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85)
- 2023(6562)
- 2022(5384)
- 2021(5321)
- 2020(4007)
- 2019(9372)
- 2018(9188)
- 2017(17428)
- 2016(9751)
- 2015(11016)
- 2014(11153)
- 2013(10845)
- 2012(10240)
- 2011(9028)
- 2010(9403)
- 2009(8667)
- 2008(9094)
- 2007(7962)
- 2006(7101)
- 2005(6512)
- 学科
- 济(34586)
- 经济(34541)
- 管理(33299)
- 业(28371)
- 企(24768)
- 企业(24768)
- 财(24620)
- 方法(14289)
- 财政(12767)
- 数学(11790)
- 数学方法(11601)
- 中国(11474)
- 农(11052)
- 务(11035)
- 财务(11023)
- 财务管理(10984)
- 企业财务(10457)
- 政(10363)
- 制(10215)
- 理论(9354)
- 策(8840)
- 业经(8213)
- 贸(7985)
- 贸易(7979)
- 易(7806)
- 地方(7495)
- 银(7465)
- 银行(7465)
- 行(7015)
- 制度(6845)
- 机构
- 学院(131967)
- 大学(129913)
- 济(56388)
- 经济(55018)
- 管理(49161)
- 研究(43327)
- 理学(41043)
- 理学院(40672)
- 管理学(40101)
- 管理学院(39854)
- 财(37776)
- 中国(36842)
- 京(26654)
- 财经(25205)
- 经(22702)
- 科学(22671)
- 江(22021)
- 所(21152)
- 中心(20400)
- 财经大学(18284)
- 研究所(18144)
- 经济学(17781)
- 北京(17344)
- 州(17343)
- 范(17124)
- 师范(17008)
- 经济学院(15880)
- 院(15639)
- 农(15622)
- 技术(14038)
- 基金
- 项目(76292)
- 研究(62431)
- 科学(59620)
- 基金(53490)
- 家(44074)
- 国家(43628)
- 社会(38207)
- 科学基金(37948)
- 社会科(36155)
- 社会科学(36150)
- 教育(30537)
- 省(29653)
- 编号(27398)
- 基金项目(26449)
- 成果(24532)
- 划(24404)
- 资助(23271)
- 自然(22043)
- 自然科(21492)
- 自然科学(21487)
- 自然科学基金(21114)
- 课题(19790)
- 部(17731)
- 性(17662)
- 重点(17183)
- 年(16903)
- 项目编号(16886)
- 创(15961)
- 教育部(15921)
- 发(15703)
共检索到2201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赵平
本文旨在研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理论依据和效果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新形势、新问题,寻找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合理模式。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协调配合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建平 周富祥 田江海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米建国 宋光茂 张承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市场经济的两大政策工具,加强二者之间的协调配合,对减轻周期波动,保持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性,保障改革的顺利推进,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拟在实证分析二者配合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实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机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慧华
作为现代国家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及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工具,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两者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正确制定和有效实施运用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使之组合协调发展,以形成合力,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关系到经济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同时,它们又各具特点和差异,导致在组合运用中出现一些问题。对此,笔者建议,期待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货币政策,以促进我国经济稳定运行和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于海
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于海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两大重要经济政策。货币政策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利率、增减信贷规模、增减社会现金供应及运用存款准备金、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等手段,来实现宏观经济目标;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改变政府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天琦
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个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需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密切配合。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沫
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至今,我国在宏观调控政策选择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制定实施并驾齐驱,应对频繁变动的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两者的协调配合受到政府的重视,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一些金融和财政制度的约束、中央政策和地方执行的偏差,两大政策在配合导向上缺少前瞻性、在操作上存在滞后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配合作用效果。(一)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展缓慢。利率是货币政策的重要传导渠道。中央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蔡莹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青 刘美清
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刘青刘美清国民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协调地向前发展,关键在于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是否平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资源配置的主体是市场,国家只能通过相应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配合,对国民经济进行间接地调节...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贾康 孟艳
为了提高宏观调控的有效性,更好地维护我国在开放条件下的经济利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需要在协调配合的各领域求同存异,提高协调配合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开拓协调配合的广度和深度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夏德仁
一、市场调节与财政—货币政策调节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的确立,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将面临着根本性转变。过去那种以计划经济为基础的直接调控方式,必须转变为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间接调控方式。而在这种新的体制之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将历史地承担起国家间接调控的重任。 需要强调的是,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国家宏观调节职能不是被削弱,而是加强了。因为各国经验表明,即使是完全的市场经济,国家也需要通过一些工具对宏观经济进行调节。特别是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市场作为一种经济运行方式,并不能完全解决反映我国政治经济制度特征的全部问题。从经济的角度是,至少有两方面问题是市场机制难以解...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于海
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于海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无论是在微观经济领域还是在宏观经济领域或在某项特殊的经济政策执行时,都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也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因此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做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意义甚大。一...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贾康 孟艳
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以间接调控为基本特征,即政府调控主体主要通过政策手段把经济参数附加到市场上多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信号上,进而调节、引导市场主体的生产经营行为。间接调控所依仗的主要政策手段,便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这两大宏观调控政策共同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贾康
货币政策转为稳健,是应对新形势下通胀预期和压力所必需的总量调控措施,在财政政策"积极"姿态仍存的期间,其政策扩张的力度也会有一定收敛随着经济运行进入"后危机"时代,中国在宏观经济政策层面已实行了货币政策回归稳健的重大调整,而财政政策则继续保持积极框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