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40)
- 2023(12734)
- 2022(10964)
- 2021(10394)
- 2020(8969)
- 2019(20782)
- 2018(20558)
- 2017(40906)
- 2016(22151)
- 2015(24681)
- 2014(24699)
- 2013(24283)
- 2012(22581)
- 2011(20298)
- 2010(20097)
- 2009(18668)
- 2008(18540)
- 2007(16501)
- 2006(14028)
- 2005(12499)
- 学科
- 济(92471)
- 经济(92389)
- 管理(64929)
- 业(63676)
- 企(52691)
- 企业(52691)
- 方法(46335)
- 数学(41759)
- 数学方法(41238)
- 财(26712)
- 农(25166)
- 中国(22494)
- 贸(18715)
- 贸易(18710)
- 业经(18632)
- 易(18256)
- 制(18075)
- 务(17280)
- 财务(17229)
- 财务管理(17193)
- 地方(17120)
- 学(17091)
- 企业财务(16383)
- 农业(16249)
- 银(14393)
- 银行(14365)
- 融(13915)
- 金融(13912)
- 行(13644)
- 理论(13639)
- 机构
- 学院(313549)
- 大学(313016)
- 济(134994)
- 经济(132368)
- 管理(124795)
- 理学(108049)
- 理学院(106963)
- 管理学(105129)
- 管理学院(104541)
- 研究(101438)
- 中国(78395)
- 京(63647)
- 财(62642)
- 科学(60404)
- 所(50325)
- 农(50175)
- 财经(50164)
- 中心(48472)
- 江(46366)
- 研究所(45629)
- 经(45584)
- 业大(45427)
- 经济学(42298)
- 农业(39547)
- 北京(39419)
- 范(38904)
- 师范(38493)
- 经济学院(38395)
- 财经大学(37293)
- 院(36511)
- 基金
- 项目(210452)
- 科学(166995)
- 基金(155120)
- 研究(153098)
- 家(134150)
- 国家(133087)
- 科学基金(115445)
- 社会(98122)
- 社会科(93261)
- 社会科学(93237)
- 基金项目(81783)
- 省(81738)
- 自然(75169)
- 自然科(73448)
- 自然科学(73429)
- 自然科学基金(72136)
- 教育(71505)
- 划(68906)
- 资助(64880)
- 编号(61901)
- 成果(50002)
- 部(47905)
- 重点(47249)
- 发(44918)
- 创(43842)
- 课题(42047)
- 教育部(41519)
- 科研(41131)
- 创新(41025)
- 国家社会(40797)
共检索到4508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小艳 王舒
本文选取2001—2013年中国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研究货币政策对资本结构逆向调整的影响,同时对产权性质加以区分进行差异性分析,研究表明:货币政策的变化会对资本结构逆向调整产生影响,而这一影响在民营企业中表现尤为明显。此外,还发现,民营企业财务业绩受到资本结构逆向调整的冲击更为强烈。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朱兆文
本文通过对差异性货币政策推行的可行论证,得出如下结论:实行差异性货币政策不是从源头上出发寻求解决地区经济发展差异问题的办法,在我国不具备内在的生成逻辑;差异性货币政策缺乏现实的操作基础;信贷资金从落后地区的流出具有客观必然性。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差异性 可行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郭海宁
我国货币政策操作是以人民银行总行为调控主体的单一总量调控。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金融发 展水平、市场化程度差异较大,货币政策发生作用的社会基础和经济发展条件存在较大差距,总量货币政策 在区域问调控效应差异较大。本文分析当前货币政策在欠发达地区的实施效果及影响因素,提出建立多级 货币政策操作体系,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 区域经济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袁申国 卢万青
笔者使用月度数据,建立19个行业的VAR系统,利用脉冲响应函数,从行业层面分别分析了各行业投资对货币政策变动的反应程度和各行业在紧缩性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下投资变化程度的大小。结果显示,货币政策对各个行业投资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有10个行业的投资对紧缩性政策的反应大于扩张性政策,8个行业则相反,1个行业的反应程度基本相同。最后,根据研究结论,笔者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投资效应 行业差异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德权 黄学军
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对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货币政策效果的城乡差异进行实证。协整检验表明,广义货币供应、信贷规模、城镇收入、农村收入之间具有长期稳定关系。脉冲响应表明,相较农村收入而言,城镇收入对货币政策的响应更敏感,作用时间更长;方差分解表明货币供应对城镇收入变动的贡献率较大,信贷规模对农村收入变动的贡献率较大。因此,基于中国货币政策效果的城乡差异显著,完全统一的货币政策不利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实行差异化的城乡货币政策十分必要。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城乡差异 SVAR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潘锡泉
国际货币政策的溢出及全球协调与治理已成为后危机时代各国政府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汇率渠道的非线性视角,采用事件分析方法对中美货币政策逆向溢出效应的存在性及其具体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认为,中美货币政策逆向溢出效应存在非线性结构突变现象而呈现异质性。结构突变前,中国仅仅扮演了美国货币政策的"被动接受者"角色,而结构突变后,中国已不再只是美国货币政策的"被动接受者",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主动制衡和反击美国货币政策的能力。这就决定了中美两国在进行货币政策操作时需要更多地进行沟通与合作,以规避两国货币政策博弈产生的全球负外部溢出效应,共同发挥货币政策国际协调与全球治理的典范作用。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溢出效应 脉冲反应 方差分解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潘锡泉
国际货币政策的溢出及全球协调与治理已成为后危机时代各国政府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汇率渠道的非线性视角,采用事件分析方法对中美货币政策逆向溢出效应的存在性及其具体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认为,中美货币政策逆向溢出效应存在非线性结构突变现象而呈现异质性。结构突变前,中国仅仅扮演了美国货币政策的"被动接受者"角色,而结构突变后,中国已不再只是美国货币政策的"被动接受者",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主动制衡和反击美国货币政策的能力。这就决定了中美两国在进行货币政策操作时需要更多地进行沟通与合作,以规避两国货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溢出效应 脉冲反应 方差分解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潘伟
结构性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为优化贷款结构,实现“精准滴灌”,进而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协调发展,我国先后推出了一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为评估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对小微企业和“三农”领域贷款的传导效果及其动态演进和时变差异性,基于融资视角,利用时变参数混频向量自回归(TVPMF-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定向降准、中期借贷便利、抵押补充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可以促进贷款总额、小微企业贷款、涉农贷款的增长,且对贷款总额的促进作用显著高于对小微企业及涉农信贷的促进作用,其传导效应随着结构性货币政策的成熟而有所增强。不过,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的“精准滴灌”效应并不充分,还需要考核制度及其他政策的配合协作。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结构性问题,应在“结构性货币政策+完善考核+结构性改革”三轮驱动、长短期结合的政策框架下,更加精准地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强对商业银行的激励;不断完善宏观审慎评估体系,根据政策需要动态调整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的权重,加强信贷担保和风险评估等政策与结构性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的配合;持续推进商业银行体系与信用体系结构性改革,从根源上提升小微企业等主体融资能力。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冰 蔡洋萍 戴盛
以湖南省和广东省为例,分析了两省经济金融发展的差异,并运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检验了统一货币政策在湘粤两省的不同效果。实证结果表明,在央行统一货币政策的前提下,应结合不同地区经济金融发展的差异制定差异化的货币政策,以提高货币政策的地区效应,达到缩小各地区间经济金融发展差距的目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晓 杨开忠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主要是统一的全国性货币政策,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对货币政策的不同需求。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文章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货币政策对东中西三大区域经济的不同影响。其中,东部地区对货币政策最为敏感,中部、西部依次减弱。文章认为,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需求,可以在统一货币政策的基础上,实行某种程度的灵活的区域性货币政策。
关键词:
差异性 货币政策 区域经济 向量自回归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针竹
在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传导效率背景下,以货币政策作为切入点,经由银行信贷、资产负债表和资产价格渠道,构建货币政策作用于公司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逻辑框架,并以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货币政策经由各传导渠道影响资本结构调整速度和偏离程度,各传导渠道存在中介效应,传导通畅程度不同。公司性质和负债程度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作用,以及传导渠道的中介效应。不同类型主体对货币政策变动敏感度不同,应针对其特征,把握货币政策传导效应实施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具体性措施,有效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公司应改善内部环境,在货币政策变动时保持各传导渠道畅通,有效提高资本结构动态调整效率。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袁申国 刘兰凤
文章使用SUR计量方法,对制造业30个子类行业的行业层面的金融加速器效应大小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有15个行业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行业层面的金融加速器效应;另外15个行业中,金属制品业表现出最大的行业层面的金融加速器效应,效应大小为1.982%,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行业层面的金融加速器效应最小,效应大小为0.50%,其他行业的行业层面金融加速器效应大小在0.56%—1.73%之间。这些结论对政府的信贷政策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
金融加速器效应 货币政策 行业差异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泽华 周闯
利用2005-2016年31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PanelGranger因果检验及方差分解对比分析了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和央行沟通的货币政策效果。结果表明:传统货币政策工具中,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基准利率均存在明显的时滞效应,并会加剧经济波动;而央行沟通的政策效果则更加迅速及时,且有效地避免加剧经济波动的不合意现象;受各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和经济主体市场化水平差异的影响,基准利率的货币政策调节效应具有显著的区域效应;总体而言,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对于实现经济增长目标的作用相对显著,而央行沟通对实现稳定物价目标更具优势。因此,央行应围绕不同时期的货币政策目标的侧重点,有针对性地选择货币政策工具。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崔百胜 赵星 王诤诤
文章采用2005-2014年中国30个省的季度数据,构建全局向量自回归模型(GVAR)考察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变动对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在产出、居民消费和固定资产投资脉冲响应上的不同,以分析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效应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各地区对货币供应量冲击呈现相似的响应特征,但响应程度不同,在居民消费响应方面,东部地区受影响程度最显著;在固定资产投资响应方面,西部地区受影响程度并不显著。东、中、西、东北地区对利率冲击响应也呈现相似特征,但区域之间的影响存在不同,在居民消费响应方面,东部区域受影响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建斌
通过随机前沿技术和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分析两种方法讨论了货币政策冲击对我国上市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对我国上市企业融资约束存在显著影响,宽松的货币政策减轻了企业融资约束,提高了企业的投资效率,有利于企业发展创新;紧缩的货币政策则加重了企业的融资困难。货币政策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性:国有及大型企业融资约束受货币政策的影响较小;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受货币政策的影响较大,货币紧缩带给经济的痛苦主要由民营中小企业承担。
关键词:
融资约束 货币政策 随机前沿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