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69)
2023(4361)
2022(3707)
2021(3545)
2020(2738)
2019(6361)
2018(6161)
2017(12695)
2016(6870)
2015(7643)
2014(7753)
2013(7645)
2012(7257)
2011(6691)
2010(6856)
2009(6408)
2008(6438)
2007(5837)
2006(5456)
2005(4996)
作者
(18924)
(15756)
(15722)
(15176)
(10393)
(7432)
(7249)
(6118)
(6027)
(5943)
(5372)
(5176)
(5134)
(5129)
(5117)
(4918)
(4716)
(4670)
(4645)
(4600)
(4090)
(3917)
(3831)
(3730)
(3624)
(3594)
(3537)
(3535)
(3129)
(3102)
学科
(26853)
经济(26830)
管理(22438)
(21113)
(17185)
企业(17185)
方法(10845)
数学(9782)
数学方法(9608)
(9180)
(8471)
(7876)
中国(7573)
(7547)
贸易(7544)
(7424)
(6498)
业经(5967)
(5598)
银行(5598)
农业(5540)
及其(5488)
(5414)
政策(5323)
地方(5208)
(5031)
金融(5031)
(4887)
(4876)
财务(4874)
机构
学院(99471)
大学(97567)
(45627)
经济(44627)
管理(39617)
研究(34171)
理学(33446)
理学院(33124)
管理学(32627)
管理学院(32431)
中国(28562)
(23583)
(19743)
科学(17779)
财经(17763)
(16867)
中心(16103)
(16079)
(15871)
研究所(14799)
经济学(13712)
(13545)
财经大学(13064)
北京(12809)
(12640)
(12371)
师范(12302)
经济学院(12271)
(12201)
业大(11578)
基金
项目(59403)
科学(47600)
研究(46734)
基金(43239)
(36319)
国家(35972)
科学基金(31334)
社会(29737)
社会科(28260)
社会科学(28256)
(22598)
教育(21865)
基金项目(21514)
编号(19672)
自然(19335)
资助(19223)
(19206)
自然科(18870)
自然科学(18866)
自然科学基金(18559)
成果(17139)
课题(14079)
(13986)
重点(13084)
(12924)
(12747)
(12684)
教育部(12359)
(12284)
人文(12117)
期刊
(52633)
经济(52633)
研究(34534)
中国(19271)
(17309)
(17124)
金融(17124)
管理(15617)
(12607)
教育(11424)
科学(11015)
学报(10022)
经济研究(8852)
技术(8824)
财经(8799)
业经(8676)
大学(8318)
农业(8212)
学学(7798)
(7496)
(7118)
问题(6613)
国际(6582)
理论(5303)
技术经济(4964)
世界(4962)
现代(4878)
实践(4706)
(4706)
统计(4627)
共检索到1597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辛家鼎  
本文利用相关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回归分析三种统计指标分析了CPI与GDP的关系 ,指出CPI作为通货膨胀指标的可行性。要实现CPI的控制目标 ,应以M 2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较为合理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熊大永  蒋冠  
本文从货币的理论定义和经验定义出发 ,简要介绍了各国货币层次划分的特点及各国货币政策的实践。分析了导致货币供应量目标失效的几种可能原因 ,指出金融创新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是导致当前一些国家纷纷转向选择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的主要因素。笔者通过分析发现 ,只要解决了货币的界定以及修正货币供应量的计量方法之后 ,货币供应量仍会继续成为货币中介目标的首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浪南  汤大杰  
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理论分析与现实选择陈浪南,汤大杰在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中,中介目标是实现中央银行对宏观经济调控更具弹性的重要保证。因此,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如何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以达到最终目标的实现,是极具现实意义的课题。一、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范恒森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在货币政策制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讨论了国外在历史上和现实中存在的三大中介目标 ,指出通胀目标在一些国家是最优选择。在我国目前金融状况下 ,货币总量目标仍然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当我国金融市场充分发达时 ,泰勒规则可能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曹军新  
引言 在西方货币理论,一个有效的货币政策操作框架,其中介目标的选择问题是个重要的环节。中介目标的名义锚功能:为减缓货币政策作用机理的滞后性和波动性,也为避免政策制定者的机会行为,有必要为货币当局设定一个名义锚,以考量实施效果,便于公众观察和判断货币当局的言行是否一致。因而,充当名义锚的指标必须容易控制和观察,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杜秋莹  张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媛  徐晓明  尚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云虹  
文章在IMF的金融规划的框架内,通过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现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为:货币供应量应与实际利率共同构成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体系,面对不同的宏观经济环境有选择地采用不同中介目标,以保证货币政策的最终实施效果。并从这一角度分析了我国借鉴、运用金融规划的金融环境。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邓雄  
随着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和近期通货膨胀压力的加大,对货币政策需要做出怎样调整的讨论也愈加激烈,其中有很多涉及到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问题。针对货币供应量目标有效性下降的现实,有学者指出。当前把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已不适宜,当然也不适合作为货币政策名义锚,应该逐步建立一个通货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潘艳艳  赵昕  高璐  
本文利用普尔规划分析选取1996—2014年的相关季度数据,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取进行实证分析。普尔规划分析结果表明,货币市场的冲击方差远小于产品市场,即宏观经济冲击依旧主要来源于产品市场,这意味着目前我国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应确定为以货币供应量为代表的数量型指标。随后的协整检验亦证明了这一结论的合理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谢杭生  穆怀朋  
关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谢杭生,穆怀朋一、货币政策的几个基本概念根据有关货币政策的基本理论分析,在货币政策操作过程中,要涉及到四个层次的变量,这就是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中介目标和最终目标。这四个层次的变量是有区别也有联系的。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光荣  谢赤  郭德  
一、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历史回顾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政府对经济活动进行直接的行政干预,消费基金分配实行严格的指令性计划管理,财政收支具有典型的封闭性。与此相适应,虽然没有明确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内容,但实际上是把信贷规模作为中介目标。贷款规模充当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意图是通过控制银行系统的贷款总量达到控制全社会的货币和信用总量,其理论依据是传统体制下的“存款+现金=贷款”。这在一切信用归集于中国人民银行,贷款是投放货币和企业获得信用唯一渠道的前提下,贷款规模对控制全社会货币信用总量以及过度的固定资产投资有着显著效果。1990年以前货币供应量与贷款总量之比近...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宋琳  
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货币供应量。传统的货币经济理论大多是以货币供给外生性为前提的 ,本文通过严密的分析和论证 ,得出了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不断趋强的结论。本文认为 ,银行和居民对经济作出的反应影响了我国货币供给的传导 ,此外 ,中国加入WTO后 ,将会削弱现有的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因此 ,应逐步将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转为利率指标。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吴宇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和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离岸市场的人民币价格(包括汇率与利率)必将对在岸市场的人民币价格产生影响,进而可能影响境内央行的货币政策,甚至存在削弱央行实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可能。本文通过对离岸货币市场影响境内货币供应量机制的分析,并以离岸美元市场发展以及美国联邦储备银行货币政策在离岸、在岸市场的传导效果为例,提出:选取利率作为国内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可以帮助境内货币当局在不影响跨境资本的自由流动的前提下,有效规避离岸货币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增强货币政策独立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铭利  
传统的货币理论认为货币是与经济联系最紧密的金融变量,货币政策通过货币量的变动影响利率或名义收入作用于总产出,因此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主要在货币供给量和利率之间进行选择。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与经济有关的不应局限于货币,而是包括货币在内的所有金融资产,货币当局应当关注的是创造这些金融资产的所有金融机构,而不仅仅是银行,这被称为"非货币分析法"。非货币分析法构成了社会融资规模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理论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