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75)
- 2023(11186)
- 2022(9631)
- 2021(8977)
- 2020(7692)
- 2019(17923)
- 2018(17495)
- 2017(35634)
- 2016(19315)
- 2015(21856)
- 2014(22127)
- 2013(22102)
- 2012(20990)
- 2011(19085)
- 2010(19219)
- 2009(17990)
- 2008(18284)
- 2007(16626)
- 2006(14369)
- 2005(13172)
- 学科
- 济(82683)
- 经济(82597)
- 业(55684)
- 管理(55321)
- 企(44957)
- 企业(44957)
- 方法(43138)
- 数学(39118)
- 数学方法(38755)
- 财(23888)
- 银(22356)
- 银行(22211)
- 制(21967)
- 农(21946)
- 行(20821)
- 中国(20752)
- 贸(18020)
- 贸易(18010)
- 易(17405)
- 融(17070)
- 金融(17068)
- 业经(15970)
- 学(15389)
- 务(15173)
- 财务(15145)
- 财务管理(15108)
- 地方(15106)
- 企业财务(14421)
- 农业(14293)
- 度(13046)
- 机构
- 大学(281870)
- 学院(280589)
- 济(122292)
- 经济(119748)
- 管理(109384)
- 研究(94102)
- 理学(93596)
- 理学院(92611)
- 管理学(91211)
- 管理学院(90662)
- 中国(78697)
- 财(59725)
- 京(57958)
- 科学(54688)
- 农(48716)
- 所(47969)
- 财经(47267)
- 中心(45362)
- 研究所(43168)
- 江(43112)
- 经(42990)
- 业大(40000)
- 经济学(38958)
- 农业(38653)
- 北京(36444)
- 经济学院(35479)
- 财经大学(35317)
- 州(34725)
- 范(34562)
- 师范(34226)
- 基金
- 项目(181025)
- 科学(143122)
- 基金(133804)
- 研究(131325)
- 家(115632)
- 国家(114696)
- 科学基金(98554)
- 社会(84285)
- 社会科(80150)
- 社会科学(80127)
- 基金项目(69781)
- 省(69237)
- 自然(63891)
- 自然科(62449)
- 自然科学(62430)
- 教育(61467)
- 自然科学基金(61397)
- 划(58860)
- 资助(57301)
- 编号(52623)
- 成果(43678)
- 部(42067)
- 重点(40713)
- 发(38262)
- 创(37274)
- 教育部(36437)
- 课题(36366)
- 科研(35293)
- 性(35186)
- 人文(35170)
- 期刊
- 济(128680)
- 经济(128680)
- 研究(86612)
- 中国(51562)
- 财(46752)
- 融(45243)
- 金融(45243)
- 农(42936)
- 学报(42070)
- 科学(38639)
- 管理(38184)
- 大学(31907)
- 学学(30294)
- 农业(26980)
- 教育(25372)
- 财经(24454)
- 技术(22566)
- 经济研究(21733)
- 经(20824)
- 业经(20279)
- 问题(17270)
- 贸(16178)
- 理论(14951)
- 业(14441)
- 统计(14411)
- 技术经济(14262)
- 国际(14022)
- 商业(13553)
- 实践(13488)
- 践(13488)
共检索到4238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余小勇 吴地宝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过剩问题越来越突出,极大影响了商业银行的稳定和金融稳定,文章阐述了如何在货币政策和银行流动性关系中找到解决流动性问题的货币政策。
关键词:
银行稳定 货币政策 流动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时波
流动性创造是商业银行高效运转的关键,也是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实现有效调节的主要方式。本文通过运用Sys-GMM估计方法,探讨了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影响的效果。研究认为:货币政策对不同规模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存在差异,对中小商业银行更为显著;商业银行对价格型货币政策的敏感程度高于数量型,资产规模较小的商业银行,对同业拆借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因素的变化较为敏感;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是短期的、阶段性的。因此,差异化的货币政策是提高货币政策效果的重要方式,增强商业银行对金融市场的敏感程度,提高自发调节流动性创造的能力,形成货币政策调节的期限差异,对增强货币政策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流动性创造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徐云松
构建VAR模型与VECM模型,探讨中国货币政策调控、影子银行与银行信贷规模的动态机制与互动关系。研究表明:(1)短期来看,货币政策调控对影子银行与银行信贷影响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效应,扩张性货币政策实施增大了银行资金流动性而降低了影子银行体系规模;(2)长期而言,扩张性货币政策为影子银行发挥信用创造功能提供更多货币基础,对影子银行与银行信贷规模扩张均产生了正向促进作用;(3)影子银行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宽松货币政策实施效果,增加了政策调控与监管难度;(4)货币政策、影子银行与银行信贷的动态循环机制使得三者之间具有了自我强化的路径依赖特征。研究能够丰富货币政策、影子银行与银行信贷作用机理的经验证据,为货币政策制定与执行机构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叶莉 芮萍
货币政策作用于银行等金融机构产生流动性传导,这直接关系到银行乃至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基于我国101家商业银行2009~2016年同业市场微观数据,通过运用动态面板模型的广义矩估计(GMM)方法研究货币政策对银行间市场资金流入和流出的不同作用,反映货币政策对我国银行流动性传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紧缩性货币政策使我国银行总体流动性呈恶性传导,相反,稳健宽松性货币政策使我国银行总体流动性呈良性传导,具体表现为对银行资金流入的正向影响大于资金流出。从银行异质性上看,货币政策对银行流动性传导的影响依赖于银行资产规模的大小和自身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多寡。研究结论为货币政策逆周期监管、创新货币政策工具以及高效运用已有货币政策工具维护银行系统的稳定提供了经验支持。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商业银行 同业市场 流动性传导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雪峰
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呈现出新特征,这些变化与货币政策偏紧与金融严监管存在重要联系。为此,文章构建了一个简洁模型,分析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对于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以及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对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冲击,在此基础上,解析了包商银行事件的成因与影响,以及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危机的演绎形式,并给出了化解商业银行流动性危机的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流动性 货币政策 金融监管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晓明 隗群林 贾江帆 孙士猛
本文研究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对中国商业银行系统流动性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银行流动性管理较好,而部分股份制银行存在较为严重的流动性隐患,系统流动性风险呈现上升趋势;美联储加息和缩表均造成中国的流动性收紧,显著提高商业银行的系统流动性风险。相关监管部门应尽快构建银行系统流动性风险测度指标,及银行业系统流动性风险水平监测体系,防范和化解流动性风险引发的系统性金融危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守军 徐海霞
近年来多次大型的金融危机印证了银行危机的核心问题就是银行体系如何创造流动性,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创造是一国金融稳定与否的重要标志,也是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的重中之重。新常态下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不仅仅为实现宏观经济的物价稳定,还包括有效调节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创造来维持金融稳定,货币政策已经成为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关键因素之一,由此,新时期我国金融监管改革应当注重宏观审慎监管与货币政策的相互协调问题。笔者从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含义、机制及测量方法入手,对货币政策如何影响银行流动性创造的传导机制、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因素、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监管的协调配合、银行流动性创造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等问题的国内外文献进行了梳理和评述。基于此,笔者发现为了更加有效地调节与管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创造,货币当局应当针对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运用差异化的信贷审批来实现银行间的差异化结构发展模式,最后还提出了这一问题未来发展的趋势。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成 张琦 郭哲宇
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浮动范围管制、流动性过剩、中央银行信贷规模调控效率弱化,表面上反映了商业银行过度的利润诉求,背后则是因为受到"利率市场化程度与商业银行产品定价规则"逻辑的支配。以"利率市场化改革与促进货币政策效率"为主要特征的制度安排为背景,本文发展了一个有关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定价规则"的模型框架,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存贷款利率管制下商业银行定价规则与货币政策目标相背离的内在逻辑。本文进一步证明,非市场化的存贷款利率制度,已经成为了阻滞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的根源之一。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和多元化利益格局的形成,中央银行需要逐步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培育优化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当然利率市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明辉 孙莎 刘莉亚
本文从商业银行流动性的角度,采用中国银行业1998-2012年数据实证检验了货币政策对我国银行业流动性创造的影响。本文研究结论表明:紧缩的货币政策降低了银行的总体流动性创造,具体表现为降低了表内流动性创造,却提升了表外流动性创造;同时,货币政策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因银行自身资产规模和资本充足率大小而存在差异。银行资本充足率越高,其流动性创造受货币政策的影响越小。银行资产规模越大,其流动性创造受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的负向影响越大,而受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的影响越小。本文结论能够为货币当局从银行流动性创造角度分析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以及采取差异化的货币政策提供经验支持。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 表外业务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周晔 王亚梅
本文选取2010—2019年中国150家商业银行数据,实证分析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经济周期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结果显示,首先,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会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产生抑制作用,货币政策不确定性通过增加银行风险降低流动性创造水平;其次,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创造具有顺周期性,并且周期效应可以抑制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负向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货币政策工具的实施也可以改变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负向作用,这一结论在数量型和价格型的货币政策工具中均有体现;最后,在资产规模小、盈利水平低以及风险程度高的银行中,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负向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兆旺 刘阳 王琛玥
信贷渠道是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渠道。本文使用我国14家上市银行2006年第1季度至2016年第1季度的面板数据,研究商业银行资本约束对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大型商业银行,资本约束越强,货币政策传导效果越好,而对于股份制银行及城市商业银行,情况正好相反;经济增速越快,资本约束对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的影响越强;资本约束越弱,扩张性货币政策传导效果越好,而紧缩性货币政策传导效果不受资本约束的影响。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是:货币当局实施宏观金融调控,应充分考虑到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对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的敏感性,有针对性地使用调控工具;银行业监管机构要考虑银行信贷的顺周期性,在经济周期...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素梅
商业银行财政专户资金是财政性存款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银行在进行存款准备金管理过程中,将其归属于财政存款还是归属于一般存款,对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将产生重大影响。人民银行应通过加强对商业银行财政专户资金的管理,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控手段紧密结合,以提高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孙健
本文基于山东省城商行季度数据,实证检验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经营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宏观审慎政策的出台对商业银行资产扩张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存在着互补效应,宏观审慎政策进一步提高了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因此,应进一步加强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构建完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发挥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调控与宏观审慎政策协调职能,建立金融监管部门与货币政策制定部门的信息共享与处理平台,完善宏观金融调控体系。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鹏飞
2020年,中国人民银行创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和信用支持直达实体经济货币政策工具。两项直达实体工具实施效果突出,但对于两项直达实体工具实施效果的调研分析较为缺乏。本文通过设计模型,估算两项直达实体工具对资产质量的影响情况,进一步估算2021年年末资产质量、普惠小微信用贷款占比、两项直达实体工具的资金申请情况。研究发现,延期支持工具短期内可明显缓释资产质量压力,但长期资产质量依然承压,预计2021年年末商业银行整体将面临较大资产质量调整压力;信用支持工具并未有效提升普惠信用投放占比,中小型银行面临经营压力情况,若通过信用支持工具有效提升业务息差情况,会导致资产质量逾期不良率上升,其集中风险、市场波动传染风险需要关注。研究建议: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开展专项窗口指导,在保证政策延续性的同时,针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开展专项的延期资金和信用资金回溯调整,避免政策到期时出现集中风险。
关键词:
延期支持 信用支持 普惠小微 资产质量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方先明 张谊浩 蒋彧
本文构建了商业银行产权变革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理论模型,并基于2000年1月至2010年11月我国的样本数据实证检验了商业银行产权变革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变革会通过改变货币流通速度,进而影响物价水平;商业银行产权市场化水平越高,越有利于提高宽松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商业银行产权市场化水平越高,对紧缩性货币政策效果的削弱作用越明显。最后,本文提出了提高我国货币政策针对性与有效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产权变革 货币政策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