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72)
2023(12391)
2022(10382)
2021(9742)
2020(7660)
2019(17547)
2018(16999)
2017(32693)
2016(17254)
2015(19447)
2014(19346)
2013(19301)
2012(18445)
2011(17211)
2010(17374)
2009(16060)
2008(15943)
2007(14360)
2006(13111)
2005(12499)
作者
(49051)
(40847)
(40609)
(38863)
(26543)
(19549)
(18443)
(15852)
(15633)
(14830)
(14155)
(13718)
(13282)
(13207)
(13183)
(12816)
(12160)
(11975)
(11960)
(11358)
(10480)
(9879)
(9845)
(9428)
(9297)
(9288)
(9053)
(8908)
(8254)
(8118)
学科
(82915)
经济(82845)
管理(46562)
(44686)
(33503)
企业(33503)
方法(29414)
中国(28890)
数学(26519)
数学方法(26309)
(23557)
地方(20815)
(19307)
贸易(19288)
(18778)
(18526)
业经(17358)
(16506)
金融(16506)
(16431)
银行(16423)
(16277)
(15979)
农业(15182)
(13158)
(12681)
环境(12632)
(12629)
地方经济(11454)
(10480)
机构
学院(252110)
大学(250623)
(120361)
经济(118144)
研究(97010)
管理(92366)
中国(79985)
理学(76852)
理学院(75973)
管理学(75033)
管理学院(74537)
(56929)
(54676)
科学(51912)
(48824)
财经(43603)
中心(43427)
研究所(43341)
(39798)
经济学(38739)
(38481)
(36910)
北京(36375)
经济学院(34768)
(34672)
(33886)
师范(33641)
财经大学(32296)
(30937)
业大(29488)
基金
项目(153567)
科学(122699)
研究(118206)
基金(112979)
(96959)
国家(96165)
科学基金(82247)
社会(77936)
社会科(74140)
社会科学(74127)
基金项目(57056)
(56586)
教育(53470)
自然(49063)
(48632)
资助(48007)
自然科(47911)
自然科学(47900)
自然科学基金(47080)
编号(47067)
成果(39660)
(38779)
(35918)
重点(34780)
课题(34017)
国家社会(33126)
发展(32492)
(31983)
(31559)
教育部(31485)
期刊
(142977)
经济(142977)
研究(89909)
中国(57102)
(41700)
(38693)
金融(38693)
管理(37496)
(35723)
科学(32464)
学报(30784)
教育(28413)
经济研究(24772)
大学(24665)
农业(24480)
学学(22987)
财经(22919)
业经(22409)
技术(21131)
(19870)
(18583)
问题(18563)
国际(17795)
世界(16185)
(13285)
技术经济(12805)
理论(12232)
现代(11698)
商业(11645)
经济问题(11460)
共检索到4175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姚飞  
债券市场是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债券市场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市场规模和流动性水平大为提高,债券市场的发展对货币政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文章从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债券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并就促进债市发展、提高市场流动性提出了若干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申世军  邱南南  
2010年底,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回归"稳健"。债券市场将面临资金面收紧、运行波动加大、发债主体积极性下降、企业潜在违约风险增加等挑战,也将迎来政策环境向好、银行投资需求增加、国际化加快等良好机遇。为应对这一局面,债券发行和监管需要适时进行调整。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申世军  邱南南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回归"稳健",未来或将进入"稳中从紧"的基调。债券市场将面临资金面收紧、运行波动加大、发债主体积极性下降、企业潜在违约风险增加等挑战,也将迎来政策环境向好、银行投资需求增加、国际化加快等良好机遇,为应对这一局面,债券发行和监管需要适时进行调整。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于静霞   安真   李馨怡  
作为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美国频繁调整货币政策和运用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必然会对中国产生政策溢出效应,加之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升,美国货币政策溢出对中国债券市场具有显著影响,短期债券受影响程度大于长期债券;溢出效应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存在非对称性,美联储在经济衰退阶段实施的扩张性刺激政策对中国债券市场的冲击更大;美国货币政策主要通过汇率渠道影响中国债券市场,并且其在2015年后显示出更强的有效性。因此,中国应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加快补充创新金融工具,建立股、债、汇及大宗商品市场联动的风险预警与联合干预机制,通过提升经济内生增长动力来降低跨境资本流动风险,掌握对外开放主动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振华  
债券市场的功能分析在现代金融体系中,债券市场作为各种期限、类型的固定收益类产品的发行和交易场所,既是货币市场的重要子市场,也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债券市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自力  林力  
东盟五国债券市场正日益成为亚洲市场中不可忽视的新兴力量。注重对市场监管框架制度建设、强化债券市场交易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信息披露和信用评级在防控债券市场风险中的作用、积极引进国外投资者以及重视与东亚国家债券市场之间的区域合作是该市场得以崛起的有益经验。目前东盟五国债券市场仍然处在改革与调整阶段,进一步强化多层次的市场配套基础设施及保障体系建设、加强区域间债券市场合作,将会使市场拥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前景。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冲  庞元晨  刘莉亚  
强化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协调,统筹考虑各类政策的溢出效应,是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内在要求。货币市场短期利率向债券利率的传导是央行利率调控体系的重要一环,然而鲜有研究探讨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对前述传导路径的影响及交互作用。本文利用债券市场交易数据,基于中期借贷便利(MLF)担保品扩容、资管新规政策,使用双重差分模型对该问题进行考察。研究发现,资管新规出台后,货币市场短期利率向债券利率的传导效率显著下降,MLF担保品扩容则对目标债券起到反向调节作用,助力其传导效率恢复。本文结论表明,结构性工具有助于疏通利率传导,缓和金融监管冲击,维护金融稳定。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元  
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的货币政策作为国家(通过中央银行)组织和调节货币流通以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的措施,同世界各国的货币政策一样,其内容包括最终目标、中介目标、政策手段等。中国的货币政策及发展前景是本文的主要内容,准备分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大楷  
在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债券市场发展进程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本文作者认为今后我国债券市场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将从以下方面展开:(1)债券发行利率市场化;(2)债券市场机构职能化;(3)债券电子化;(4)债券国际化;(5)债券市场规范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谢多  
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动债券市场改革创新,形成了场外市场为主、场内市场为辅,相互补充、分层有序的债券市场格局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动债券市场改革创新,形成了场外市场为主、场内市场为辅,相互补充、分层有序的债券市场格局,市场发展也取得明显成效,市场规模快速扩大,基础设施建设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航  司畅  
2015年是债券市场取得较快发展的一年。围绕着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要求,债券市场加快创新发展,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展,各项制度不断健全,产品创新持续推进,对外开放取得较大进展。在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不足、增速有所放缓的背景下,我国债券市场在推进稳健货币政策实施、改善宏观调控、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降低融资成本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金融市场发展的亮点。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德  
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债券市场稳步发展,为金融市场创新,优化资源配置,支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后危机时期,我国债券市场发展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严峻的挑战和难得的机遇。因此,需要加快债券市场的改革与发展,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坚  
本文从银行融资和证券融资这两种配置资源的角度出发,通过比较研究美、英、日等国家融资方式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原因,指出各国融资方式运用的特定条件和世界上目前的发展趋势,最后,针对中国目前债券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发展中国债券市场的相应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