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95)
2023(4954)
2022(4145)
2021(3852)
2020(3042)
2019(7014)
2018(6821)
2017(13806)
2016(7421)
2015(8295)
2014(8286)
2013(8007)
2012(7630)
2011(6989)
2010(7190)
2009(6794)
2008(6795)
2007(6046)
2006(5543)
2005(5182)
作者
(19746)
(16434)
(16219)
(15897)
(10796)
(7722)
(7551)
(6301)
(6264)
(6241)
(5560)
(5457)
(5376)
(5366)
(5246)
(5167)
(4914)
(4848)
(4768)
(4746)
(4231)
(3994)
(3951)
(3813)
(3783)
(3778)
(3721)
(3620)
(3212)
(3200)
学科
(30719)
经济(30696)
管理(22624)
(19917)
(15857)
企业(15857)
方法(11512)
数学(10471)
数学方法(10315)
(9333)
中国(8451)
(8229)
贸易(8226)
(8064)
(8057)
(7682)
地方(7116)
(6431)
业经(6232)
(6069)
银行(6069)
(5887)
及其(5788)
农业(5707)
(5603)
金融(5602)
政策(5414)
(5065)
税收(4865)
(4836)
机构
学院(103910)
大学(101992)
(47920)
经济(46874)
管理(40536)
研究(36075)
理学(33949)
理学院(33635)
管理学(33172)
管理学院(32964)
中国(30213)
(24073)
(20805)
科学(18725)
财经(18062)
(17503)
中心(17048)
(16487)
(16405)
研究所(15299)
经济学(14799)
(13523)
北京(13512)
师范(13456)
财经大学(13295)
(13293)
经济学院(13287)
(13158)
(13023)
业大(11753)
基金
项目(63481)
科学(51051)
研究(50210)
基金(46381)
(38657)
国家(38330)
科学基金(33551)
社会(32414)
社会科(30790)
社会科学(30785)
(24259)
基金项目(23182)
教育(23181)
编号(20965)
(20598)
自然(20310)
资助(20142)
自然科(19834)
自然科学(19830)
自然科学基金(19495)
成果(18137)
课题(15109)
(14655)
(14236)
重点(14038)
(13325)
(13306)
(13213)
国家社会(13002)
教育部(12984)
期刊
(55344)
经济(55344)
研究(36601)
中国(21892)
(17589)
金融(17589)
(17309)
管理(15940)
(12523)
教育(12477)
科学(11261)
学报(10536)
经济研究(9678)
技术(9136)
财经(8941)
大学(8795)
业经(8691)
农业(8319)
学学(8213)
(7692)
(7530)
国际(7188)
问题(7010)
理论(5566)
世界(5209)
现代(5075)
技术经济(4974)
实践(4929)
(4929)
统计(4881)
共检索到1692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郭子睿  张明  
货币政策会通过金融机构的风险承担行为影响金融稳定。虽然金融稳定不能成为中央银行的一个独立目标,但货币政策在制定时需要考虑金融稳定状况。在应对金融失衡尤其是信贷驱使的资产价格泡沫时,货币政策应该采取"事前的逆向管理"措施并与宏观审慎监管协调使用。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程度取决于经济周期和金融周期的一致性程度、冲击的类型以及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制度安排。两种政策协调使用的后续研究方向主要在于协调的时机、频率与强度,协调规则是固定的还是弹性的,以及采用更加接近金融市场现实的模型设定。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郭子睿  张明  
货币政策会通过金融机构的风险承担行为影响金融稳定。虽然金融稳定不能成为中央银行的一个独立目标,但货币政策在制定时需要考虑金融稳定状况。在应对金融失衡尤其是信贷驱使的资产价格泡沫时,货币政策应该采取"事前的逆向管理"措施并与宏观审慎监管协调使用。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程度取决于经济周期和金融周期的一致性程度、冲击的类型以及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制度安排。两种政策协调使用的后续研究方向主要在于协调的时机、频率与强度,协调规则是固定的还是弹性的,以及采用更加接近金融市场现实的模型设定。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马骏  何晓贝  
本文在梳理学术文献和国际经验基础上,讨论了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之间的潜在冲突和协调机制。国际文献的初步结论是,为了同时实现价格稳定和金融稳定目标,大部分情况下需要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反向操作(由于政策的替代性),但有时也需要两者同向操作(由于政策的互补性),最优政策组合取决于宏观冲击的类别和风险的来源。本文认为,选择最优组合是一个复杂的理论和实证问题,除了冲击类别和风险来源外,不同的金融体制和经济周期阶段也会影响选择结果。因此,货币政策当局与宏观审慎当局之间需要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并加强对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溢出效应"的分析能力。基于上述理论,针对我国"双支柱"决策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如下改革建议:一是从法律上明确中央银行的金融稳定职责。二是建立在同一框架内分析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方法和工具。三是将金融监管部门的主要宏观审慎政策决策权集中至中央银行。四是建立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流程与机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培华  王胜  
随着国内金融机构的业务创新和综合化经营的快速增长,银行资产负债表结构也呈现多元化特征,金融机构的混业经营初具规模。但由于混业监管框架的缺失,风险在多部门间交织叠加,影子银行和表外业务问题突出,特别是近年来剧烈波动的资本市场价格、房地产泡沫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闫先东  张鹏辉  
基于宏观审慎工具贷款价值比的动态化,本文考察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相互协调,研究结果表明:(1)逆周期的宏观审慎政策和传统型货币政策配合可以在不损害实体经济的情况下,有效地维护货币目标、缓解金融顺周期造成的金融市场失衡问题;(2)纳入宏观审慎目标的加强型货币政策既无法维护货币政策目标也无法有效实现宏观审慎目标。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赵丹丹  
当前我国经济已步入"去杠杆、挤泡沫、防风险"的"跋涉阶段","双支柱"政策框架成为我国着力探索的焦点。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配合能够促进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本文介绍了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概念与框架,阐述了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协调的必要性,并分别从目标、工具和传递渠道三个方面分析了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机制,最后针对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机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佳  
经济周期和金融周期分化加大了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配合难度在当前国内经济多种矛盾交织与外部环境出现较大变化的情况下,各项经济政策之间如何协调配合显得尤为重要。宏观审慎政策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显示,货币政策无法同时兼顾经济稳定和金融稳定,而主要关注单个金融机构是否稳健运营的金融监管在维护金融体系整体稳定性方面也存在缺陷,因此同时追求经济稳定和金融稳定两个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源  
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是当前理论研究的前沿,国内外对于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协调研究还很少。本文在回顾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对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目标进行了比较,比较了两者目标的共同点、不同点,并分析了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目标协调的必要性:两者目标联系紧密、互相影响、具有互补性、需要关注潜在冲突,最后基于前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闫先东  张鹏辉  
基于宏观审慎工具贷款价值比的动态化,本文考察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相互协调,研究结果表明:(1)逆周期的宏观审慎政策和传统型货币政策配合可以在不损害实体经济的情况下,有效地维护货币目标、缓解金融顺周期造成的金融市场失衡问题;(2)纳入宏观审慎目标的加强型货币政策既无法维护货币政策目标也无法有效实现宏观审慎目标。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汤柳  
时下欧元区的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策略源于几年前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2013年,欧洲理事会正式批准在欧元区设立欧洲银行单一监管机制(SSM),由欧洲中央银行直接监管欧元区的系统重要性银行,并对银行监管承担全面职责,并赋予更多的宏观审慎权力。几年来,在这一制度安排基础上,货币政
关键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盛雯雯  栗亮  
2008年金融危机后,各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呈现出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更加紧密结合的趋势,凸显出准确把握二者关系的重要性。本文全面总结了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作用关系的相关文献,梳理了货币政策对金融风险的各类传导渠道,比较了对二者关系的三种代表性观点,探讨了相关的机构设置安排。总体而言,现有研究普遍认同宏观审慎政策和货币政策并非完全割裂,而是存在互动关系。在不同渠道下,紧缩货币政策对金融风险的作用既有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负面的。因此,需要选取相应的宏观审慎政策与之协调配合,达到共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目的。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温建东  李永宁  
各国中央银行都有宏观稳定和金融稳定的双目标职责,但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存在潜在冲突和动态不一致,文章从政策目标、工具等角度探讨两者之间的协调,认为中央银行可以通过GDP-at-risk方法对二者进行协调。20多年来频繁爆发的金融危机,尤其是2008年次贷危机,使人们深刻认识到金融体系的不断变化,需要在货币政策调控和微观审慎监管之外引入宏观审慎管理。2009年4月2日结束的G20峰会宣布成立金融稳定理事会(FSB),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苏嘉胜  王曦  
由于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宏观审慎管理与货币政策可能存在冲突,然而国内研究尚未注意这个问题。本文基于带金融摩擦的DSGE模型,构造了家庭借贷约束中的贷款价值比以及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这两种宏观审慎逆周期调节工具,在一个更为精细全面的新凯恩斯DSGE模型架构下考察中国宏观审慎管理的有效性。更进一步,将货币政策宏观调控职能归于央行货币政策部门,将宏观审慎管理职能归于宏观审慎管理部门,在一个连续博弈的设定下考察两部门之间的协调问题。研究发现:(1)面对技术冲击和金融冲击时,宏观审慎管理能够有效缓解经济波动,但在遭受财政冲击时,效果则相反;(2)与非协调施政相比,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管理部门的协调施政可以明显减少福利损失。因此,现实中应进行更高层次的统筹管理或改革,以解决两部门政策目标和工具使用的冲突问题。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璟怡  
宏观审慎政策并不是维护金融稳定所有政策的集合,其他的宏观经济政策也都对金融稳定产生各种影响,特别是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从货币政策目标的扩展入手,首先回顾了价格稳定与金融稳定之间的关系,而后对宏观审慎与货币政策之间的相互补充和潜在冲突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综述了二项政策的措施协调和管理当局的安排问题,从中总结出理论和实践中的发展情况,找出不足之处,以便日后进一步的研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元涛  郭树华  
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表明货币政策无法保证宏观经济稳定,需要引入宏观审慎政策加强金融稳定管理。宏观审慎管理侧重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并维护金融稳定,货币政策侧重维护价格稳定并促进经济增长,二者并非完全独立而且相互影响。为了更好地提高宏观政策配合有效性和实施好经济管理,要把握宏观审慎政策和货币政策目标定位、执行和测度的兼容性,加强宏观审慎工具和货币政策工具在种类设置、使用规则、使用时机上的配合,统筹实施主体的权责设置、激励机制、约束机制、政策边界及国际合作,在政策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