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169)
- 2023(20436)
- 2022(16811)
- 2021(15588)
- 2020(13312)
- 2019(30505)
- 2018(30323)
- 2017(59045)
- 2016(31995)
- 2015(36174)
- 2014(36194)
- 2013(35608)
- 2012(32788)
- 2011(29396)
- 2010(29763)
- 2009(28340)
- 2008(27834)
- 2007(25237)
- 2006(22176)
- 2005(20415)
- 学科
- 济(136600)
- 经济(136458)
- 业(109636)
- 管理(101816)
- 企(96198)
- 企业(96198)
- 方法(64481)
- 数学(54450)
- 数学方法(53682)
- 财(40396)
- 农(40219)
- 中国(38677)
- 业经(37338)
- 银(35967)
- 银行(35820)
- 行(34156)
- 制(33379)
- 融(33291)
- 金融(33288)
- 务(27888)
- 财务(27808)
- 财务管理(27754)
- 农业(27221)
- 企业财务(26341)
- 地方(26338)
- 贸(26064)
- 贸易(26041)
- 易(25353)
- 理论(24910)
- 技术(22583)
- 机构
- 学院(455506)
- 大学(449900)
- 济(192417)
- 经济(188451)
- 管理(181304)
- 理学(154771)
- 理学院(153277)
- 管理学(150594)
- 管理学院(149770)
- 研究(145702)
- 中国(124255)
- 京(93957)
- 财(92925)
- 科学(85276)
- 农(74555)
- 财经(73021)
- 所(72795)
- 中心(71061)
- 江(70960)
- 经(66212)
- 研究所(65253)
- 业大(64067)
- 北京(59018)
- 经济学(58996)
- 农业(58367)
- 州(56667)
- 范(54451)
- 财经大学(54034)
- 师范(53892)
- 经济学院(53405)
- 基金
- 项目(293872)
- 科学(233028)
- 研究(215682)
- 基金(214632)
- 家(184773)
- 国家(183188)
- 科学基金(159863)
- 社会(137352)
- 社会科(130467)
- 社会科学(130431)
- 省(115694)
- 基金项目(112239)
- 自然(103678)
- 自然科(101393)
- 自然科学(101370)
- 教育(100817)
- 自然科学基金(99592)
- 划(96078)
- 资助(90033)
- 编号(88403)
- 成果(71318)
- 重点(65739)
- 部(65378)
- 创(62766)
- 发(62744)
- 课题(60765)
- 创新(58196)
- 教育部(56815)
- 国家社会(56523)
- 科研(56381)
- 期刊
- 济(211249)
- 经济(211249)
- 研究(133992)
- 中国(89405)
- 财(75632)
- 管理(71207)
- 农(68195)
- 融(65870)
- 金融(65870)
- 学报(63401)
- 科学(60771)
- 大学(49673)
- 学学(47056)
- 农业(44849)
- 教育(44695)
- 技术(43496)
- 财经(37078)
- 业经(35357)
- 经济研究(33830)
- 经(31835)
- 问题(27651)
- 业(26326)
- 技术经济(24641)
- 统计(24280)
- 理论(23625)
- 贸(23364)
- 策(22533)
- 现代(21237)
- 商业(21215)
- 实践(21214)
共检索到695879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顺和 李顺平
近年来受经济环境与市场不确定性的影响,中国企业经营活动利润受到影响,而逐渐涉入金融化活动,以追求金融资产投资的利润。文章以2008—2019年沪深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货币政策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与此同时,还考虑了商业银行价格竞争的调节作用,验证是否对货币政策与企业金融化之间有促进作用,并比较分析不同产权制度上市公司的差异。实证结果显示,货币宽松程度越大,上市公司的金融化程度越高,且民营企业的金融化速度明显高于国有企业;其次,银行价格竞争对民营企业在货币宽松环境下的金融化具有促进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顺和 李顺平
近年来受经济环境与市场不确定性的影响,中国企业经营活动利润受到影响,而逐渐涉入金融化活动,以追求金融资产投资的利润。文章以2008—2019年沪深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货币政策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与此同时,还考虑了商业银行价格竞争的调节作用,验证是否对货币政策与企业金融化之间有促进作用,并比较分析不同产权制度上市公司的差异。实证结果显示,货币宽松程度越大,上市公司的金融化程度越高,且民营企业的金融化速度明显高于国有企业;其次,银行价格竞争对民营企业在货币宽松环境下的金融化具有促进作用。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生福 李成
基于动态非平衡面板系统GMM模型分析中国62家商业银行2000—2012年间的财务数据发现,货币政策调控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这种负向关系对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变量反映更加敏感。进一步的,货币政策调控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特征。其中,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具有正向截距效应和负向斜率效应;自有资本比率较高和规模较大的银行对宽松货币政策的反映较为审慎;热衷于表外业务的银行在货币政策趋于宽松时会更加激进。因此,构建中国宏观审慎管理框架,需要将金融稳定目标纳入货币政策反应函数,实现货币当局与监管当局的统一协调。同时,对异质性银行实施动态化和差别化的审慎监管,有利...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胡东 冉茂盛
本文首先构建了开放经济条件下央行财务实力与货币政策调控的理论模型,然后利用动态面板数据Sys-GMM模型实证研究了2002-2012年14个发达及发展中国家央行财务实力与货币政策调控效果及操作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中央银行财务实力对货币政策调控确实有比较显著的影响,以资本水平衡量的财务实力有利于央行控制通胀,以盈利能力衡量的财务实力有利于央行维护金融稳定,央行财务实力较弱会显著约束货币政策操作。因此,中央银行应着力增强财务实力,提高货币政策调控有效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于博 罗玉玲
本文以2009-2019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的年度数据为样本,研究货币政策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以及影子银行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1)紧缩性货币政策会强化约束预期、激励预防性动机,导致企业提高预防性金融资产的配置水平;但紧缩性货币政策也会通过抑制流动性来制约资产价格泡沫,从而弱化投机性金融资产的配置,进而抑制金融化。(2)除直接影响外,存在"货币政策→影子银行→企业金融化"的间接影响机制。紧缩性政策会激励影子银行发展,这一方面缓解了企业预防性动机,降低了预防性金融资产配置;另一方面,也加剧了资金空转和资产价格泡沫,激励企业逐利性金融资产的配置,推升了金融化水平。(3)多重中介效应检验表明,尽管紧缩政策通过传统信贷和影子信贷对企业金融化产生的影响截然不同,但借传统银行信贷渠道抑制投机与金融化,仍是紧缩性政策所发挥的主导性作用。本文拓展了货币政策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路径分析,为监管当局强化影子银行监管,引导企业"脱虚返实"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孙坤鑫
本文基于31个省(市、自治区) 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对数量型货币政策和价格型货币政策的就业拉动效果进行了实证检验,在检验中运用系统GMM模型剔除内生性,运用面板门槛模型验证阶段性。实证分析发现,总体而言,提高实体经济融资总量和降低利率的货币政策均可以拉动总体就业规模的增长,以社会融资规模衡量的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存在门槛特征,拉动效应随货币政策规模的扩张而下降,LPR下降对私营主体就业的拉动作用不显著。据此,建议引导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加,加快LPR改革进程,制定差异化的货币信贷政策工具。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萱 姜春艳
商品市场与金融市场特征越发的相似促使学者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采用TVP-SV-VAR模型对商品金融化程度与货币政策及目标之间的互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商品金融化程度因素对经济系统的影响具有时变特征,且对宏观经济信息敏感度较强;商品金融化程度对价格型货币政策的影响比对数量型货币政策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商品金融化程度高的对货币政策影响持久且较为平稳,但是中短期更为显著。本研究通过分析商品金融化的不同程度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方案。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毛泽盛 周舒舒
本文将影子银行化企业部门引入DSGE模型,动态模拟企业影子银行化对信贷渠道影响的存在性及其对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影子银行化对信贷供给和信贷条件均存在正向影响并削弱了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它有利于解决融资难问题,但不利于解决融资贵问题。这意味着,虽然当前企业影子银行化仍存在监管滞后和发展不透明等问题,但不应否定其积极作用而强行抑制其发展,正确的做法是在加强监管的同时,积极调控企业影子银行化规模及其信贷去向。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霍强 蒋冠
传统的货币理论忽视了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及金融生态的影响,文章从商业银行的微观视角出发研究了货币政策对金融生态的影响机理。理论层面,金融生态与货币政策制度供给、传导机制和有效性相互关联,货币政策则通过资产价格或估值机制、收入及现金流机制、追求收益机制、杠杆调整机制、道德风险机制和风险转移机制影响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实证层面,构建了货币政策影响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和风险承担的数理模型,选取国有和股份制两类共12家上市商业银行2008-201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宽松货币政策导致商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金融生态 银行风险 风险管理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于波 周宁 霍永强
当前,金融科技发展迅猛,对商业银行业务的盈利能力既带来了积极的"技术溢出效应",也产生了消极的"竞争效应"。为分析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综合影响,本文采用2009-2017年我国138家商业银行的数据,进行动态面板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总的来看,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存在负向影响,即金融科技给商业银行带来的"竞争效应"大于"技术溢出效应",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第二,金融科技对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影响存在异质性。城市商业银行受到的冲击最大,农村商业银行次之,而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尽管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长期来看,商业银行应积极面对金融科技的调整,按照互联网"开放、共享、简约、极致"的特征,强化金融产品创新,创新服务模式,加快业务结构转型升级,不断提升自身的硬实力和竞争力,进而实现长期稳健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洋
通过构建基准模型,验证了当前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有效性和内在联系。实证分析表明:货币政策变动能够对银行风险承担产生显著负向影响,进而作用于实体经济。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通过银行风险承担渠道发挥作用时,其影响方向是相同的,但前者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程度更大。应关注银行微观特征异质性,降低其内部特征可能给货币政策执行效果带来的抵消效应。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风险承担 异质性 GMM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宝仁 邬琼 杨倩
目前我国实行统一的货币政策,其弊端是往往忽略各地区由于不同发展水平而造成对货币政策反应不一致的问题,从而产生不利于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连带效应。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31个省份1994年至2009年各省的数据进行分析,依据模型的选择标准对各省的实际GDP与货币供应量建立变系数模型,以此来考察各省经济对货币政策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确实存在区域效应,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区域效应 面板数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余丽霞 付嘉沛 李政翰
银行竞争力是商业银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综合能力反映,为更深层次地探索其在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中的作用,文章使用主成分分析法以2011—2019年26家商业银行为研究样本,计算得出各类银行的综合竞争力指数。在此基础上,基于系统GMM方法验证了我国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存在性,同时发现货币政策与银行竞争力显著正相关。进一步,文章拓展性验证了银行竞争力在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中的“中介效应”,即货币政策的宽松,会使银行竞争力减弱,进而增加银行的风险承担意愿。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文章从货币政策制定当局和商业银行两个角度提出防范金融风险尤其是银行风险的对策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周先平
本文利用MS-VAR模型分析了外资银行、本土银行在面对货币政策调控时的信贷行为,发现不论是在货币政策相对紧缩时期还是相对扩张时期,本土银行发放的信贷都会随货币供给增加而增加;外资银行信贷反应相对较弱;在货币政策相对扩张时期,外资银行发放的信贷会随着货币供给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在货币政策相对紧缩时期,其发放的信贷并不会随货币供给的增加而增加。本文对于加强货币政策调控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外资银行 信贷行为 MS-VAR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兆旺 刘阳 王琛玥
信贷渠道是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渠道。本文使用我国14家上市银行2006年第1季度至2016年第1季度的面板数据,研究商业银行资本约束对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大型商业银行,资本约束越强,货币政策传导效果越好,而对于股份制银行及城市商业银行,情况正好相反;经济增速越快,资本约束对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的影响越强;资本约束越弱,扩张性货币政策传导效果越好,而紧缩性货币政策传导效果不受资本约束的影响。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是:货币当局实施宏观金融调控,应充分考虑到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对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的敏感性,有针对性地使用调控工具;银行业监管机构要考虑银行信贷的顺周期性,在经济周期...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推荐搜索
货币供应、银行信贷与我国的房地产价格泡沫——基于面板数据动态GMM法的实证检验
货币政策、银行竞争与风险承担的实证研究
货币政策操作对银行部门的影响——基于商业银行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银行竞争对货币政策的贷款渠道的影响——基于中国银行业的实证研究
银行竞争与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理论与实证
利率市场化、价格竞争与城市商业银行风险——来自面板数据门限模型的经验证据
货币宽松、银行竞争与风险承担——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
货币政策、风险承担与银行超效率———基于中国商业银行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货币政策、风险承担与银行超效率——基于中国商业银行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与资本监管套利——基于上市股份制银行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