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48)
- 2023(10777)
- 2022(9618)
- 2021(9250)
- 2020(7630)
- 2019(17820)
- 2018(17814)
- 2017(35375)
- 2016(19265)
- 2015(21626)
- 2014(21789)
- 2013(21417)
- 2012(19700)
- 2011(17820)
- 2010(17718)
- 2009(16145)
- 2008(15588)
- 2007(13436)
- 2006(11860)
- 2005(10325)
- 学科
- 济(73435)
- 经济(73355)
- 管理(56133)
- 业(52939)
- 企(44259)
- 企业(44259)
- 方法(35114)
- 数学(30635)
- 数学方法(30252)
- 农(20553)
- 财(19154)
- 中国(18757)
- 业经(16265)
- 学(15394)
- 地方(15042)
- 贸(15025)
- 贸易(15020)
- 易(14633)
- 农业(13337)
- 制(13030)
- 理论(12949)
- 策(12366)
- 务(12105)
- 财务(12042)
- 和(12041)
- 财务管理(12023)
- 技术(11653)
- 环境(11571)
- 企业财务(11366)
- 银(11301)
- 机构
- 大学(268017)
- 学院(267735)
- 管理(110877)
- 济(106580)
- 经济(104127)
- 理学(96150)
- 理学院(95160)
- 管理学(93649)
- 管理学院(93176)
- 研究(87787)
- 中国(65998)
- 京(56526)
- 科学(53687)
- 财(49353)
- 所(43348)
- 中心(39942)
- 农(39676)
- 财经(39491)
- 研究所(39425)
- 业大(38671)
- 江(38232)
- 北京(35990)
- 经(35908)
- 范(35307)
- 师范(35056)
- 院(31977)
- 州(31497)
- 农业(30925)
- 经济学(30700)
- 财经大学(29370)
- 基金
- 项目(183548)
- 科学(144299)
- 研究(137281)
- 基金(132659)
- 家(113977)
- 国家(113001)
- 科学基金(97653)
- 社会(84441)
- 社会科(79990)
- 社会科学(79971)
- 省(71177)
- 基金项目(70619)
- 自然(63974)
- 教育(62889)
- 自然科(62440)
- 自然科学(62427)
- 自然科学基金(61286)
- 划(59961)
- 编号(57596)
- 资助(55460)
- 成果(47056)
- 部(40744)
- 重点(40256)
- 课题(39066)
- 发(38661)
- 创(37969)
- 项目编号(35657)
- 创新(35254)
- 教育部(35112)
- 科研(34773)
- 期刊
- 济(115508)
- 经济(115508)
- 研究(81302)
- 中国(46757)
- 管理(39860)
- 学报(38522)
- 科学(36501)
- 农(35830)
- 财(35395)
- 教育(30763)
- 大学(29381)
- 学学(27500)
- 融(26593)
- 金融(26593)
- 农业(25280)
- 技术(23080)
- 业经(19412)
- 经济研究(18290)
- 财经(18287)
- 经(15420)
- 图书(14912)
- 问题(14793)
- 理论(14485)
- 实践(13511)
- 践(13511)
- 科技(12862)
- 技术经济(12820)
- 现代(12566)
- 业(12191)
- 贸(11687)
共检索到3876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陈红 郭丹 张佳睿
从投资者角度出发的信心与投资理论模型表明,投资者对未来经济信心不足会导致低投资。货币政策冲击会显著影响经济主体信心,经济主体信心与实际产出正相关。货币政策传导的投资者信心渠道比消费者信心渠道更有效。政策制定者在制定政策过程中应综合考虑经济基本面和经济主体信心的影响,关注如何恢复、增强和调节经济主体信心,以形成货币政策有效性,增强政策传导效果;同时,经济主体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依赖于其对经济运行状况的主动认知,货币政策透明度、央行的声誉、政策制定者与经济主体的沟通等因素能引导市场对货币政策变化的预期,稳定其对宏观经济的信心。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信心 决策延迟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唐彬
消费者信心指数(CCI)体现了居民接受外部政策信息并形成消费的决策过程,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描述货币政策对于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为研究居民消费决策过程在输入端和输出端的传导效率,本文运用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分别分析了货币政策变量对消费者信心指数以及消费者信心指数与消费量之间的关系,得出输入端弱效而输出端强效的实证结论,这表明"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导致了居民消费的不确定性,削弱了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因此应该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定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路妍
本文从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入手,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认为信贷渠道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渠道,但由于存在存贷款利率管制和商业银行信贷行为扭曲,使我国信贷渠道不畅。同时由于股票市场不完善,从而影响我国消费与投资的增长,削弱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因此,应通过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利率市场化改革、建立健全金融市场及加速中央银行体制改革等措施,来完善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关键词:
货币渠道 信贷渠道 货币政策有效性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朱庆
信贷传导渠道在货币政策传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中德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进行实证研究,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之处,探寻其存在的原因,进而提出改善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信贷传导 中国 德国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胡凯 唐文进 屠卫
如果运营资本作为生产和分配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名义利率进入生产函数并影响企业的生产和定价,那么货币冲击就会同通过其他渠道影响总需求一样通过成本渠道来影响总供给。因此,紧缩性的货币政策通常导致价格水平的升高而不是下降。
关键词: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成本渠道 利率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铭利
国内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研究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多数文献都是基于VAR方程利用信贷总量、总产出等宏观变量证明存在信贷传导渠道,由于无法避免宏观变量的内生性影响了结论的稳健。二是只关注银行信贷总量变动对产出的冲击。随着金融体制改革,企业融资渠道多样化,银行信贷总量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占比不断下降,货币政策将通过另一种信贷传导渠道——广义信贷传导渠道对企业产生作用进而影响产出,国内尚缺乏对广义信贷传导渠道的研究,这将导致对货币政策效力估计不足,降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本文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微观层面证明信贷传导渠道的存在性,并且区分了狭义和广义两种信贷传导渠道并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宋琴 胡凯
如果运营资本作为生产和分配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名义利率进入生产函数并影响企业的生产和定价,那么货币冲击就会同通过其他渠道影响总需求一样通过成本渠道来影响总供给。因此,紧缩性的货币政策通常导致价格水平的升高而不是下降。
关键词: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成本渠道 利率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强 张宝
本轮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归咎于长期宽松的货币政策,持续低利率催生了资产价格泡沫,诱使银行承担更大风险,导致整个金融体系风险积聚,货币政策传导的风险承担渠道开始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从风险承担渠道的产生、作用机理及其存在性三个方面,对货币政策传导的风险承担渠道研究的最新文献进行评述,以期促进理论界和实务界对该问题的进一步关注。
关键词:
货币政策传导 风险承担渠道 追逐收益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贺建清 胡林龙
随着经济开放程度的提高和汇率改革的推进,货币政策的汇率传导渠道得到不少学者的重视。本文选取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的相关经济数据,运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我国货币供应量对汇率的影响、汇率对产出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货币政策的汇率传导渠道在我国是有效的。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汇率传导 格兰杰因果检验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宿玉海 孙晓芹 刘梦珣
本文基于动物精神视角,研究了消费者信心是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通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发现消费者信心能够影响货币政策目标变量的波动。将消费者信心分解为基本面信心和动物精神,通过构造BVAR模型发现动物精神能够带来包括产出、消费、价格水平和经济发展在内的货币政策目标值的短期波动。同时,动物精神也受到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变量的冲击。并提出为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传导的效率,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当将消费者信心指数纳入考量范围,并增强货币政策稳定性,增加货币政策的透明度,以及加强舆论引导作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成思 孙宇辰
本文构建了一个含有货币政策指标、信心指标、通货膨胀及真实经济产出增长率的SVAR模型,运用反事实对比仿真实验方法获得中国企业家信心指标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实证结果发现,宽松货币政策能够促进产出增长,然而一旦企业家信心的桥梁作用被移除,货币政策对产出的提升效果则大幅下降。这表明,如果货币政策不能有效增强企业家信心,其最终调控目的将难以实现。有意思的是,基于同一调查问题的银行家信心指数在货币政策传导中没有发挥明显作用。我们进一步考虑了不同的货币政策度量方式、企业定价行为及企业投资行为,结果均保持稳健。
关键词:
信心 货币政策 反事实SVAR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针竹
在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传导效率背景下,以货币政策作为切入点,经由银行信贷、资产负债表和资产价格渠道,构建货币政策作用于公司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逻辑框架,并以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货币政策经由各传导渠道影响资本结构调整速度和偏离程度,各传导渠道存在中介效应,传导通畅程度不同。公司性质和负债程度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作用,以及传导渠道的中介效应。不同类型主体对货币政策变动敏感度不同,应针对其特征,把握货币政策传导效应实施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具体性措施,有效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公司应改善内部环境,在货币政策变动时保持各传导渠道畅通,有效提高资本结构动态调整效率。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李琼 王志伟
对中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实证分析得出:货币供给量与国内生产总值存在长期稳定关系,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代理变量具有较大的内生性;但是信贷配额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不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主要还是货币渠道进行的,信贷渠道还不是货币政策传到的主渠道。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剑 刘玄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是经济学中的研究热点,然而,货币政策在行业层面上的具体影响却很少有文献涉及。文章以中国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时间序列计量模型深入考察了货币政策的行业效应。结果显示,货币政策冲击对行业经济的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总量货币政策难以取得预想的效果。此外,行业间的投入产出联系形成了货币政策传导的隐性渠道,建筑、电力、机械等行业是其中的主要环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