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88)
- 2023(13141)
- 2022(11299)
- 2021(10905)
- 2020(9163)
- 2019(21367)
- 2018(20877)
- 2017(40084)
- 2016(22055)
- 2015(25499)
- 2014(25500)
- 2013(25622)
- 2012(24619)
- 2011(22445)
- 2010(22628)
- 2009(21588)
- 2008(21798)
- 2007(19330)
- 2006(16892)
- 2005(15585)
- 学科
- 济(98523)
- 经济(98422)
- 管理(61369)
- 业(59134)
- 方法(46980)
- 企(46974)
- 企业(46974)
- 数学(42369)
- 数学方法(41917)
- 中国(28844)
- 农(26541)
- 财(25362)
- 贸(22776)
- 贸易(22766)
- 易(22221)
- 制(19253)
- 学(18789)
- 业经(18354)
- 地方(18137)
- 农业(17005)
- 银(16413)
- 银行(16385)
- 融(16299)
- 金融(16297)
- 行(15717)
- 务(14762)
- 财务(14729)
- 财务管理(14685)
- 策(14668)
- 企业财务(13888)
- 机构
- 大学(326280)
- 学院(322000)
- 济(144563)
- 经济(141778)
- 管理(121528)
- 研究(116944)
- 理学(103505)
- 理学院(102326)
- 管理学(100687)
- 管理学院(100071)
- 中国(92343)
- 京(69366)
- 财(67454)
- 科学(67452)
- 所(59821)
- 研究所(53845)
- 中心(53414)
- 农(53102)
- 财经(52889)
- 江(48703)
- 经(48169)
- 经济学(46067)
- 北京(44597)
- 业大(44142)
- 范(42519)
- 师范(42140)
- 农业(41840)
- 经济学院(41575)
- 院(41298)
- 财经大学(39175)
- 基金
- 项目(204354)
- 科学(161465)
- 基金(150939)
- 研究(149966)
- 家(130859)
- 国家(129828)
- 科学基金(110560)
- 社会(96775)
- 社会科(91885)
- 社会科学(91859)
- 基金项目(77742)
- 省(75812)
- 自然(69817)
- 教育(69799)
- 自然科(68251)
- 自然科学(68231)
- 自然科学基金(67093)
- 划(65510)
- 资助(64678)
- 编号(59916)
- 成果(50812)
- 部(47907)
- 重点(46381)
- 发(43852)
- 课题(41942)
- 教育部(41478)
- 创(41291)
- 国家社会(40804)
- 大学(39279)
- 人文(39256)
- 期刊
- 济(158811)
- 经济(158811)
- 研究(102603)
- 中国(65999)
- 财(51952)
- 学报(48964)
- 农(48001)
- 科学(45420)
- 管理(44643)
- 融(37668)
- 金融(37668)
- 大学(37340)
- 学学(34766)
- 教育(34332)
- 农业(32396)
- 技术(27281)
- 财经(27235)
- 经济研究(26855)
- 经(23521)
- 业经(22761)
- 贸(22059)
- 问题(21205)
- 国际(20262)
- 业(18541)
- 世界(18027)
- 统计(17006)
- 技术经济(16712)
- 理论(15579)
- 图书(15314)
- 策(14829)
共检索到5032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谢平 张晓朴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秦宛顺 靳云汇 刘明志
1996年以来,中国金融市场发展迅速,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初步实现了向间接调控的转与此同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一、金融市场对货币政策信号的反应更加敏感 1996年以来,中央银行连续七次调低银行存贷款利率,银行间拆借利率对中央银行的利率调整作出反应,呈现出阶段性下滑之势。对中央银行存款利率、中央银行贷款利率和银行间拆借利率做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中央银行利率调整是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变动的格兰杰原因。中央银行调整中央银行存贷款利率在格兰杰因果关系意义上引起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的变化。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孙建平
由外汇干预引起的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冲突可以从三个层次进行协调管理 ,即在外部经济内部实现汇率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的冲销干预和中和的财政政策。其中 ,第一个层次又包括在国际收支平衡表内部间接实现汇率政策目标 ,货币当局的外汇市场操作和弹性汇率制度三个子层次。中国宏观经济运行自 1994年来经历了 1994 - 1996年间和 1998-2 0 0 0年间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两次冲突 ,中央银行先后运用再贷款和公开市场操作两种货币政策进行冲销干预。中国金融与世界金融的进一步融合要求我们更好地协调好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冲突。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江春 王青林 苏志伟
本文认为,中国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冲突的深层根源在于中国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持续下降,而政府和企业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持续上升,因此,解决中国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冲突的根本对策是:在制度改革上有重大突破,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收入分配失衡问题,从而真正扩大中国的内需并形成由市场主体自担汇率风险的市场机制。在此基础上,中国就可以通过实行浮动汇率制度来彻底解决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冲突问题。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汇率政策 冲突 收入分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孙建平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杨铖 郭树华
随着国际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提高,再加上我国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宏观经济调控变得异常复杂,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既要调控货币数量维护币值稳定又要调节总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同时还要负责内外经济均衡的调节,所以二者之间的配合与协调显得异常的重要。然而很多时候,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会出现相互制约的冲突效应,以至于偏离政策预期甚至阻碍经济发展,所以冲突效应的研究对建立完善的政策协调机制意义重大。另外从更为细致的角度来看,这种冲突效应在不同的政策姿态或者经济环境下是否存在差异,即是否存在非对称性,这种非对称性的存在将影响政策协调机制建立的精准度。所以本文在进行理论和现实表现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在不同通货膨胀环境下运用STVAR模型研究同一个政策变量在不同方向上相同强度的冲击对另一个政策变量影响的差别,以探索中美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冲突效应的非对称性,以期为建立完善、精准的政策协调机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汇率政策 货币政策 冲突效应 非对称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蒋重秀
近年来,政府采取了以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为中心的刺激政策,这其中包括有赤字财政,出口退税,降低银行存贷利率和准备金率,大力发展消费信贷,改善中小企业投融资的环境,国有股配售和保险金入市,而且不断地增发职工工资、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实施每年“五一”、“十一”的黄金周休假政策等,把扩大内需作为这一系列政策的最终目标。但收效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样理想。需求不畅,产品积压,失业增加,民间投资不旺仍非常突出。究其原因,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何金旗
1994年以来,我国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发生了三次比较大的冲突。本文从稳定汇率水平与货币供应量目标之间的内在矛盾、利率、汇率联动机制失灵、以及资本管制的失效等三个方面探究了造成政策冲突的重要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在近期协调两者关系的几个着力点。
关键词:
汇率政策 货币政策 冲突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邹新月 郭红兵 黄振军
探究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形成冲突的原因并寻求二者之间更好的协调机制是当前理论界的研究热点,也是我国货币当局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四个典型化事实证明,由于美元霸权的渗透和影响以及政策国际协调机制的不完善,导致我国在一系列政策国际协调中处于不利地位,并由此造成我国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经常性冲突,其中美元霸权的渗透和影响是关键性的。据此,本文提出了若干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翟光宇 张博超
我国市场经济以及金融体系还不够发达,相对于其他融资方式而言,银行债务融资对于企业来说依然十分重要。而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在银企之间的业务往来中是不可或缺的。本文讨论会计信息透明度对公司债务融资的影响,同时将货币政策因素融入其中。本文以2004至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面板数据并经过多元回归分析研究发现:货币政策紧缩时期,会计信息透明度较差的公司获得的借款数量较少;现金持有水平较高的公司会计信息透明度较低,并且在货币政策紧缩时期依然如此,但在这一时期公司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平均水平会提高;非国有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翟光宇 张博超
我国市场经济以及金融体系还不够发达,相对于其他融资方式而言,银行债务融资对于企业来说依然十分重要。而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在银企之间的业务往来中是不可或缺的。本文讨论会计信息透明度对公司债务融资的影响,同时将货币政策因素融入其中。本文以2004至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面板数据并经过多元回归分析研究发现:货币政策紧缩时期,会计信息透明度较差的公司获得的借款数量较少;现金持有水平较高的公司会计信息透明度较低,并且在货币政策紧缩时期依然如此,但在这一时期公司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平均水平会提高;非国有企业在货币政策紧缩时期可能存在盈余管理行为,以争夺信贷资源。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汪洋
根据九七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的现实,社会各界要求中央银行“采取更加积极的货币政策”,因此有专家认为我国的货币政策面临着多目标约束。而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规定,我国中央银行的最终目标是“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汪洋博士(在读)为本刊撰文着重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具体内涵以及稳定币值、稳定物价与稳定货币的重大差异,指出我国扩张型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在外部均衡的目标约束下,实际演变成人民币汇率稳定优先于国内物价稳定的政策选择。文章分析了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与人民币物价稳定的冲突并探讨了中国经济在目前外需不足的情况下的政策取向。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焦瑾璞 马志扬
本文回顾了2011年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的主要措施和金融运行情况,分析了2012年货币政策运行环境,提出了货币政策建议。本文认为,2011年,面对不断上升的通货膨胀压力,中国人民银行实行了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信贷条件向常态水平回归,有效遏制了物价过快上涨的势头。2012年,在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的局面下,中国人民银行需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增强货币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合理适度增长,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
关键词:
中国经济 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戴根有
1994年货币政策效应初步分析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戴根有(一)1994年主要金融指标实绩1.现金。全年累计净投放1423亿元,比上年的1529亿元少投放108亿元。年末市场货币流通量为7189亿元,比上年增长24.3%,增幅比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