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01)
2023(11214)
2022(9818)
2021(9196)
2020(7840)
2019(18046)
2018(17999)
2017(35544)
2016(19739)
2015(22640)
2014(23049)
2013(22670)
2012(21631)
2011(19651)
2010(20030)
2009(19159)
2008(19555)
2007(18087)
2006(15902)
2005(14669)
作者
(57991)
(48717)
(48666)
(46657)
(31224)
(23308)
(22359)
(18797)
(18316)
(17730)
(16555)
(16415)
(15640)
(15555)
(15553)
(15153)
(14920)
(14452)
(14359)
(14139)
(12372)
(12130)
(11857)
(11128)
(11113)
(11042)
(11015)
(10873)
(9833)
(9786)
学科
(79773)
经济(79662)
管理(62090)
(57304)
(47432)
企业(47432)
方法(36074)
数学(31686)
数学方法(31265)
(25420)
(23374)
(21625)
中国(20889)
(17425)
贸易(17418)
业经(17158)
(16994)
(15993)
(15359)
银行(15328)
(15162)
财务(15116)
财务管理(15074)
地方(14644)
(14587)
农业(14460)
企业财务(14244)
(14139)
金融(14135)
(13861)
机构
大学(291244)
学院(290323)
(122093)
经济(119328)
管理(108763)
研究(99197)
理学(92045)
理学院(91038)
管理学(89413)
管理学院(88851)
中国(78496)
(62172)
(61007)
科学(58531)
(51328)
(49127)
财经(47465)
(46631)
中心(46497)
研究所(45705)
(42750)
业大(41267)
北京(38752)
农业(38635)
经济学(37884)
(37114)
师范(36752)
(36490)
(35041)
财经大学(34789)
基金
项目(180524)
科学(141308)
研究(133748)
基金(130347)
(112216)
国家(111254)
科学基金(94764)
社会(83939)
社会科(79488)
社会科学(79463)
(70232)
基金项目(67904)
教育(62481)
自然(60264)
(59196)
自然科(58833)
自然科学(58813)
自然科学基金(57778)
编号(55506)
资助(55042)
成果(47648)
(41265)
重点(40745)
课题(38749)
(38226)
(37112)
(36880)
教育部(35505)
(35314)
创新(34613)
期刊
(140504)
经济(140504)
研究(90327)
中国(60605)
(50493)
(45491)
学报(43844)
管理(40765)
科学(39754)
(34702)
金融(34702)
大学(33566)
教育(31709)
学学(31534)
农业(29798)
技术(25180)
财经(24323)
经济研究(22102)
业经(21901)
(20850)
问题(18491)
(16704)
(15405)
理论(14924)
技术经济(14540)
国际(14403)
(14238)
统计(13810)
实践(13349)
(13349)
共检索到4516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建南  
本文分别从金融市场的角度以及微观主体对利率弹性的角度,通过央行基准利率与货币市场利率的关系;利率与资本市场利率的关系;利率与居民储蓄的关系;利率与居民消费的关系以及利率与企业投资的关系做了一些分析与研究,并得出相应的结论及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唐安宝  周建平  刘志超  
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实施过程的描述及其特点和传导效果的比较分析,认为: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不显著、利率传导效果弱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实施过程的不完善。最后,借鉴美国经验,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厦楠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传导机制是否畅通,而利率机制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最重要的传导机制;对利率的行政管制严重制约着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有效性,破坏了利率机制内在的平衡机制,导致利率结构失衡,无法形成合理的利率体系;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改革利率行政管制,推进利率市场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宏生  
可以预见,在以利率为主导的货币政策框架成为全球趋势的背景下,随着我国金融制度的不断完善,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利率传导渠道将会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由于我国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存在着市场利率和管制利率两种利率,而且我国债券市场发展还不完善,存在交易品种少、期限少,交易量不大等特点,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玲玲  胡日东  黄纯灿  
金融脱媒是金融市场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是利率市场化的助推器,对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产生影响。本文先对1998年1季度至2013年4季度我国金融脱媒指标进行度量,发现2005年第2季度是一个突变点,即在2005年2季度后我国金融脱媒开始显现。再从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中间环节入手逐步分析,发现金融脱媒使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更加顺畅,强化了利率传导渠道。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杨建明  赵国英  
本文考察了利率期货对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作者认为,利率期货的推出将提高公开市场操作的效率和效果,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防范金融风险。此外,利率期货有可能对我国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的有效性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但并不一定导致央行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的削弱。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高山  黄杨  王超  
本文利用2002—2010年相关的经济金融月度数据,应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关系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当代主流的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并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的运作机制和传导效果进行深层次的长期静态分析和短期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的有效性较低。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孟亮  王凯丽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表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冲击如何引起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反应,它缺乏对结构因素特别是区域结构性因素的分析,而货币政策的实际运行是一个动态的结构性作用过程,由于不同区域的投资、消费利率敏感性差异、开放程度差异和商业银行发展和结构差异等方面的原因,会使货币政策实际运行中产生的传导过程和效果出现区域性差异,这一问题在欧盟已经引起足够重视,中国是一个处于经济转轨中的发展中大国,因而应该重视对基于区域金融差异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丁晨  屠梅曾  
本文在理论分析基础上,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实证检验房价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分析结果表明,房价在货币传导机制中的作用较为显著,房价渠道的总体传导效率较高。因此,在我国房地产市场已成为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途径。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秦宛顺  靳云汇  刘明志  
1996年以来,中国金融市场发展迅速,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初步实现了向间接调控的转与此同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一、金融市场对货币政策信号的反应更加敏感 1996年以来,中央银行连续七次调低银行存贷款利率,银行间拆借利率对中央银行的利率调整作出反应,呈现出阶段性下滑之势。对中央银行存款利率、中央银行贷款利率和银行间拆借利率做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中央银行利率调整是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变动的格兰杰原因。中央银行调整中央银行存贷款利率在格兰杰因果关系意义上引起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的变化。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芳  
一、西方利率传导机制的经典理论模型(一)凯恩斯模式凯恩斯的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理论是西方经济学界的经典理论。凯恩斯的逻辑思路是:实际产量的增加与否取决于有效需求即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有效需求由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灵活偏好三大心理因素所决定的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构成,在边际消费倾向因消费增长赶不上收入增长而递减从而消费需求不足时,投资需求必然成为弥补总供给与总需求缺口的关键因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何颖  
本文选取2002-2009年月度数据,运用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渠道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存在梗阻和时滞。市场利率和管制利率的并存进一步削弱了我国利率传导渠道的效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朱烨东  陈勇  
利率作为货币政策行使中最为关键的工具之一,是否像人们想像的那样能够有效地传导信息,实现宏观调控是一个值得怀疑的问题。利率在货币政策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利率与投资和储蓄之间是否正相关。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利率和投资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动的关系,加息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抑制投资,但是加息与储蓄之间则几乎没有相关性。要想利用利息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必须进行利率的市场化改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辉  黄泽华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正在推进过程中,在存贷利率管制完全放开之前,货币市场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方面正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研究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的有效性。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1)作为"准市场利率"的货币市场利率对部分实体经济变量有较强的解释能力,甚至优于M2的解释能力,但对另外一部分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不显著;(2)货币市场利率对通货膨胀率的短期调控能力较弱,货币市场利率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通胀预期的引导;(3)利率管制是利率传导机制部分失效的重要原因,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利率传导机制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