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87)
- 2023(8274)
- 2022(6811)
- 2021(6365)
- 2020(5118)
- 2019(11581)
- 2018(11003)
- 2017(22071)
- 2016(11693)
- 2015(12768)
- 2014(12761)
- 2013(12504)
- 2012(11679)
- 2011(10567)
- 2010(10916)
- 2009(10365)
- 2008(9525)
- 2007(8533)
- 2006(7728)
- 2005(7194)
- 学科
- 济(43354)
- 经济(43309)
- 业(35082)
- 管理(33471)
- 企(28737)
- 企业(28737)
- 融(26561)
- 金融(26561)
- 银(24261)
- 银行(24255)
- 行(23576)
- 中国(19352)
- 方法(18260)
- 数学(16565)
- 数学方法(16347)
- 财(15931)
- 制(13556)
- 农(13167)
- 中国金融(11315)
- 贸(10840)
- 贸易(10829)
- 务(10720)
- 财务(10693)
- 财务管理(10678)
- 地方(10668)
- 易(10666)
- 业经(10386)
- 企业财务(10293)
- 策(9223)
- 农业(8773)
- 机构
- 学院(160297)
- 大学(157422)
- 济(71251)
- 经济(69663)
- 管理(59480)
- 研究(55213)
- 中国(50888)
- 理学(50283)
- 理学院(49779)
- 管理学(49022)
- 管理学院(48714)
- 财(37359)
- 京(31654)
- 科学(30300)
- 财经(28865)
- 中心(28111)
- 所(27498)
- 经(26231)
- 农(25075)
- 研究所(24578)
- 江(24405)
- 融(23816)
- 银(23666)
- 金融(23427)
- 经济学(23279)
- 银行(22892)
- 财经大学(21642)
- 行(21436)
- 经济学院(21090)
- 州(20535)
- 基金
- 项目(101518)
- 科学(80448)
- 研究(76012)
- 基金(74539)
- 家(64007)
- 国家(63436)
- 科学基金(54707)
- 社会(49042)
- 社会科(46785)
- 社会科学(46776)
- 省(39426)
- 基金项目(37922)
- 教育(34616)
- 自然(34274)
- 自然科(33531)
- 自然科学(33523)
- 划(33019)
- 自然科学基金(32971)
- 资助(32045)
- 编号(30417)
- 成果(25805)
- 重点(22964)
- 部(22917)
- 发(22390)
- 性(22333)
- 创(21792)
- 课题(21621)
- 国家社会(20398)
- 创新(20395)
- 教育部(20022)
共检索到2542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保罗·博德利 蔡萌浙
货币政策面临当下与未来之间在宏观稳定方面的利弊取舍,这项检验工作将有助于指引我们货币政策的相关讨论,以实现最佳权衡20世纪70年代以及80年代初期,通胀居高不下且屡造变数,令国人倍感失望。加拿大银行和其他许多中央银行一样,通过提高利率(最高曾达21%)的方式来应对高通胀。高借贷成本最终成功遏制了通胀,却付出了经济大衰退的代价。事实上,如果用失业率来衡量衰退的程度,当时的严重程度更甚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后果。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舒长江 罗静
通过理论分析,区分了货币政策目标是否包含金融稳定两种情况下的政策效力以及框架选择。在分析传统货币政策框架不包含金融稳定目标时,借鉴Ball模型,构建了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反应之间的理论模型,模型表明:央行实施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采取的最优利率不仅取决于当期的产出与通胀缺口,同时还取决于资产价格变化及其随机扰动项,并就传统货币政策框架选择进行了探讨。在分析新货币政策框架包含金融稳定目标时,通过对Agur(2009)、Ague and Demertzis(2010)模型框架的修正与扩展,详细分析金融稳定对中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舒长江 罗静
通过理论分析,区分了货币政策目标是否包含金融稳定两种情况下的政策效力以及框架选择。在分析传统货币政策框架不包含金融稳定目标时,借鉴Ball模型,构建了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反应之间的理论模型,模型表明:央行实施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采取的最优利率不仅取决于当期的产出与通胀缺口,同时还取决于资产价格变化及其随机扰动项,并就传统货币政策框架选择进行了探讨。在分析新货币政策框架包含金融稳定目标时,通过对Agu(r2009)、Ague and Demertzis(2010)模型框架的修正与扩展,详细分析金融稳定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规则的影响。结果表明:如果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规则不考虑金融稳定目标,将导致最优利率出现系统性的低估,造成这种低估的原因或许在于未能长远考虑金融脆弱性所带来的通胀成本和潜在产出损失,造成货币政策决策的狭隘性与滞后性。因此考虑现实的金融脆弱性,现行的货币政策应该将金融稳定纳入其目标框架。相应政策启示是:建立科学的货币政策引导规则、加强社会沟通,发挥好市场预期引导作用、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协调搭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舒长江 洪攀
残酷的经济泡沫与频发的金融危机现实不断提醒货币当局,传统的以稳定实体经济为唯一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已经不合时宜。借鉴现有文献,在传统货币政策目标框架体系内增加了金融稳定目标。新的货币理论框架模型推导表明,中央银行增加金融稳定目标后,能有效避免最优利率被系统性低估,从而发挥中央银行最优利率在整个市场体系中的基准价格的引导作用。同时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模拟结果表明,中央银行最优利率水平与中央银行设定金融稳定目标权重的偏好程度、与社会福利损失水平同向变动,与银行损失成本反向变动。同时央行设定不同金融稳定目标权重后,面对外界不同冲击,实际产出与货币供给增速会发生显著性变化。根据上述研究结论,给出的政策启示一是建立"双稳定目标"货币政策新框架,二是构建"双支柱"宏观调控新格局。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姚大庆
2008年下半年开始,冰岛的经济形势急转直下,甚至濒临"国家破产"。冰岛的货币体制是导致冰岛危机的重要原因。冰岛克朗是全世界可自由兑换、汇率自由浮动的流通量最小的货币。当金融危机出现的时候,冰岛克朗会受到最大的冲击,货币不稳定又会进一步放大金融危机的作用。这说明小国开放经济体的货币存在国际脆弱性。东亚各经济体货币同样面临国际脆弱性问题,其根源是东亚发展模式的脆弱性。为了防范货币国际脆弱性引起经济危机,东亚应该加强区域金融合作,其现实路径是建立各经济体汇率的分层次协调机制。
关键词:
冰岛危机 货币脆弱性 东亚货币合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田亚欧 徐梅
2007年底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席卷全球,对我国的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也造成了严重影响。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文章通过衡量我国金融脆弱性,就减轻或消除既有的金融脆弱性,防止金融脆弱性进一步加剧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金融脆弱性 美国次贷危机 金融制度创新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肖文东
按照中央和国务院的部署与要求,2020年末中国将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但是,这种事后统计的、基于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300元贫困线的绝对贫困的消除并不意味着中国贫困问题的消失和彻底解决。事实上,现在非贫困的人口可能会由于某种风险冲击而陷入贫困状态。农户面临不可控的宏观风险冲击或个体异质性风险冲击时,如果具备抵御能力,即使暂时落入贫困,也能很快从贫困中脱离出来。但是,贫困线附近的个体往往缺乏金融知识和必要的金融技能,无法及时充分地以合理价格享受金融服务,从而限制了其利用金融工具应对风险和缓解贫困的能力,进而无法摆脱"贫困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章奇 何帆 刘明兴
近年来有关金融自由化与金融脆弱性之间关系的讨论在文献中屡见不鲜。本文认为金融自由化会对金融体系的稳定产生一个独立效应,与此同时,金融自由化政策是否与政府其他经济政策协调一致也会影响到金融体系的稳定。换言之,金融自由化作为政府各项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其他经济政策之间的配合与协调,不仅会影响整个金融体系的运作效率,而且也会显著地影响金融危机发生的概率。经验证据也支持了我们的观点。
关键词:
金融自由化 金融脆弱性 政策一致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曾广录
互联网金融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新风险,导致互联网金融监管问题成为新一轮研究热点。已有的互联网金融监管问题较少关注监管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本文依据政策网络理论,在突破已有研究局限的基础上,从新的视角分析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网络在结构力、技术力、独立性、整合力、环境力等五方面存在的脆弱性,从深层次探讨了我国现行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效果乏力的原因,并探讨了降低这些脆弱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冠楠 项卫星
本文基于一个标准的开放经济模型,引入外部融资溢价机制和银行激励约束机制,刻画了中国的金融摩擦现象;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在美联储加息政策的刺激下,投资效率冲击如何通过金融摩擦的放大效应将经济波动扩大至实体经济。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发现,在一个存在金融摩擦的开放经济中,投资效率的负向外部冲击会导致资本预期收益率和资产价格的下跌;在外部融资溢价上升和银行"惜贷"加重的双重影响下,企业的整体投资水平和产出水平都会出现下滑,从而凸显了金融摩擦的放大机制对宏观经济外部脆弱性的强化作用。为此,中国的货币政策应充分考虑这一强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冠楠 项卫星
本文基于一个标准的开放经济模型,引入外部融资溢价机制和银行激励约束机制,刻画了中国的金融摩擦现象;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在美联储加息政策的刺激下,投资效率冲击如何通过金融摩擦的放大效应将经济波动扩大至实体经济。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发现,在一个存在金融摩擦的开放经济中,投资效率的负向外部冲击会导致资本预期收益率和资产价格的下跌;在外部融资溢价上升和银行"惜贷"加重的双重影响下,企业的整体投资水平和产出水平都会出现下滑,从而凸显了金融摩擦的放大机制对宏观经济外部脆弱性的强化作用。为此,中国的货币政策应充分考虑这一强化机制的存在,避免国内的资产价格受美联储加息政策的过度影响,并由此加重实体经济的负担。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方芳 赵净
随着金融全球化的深入,国际金融风险日益加大,金融脆弱性问题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中等收入国家更是如此。文章选取16个代表性指标,通过因子分析法构建金融脆弱性指数,并对泰国1996-2009年的数据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金融自由化程度、金融监管方式、政府应对危机决策能力和宏观经济基本面是影响泰国金融脆弱性的重要因素。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仁祥 刘孟飞
随着科技与金融耦合的不断深入,对其负向作用及脆弱性的研究不容忽视。运用熵值法对我国2006—2020年省际科技金融耦合系统脆弱性指数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引入金融结构,检验金融结构对科技金融耦合系统脆弱性影响的本地效应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各地区金融结构市场化程度呈上升趋势;(2)总体而言,金融结构市场化水平提高有利于改善系统脆弱性;(3)不同经济发展水平、金融结构对系统脆弱性的影响效果不同;(4)全国层面,金融结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会加剧周边地区系统脆弱性;分地区层面,东部地区金融市场占比增加会带动相邻省份系统脆弱性改善,而中西部地区反而起到加剧作用。因此,应推动金融市场发展、完善银行中介服务。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孟德锋 严伟祥 刘志友
我国消费信贷大幅增长促进消费的同时,家庭金融脆弱性也开始显现。本文以城市居民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金融素养对家庭金融脆弱性的影响,及其在不同收入群体中的差异。结论表明:(1)收入越低的群体,家庭金融脆弱性越大;(2)提高金融素养能减轻家庭金融脆弱性,其中低收入家庭中最为明显;(3)年龄、学历、婚姻、房产比重、商业资产比重、家庭规模、子女人数对家庭金融脆弱性影响为正,而家庭净资产和成员健康状况的影响为负。因此,提高消费者金融素养,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