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13)
2023(8597)
2022(7100)
2021(6996)
2020(5430)
2019(12719)
2018(12452)
2017(23552)
2016(12819)
2015(14611)
2014(14400)
2013(14221)
2012(13544)
2011(12535)
2010(12603)
2009(11735)
2008(11678)
2007(10131)
2006(9153)
2005(8573)
作者
(34181)
(28361)
(28337)
(27420)
(18617)
(13523)
(12955)
(11055)
(10980)
(10418)
(9855)
(9424)
(9306)
(9233)
(9084)
(9026)
(8541)
(8416)
(8263)
(7877)
(7434)
(6885)
(6778)
(6583)
(6554)
(6504)
(6251)
(6141)
(5756)
(5670)
学科
(55119)
经济(55057)
管理(34189)
(30667)
(24465)
企业(24465)
方法(23861)
数学(21013)
数学方法(20795)
中国(18835)
(15112)
贸易(15102)
(15054)
(14877)
(13046)
(11231)
业经(10886)
(10696)
(10311)
银行(10311)
(10041)
理论(9958)
(9859)
金融(9859)
(9491)
农业(9228)
及其(8088)
地方(7784)
环境(7757)
(7566)
机构
大学(183827)
学院(182022)
(89001)
经济(87435)
研究(68026)
管理(67707)
理学(57199)
理学院(56597)
中国(55928)
管理学(55898)
管理学院(55547)
(41622)
(39222)
科学(34978)
(33015)
财经(32485)
中心(30390)
(29842)
经济学(29772)
研究所(29584)
经济学院(26721)
(26450)
北京(25916)
财经大学(24281)
(24241)
(24128)
师范(23968)
(23144)
(21099)
业大(19731)
基金
项目(112480)
科学(90210)
研究(88391)
基金(84041)
(71727)
国家(71168)
科学基金(61176)
社会(58212)
社会科(55331)
社会科学(55325)
教育(41930)
基金项目(41730)
(39197)
资助(36298)
自然(35878)
编号(35337)
自然科(35074)
自然科学(35065)
自然科学基金(34525)
(34338)
成果(30744)
(27814)
重点(25567)
课题(25495)
国家社会(25401)
中国(25228)
教育部(24820)
(24402)
(23516)
(23293)
期刊
(98097)
经济(98097)
研究(64451)
中国(39288)
(30224)
管理(27283)
(24727)
金融(24727)
教育(24341)
科学(22354)
(21588)
学报(21075)
经济研究(17585)
大学(17450)
财经(17179)
技术(16702)
学学(16040)
(14989)
农业(14960)
(14557)
国际(13553)
问题(12980)
业经(12759)
世界(12352)
技术经济(8884)
(8718)
理论(8362)
(8298)
论坛(8298)
统计(8202)
共检索到2913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孙建平  
由外汇干预引起的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冲突可以从三个层次进行协调管理 ,即在外部经济内部实现汇率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的冲销干预和中和的财政政策。其中 ,第一个层次又包括在国际收支平衡表内部间接实现汇率政策目标 ,货币当局的外汇市场操作和弹性汇率制度三个子层次。中国宏观经济运行自 1994年来经历了 1994 - 1996年间和 1998-2 0 0 0年间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两次冲突 ,中央银行先后运用再贷款和公开市场操作两种货币政策进行冲销干预。中国金融与世界金融的进一步融合要求我们更好地协调好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冲突。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江春  王青林  苏志伟  
本文认为,中国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冲突的深层根源在于中国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持续下降,而政府和企业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持续上升,因此,解决中国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冲突的根本对策是:在制度改革上有重大突破,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收入分配失衡问题,从而真正扩大中国的内需并形成由市场主体自担汇率风险的市场机制。在此基础上,中国就可以通过实行浮动汇率制度来彻底解决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冲突问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蒋重秀  
近年来,政府采取了以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为中心的刺激政策,这其中包括有赤字财政,出口退税,降低银行存贷利率和准备金率,大力发展消费信贷,改善中小企业投融资的环境,国有股配售和保险金入市,而且不断地增发职工工资、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实施每年“五一”、“十一”的黄金周休假政策等,把扩大内需作为这一系列政策的最终目标。但收效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样理想。需求不畅,产品积压,失业增加,民间投资不旺仍非常突出。究其原因,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何金旗  
1994年以来,我国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发生了三次比较大的冲突。本文从稳定汇率水平与货币供应量目标之间的内在矛盾、利率、汇率联动机制失灵、以及资本管制的失效等三个方面探究了造成政策冲突的重要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在近期协调两者关系的几个着力点。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奉先  
本文在ORW模型框架下,通过最小化中央银行损失函数来获得中央银行反应函数,进而利用2000年至2014年的月度数据测算中国货币政策的抵消和冲销系数。研究发现:(1)中国的资本管制比较严格,货币政策抵消系数平均为0.38,而且递归估计的结果显示中国的管制政策趋于严格;(2)中国的货币冲销效果比较有效,货币政策冲销系数总体上达0.91以上,但冲销系数呈现高低起伏的阶段性变化;(3)以外部冲击在货币当局冲销政策下的衰减速度来代表货币政策独立性,中国高效的货币冲销和有效的资本管制确保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4)在资本流动趋于频繁的背景下,深化汇率制度改革是确保货币政策独立自主的关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邹新月  郭红兵  黄振军  
探究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形成冲突的原因并寻求二者之间更好的协调机制是当前理论界的研究热点,也是我国货币当局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四个典型化事实证明,由于美元霸权的渗透和影响以及政策国际协调机制的不完善,导致我国在一系列政策国际协调中处于不利地位,并由此造成我国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经常性冲突,其中美元霸权的渗透和影响是关键性的。据此,本文提出了若干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谢平  张晓朴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杨铖  郭树华  
随着国际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提高,再加上我国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宏观经济调控变得异常复杂,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既要调控货币数量维护币值稳定又要调节总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同时还要负责内外经济均衡的调节,所以二者之间的配合与协调显得异常的重要。然而很多时候,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会出现相互制约的冲突效应,以至于偏离政策预期甚至阻碍经济发展,所以冲突效应的研究对建立完善的政策协调机制意义重大。另外从更为细致的角度来看,这种冲突效应在不同的政策姿态或者经济环境下是否存在差异,即是否存在非对称性,这种非对称性的存在将影响政策协调机制建立的精准度。所以本文在进行理论和现实表现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在不同通货膨胀环境下运用STVAR模型研究同一个政策变量在不同方向上相同强度的冲击对另一个政策变量影响的差别,以探索中美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冲突效应的非对称性,以期为建立完善、精准的政策协调机制提供参考。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熊丹  郑亚平  石慧  
本文对银行在受到准备金和资本双重约束下的信贷供给情况进行了理论分析,并运用15家商业银行1998—2010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资本充足率要求等金融监管政策具有典型的顺周期性效应,从而使得逆周期的货币政策调整与金融监管要求之间出现冲突,这一冲突将显著弱化宏观调控的预期效果。为化解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冲突,应在宏观审慎管理的框架下,强化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协调配合,发挥两者合力,更好地维护金融稳定、促进经济平稳增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谭旭东  
如何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一直是货币当局和经济学者所关注的中心问题。货币政策可信性理论指出,货币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会导致较差的政策效果,而货币政策的可信性会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本文在阐释货币政策可信性理论发展的基础上,对其在国际实践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接下来运用该理论于我国,从中央银行制度改革的进程和货币政策实践两个方面来剖析我国货币政策的可信性和有效性问题,并对如何提高我国货币政策可信性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成  王东阳  
经济新常态要求货币政策实现流动性充裕与精准滴灌有机结合,而科学合理的预期管理机制是其重要保障。中国货币政策预期管理实践经历了从探索到推进的稳健进程,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经济周期变化、特殊金融结构、信贷歧视、预期管理方式不足等问题的困扰。构建“三方向五层次”的预期管理模式,提升货币政策独立性和增强中央银行可信度,提升市场沟通的及时性和清晰度,强化预期管理与传统工具的结合运用,逐步优化现有经济金融结构,培育公众经济学素养和提升市场敏感度,是中国货币政策预期管理的改进方向。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忠  
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正式行使中央银行职责以来,在经济约束和结构性特征异常复杂的条件下,中国货币政策当局根据中国经济金融的实际和宏观调控的需要,不断突破思想束缚,积极探索和初步形成了中国稳健货币政策的政策体系和理论基础。全球金融危机对传统货币经济学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带来了新的挑战,这极大推动了理论界和决策者的深刻反思。本文深入分析了中国货币政策实践和宝贵经验,同时全面梳理了危机以来国外宏观经济理论的新进展、货币政策框架的新方向、货币政策操作的新模式和货币政策调控策略的新变化。事实证明,中国金融宏观调控所积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忠  
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正式行使中央银行职责以来,在经济约束和结构性特征异常复杂的条件下,中国货币政策当局根据中国经济金融的实际和宏观调控的需要,不断突破思想束缚,积极探索和初步形成了中国稳健货币政策的政策体系和理论基础。全球金融危机对传统货币经济学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带来了新的挑战,这极大推动了理论界和决策者的深刻反思。本文深入分析了中国货币政策实践和宝贵经验,同时全面梳理了危机以来国外宏观经济理论的新进展、货币政策框架的新方向、货币政策操作的新模式和货币政策调控策略的新变化。事实证明,中国金融宏观调控所积累的宝贵经验,与本轮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央行的反思是一致的,有必要加以总结完善。这对于做好新常态下转型中的中国货币政策,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