,事后考察1 981年以来中国货币供应与国民收入的历时动态及其协同运动性质 ,有关类型化解释结果表明其间中国货币政策未能实施有效的反周期名义货币供应管理操作 ,而基于货币政策规则的货币供应目标比较也揭示了 1 998- 2 0 0 0年间中国货币政策的紧缩倾向。
关键词:
IS-IM模型 总需求函数 货币政策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金俐
信贷配给是信贷市场失灵的具体表现,它的存在使货币政策对实际经济的影响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本文结合我国信贷市场的特点,对信贷配给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货币政策含义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
信贷配给 货币政策 信贷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